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七药材“剪口”与“筋条”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Panaxnotoginsing(Burk)F·H·Chen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1],分为主根,支根及根茎,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不分春、冬七,主要是三七的芦头(羊肠头)及糊七(未烤焦的)均为“剪口”。主产我国云南、广西,是我国特产的传统珍贵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市场调查和文献研究,了解三七药材质量特征和商品状况。并从市场和产地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修订三七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该研究将三七药材按照不同部位和采收时间划分为主根(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筋条和剪口共4种规格,春七和冬七又按个头大小简化为20头、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无数头和等外8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三七不同规格、等级间药材的密度和内在成分含量的差异,并探讨了产地、种植年限、采挖时间对三七商品规格等级影响,修订完善了三七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同时,建议《中国药典》在中药材三七项下按照药用部位和规格进一步细分药材的质控指标,并明确各中药材"采收年限"和药材密度,合理引导中药材生产,保证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三七主根、剪口、筋条不同部位加工成的三七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感官、色度测定、显微、理化、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结果:不同药用部位加工成的三七粉在外观颜色、显微特征、灰分、含量测定几个方面有明显区别,感官和显微特征不能区分三七的商品规格。颜色可以区分三七主根、剪口和筋条制成的三七粉,主根加工成的三七粉颜色最浅,呈黄白色,剪口与筋条加工成的三七粉颜色略深,呈现棕黄色和浅棕色,使用色差仪并结果经过SPSS分析结果与观察一致,剪口的颜色最深,筋条次之,主根颜色最浅;显微特征能够区分剪口和主根、筋条加工成的三七粉,剪口加工成的三七粉中可见纤维,主根与筋条加工成的三七粉中均未检出有纤维,剪口可见簇晶,主根中簇晶未检出;主根灰分全部合格,剪口和筋条有部分不合格,酸不溶性灰分全部合格。测定三七不同部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主根和筋条与剪口成分有明显差异。结论:颜色差异、显微特征区别、灰分数据、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为三七粉提供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三七中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为三七药材不同部位的充分合理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UPLC法同时测定三七药材中不同部位(剪口、侧根、绒根、表皮、皮层、木质部)中5种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成分的含量;应用Metaboanalyst和SIMCA-P+11.0对三七药材不同部位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探讨三七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结果: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5种人参皂苷能够达到良好分离,线性关系、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试验均符合中药质量分析要求;三七剪口中5种皂苷含量最高,绒根含量最低,三七主根中除人参皂苷Re在表皮分布较多之外,其余四种皂苷类成分在表皮、皮层以及木质部等部位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三七样品的不同部位在一定程度能够区分,其中绒根、剪口、表皮以及木质部均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而侧根和皮层区分度较低;在区分三七样品的不同部位时,Rg1、Rb1和Rd化学成分对于区分三七样品不同部位具有较强的贡献度。结论:三七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性,该研究可为三七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中药三七的HPLC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用于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主根、剪口、支根)的区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HPLC获取35批不同部位三七样品的化学信息,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相似度,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别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35批三七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相似度>0.994);所建立的PCA模型可区分剪口,PLS-DA可将三者完全区分,并发现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等7个特征峰是导致三七不同部位间差异的标志物。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化学模式识别模型,能准确有效的区分三七不同部位,为三七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七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因其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独特功效,一向被誉为“国药明珠”,主治跌打损伤。伪品较多,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鉴别。三七临床上常用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目前市场上常用伪品有菊三七、土三七、景天三七等多种植物,这些药品根据性状特点区别如下。三七,别名山漆、田三七、参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主产云南、广西。秋季开花前采挖的称“春七”,根饱满,质较好;11月种子成熟后采挖的称“冬七”,根较松泡,质较次。主根叫“三七”,支根叫“筋条”,根茎叫“剪口”。“筋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七花及三七传统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差异性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本院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黄酮含量和总皂苷含量进行比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且比较两组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黄酮含量都很低,但是三七花中总黄酮含量比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黄酮含量高;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皂苷含量低,但三七花中总皂苷含量比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皂苷含量高;实验结果表明,三七花中鸟苷、腺苷、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F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的含量,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存在少量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和三七皂苷R1这三种化合物,但是三七花中却没有检测到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和三七皂苷R1这三种化合物。结论:本院通过对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两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加以比较,发现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并且建立一套卓有成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净制工艺对三七主根、剪口、筋条质量的影响,为建立该药材合理的净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超声清洗5 min,超声清洗10 min,流水冲洗,锉刀打磨和清水浸泡5种清洗方式对三七进行净制处理,并参照药典的方法对其外观性状、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将各参数结合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清洗5 min更适合根和筋条有效成分的保留,超声清洗5 min和锉刀打磨2种净制方式均适用于剪口;醇溶性浸出物和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含量均为剪口主根筋条。结论:超声清洗作为一种新型的净制方法,适用于三七所有药用部位的清洗。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三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各种养生节目中它都是主角,三七到底有什么样的用处,适合什么人群,又怎样应用呢?让我们从了解三七开始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一般在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各地叫法不同,田七、人参三七、参三七、文三七、金不换均是三七的别名。"三七"为名"源"来如此三七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但都是跟"三"和"七"这两个数字有关的。第一,从生长条件方面看,三七生长在三分潮湿七分干燥的  相似文献   

10.
三七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及不同部位多糖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三七多糖的检测方法,分析测定三七茎叶、筋条、花和剪口的多糖含量,为三七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80%乙醇提取还原性糖,然后用水提取三七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于528 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三七不同部位中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三七筋条中多糖含量最高,三七茎叶中多糖含量最低.结论:所用含量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不同部位三七多糖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三七筋条、花、茎叶和剪口都有一定的多糖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疾病"一词在今天是个常用的双音词,其意义人人皆知.但在古代文献中,"疾"和"病"往往单独使用,其意义也稍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刘明 《科学养生》2009,(1):56-56
“三鹿奶粉”造就了一堆结石婴儿,这才让很多人知道有个东西叫三聚氰胺。据报载,这种东西早些年曾引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关注,起因是一些宠物主人发现宠物进食某种食物后就死亡了,于是将该商家告到法院。经过周密调查与化验,罪魁祸首就是三聚氰胺。出于某种原因,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外宣布,该物微毒,  相似文献   

13.
14.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中有“府吏免寻、李延共止”一句。其中“兒”乃今“倪”字,为姓。作为姓氏,兒、倪关系复杂,源远流长。本文从姓氏学角度剖析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7.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8.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9.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