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查阅相关文献,分析附子和半夏在古今方剂中的配伍使用情况及其现代药理研究,探讨反药附子配伍半夏是否为临床绝对禁忌。结果发现古今临床上附子配伍半夏的方剂很多,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两者相伍需注意煎服方法及配伍其他药物,可避免毒性反应。所以,只要对证、合理运用反药附子伍半夏,会避免发生毒性反应,且能在临床中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2.
基于方剂组成统计分析的附子减毒配伍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基于附子在古今方剂中的组成统计分析,探讨抑减附子毒性的配伍方法,为探索附子等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的合理性与规律性、揭示其减毒控毒机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构建附子方药数据库分析平台,应用频数分析观察附子配伍的药物总体分布态势;利用SAS8.1统计软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探察附子与各药物(组)间的相互配伍关系。结果参与统计分析的3188首含附子方剂中,涉药524味。频数分析显示,各类药物与附子配伍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温里药、补气药、理气药、辛温解表药、补血药、活血药、补阳药、收涩药、化痰药、利水药、清热药、风湿药等;单味药与附子配伍所占比例居前者依次为肉桂、干姜、甘草、人参、白术、当归、茯苓等;因子分析共得到81个公因子,以得分大于0.4为标准,提取出80个对附子功效或毒性影响较大的药物(组)。结论通过以寒制热、以甘缓毒、以柔克刚、以守约行、调正制毒等配伍方法,可达控减附子毒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存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的甘草对附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0.4 mL/10 g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SD大鼠2 mL/100 g体质量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甘草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和附子与甘草配伍后水煎液附子中毒性成分;通过抗炎和镇痛实验观察附子配伍甘草对附子药效的影响。结果随着甘草配伍比例的增高,附子急性毒性LD50和附子心脏毒性TD50增大,附子配伍甘草后合煎液毒性成分低于单煎液,但附子配伍甘草后对附子抗炎和镇痛药效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甘草配伍附子在减轻附子毒性的同时不影响附子的药效,甘草对于附子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附子配伍甘草减毒时应该考虑甘草的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用附子的经典配伍药对(附子配伍干姜、附子配伍白芍)研究其对SD正常大鼠和阳虚模型大鼠心脏毒性作用的差异,以期为中医辨证毒理学假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64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A组),阳虚模型组(B组),附子给药组(C组),附子模型给药组(D组),附子芍药给药组(E组),附子芍药模型给药组(F组),附子干姜给药组(G组),附子干姜模型给药组(H组)每组8只,观察用药前后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体重、心脏系数及相关生化指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比较各组之间大鼠毒性反应的不同。结果:正常大鼠肌注醋酸泼尼松后均出现心脏毒性反应,造模成功。阳虚模型大鼠给药后附子给药组、附子干姜给药组毒性反应降低,且附子干姜配伍优于附子单独给药;附子白芍给药组LDH、CK含量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不同证候的动物模型附子的毒性反应存在差异,附子药物的毒性与证候以及配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附子配伍不同比例大黄对附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40 mL·kg-1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大黄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SD大鼠10 mL·kg-1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大黄的心脏毒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与大黄配伍前后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含量;通过小鼠耳肿胀试验、醋酸扭体试验和回阳救逆试验考察附子配伍大黄对附子药效的影响。结果 随着大黄配伍比例的增高,附子急性毒性LD50有增加趋势,大黄对附子心脏心律失常抑制率逐渐增大,附子配伍大黄后主要乌头类生物碱成分含量降低,但附子配伍大黄后对附子抗炎、镇痛和回阳救逆药效无明显影响。结论 大黄对附子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大黄配伍附子在减轻附子毒性的同时不影响附子的药效,附子配伍大黄减毒时应该考虑大黄的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6.
附子相杀、相畏配伍减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古代本草关于附子相杀、相畏的记载,研究与附子具有相杀、相畏配伍的中药对附子毒性的影响。方法:ICR小鼠,40μL.g-1体重灌胃给药,平行比较了附子分别配伍不同比例防风、黄芪、远志前后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SD大鼠,十二指肠注射给药,20μL.g-1体重,平行比较了附子分别配伍不同比例防风、黄芪、远志前后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结果:附子配伍各药后可不同程度的提高附子的LD50和心脏毒性的TD50,减毒作用与药物的配伍比例有关。结论:相杀、相畏配伍是我国古代先贤在应用有毒中药过程中实践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的附子配伍甘草减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基于附子毒性生物标记物配伍甘草前后的轨迹变化规律,阐释附子配伍甘草的减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HDMS对连续给药6个月的附子组、附子-甘草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尿液代谢轮廓进行分析,结合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分析鉴定与附子毒性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及相关代谢通路,并对附子与甘草配伍前后大鼠体内毒性生物标记物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确定了12个与附子毒性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和与之相关的6条代谢通路,附子配伍甘草后对其中10个毒性生物标记物具有较好的回调作用。结论:附子与甘草配伍可通过调节戊糖、葡萄糖醛酸转换,淀粉和蔗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有效降低附子的毒性,从代谢产物角度揭示中药配伍减毒的科学性,为附子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家琪  包丹丹  张悦  岳天祥  张钶  李范珠  朴寄纲 《中草药》2022,53(11):3518-3530
附子-大黄为典型的寒热药对,首见于《金匮要略》之大黄附子汤,二药配伍可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于中药配伍理论阐释了附子-大黄药对配伍关系,通过综述近年来关于其配伍的研究,从其配伍后毒性及有效成分体外含量、体内代谢变化,药效变化和治疗阳虚类疾病的应用等方面具体阐释了附子-大黄药对减毒增效的内在配伍机制,以期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总结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为临床更安全有效地应用附子-大黄药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附子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配伍减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平行比较附子及附子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附子毒性的影响,观察甘草对附子的解毒作用,并对减毒机制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平行比较了附子和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对附子小鼠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甘草对大鼠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以无血清DMEM将附子、附子-甘草3∶1、附子-甘草1∶1、附子-甘草1∶3的含药血清分别按5%,10%,20%稀释成3个浓度,观察各给药组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对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搏动节律、细胞存活率以及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影响。结果:附子配伍甘草后能够提高附子的LD50和TD50。同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附子含药血清能够明显增加心肌细胞搏动节律和LDH的含量(P<0.05),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含药血清能够明显降低附子导致心机搏动节律的加快,降低LDH含量。随着甘草比例的增加,作用加强。但不同浓度的附子以及附子配伍甘草含药血清对细胞存活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甘草能够通过提高附子中毒剂量,从而达到减毒作用。甘草对于附子减毒作用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节律的增加,保护心肌细胞从而达到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培养条件对MTT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的影响,同时观察黄芪、附子及其配伍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Caco-2细胞接种于96孔板,待细胞生长稳定后,分别采用完全培养基和DMEM培养基培养,以MTT法考察黄芪、附子及其配伍在不同给药时间下对Caco-2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在完全培养基条件下,黄芪、附子及其配伍对细胞毒性的影响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关系,而在DMEM培养基的条件下黄芪和附子对细胞毒性影响不规律;与单独使用附子相比,黄芪-附子配伍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完全培养基条件下MTT法能较好的反映药物对细胞毒性的影响;黄芪能降低附子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四逆汤组方配伍减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四逆汤组方中所含的有毒中药附子,从毒理学角度研究四逆汤组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平行比较附子、附子配伍甘草、附子配伍干姜和四逆汤全方水煎液小鼠急性毒性、大鼠心脏毒性和毒性成分,测定小鼠急性毒性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鼠心脏毒性半数中毒剂量(TD50)和水煎液液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从急性毒性、毒性靶器官和毒性成分3个方面研究四逆汤组方中不同配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结果四逆汤组方中附子配伍甘草急性毒性的 LD50和心脏毒性的 TD50高于单用附子与四逆汤全方。而附子配伍干姜对附子的急性毒性的 LD50和心脏毒性的 TD50影响不明显。附子配伍甘草水煎液中主要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低于附子配伍干姜。结论四逆汤组方配伍药物中甘草对附子毒性具有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附子毒性控制的多因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整理了影响附子毒性的多个因素,指出控制附子毒性应从控制煎煮时间、把握给药剂量、规范炮制方法、掌握适应病证及合理配伍应用等多途径着手,并对其部分毒性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炮附子配伍芍药对阳虚模型大鼠血清LDH及CK作用的影响,旨在研究"相制相成"配伍药对——芍药对炮附子的减毒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组),阳虚模型组(B组),附子给药组(C组),附子芍药给药组(D组),每组10只。观察炮附子及芍药配伍后对阳虚模型大鼠体重、心脏指数、血清LDH及CK的影响。结果:附子对阳虚模型大鼠的心血管系统的毒性最小,芍药与附子配伍后对阳虚模型大鼠的减毒作用并不显著。结论:对附子芍药减毒配伍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附子、天花粉、附子与天花粉配伍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以评价附子与天花粉配伍的安全性。方法:给小鼠灌服586 mg/kg的药物,对照组给以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小鼠中毒症状,记录小鼠的死亡数、体重、脏器系数。结果:给药组各组与对照组比体重增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给药组各组的心、肝、脾、肺的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第8组(附子单煎0 min)肾脏系数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附子与天花粉配伍并未增加其相对的毒性,若比较第8组,其合煎毒性较附子单煎肾毒性还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估测细辛及其配伍的毒量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而分析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法进行毒量动力学实验,测定细辛、细辛附子煎剂的半数致死量及毒量药动学参数。结果:细辛的LD 50为33.70g/kg,细辛附子相配LD 50为43.63 g/kg,LD 50辛附是细辛的1.29倍。辛附配伍,附子有效地抑制了细辛毒性成分从血液向机体各部分的分布,加快了细辛毒性成分的消除,降低了细辛的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附子单用与附子、薏苡仁配伍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分析不同毒性反应,证明薏苡仁对附子的减毒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附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经方"附子-薏苡仁药对配伍,结合附子煎煮的文献研究,制备附子单煎液、薏苡附子混合煎液,对大鼠进行蒸馏水、附子单煎液、薏苡附子混合煎液的灌胃,对其给药前后的心电图(ECG)进行监测,研究不同煎液对心电P波振幅、R波振幅、T波振幅、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ST间期、ST偏移量、心率的影响;解剖取出大鼠心脏,记录心脏重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开展薏苡仁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结果附子组与空白组、配伍组的R波振幅、T波振幅、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ST间期、心率均有明显差异,附子组心电图出现多种异常,配伍组异常显著减少。结论附子与薏苡仁配伍可明显减弱附子对心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17.
附子甘草(附甘)是中医临床常用药对,是具有代表性的酸碱药对,特别是其独特的配伍内涵,充分体现了古人的用药智慧。因此,为了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两者配伍的科学内涵,药学工作者从化学、药理、毒理等多个角度研究了附甘药对配伍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该文在梳理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从体外共煎煮过程中甘草成分通过水解、脂交换和形成缔合物等多个环节降低附子中毒性成分含量、到甘草有效成分影响毒性成分体内代谢及对附子心脏毒性的直接生物对抗效应3个层次系统解读附子配伍甘草减毒增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附子与半夏是中药配伍禁忌,但临床上二者配伍应用古来有之。临床运用中发现,只要抓住适当病机,煎煮方法得当,附子与半夏配伍能大大提高疗效,且安全度较高。实验研究表明,炮制与久煎能降低二者的毒性,原因是主要毒性物质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炮制与久煎后水解,而两药生品配伍会促使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浓度增加。生半夏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对双酯型生物碱水解的抑制作用不同,法半夏减毒作用最强。因此,附子半夏配伍使用时,除强调适应证外,应注意确认两药的炮制情况,并先煎附子以减毒。关于病理状态下附子与半夏配伍应用合理性的实验研究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中附子应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子被历代医家称为补火要药,明·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大黄、熟地并列为"药中四维",火神派医家祝味菊更称附子为"百药之长",一语道尽附子的重要性.古今医家善用附子者当首推医圣仲景.<金匮要略>中运用附子凡21方,19条,其配伍精当,机圆法活,足为临证师表,笔者就其应用浅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估测细辛及其配伍的毒量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而分析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法进行毒量动力学实验,测定细辛、细辛附子煎剂的半数致死量及毒量药动学参数。结果细辛的LD 50为33.70g/kg,细辛附子相配LD50为43.63g/kg,LD50辛附是细辛的1.29倍。辛附配伍,附子有效地抑制了细辛毒性成分从血液向机体各部分的分布,加快了细辛毒性成分的消除,降低了细辛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