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62例冠心痛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参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评价,并测定血浆脑钠(BNP)、凋亡因子Fa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心功能均有改善,BNP、Fas、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血浆水平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参附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Lee心力衰竭积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更明显(P〈0.05)。而且BNP、Fas和TNF—α血浆水平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心肾阳虚证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左心收缩功能,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Fas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疏血通组(n=55)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d,疗程为10d。观察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变化及对血液流变学、hs—CRP的影响。结果两组胸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但疏血通组较对照组胸痛症状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与疏血通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和89.1%(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力率、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改善(P〈0.05),疏血通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疏血通组治疗后hs—CRP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纽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力率、纤维蛋白原,而且可明显降低hs—CRP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抗炎可能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凋亡相关因子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oluble FasL,sFas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影响。方法将84例NYHA心功能分级属Ⅱ~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治疗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sFas、sFasL、TNF—α水平,同时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左室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浆sFas、sFasL、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对照组除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余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降低CHF患者血浆凋亡相关因子水平,可作为治疗CHF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益心舒胶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10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计分、Lee氏心力衰竭积分、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心脏彩超指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与Lee氏心力衰竭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均可明显降低血浆AngⅡ、hs—CRP水平(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YHA分级及血浆VEGF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加用益心舒胶囊能有效干预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每次1.2g,3次/日,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血清BNP、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BNP、hs—CRP、LVEF和LVEDd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血清BNP、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且LVEF和LVEDd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及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益心舒胶囊早期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3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蝎患者(NYHA分级Ⅱ级~Ⅲ级)随机分为治疗组(118例)和时照组(120例)。治疗组应用益心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共12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生化水平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12用后.患者血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有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早期治疗能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微炎症状态,探讨丹参对微炎症的影响。方法:38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透析)和治疗组(常规透析加丹参),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3月后微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结果:(1)透析患者的hs—CRP、IL-6、TNF—α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2)治疗组患者3月后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稳定,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丹拳可有效地短期改善CAP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但对改善腹膜溶质转运功能无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钛(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9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Ⅳ级CHF患者,根据是否接受CVVH分成CVVH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以心力衰竭常规治疗,CVVH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内环境生化指标,AngⅡ、BN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症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和临床转归。结果CwH组外周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TNF—α、IL-1、IL-6、CRP、AngⅡ、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CVVH可以有效地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及其并发的高度水肿、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CVVH能清除具有心血管活性的中分子炎症介质、心脏抑制因子及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相似文献   

9.
张锋 《中医药研究》2008,6(3):255-25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短期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y)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NYHA分级Ⅲ级~Ⅳ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8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共观察12周。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和12周后行心脏彩超和6min步行距离检查。以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作为评价心功能的指标,同时测定TNF-α、CKF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各种原发病之间CRP、TNF-α水平没有差别(P〉O.05),CRP、TNF-α水平随心功能恶化程度而升高(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增加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TNF-α、CRP均降低(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NF-α、CRP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浆细胞因子(TNF-α、CRP)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九味平脂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D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九味平脂胶囊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心功能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二尖瓣心室充盈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心室充盈晚期心房收缩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九味平脂胶囊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能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选择60例cHF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同时给予指南建议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评定心功能分级,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显著增加,LVEDD显著缩小,TC、TG、LDL-c、hs—cR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LVEF显著增加,LVEDD显著缩小,hs—CR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EF、LVEDD、TC、TG、LDL—C、hs—CRP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进一步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同时显著降低TC、TG、LDL—C、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3.10%(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是目前治疗ACI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47例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加极化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1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Fib、hs—CRP、Hcy水平。结果: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86.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90.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0天后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0天后Fib、hs—CRP、Hcy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比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井效明昂优干单纬.西医治疗日能罹薯隆低患者Fib、hR—rRP、1-Hck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即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12、24、48h及7d测定各组患者HIF-1α和hs—CRP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入院后HIF-1α水平开始升高,于12h左右达高峰水平,后逐渐下降;hs—CRP水平在入院后逐步升高,于24h左右达高峰,24h后逐渐下降。治疗组HIF-1α和hs—CRP水平在入院后12、24、48h和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有效的降低NSTE—ACS患者体内HIF-1α和hs—CRP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环境,以及抑制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临床三种常用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120例UA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收集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标测心电图、血小板黏附率(PAdT)及凝血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等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检验治疗效果。结果3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B组在改善血脂、hs—CRP方面优于A组与C组(P〈O.05),C组在心电图、血小板黏附率、凝血功能方面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确切,丹红注射液在改善hs—CRP和血脂方面效果优于其他两种中药制剂,疏血通注射液在改善心电图、血小板黏附率和凝血功能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级、Ⅳ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常规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心率、血浆NT—proBNP、hsCRP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上升,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浆内皮素(E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ET和hs—CRP。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ET和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和hs—CRP,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与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西药常规治疗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8周。观察血浆NT-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血浆NT-proBNP,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心功能分级、LVEF和NT-proBNP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BNP,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9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红花黄色素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能改善UA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能降低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是否血液透析治疗分为非透析组50例和血透组30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及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并收集血清标本测定hs—CRP、肿瘤坏死因子Ot(TNF—d)、白细胞介素一6(IL一6)水平,分析肾衰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组IMT平均厚度、IMT增厚阳性率、斑块阳性率以及血清hs—CRP、TNF—d、IL一6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血透组上述指标均高于非透析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hs—CRP与IMT呈正相关(r=0.65l,P〈0.01)。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常规透析不能改善微炎症状态,hs—CRP水平与IMT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