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衰老2型糖尿病小鼠肾组织糖原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合并衰老模型的保护机制。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自然衰老小鼠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衰老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衰老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治疗组、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另同时设立衰老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60天后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糖原染色观察肾组织糖原代谢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相比衰老对照组,衰老糖尿病模型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空泡增多;治疗组相比模型组组织形态明显改善,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肾组织形态改善较二甲双胍治疗组显著。糖原染色显示衰老对照组肾组织糖原含量较少,衰老糖尿病造模组较对照组肾糖原含量升高,各治疗组小鼠肾糖原含量较模型组均有减少。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衰老糖尿病模型组较衰老对照组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严重,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空泡增多;各治疗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细胞结构病变明显减轻,且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作用效果更明显。结论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衰老2型糖尿病小鼠肾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影响其糖原代谢,对衰老糖尿病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衰老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自然衰老小鼠建立衰老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小鼠分为衰老对照组、衰老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治疗组、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胰岛素变化,胰腺组织胰岛素分泌情况及胰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衰老对照组、衰老糖尿病模型组、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差异mRNA功能。结果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相比二甲双胍单药组可显著升高衰老糖尿病小鼠的血清胰岛素含量(P0.05),改善胰腺腺泡细胞水肿和促进胰岛形态的恢复。芯片结果显示,差异mRNA,Tob2、Tmem100及Usp15等显著差异表达且对它们的靶miRNA具有较强调控作用。经过功能注释,发现差异mRNA在BMP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及GnRH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结论黄芪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可能通过调控BMP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Tob2,Usp15及Tmem100基因改善肝脏组织损伤,对缓解衰老糖尿病所致损伤具有研究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杜仲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低浓度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将成功建立的T2D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杜仲多糖高剂量组、杜仲多糖中剂量组、杜仲多糖低剂量组,并以健康昆明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灌胃给药连续28 d,末次给药2 h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试剂盒检测胰腺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氧自由基(ROS)、羟自由基的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二甲双胍组和杜仲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小鼠FBG低于模型组(P0.01),胰腺组织中CAT、SOD活性高于模型组,而ROS、羟自由基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杜仲多糖高剂量组小鼠SOD的活性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但其FBG、CAT的活性、ROS含量及羟自由基含量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杜仲多糖各剂量组的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有所改善。结论:杜仲多糖有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增加机体的抗氧化因子活性,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对胰腺的损伤,进而使胰腺组织损伤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脂溶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以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复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二甲双胍组、肝脂溶颗粒组、肝脂溶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对大鼠称质量、测量空腹血糖值,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肝脂溶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可恢复糖尿病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P 0.05)。给药4周和8周后,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糖耐量试验显著改善(P 0.05)。结论肝脂溶颗粒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序贯法对糖尿病合并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脏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联合小剂量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再皮下注射CCl4建立糖尿病合并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尾静脉采血测血糖;紫外比色法测定AST、ALT;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形态;ELISA检测肝纤维化四项。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二甲双胍组和石斛合剂组血糖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和石斛合剂组血糖、AST、ALT、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肝脏HE染色和Masson染色均显示二甲双胍组和石斛合剂组炎性浸润减少,汇管区及中央静脉区胶原纤维沉积较模型对照组减轻,且石斛合剂组较二甲双胍组效果更显著。结论石斛合剂序贯法能显著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且明显优于单纯用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南瓜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肝糖原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BALB/c小鼠制备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二甲双胍,300mg/kg)、南瓜多糖组(150、300、600mg/kg),取10只健康小鼠为正常组。每日灌胃1次,28天后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LDL-C、HDL-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糖原含量,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南瓜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与糖尿病模型组小鼠比较,南瓜多糖3个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糖尿病小鼠的FBG,改善糖耐量,提高肝糖原含量、SOD及HDL-C水平,降低TG、TC、LDL-C及MD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南瓜多糖对正常小鼠无降糖作用,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具有改善作用,推测其机制与提高肝糖原含量及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连温胆汤对2型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小鼠喂养高糖、高脂、高热量饲料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连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黄连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黄连温胆汤5,10,20 g/kg(按生药量计)。阳性药组给予二甲双胍250 mg/kg。连续给药3周后进行跳台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海马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黄连温胆汤中、高组、二甲双胍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潜伏期明显减低,而错误次数明显减少。黄连温胆汤中、高剂量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程度较低剂量组轻。结论黄连温胆汤对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有明确改善作用,且可以减轻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枝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肾上腺素建立小鼠高血糖模型、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被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半枝莲总黄酮中剂量组、半枝莲总黄酮低剂量组。测定血清中血糖、肝糖原、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等指标,HE染色法观察胰腺、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在肾上腺素致小鼠高血糖模型的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和半枝莲总黄酮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动物的血糖值,升高肝糖原含量。在链脲佐菌素致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和半枝莲总黄酮各剂量组均降低动物的血糖值,升高肝糖原和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可改善胰腺、肾脏的病理变化。结论半枝莲总黄酮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在发挥降血糖作用的同时还可修复胰岛细胞组织、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9.
方斌  赵佳丽 《中医药导报》2020,26(2):5-8,24
目的:研究乌饭树叶多糖对自发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及NF-κB、PPARγ蛋白的影响。方法:对7周龄的KKAy小鼠进行空腹血糖(FBG)检测,以FBG≥11.1 mol/L的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成模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320 mg/kg)、乌饭树叶多糖低剂量组(200 mg/kg)、乌饭树叶多糖高剂量组(400 m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6周。另设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 h后,检测小鼠给药前后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显微镜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组、乌饭树叶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血糖均低于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乌饭树叶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胰岛素浓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及乌饭树叶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HDL-C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乌饭树叶多糖低剂量组、乌饭树叶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胰腺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乌饭树叶多糖低剂量组、乌饭树叶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胰腺中PPARγ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及乌饭树叶多糖高剂量组小鼠NF-κB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乌饭树叶多糖可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炎症因子,促进胰岛素释放,调节NF-κB、PPARγ蛋白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元阳片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糖元阳片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检测比较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及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灌胃糖元阳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降低血清中过氧化物MDA含量,增加SOD活力,增加肝糖原、肌糖原贮存。结论:糖元阳片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机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修复损伤胰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黄芪多糖和盐酸二甲双胍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的效果。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和二甲双胍组。检测STZ注射前和注射后1周、药物干预4周后和8周后的空腹血糖(FBG),监测大鼠饮水量、饮食量、尿量和体质量,并检测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的含量。结果:STZ注射后1周,模型组大鼠FBG均11.0 mmol/L,并伴有典型的2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药物干预4周后,二甲双胍组大鼠的FBG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黄芪多糖组大鼠FBG呈现下降趋势,但两者"三多一少"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药物干预8周后,二甲双胍组大鼠TG和HLD-C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黄芪多糖组FBG大鼠低于模型组(P0.05),饮水量和饮食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G和LDL-C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比较,黄芪多糖短期用药降糖幅度小,但长期用药降糖药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症状和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脂糖舒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脂糖舒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制作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分别用生理盐水、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和不同剂量的脂糖舒灌胃9周(每日1次) ,并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 ,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浆中胰岛素(Ins)、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含量 ,以及测定肝糖原含量 ,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和两实验剂量的脂糖舒均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BMI、IRI以及血浆中Ins,Glu ,TG ,NEFA ,TC和LDL_C含量 ,并升高ISI及HDL_C和肝糖原含量。其中 ,高剂量(2g/kg)脂糖舒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BMI,IRI及血浆Ins,Glu,TG ,NEFA和LDL_C及升高肝糖原含量的作用优于格列齐特(P<0.05~0.01) ,降低NEFA和升高肝糖原含量的作用优于二甲双胍(P<0.01) ,对其余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与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作用相当(P>0.05)。脂糖舒大、小剂量组间降低IRI和升高ISI作用呈量效正相关。结论 :脂糖舒对Ⅱ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NRG-1/Erb 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用负荷小剂量的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另设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黄芪低剂量组、黄芪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黄芪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00 mg·kg~(-1)·d~(-1)、800 mg·kg~(-1)·d~(-1)处理,二甲双胍组给予160 mg·kg~(-1)·d~(-1)处理,给药结束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肌组织HE染色和TUNEL染色分析及Western blot分析Erb B2、AKT、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升高,血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心肌功能受损,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肥大变形,细胞核深染,间质纤维化明显,心肌组织凋亡增加。Erb B2、AKT、Bcl-2表达显著降低,Bax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黄芪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心肌功能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肌细胞肥大变形有所改善,间质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心肌组织凋亡也显著降低。Erb B2、AKT、Bcl-2表达显著增加,Bax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高剂量组的黄芪多糖可减轻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RG-1/Erb 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糖异方对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中糖原合成以及关键酶的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糖异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各10只。制备四氯化碳和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大鼠模型,肝糖异方组大鼠予肝糖异方灌胃(1 mL/100 g),二甲双胍组大鼠予二甲双胍(200 mg/kg·d)灌胃。对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和天狼猩红染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AS染色和硫酸蒽酮比色法检测肝糖原含量,连续循环光谱法或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GSK3α、GS和GPa的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肝脏中观察到明显的脂肪样变和纤维化。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大鼠检测到显著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中的糖原含量为64.30(54.33, 67.35)μg/mg肝组织,模型组大鼠的肝糖原含量显著下降,为29.51(24.99, 39.13)μg/mg(P0.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S活性显著下降(P0.01),GSK3α和GPa活性则显著增高(均P0.01)。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和脂肪样变,改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与模型组相比较,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S活性显著增高(P0.01),而GSK3α和GPa活性则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肝糖异方汤能显著减轻CCl_4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增加肝组织中的GS活性,降低GSK3α和GPa活性,从而增加肝糖原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糖消渴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ICR小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二甲双胍)、中西药联合3组(降糖消渴颗粒低、中、高剂量分别与二甲双胍同用)。给药4周后,检测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胰高血糖素、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脂,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结果:降糖消渴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体重(P0.05)、空腹血糖(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胰高血糖素水平(P0.05),提高胰岛素敏感性(P0.05),改善糖耐量(P0.05),并有一定调节血脂的作用,且降低空腹血糖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结论:降糖消渴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较单用二甲双胍能更有效地降低体重和血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薯蓣丸联合龙血竭胶囊对MKR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创面进行干预,探讨薯蓣丸联合龙血竭胶囊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MKR小鼠80只,雌雄各半,按照小鼠的空腹血糖情况及体重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薯蓣丸+龙血竭组[薯蓣丸提取液(37.2 g/kg·d)]、薯蓣丸组、龙血竭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6只小鼠。另设16只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制造全层皮肤缺损的创面模型后分别给药14天,观察空腹血糖、创面愈合率、病理形态结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4天时薯蓣丸+龙血竭组、薯蓣丸组、二甲双胍组空腹血糖降低(P0.01);给药3、7、10、14天时各给药组创面愈合率升高(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给药3、7、10、14天时薯蓣丸+龙血竭组创面愈合率升高(P0.01)。给药7天后,薯蓣丸+龙血竭组、薯蓣丸组、二甲双胍组、龙血竭组HE染色可见成纤维细胞,与模型组比较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给药14天后,薯蓣丸+龙血竭组、薯蓣丸组、二甲双胍组、龙血竭组无明显炎性增生,炎症细胞较用药7天时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给药7天时二甲双胍组、薯蓣丸+龙血竭组、龙血竭组、薯蓣丸组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升高(P0.05,P0.01),CD8~+百分比降低(P0.01);给药14天时,薯蓣丸+龙血竭组、龙血竭组及二甲双胍组CD4~+/CD8~+比值升高,薯蓣丸+龙血竭组、龙血竭组、薯蓣丸组、二甲双胍组CD3~+、CD4~+、CD8~+百分比降低(P0.05,P0.01)。结论薯蓣丸联合龙血竭胶囊能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AGE,提高机体细胞免疫以及改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附子干姜、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NO抑制型高血压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持续两周灌胃给予左旋N-硝基精氨酸(L-NNA)500mg/(kg·d)的方法建立高血压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附子干姜组、二甲双胍组、附子干姜+二甲双胍组5组,研究附子干姜联合二甲双胍用药对高血压小鼠的降压作用。采用小鼠颈动脉插管手术测量血压,得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检测小鼠血清、心、肝、肾组织中的NO含量及心、肝、肾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血压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各治疗组小鼠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附子干姜、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H组)血压接近正常值。H组小鼠血清NO含量及心、肝、肾组织中的NO含量明显减少(P0.01),心、肝、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子干姜、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NO抑制型高血压小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起到降压和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的作用,且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附子干姜组和二甲双胍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牛心柿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及牛心柿叶多糖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牛心柿叶多糖0.3,0.6,1.2 g·kg-1,阳性组给予二甲双胍0.32 g·kg-1,连续ig 15 d。末次给药后,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终点法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牛心柿叶多糖给药组中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明显降低(P<0.05),并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P<0.05)。下调肾脏组织中IGF-1蛋白水平(P<0.05),并缓解肾损伤程度。结论:牛心柿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肾脏组织中IGF-1的表达而调节其下游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KK-Ay小鼠细胞膜骨架成分带4.1蛋白Epb4.1基因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及使用中药(参芪复方)、西药(二甲双胍)分别干预后该基因甲基化修饰的改变,从而摸索Epb 4.1基因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方法 8周龄SPF级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参芪复方组、二甲双胍组。高脂饲料连续饲养8周,建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造模后与中药参芪复方及西药二甲双胍分别干预参芪复方组和二甲双胍组,疗程均为6周。监测动物血糖、体重。第14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腹主动脉做HE染色及TUNEL细胞凋亡检测;每组随机抽取1只小鼠胸主动脉做甲基化免疫共沉淀检测。结果第14周末,模型组小鼠血糖、体重及内皮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HE染色可见胸主动脉血管内膜不光滑,内皮细胞肿胀,炎细胞浸润,内皮细胞轻度脱落。参芪复方组小鼠血糖、体重、内皮细胞凋亡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二甲双胍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参芪复方组、二甲双胍组的甲基化程度均高于空白组;其中模型组的甲基化程度又高于参芪复方组和二甲双胍组;而参芪复方组的甲基化程度低于二甲双胍组。其中参芪复方降低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片段发生于更为关键的区域(CGI、CGI shore、TTR),而二甲双胍组则发生于内含子区域。各组间甲基化差异比较的P值均小于等于0.001。结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动物血管Epb 4.1基因的超甲基化程度与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益气养阴活血法(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动物的降糖、减重作用与二甲双胍基本相当,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在组织水平上与二甲双胍不相上下,而在基因水平上则较二甲双胍具有更好的降低Epb 4.1基因关键位点超甲基化修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氢杨梅素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降糖作用。方法: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75m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研究二氢杨梅素对糖尿病小鼠的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糖耐量、糖原、抗氧化能力、血清胰岛素和胰腺组织的影响。结果:二氢杨梅素100、150 mg/kg对四氧嘧啶致病小鼠能极显著降低血糖;提高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减少四氧嘧啶对胰岛的损害,促进糖尿病小鼠肝糖原的合成和胰岛素的分泌;提高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能力。结论:二氢杨梅素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降糖作用,其降糖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作用减轻四氧嘧啶对肝脏和胰岛B细胞的损伤,促进了肝糖原和胰岛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