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然是治疗早中期肺癌的主要手段,接受手术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约为35%-40%,肺癌术后患者相当部分死于复发转移。复发与转移是外科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探讨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抗复发转移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中医药抗肺癌复发与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20%以上。目前手术和化疗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低,经确诊的胃癌患者绝大多数已属中晚期。因此,即使是经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仍然需要配合化疗等其他疗法,以杀灭残存癌细胞,防止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70%~80%,NSCLC经外科手术切除后,其治疗的焦点乃是肿瘤的转移问题。目前研究表明患者血清sCD44v6含量与肺癌的复发转移有密切关系。笔者自拟清肺化积汤通过对NSCLC术后血清sCD44v6含量的影响,可以看出对NSCLC术后的复发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85%,手术切除是治疗可手术NSCLC最好的方法,但仅20%NSCLC患者适宜手术治疗,且30%-70%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死亡。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中局部切除不彻底,术前已有潜在的转移灶和播散的微小转移灶导致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纵膈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外科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11年间行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50例,恶性3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80~500mL,平均出血260mL。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1%,经强心、利尿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8个月,1例恶性肿瘤患者复发,复发后2个月内死亡,3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病情复发,行二次手术,余下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结论:及时的诊断,合理的手术切口和方式的选择是外科治疗纵膈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预防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研究进展(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人体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是引起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统计表明,约60%的肿瘤患者就诊时事实上已经发生了转移,80%的患者最终要发展到肿瘤晚期阶段,约8.6%的患者周围血中能查见癌细胞。76%患者在肿瘤复发、转移的2年内死亡。随着肿瘤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对肿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原发灶的手段不断增多,然临床能否控制肿瘤转移的治疗还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中医药在临床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及减少肿瘤转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肺癌的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的上升幅度最大,已居首位[1]。由于确诊时已有2/3患者达Ⅲ~Ⅳ期,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时机,因此,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其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对于失去手术、放疗、化疗机会,尤其是由于多种原因不能耐受放、化疗者,中医药能使多数患者症状改善、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甚至有的还可以使癌灶得到控制或缩小。肺癌手术配合中药治疗,有利于术后体力恢复、症状改善、抑制体内残存癌细胞,从而可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现将近年来中医、中西…  相似文献   

8.
陆乾人老师诊治癌转移案例的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红  王晓军 《陕西中医》2009,30(1):100-103
从临床经验与角度观察,肿瘤术、化、放疗后采用中草药辨病辨证治疗,不失为提高癌症治愈率、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的较好选择;癌症晚期失掉手术指征或及癌复发转移病人拒绝再次手术或放化疗的,继续用中草药治疗,获得治验的案例时有发现,不失为一条防治癌细胞复发转移的较好途径。陆乾人老师16年来,接诊此类患者不乏获显效者,兹精选癌转移案例治验三则,启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分析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87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生存情况、术后复发及转移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 87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及便血。病理组织分类以腺癌为主。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74%,59%。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梗阻情况及肿瘤大体分型对于术后复发转移无明显影响,而肠壁浸润深度、病理Borders分级、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期输血治疗、术后有无辅助化疗及p53蛋白表达情况则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Cox多因素分析表明病理Borders分级、TNM分期、手术期输血治疗、淋巴结转移情况和p53蛋白表达是影响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适当结合放化疗对于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有一定作用。而TNM分期高、病理分级低、出现淋巴结转移、手术期接受输血和p53蛋白阳性的患者,则应在术后加强随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对提高老年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癌在全球虽呈下降趋势,但胃癌发病率在当前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1]。肿瘤复发及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早期胃癌患者即使经根治性手术仍有50%左右术后因各种复发和转移导致治疗失败。其中胃癌肝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约占5%-29%[2],是晚期胃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