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慢性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1年12月,选取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利用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治疗作对比.观察治疗结果.结果:综合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和并胆囊结石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性眩晕患者67例,所有患者辨证均为痰浊中阻型眩晕,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白温胆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对照组有效率8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2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温针灸治疗,实验组接受针药并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5%,综合疗效为90%,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为75%,综合疗效为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接受针药并用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偏瘫应用针药并用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5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针药并用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将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肌力评级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81%(73/77)高于对照组的84.41%(65/77)(P0.05);观察组肌力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应用针药并用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提升肌肉力量,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好转时间以及治疗1个月后随访观察的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67.9%,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平均疼痛好转时间为(8.9±3.3)天,对照组为(15.3±4.6)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联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针药联用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药联用疗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特征,提高视力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提壶揭盖法、针药并用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中药煎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煎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痊愈13例(43.33%),有效16例(53.33%),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痊愈8例(26.67%),有效16例(53.33%),无效6例(20%),总有效率 8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壶揭盖法、针药并用治疗老年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并分别给予针药结合和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P<0.05。提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药并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治疗组(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和中药脑心康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应用奥扎格雷钠、三磷酸胞苷二钠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脑卒中计分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9.0%,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脑卒中病计分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现代研究发现,针灸刺激作用可通过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从而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并能改善椎动脉供血情况,使脑血流速度加快,从而改善脑细胞的代谢。针灸亦可通过改善大脑皮质抑制状态,增强代偿功能,而提高皮质细胞的基本电活动。以此达到改善并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各种症状的目的。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运用较为普遍的是头针、体针、腹针,而耳针、眼针与腕踝针的应用较少或仅作为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头针、体针及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230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头体针联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将临床收集的23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112例)、体针组(51例)、头体针组(67例)。头针组采取单纯头皮针:半身不遂和面瘫取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治疗,伴失语选运动区下部及头语言区。体针组先针刺健侧,用泻法留针30min,再针刺患侧,间断轻刺不留针;半个月后,健侧针法不变,患侧先行平补平泻,后行补法。头体针结合组采用头针和体针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8·2%(110/112),痊愈率35·1%(40/112);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6·0%(49/51),痊愈率23·5%(12/51);头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8·5%(66/67),痊愈率50·7%(34/67)。头体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此外,头体针组对出血灶和梗死灶的改善作用也明显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结论:头体针联合运用治疗中风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reviews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with ear acupuncture and bodyacupuncture as well as the two methods combined since 1987. From the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carbohydrate metabolism, fat metabolism, regulation of hormone, function of autonomic nerve, en-docrine, digestive and renal functions, etc., the mechanism is also explored.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西方用现代临床试验方法研究针灸引出一些令传统针灸界十分困惑的难题,其中包括如何确认针灸适应症,穴位是否有特异性,为何东方临床经验同西方研究结果迥异等问题。笔者试图以“针灸愈合作用”、“泛穴现象”及“硬针灸和软针灸”3个假说解释西方报道的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同中国传统针灸理论和实践的差异。相信,采用科学方法对这些假说的证实或否定,将促进对传统针灸的重新认知和现代针灸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电针加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脑梗塞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电针加颈动脉注药治疗,对照组单用颈动脉注药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治疗脑梗塞均有肯定疗效,而电针加颈动脉注药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颈动脉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矩阵针法与西医常规治疗失眠的疗效差异,总结矩阵针法的学术理念和创新点。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各40例。针刺组采用矩阵针法分组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安定2.5mg,3次/d;谷维素片20mg,3次/d;维生素B1片20mg,3次/d。2组均以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矩阵针法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矩阵针法为针灸治疗失眠提供了一种全新、有效、可行、廉价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微针系统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势明显,除了单纯应用腹针、腕踝针、头针、耳针等微针系统疗法,还与体针、推拿、艾灸、运动、康复操等疗法相结合,提高了疗效。但在临床微针系统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临床研究多数局限于临床总体疗效的比较和观察,缺乏有针对性、深入性、准确严谨性的实验探索。各种针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所以针刺操作很难得到统一规范,而且不同针灸大家都有其独特的针刺手法。再者临床观察疗效指标不同,很多采用一些主观的评定标准,比如临床症状好转程度、疼痛评分表,缺少客观性、特异性的理化指标,这样单纯得出来的痊愈率和有效率的对比会引起质疑。其次对于微针系统的相关作用机理研究的实验较少,治疗机理仍不确定,而且治疗后的跟踪随访报道很少,治疗后的远期效果不明确。在以后的临床试验中,微针系统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设计应当更加严格规范,操作方法也应统一制定,进一步加强按照随机、盲法、大规模、对照、多中心的开拓创新性研究,总结出临床值得推广的最佳治疗方案。此外微针系统要加强实验和研究机理,加入在尖端的科技元素,建立稳定和可重复的动物模型,随着这项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微针系统疗法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东汉以前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东汉以前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认为从春秋战国至东汉时期,针灸处方及其理论由萌芽到形成。并具有四大原则及规律:循经取穴为主;以单穴为主;注重应用特定穴;出现了针灸处方配穴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体针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200例、体针组100例,分别采用头体针及体针治疗,1次/d,连续治疗30次。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结果:头体针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明显改善,优于体针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刺穴位(体针)的基础上配合头针治疗面神经麻痹比单纯体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姜影 《西部中医药》2012,25(2):89-91
从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修身养性的重要性,针术的练习,熟读经典,勤于临床、坚持临床等方面探讨了针灸基本功的练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