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历代医家对五苓散证皆有不同程度的诠释,多数医家认同的膀胱气化不利之说有待商榷.首先结合原文与相关注释对具有争议的《伤寒论》五苓散证原文进行分析,认为五苓散证的核心在于水液代谢失调,进而通过对膀胱气化及蓄水理论的辨析,认为五苓散治水非在膀胱.其次根据五苓散药物配伍特点,认为五苓散方证核心病机为脾肺失司,三焦不利,其不为一脏一腑之专方,而为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系统的基础方.  相似文献   

2.
五苓散方为医圣张仲景所创,功用化气利水,临床中应用甚广,疗效显著。但历代医家对五苓散方的病机病位认识不尽相同,多数医家对该方的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的认识是有待商榷的。笔者通过对五苓散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认为五苓散病位不在膀胱,而应在三焦,其病机枢纽为三焦不利、气化失司、水饮内停。而该方可调整三焦气化,最终以利小便形式使人体水液代谢恢复权衡。临床应用时不应局限于小便不利或口渴与否,也不必拘泥于是否有表证,但见三焦腑病于气化不利、水饮内蓄之证均可加减化裁,应用关键在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3.
穆志娟 《天津中医药》2019,36(4):346-348
对五苓散证的病机病位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膀胱蓄水"仅是五苓散证病机的一个方面,并结合《黄帝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原文分析,指出五苓散病位当在三焦,病机为三焦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医者临床治疗皮肤病,凡符合此病机病位,均可尝试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4.
代谢综合征是指肥胖、高血压病、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一个个体中同时存在的临床综合征。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梁惠卿教授认为代谢综合征多因过食肥甘厚味之物,加之缺乏运动,从而阻碍三焦气机,导致三焦气化不畅,使得人体的津液失于输布,各种病理因素如痰、浊、瘀、热等产生瘀滞体内,故三焦气化失常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病机。三焦是通行诸气、运行津液的通道,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焦气化失常,水湿泛滥,痰浊内盛,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梁教授认为如果单从脾、肾、痰、瘀论治只是侧重于三焦气化障碍的某一个环节均不够全面,而应从三焦气化理论角度治疗代谢综合征,故在其辨治上应注重通利三焦,使三焦枢机畅通,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文章结合案例,介绍梁教授从“三焦气化”理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经验,在运用药物治疗本病的同时需要患者饮食控制以消除浊脂化生之源、加强运动促进气化功能,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孙沐炎 《新中医》2021,53(11):12-14
为拓展五苓散临床应用范围,通过分析五苓散治疗干燥综合征、急性脑梗死并发神经源性膀胱、肾结石伴肾盂积水、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以及参与组方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总结五苓散临床应用。凡属气化不利、津停不布导致的水液输布、代谢障碍,表现为水停体内某一局部或为水蓄膀胱等,即使没有发热、脉浮等表证,均可使用五苓散化气布津、分消水气、通里达表。五苓散证病机概括为:水津不布,气化不利。五苓散当为三焦气化不利、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方剂。  相似文献   

6.
侯东升  张涛  梁峰 《天津中医药》2016,33(5):292-294
探讨五苓散证的病机,认为其当为水停三焦,气化不利,而不仅仅是水蓄膀胱。并由此病机阐发了五苓散的临证运用,认为凡是由三焦气化不利,水饮(湿)内停所导致的疾病,如水肿、泄泻、湿疹等,皆可灵活使用该方复三焦气化,导水饮(湿)之邪外出,不必拘泥于是否水蓄膀胱。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疾病和不同病因病机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诱因复杂,病势迁延,病程较长。中医多归属于“水肿病”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脾肾气阳不足,血瘀湿阻为患所致,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且与三焦气化功能密切相关。治疗时把握好肾病综合征与三焦之间的关系,通过疏利三焦即宣散上焦、燥化中焦、泄利下焦以治疗本病,现总结疏利三焦法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具体运用,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五苓散方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太阳病篇表里双解法代表方剂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然历代医家对五苓散病机病位的认识不尽相同,使得后世学者难得探其幽微。笔者结合《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经旨,参阅相关古籍、文献,提出五苓散病位当在三焦,其病机为气化失司、水饮内停,通过调整三焦气化功能使人之水液代谢重归平衡。临床应用时不应局限于是否伴有表证,也不必兼备口渴与小便不利,凡是三焦气化不利、水饮内蓄病证均可加减化裁,关键在于谨守病机,知常达变。  相似文献   

9.
太阳蓄水证是《伤寒论》太阳病篇重要的变证,对于其病机历代医家大多认为是"水热互结于膀胱"。而伤寒大家李克绍先生在其《伤寒解惑论》一书中则否定了这种观点,提出水邪滞留三焦、气化失司是太阳蓄水证的本质病机,认为三焦气化不利是使用五苓散的核心病机,从而拓展了五苓散的应用范围,使之临床应用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0.
五苓胶囊与五苓散治肾性水肿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苓胶囊由五苓散改变剂型而成。五苓散是汉代张仲景之名方 ,功能温阳化气 ,利湿行水 ,为临床治疗水肿的常用方剂之一 ,由于五苓散系散剂 ,服用不方便 ,口感差 ,故改为胶囊剂。我们选择了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并有水肿症候 ,符合中医水湿浸渍证的 70例病例 ,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5例进行治疗 ,2组性别、年龄、病种选择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现简报如下 :水肿的病机主要责之于水液代谢功能的失调 ,其与肺、脾、肾 3脏功能及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不利密切相关 ,其主症为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苔白腻 ,次症为恶…  相似文献   

11.
从三焦与"毒"探讨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剑 《中医杂志》2007,48(6):487-489
在既往对2型糖尿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基础上,运用中医脏腑理论,结合三焦及对“毒”的现代研究成果,对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与证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三焦功能失调是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毒邪”为害是促进代谢综合征不断发展的根本因素,“毒邪”损伤气、阳,由实转虚、虚实夹杂是2型糖尿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常见病机与证候。  相似文献   

12.
潘晨 《江西中医药》2008,39(8):10-11
从历代医家对五苓散证病因病机及方义的论述出发,结合《内经》经旨,提出临床应用五苓散不必局限于蓄水证,凡病机属三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布之证,皆可应用是方。  相似文献   

13.
“气化学说”基于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为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气血津液代谢紊乱的关键在于气的功能失常。内分泌代谢病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迁延,而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是内分泌代谢病的重要病因、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西药往往只能单纯控制指标,还具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从“气化”论治内分泌代谢病注重恢复机体的气化功能,使脏腑调和、阴平阳秘,标本兼顾,以迅速缓解症状、阻止疾病进展、维持指标长期平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可用于内分泌代谢病的治疗。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组方严谨精妙,各司其职,调节脏腑气化,是化气利水的代表方之一,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化功能、改善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结合保肝肾、调免疫、降糖脂、代谢嘌呤等现代研究进展,在内分泌疾病中可广泛应用,临床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治疗方法日益增多,但多或重于肾,或重于脾,或从肝治,或重痰浊瘀血等,均不够全面。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是人体饮食水谷代谢的枢纽,直接关系着气、血、水、食的正常运行。三焦气化功能正常,则气、血、津、液得以正常生成、输布和排泄,若三焦气化不利,则生水湿、痰浊、瘀血等,发为多种代谢障碍。三焦气化功能障碍是MS的发病基础,针灸治疗以通利三焦为大法,临床选穴以胸腹部俞募配穴为主,选取参与饮食水谷代谢的重要脏腑(肝、肺、心、脾、肾)的背俞穴,如肝俞、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膀胱俞等,配伍腹部任脉脏腑募穴,如膻中、关元、中脘、天枢,整体调治MS。本法拓展了对代谢障碍性疾病中医病机的新认识,为针灸临床治疗各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出现利尿剂抵抗现象,严重影响预后。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体液代谢与三焦气化密切相关。现基于三焦气化理论,结合文献研究、临床经验,探讨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病机。邪气实者根据水液代谢的不同环节应用解表、宣肺、淡渗之法,恢复肺的宣降。正气虚者则根据病势,缓者以健运中焦、恢复气化为主,急者以温阳固肾、助阳化气为要。通过探讨为老年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的整体辨病辨证、定位分期、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提出脂代谢紊乱在中医当属于三焦病范畴;三焦气化失司是脂代谢紊乱等三焦病的主要病机;通利三焦法是脂代谢紊乱等三焦病的主要治法等观点。在拓展高脂血症传统中医病机的同时,为中医药治疗脂代谢紊乱等三焦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五苓散证的病机实为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停蓄三焦。五苓散是“三焦蓄水”的统治之方,非仅为“下焦膀胱蓄水”而设。上、中、下三焦蓄水,其均可治疗。文中就此观点,从多个方面罹开论述,并以名家医棠佐证之以申明、强调。  相似文献   

18.
人体的水液需要阳气的蒸化才能敷布周身,濡养脏腑,并正常地排出体外,即正常的水液代谢依赖于人体脏腑正常的气化功能,否则就会导致人体水液不正常的停留。伤寒或杂病的阳虚会导致气化不利、水液停留,当用温阳化气利水之法治疗;而湿热病导致的小便不利并非阳气不足、气化不利,而是阳气被湿热郁遏,不能正常履行其气化功能所致,故不用温阳化气利水之法,而用利小便、通气机、畅三焦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齐荣霞  牛红月 《北京中医药》2017,36(12):1134-1135
基于胃痞病的病因病机,从气虚、气陷、气郁、气滞、气逆等方面分析芒针疗法治疗胃痞病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临床指导意义,认为芒针疗法是通过调节气机升降及三焦气化,使人体阴阳达到平衡而取效的。  相似文献   

20.
肾虚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较为经典的学说,重点强调了肾虚在衰老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作用,是单一、静态的病机论。而基于中医整体观的三焦气化失司-衰老学说,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提出三焦气化失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涵盖了衰老的全部病理机制,是对衰老的全新诠释,目前已形成完整的理法术效体系。它不仅完善了肾虚衰老学说,且从整体上论述衰老的病机,将人体的阴阳、气血、津液、脏腑通过三焦气化联系起来,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