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清胰汤加减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对患者血淀粉酶(Am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清胰汤加减辅助常规西医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痞满燥实坚、恶心呕吐、日晡潮热、口干口渴、小便短赤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4.82±2.12)d、恢复肠鸣音时间(4.43±1.96)d、首次排便时间(4.30±2.28)d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胃肠激素、Ams、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血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ms、TNF-α、IL-6、TREM-1、MAP1-LC3、血清胃肠激素活动性肠肽(VIP)、肠抑胃肽(G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汤加减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胃肠激素、TREM-1、MAP1-LC3的表达水平,促进肠鸣音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腑清胰汤辅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SAP)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血清内毒素、血小板衍化因子(PAF)和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88例SAP患者分为通腑清胰汤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研究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组(对照组)各44例。于治疗前(T1)和治疗1周后(T2)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血清淀粉酶(AMY)、总胆红素(TBIL)、肌酐(SCr)、平均动脉压(MAP)、氧和指数(PaO_2/FiO_2)]、细胞因子[PAF、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肠道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腹内压(IAP)]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腹胀、腹痛、恶性、呕吐)积分差异。结果:T2时,两组患者组部分生化指标(AMY、TBIL、SCr)、细胞因子(PAF、TNF-α、IL-6、IL-8)、肠道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糖、DAO、IAP)、中医症状积分均较T1时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MAP、PaO_2/FiO_2水平均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腑清胰汤辅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抑制肠道细菌生长、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完整性、减少内毒素产生和吸收;有效降低PAF、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防止各脏器功能损伤,有利于疾病恢复,治疗SA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神活血通腑方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的治疗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血压、抗凝剂、血糖管理干预,同时给予患者常规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干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神活血通腑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昏迷的疗效以及VCAM-1、IL-10、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评分、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6%(41/42),对照组为59.5%(25/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CAM-1、TNF-α水平均下降而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神活血通腑方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可以获得良好疗效,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与有效调节VCAM-1、IL-10、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肠腑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96例UC肠腑湿热证患者分为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组(研究组,n=48)和常规西药组(对照组,n=48)。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比较2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IL-6、IL-8、TNF-α、vaspin、MCP-1、sRAGE水平及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可显著减轻UC肠腑湿热证患者肠道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缓解中医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默 《新中医》2020,52(14):95-98
目的:探讨藏红花胶囊联合米氮平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3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米氮平片治疗,研究组予藏红花胶囊联合米氮平片治疗。评价2组认知功能指标,包括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比较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总有效率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1β水平及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藏红花胶囊联合米氮平片治疗抑郁症总有效率更高,炎性反应显著下降,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 TREM-1)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及抗感染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5 d。记录2组治疗完成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s TREM-1含量和IL-6/IL-10比值及血WBC、中性粒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血必净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临床症状或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血WBC、中性粒细胞、hs-CRP、TNF-α、IL-6、s TREM-1及IL-6/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血必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指标恢复时间血必净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好,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五神汤内服联合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神汤内服及熏蒸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NO、TNF-α、IL-1β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肤色、肿胀程度、肤温及自觉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肤温升高、发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治疗后,2组NO、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五神汤内服加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NO、TNF-α、IL-1β水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住院患者60例,所有患者经确诊为脓毒症实热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复方清热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5天,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各项炎症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CRP、TREM-1、IL-10、TNF-α、TLR4)水平均有下降,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TREM-1、IL-10、TNF-α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清热颗粒联合西医治疗能有效改善脓毒症实热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并降低炎症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建茹  张英  张雨  卢利军 《陕西中医》2022,(9):1230-1233
目的:分析清胰汤加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及对血清炎症指标影响。方法:选取SAP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予生长抑素及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胰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炎症指标、疾病相关因子。结果:研究组肛门排便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得分、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活动性肠肽(VIP)、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AM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加减联合CRRT治疗SAP效果较好,可促进临床症状消失、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疾病相关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黏附因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9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统计2组患者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乳瘘发生情况、治疗后继续哺乳例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VAS评分及ICAM-1、TNF-α、IL-1β的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继续哺乳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乳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效果显著,可能与明显降低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阳明腑实证患者内毒素、炎症介质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阳明腑实证患者25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作为中药组,检测入院时及治疗后3d血浆内毒素(E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阳明腑实证患者经治疗后血浆ET及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降低,尤以中药治疗组降低更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对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浆ET及血清TNF-α、IL-6、IL-10具有调节作用,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变化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谢长发  黄晓涛  张弛  方略 《新中医》2017,49(11):56-60
目的:观察中医药联合治疗在开放性骨折切口(Ⅲ类骨折切口)围手术期防治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住院的8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上、下肢各40例),采用随机原则各自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临床常规用药治疗。各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5天抽血行ELISA检测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含量。结果:2组开放上肢手术切口各时间段TNF-α、IL-1、IL-6等指标比较:(1)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TNF-α、IL-1、IL-6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指标的变化存在时间效应。(2)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在总体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指标不存在分组效应。(3)2组IL-6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均不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IL-1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提示,术后1天2组各项指标TNF-α、IL-1、IL-6均最高,后随时间逐渐降低,且2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值更明显。2组开放下肢手术切口各时间段TNF-α、IL-1、IL-6等指标比较:(1)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TNF-α、IL-1、IL-6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指标的变化存在时间效应。(2)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在总体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指标不存在分组效应。(3)2组TNF-α、IL-1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均不存在交互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则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开放上肢、下肢皮肤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治疗方案对在开放骨折围手术期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切口的愈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DU)模型大鼠胃肠胆腑下合穴"下巨虚""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等穴后对血清及十二指肠组织炎性反应相关物质的影响,探讨小肠下合穴"下巨虚"治疗对应腑病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下巨虚、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皮下注射盐酸半胱胺建立DU模型,各穴位组取相应穴位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0d后,肉眼观察大鼠十二指肠黏膜溃疡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 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α7nAch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肉眼溃疡评分增高,血清TNF-α、IL-1β及HMGB 1含量均增高(P0.01),十二指肠中α7nAchR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组肉眼溃疡评分依次降低(P0.05,P0.01),4个穴位组TNF-α、IL-1β及HMGB 1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P0.01,除阳陵泉组IL-1β外),而足三里、下巨虚组α7nAchR表达水平增高(P0.01,P0.05)。与下巨虚组比较,上巨虚组TNF-α含量增高(P0.01);阳陵泉组肉眼溃疡评分及TNF-α、IL-1β、HMGB 1含量亦增高(P0.01,P0.05),α7nAchR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上巨虚组TNF-α、HMGB 1含量增高(P0.01,P0.05);阳陵泉组肉眼溃疡评分及TNF-α、IL-1β、HMGB1含量亦增高(P0.05,P0.01),α7nAchR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1针刺胃肠胆腑下合穴均可通过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炎性反应,降低黏膜损伤来实现对DU大鼠的干预作用;2下巨虚穴与对应小肠腑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联系;3下巨虚、足三里二穴的总体效应基本一致,提示二穴的靶器官效应可能存在部分交集。  相似文献   

14.
葛祥 《新中医》2018,50(3):71-74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阴虚燥热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清肺汤。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咯痰、喘息及肺部啰音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清肺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芪祛瘀止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四联杀菌方治疗)和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芪祛瘀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血流量、PGⅠ、PGⅡ、胃泌素17(G-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脘隐痛且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疼痛明显、嗳气吐酸、口干发苦、乏力、食少、便溏、胃窦小弯、胃窦前壁、胃窦大弯、胃窦后壁的血流量、PGⅠ、PGⅡ、G-17、TNF-α、IL-1β、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胃脘隐痛且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疼痛明显、嗳气吐酸、口干发苦、乏力、食少、便溏、PGⅠ、G-17、TNF-α、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胃窦小弯、胃窦前壁、胃窦大弯、胃窦后壁的血流量较治疗前更快,PGⅡ、E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胃脘隐痛且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疼痛明显、嗳气吐酸、口干发苦、乏力、食少、便溏、PGⅠ、G-17、TNF-α、IL-1β水平更低,胃窦小弯、胃窦前壁、胃窦大弯、胃窦后壁的血流量更快,PGⅡ、EGF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丹芪祛瘀止痛汤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且能够调节胃黏膜血流量、血清PGⅠ、PGⅡ及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通腑清胰汤对重症胰腺炎肠道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2014年3月—2020年3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通腑清胰汤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肠道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评分、肠道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 通腑清胰汤可明显减轻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其肠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电针与艾灸百会对束缚模型大鼠血清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IL-1)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的规律.方法:以束缚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电针、艾灸百会穴,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及IL-1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百会组血清中TNF-α及IL-1的含量均降低趋势,而艾灸百会组的含量有升高趋势,各组间未见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束缚模型组比较,针刺百会组TNF-α及IL-1的含量有降低趋势,艾灸百会组的含量有升高趋势,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TNF-α及IL-1的含量均升高,其中2组间IL-1含量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艾灸作为不同的治疗介入方法,对束缚模型大鼠血清TNF-α及IL-1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艾灸百会穴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束缚模型大鼠血清IL-1、TNF-α含量均有所降低,而艾灸组TNF-α及IL-1的含量明显升高.相关研究结果表明:IL-1和TNF-α可以诱生IL-2,而IL-2又可以通过自分泌效应对机体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从而启动机体内源性自稳机制,调整紊乱的免疫功能,最终达到提高机体内在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0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IL-1、IL-6、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SR、CRP、IL-1、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通痹胶囊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性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VIP、β-EP、TNF-α的影响。方法将15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79例给予射频热凝术治疗,研究组7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通窍活血汤口服,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VAS评分、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统计2组1年、2年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IL-1β、TNF-α、IL-6、VIP水平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β-EP、5-HT水平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5);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热凝术后通窍活血汤治疗可改善三叉神经痛发病相关的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定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膝骨关节炎106例分为2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消定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奇正消痛贴膏治疗,疗程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膝关节液标本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组间IL-1β、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关节液IL-1β、TNF-α浓度均下降(P0.05)。结论:消定膏可能是通过降低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来发挥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