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淑华  杨倩  王强  封三花  安秀芹 《陕西中医》2010,31(8):1008-101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类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采用疏肝降逆方(党参、山药、茯苓、陈皮、柴胡、石菖蒲、枳实、白术、黄芩、郁金、法半夏、广木香、焦三仙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显效率82.1%;对照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各个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的功效,能推动胃肠蠕动,促进胃肠排空,缓解负性情绪,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合中药足浴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诊断为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疏肝健脾汤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予疏肝健脾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合中药足浴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中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医学上辨证属于肝郁脾虚型Hp阳性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抗Hp(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加予穴位注射和疏肝健脾方,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相对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的根除率为92.3%(36/39),对照组为82.1%(32/39),2组相比无显著差异(F=1.84,P=0.18)。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HP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治疗安全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泄泻患儿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状积分、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的70. 00%(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IgA、IgG、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可靠,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临床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42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便秘,予疏肝健脾方并配合穴位贴敷进行住院治疗,观察患者于住院期间1个疗程(14 d)后的病情变化。结果:所选42例肝郁脾虚型便秘患者,1个疗程后,治愈2例,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 24%。结论:疏肝健脾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型便秘的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降逆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健脾疏肝降逆方(陈皮、半夏、白术、香附、元胡、枳壳、郁金等)口服.对照组50例,口服吗丁啉、奥克,疗程4周,观察2组疗效及症状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此方具有健脾疏肝、和胃降逆之功效,治疗FD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健脾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生长抑素水平、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FD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郁脾虚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脾抑反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及症状(反流、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嗳气、纳差、咽部不适、咳嗽的发生程度和频率)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 (39/40),对照组为77.5% (31/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各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抑反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GER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推拿手法对肝郁脾虚型肥胖症的调治作用。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疏肝健脾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奥利司他胶囊口服。通过症状积分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8例列入疗效统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推拿手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症优于奥利司他胶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片联合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记录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的胃泌素水平、生长抑素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片联合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更好,可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疏肝调气中药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并常规应用西药降血糖,治疗组加用温肾健脾、疏肝调气中药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BMI均有下降(P〈0.05,P〈0.01),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FINS、IL-6、TNF-α、CRP含量治疗后均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温肾健脾、疏肝调气中药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相关。  相似文献   

12.
陆群英  雷伟南 《河北中医》2009,31(5):698-699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D脾胃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沙必利片10mg,饭前10~30min服用,每日3次。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复发率26.7%,对照组复发率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具有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功效,可改善FD脾胃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张铎 《光明中医》2021,36(1):67-68
目的探讨舒肝理气法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的80例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临床传统常规药物干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肝理气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情况,主要包括胃院疼痛、嗳气泛酸、腹胀痞满、纳呆食少、大便稀塘、体倦乏力、恶心呕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舒肝理气法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窦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2)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FD的作用机制。方法:以FD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健脾理气方对FD大鼠胃窦组织中NOS2的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NOS2的表达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脾理气方各剂量组均可不程度地降低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中NOS2的表达(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与莫沙比利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方能通过降低胃黏膜组织NOS2的表达,抑制了NO的合成而发挥促胃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谢建群教授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临证用药注重疏肝理气,清热和中,以降为顺;强调顾护胃气,防治并举,辨病与辨证同步。  相似文献   

16.
蒙中医药对抑郁症认识有别,蒙医药认为抑郁症是由赫依偏盛所致,治疗重在调节赫依、平衡三根、宁心安神、促进白脉传导;中医药认为肝郁气滞、情志不遂为抑郁症的核心病机,治疗以疏肝解郁,兼顾心脾为主。槟榔十三味丸为蒙医调节赫依的经典名方,具有调节赫依,安神止痛之功,通过调节赫依,平衡三根,促进了白脉的传导,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蒙医认为脑为白脉之海,故槟榔十三味丸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实则为心脑同治。进而从中医药角度分析槟榔十三味丸,发现其多用辛味药,能行气温中,因而调理中焦脾胃气机可能是其治疗抑郁症的重要途径,温补肾阳的功效也提示其通过心脑肾同调治疗抑郁症。因此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中医可以学习蒙医辛味药的用药经验,重视调理脾胃气机和温补肾阳;中医治疗抑郁症多从肝论治,所以蒙医也可以借鉴中医疏肝解郁药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7.
薛国敏  陈立新  冯燕  刘金涛  吴湘萍  郑非 《河北中医》2011,33(11):1614-1616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降逆方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150例采用健脾化浊降逆方口服治疗,对照组150例应用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排空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150例,失访21例;对照组150例,失访1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9.92%,对照组总有效率67.1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1)。2组治疗后平均胃排空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2组治疗后平均胃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降逆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脾虚胃弱证型的证候表现,提高胃排空率,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雷尼替丁150mg/次,1次/d;吗丁啉10mg/次,3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治疗组29例辨证分型1肝气郁结,疏肝和胃,降气消痞,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2脾胃气虚,健脾燥湿,理气和胃,香砂六君子汤;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逆散合沉香降气散;4湿热滞胃,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三仁汤。1剂/d,水煎450mL,三餐后30min温服。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5.5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满意24例,不满意5例,总有效率82.76%。对照组满意18例,不满意11例,总有效率62.0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健脾疏肝法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4—6月间符合筛查标准的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中药汤剂口服,早晚各1袋,连续服用两周;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口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IBS症状严重性程度量表(IBS-SSS)、中医症状及IBS生活质量(IBS-QOL)评定,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IBS-SSS评分和临床疗效、中医辨证症状分级计分和临床疗效以及IBS-QO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5-H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健脾疏肝法可有效降低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SSS及中医辨证症状分级计分,提高临床有效率及IBS-QOL评分,改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血清5-HT含量,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运用四逆散临证三则:脂肪肝,证属肝郁湿阻,气滞血瘀,治宜疏肝行气,化湿散瘀。胆汁反流性胃炎,证属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治宜疏肝和胃,理气降逆。肠易激综合征,证属肝脾失调,肝郁脾虚,治宜疏肝扶脾,调和肝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