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外治法在治疗癌性疼痛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本文拟通过小样本的临床试验,初步探讨中药止痛贴对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瘀血阻络证的骨转移癌痛患者48例,其中癌症骨转移伴轻度疼痛与中重度疼痛病例各24例,随机分为中药止痛贴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连用7天。结果轻度癌痛患者用药后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疼痛数学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静止)分别下降(1.500±1.167)和(0.168±0.577)分,NRS评分(运动)分别下降(2.083±1.379)和(0.583±1.379)分,镇痛满意度分别提高(1.833±0.825)和(0.333±1.231)分;中重度疼痛患者用药后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疼痛NRS评分下降程度、镇痛满意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用量分别减少(63.274±12.235)和(86.143±30.219mg),爆发痛减少(0.416±0.923)和(1.600±1.174)次,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镇痛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中药止痛贴在治疗骨转移癌痛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增强吗啡的止痛效果,减轻吗啡的用量,同时减少疼痛发作次数,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屠仁枫  李旭霞  吴风云  陈教  温正暖  周克 《新中医》2021,53(23):154-158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阿片类止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8 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比较2 组疼痛缓解情况、疼痛程度、爆发痛发作次数、盐酸吗啡片解救爆发痛剂量、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疼痛控制满意率。结果:试验组疼痛缓解率85.29%,高于对照组61.76% (P<0.05)。与同组治疗第1 天比较,2 组治疗第3 天、7 天、10 天、14 天疼痛数字评分法(NRS) 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第3 天、7 天、10 天、14 天比较,试验组同期NRS 评分均较低(P<0.05)。与同组治疗第1 周比较,2 组治疗第2 周爆发痛发作次数、盐酸吗啡片解救爆发痛剂量减少(P<0.05);与对照组治疗第2 周比较,试验组治疗第2 周爆发痛发作次数、盐酸吗啡片解救爆发痛剂量均较少(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15-PAL 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EORTC QLQ-C15-PAL 评分均较低(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低于对照组41.18%(P<0.05)。试验组疼痛控制满意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阿片类止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可提高疼痛缓解率,有效减轻疼痛程度,减少爆发痛发作次数及盐酸吗啡片解救爆发痛剂量,降低不良反应,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疼痛控制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癌痛贴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患者6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奥施康定治疗癌痛;治疗组使用癌痛贴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痛。比较2组癌痛的缓解率、爆发痛次数、患者满意度及睡眠时间。结果治疗组癌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癌痛爆发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癌痛贴能有效地缓解中重度癌痛,减少爆发痛次数,延长有效睡眠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予安慰剂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共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镇痛起效与缓解持续时间、首日与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结果 2组治疗后NRS评分均降低,组内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缓解持续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日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可以明显缓解疼痛程度,延长镇痛缓解持续时间,减少爆发痛的发生次数,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减轻毒副反应,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俞文方  沈华江 《新中医》2018,50(12):245-24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癌癌痛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各51例。2组根据《癌症三阶梯镇痛指导原则》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并结合病情初始给予吗啡缓释片。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2组连续观察4周。比较2组疼痛程度数字分级法(NRS)评分、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记录2组疗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总缓解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P 0.05)。治疗后,2组NRS明显降低(P 0.01)。治疗组治疗后NRS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 0.01)。治疗后,治疗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9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西医和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癌癌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癌痛和中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止痛中药外敷联合热疗对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疼痛、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三阶梯止痛法+热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止痛中药外敷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者疼痛缓解、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静态及动态NRS评分、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爆发痛次数、每日平均羟考酮缓释片剂量、睡眠时间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的SDS评分、SAS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中的食欲、睡眠、精神、疲乏、日常生活等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止痛中药外敷联合热疗能够显著缓解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并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王灿 《新中医》2019,51(10):242-244
目的:分析电针联合氢吗啡酮对瘀血停滞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氢吗啡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氢吗啡酮联合电针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KP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氢吗啡酮平均每天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止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降低,KP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P 0.05)。观察组氢吗啡酮平均每天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瘀血停滞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采用电针联合氢吗啡酮治疗,止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腕踝针联合吗啡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3例难治性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18例、吗啡+针刺组17例、吗啡+腕踝针组18例。吗啡组根据疼痛强度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吗啡缓释片口服治疗;吗啡+针刺组在给予吗啡缓释片后立即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留针1 h;吗啡+腕踝针组在给予吗啡缓释片后立即联合腕踝针治疗,留针1 h。观察各组患者镇痛效果,记录患者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爆发痛次数,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各组患者吗啡使用量、KPS评分,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疼痛强度。治疗过程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吗啡组、吗啡+针刺组及吗啡+腕踝针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68. 8%、75. 0%和87. 5%,吗啡+腕踝针组镇痛总有效率优于吗啡组(P 0. 05)。与吗啡组比较,吗啡+针刺组、吗啡+腕踝针组镇痛起效时间均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爆发痛次数减少(P 0. 05或P 0. 01);与吗啡+针刺组比较,吗啡+腕踝针组镇痛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爆发痛次数减少(P 0. 05)。与吗啡组治疗后比较,吗啡+针刺组吗啡使用量减少,吗啡+腕踝针组NRS评分降低、KPS评分升高、吗啡使用量减少(P 0. 05或P 0. 01);与吗啡+针刺组治疗后比较,吗啡+腕踝针组NRS评分降低、KPS评分升高、吗啡使用量减少(P 0. 05)。吗啡组、吗啡+针刺组及吗啡+腕踝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 25%、43. 75%和18. 75%,吗啡+腕踝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及吗啡+针刺组(P 0. 05)。结论腕踝针联合吗啡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效果确切,并能减少吗啡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龙藤通络酒剂外用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0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三阶梯止痛药物止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龙藤通络酒剂外用。两组疗程均为8 d,观察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评价疼痛疗效;观察等效吗啡消耗量、爆发痛次数及止痛起效时间,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①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65.85%,显效率为31.70%,均高于对照组的44.19%和18.60%;在整体疼痛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NRS评分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各疼痛程度患者NRS评分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在中度疼痛患者中,治疗组NRS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首日吗啡消耗量、日均等效吗啡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层比较,治疗组中度疼痛患者的日均等效吗啡用量少于对照组相同疼痛程度患者(P<0.05)。④两组爆发痛次数、爆发痛平均止痛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癌性疼痛的治疗中,龙藤通络酒剂与阿片类止痛药物合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度癌性疼痛患者,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日均消耗量,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理学确诊的住院癌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阿是穴(在疼痛范围内≤2个穴位)、合谷穴(双侧)、大椎穴、大杼穴(双侧)、阳陵泉穴(双侧)、太冲穴(双侧),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NRS)、镇痛起效和缓解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情况、首日与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缓解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2. 5%,对照组为57. 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便秘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较单纯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能提高癌性疼痛的疗效,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可减少吗啡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癌痛消外敷联合热疗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癌痛消外敷联合热疗。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镇痛效果、镇痛剂用量、卡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用药后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快(P0.05);两组用药后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镇痛剂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每日平均维持剂量较对照组小(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卡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卡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日常生活5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5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组共有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对照组共有2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癌痛消外敷联合热疗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可减少镇痛药的用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外用癌痛消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症骨转移癌症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安慰剂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癌痛消外敷治疗;安慰剂组予肿瘤深部热疗及安慰剂疼痛贴;治疗组予肿瘤深部热疗及外用癌痛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PS)、疼痛强度评分(NRS)、爆发痛次数;比较3组患者镇痛效果有效率的比较;3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的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的KPS、NRS、爆发痛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KPS、NRS、爆发痛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的镇痛效果的有效率、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外用癌痛消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急症骨转移癌爆发痛,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技术结合"镇痛方"外治阴证癌性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超声电导技术联合镇痛方外贴,对照组予超声电导技术联合安慰剂外贴,疗程7 d,参照疼痛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比较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的变化、起效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耐受性。结果:治疗组外治阴证癌性疼痛总有效率达86.7%,对照组有效率仅有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约为2 d,皮肤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超声电导技术结合中药镇痛方外治阴证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与吗啡在割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50例(A组),镇痛液为0.15%罗哌卡因加0.004%布托啡诺;吗啡组50例(B组),镇痛液为0.15%罗哌卡因加0.004%吗啡。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VAS〈3分为镇痛良好,3~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镇痛差。观察48h内瘙痒发生率并记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予以评分:0分为无恶心、呕吐;1分为有恶心、无呕吐;2~3分为恶心、呕吐。结果:两组年龄、体重、麻醉平面、局麻药用量、手术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A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6%),无皮肤瘙痒患者。B组发生恶心、呕吐16例(32%),皮肤瘙痒12例(2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布托啡诺硬膜外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确切,与吗啡相当,但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是剖宫产术后镇痛治疗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应用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治疗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3年3月,选择39例在本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有中重度疼痛表现的晚期癌症患者,行吗啡滴定和中医方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评价CRF程度、疼痛强度、睡眠质量及吗啡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3周后,CRF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减轻,疼痛强度显著减弱,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吗啡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前,CRF程度等级和疼痛强度等级呈正相关(P<0.05),CRF程度分值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能有效治疗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CRF,而且安全性也较高。减弱疼痛强度、提高睡眠质量可能是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治疗CRF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进行总体的镇痛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各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在治疗后均降低(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疼痛程度评分、疼痛范围评分、颈部活动受限评分和总体症状评分更低(P〈0.05),镇痛疗效和综合疗效更好(P〈0.05)。结论:以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较常规针刺远近配穴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无论是在改善症状还是在总体疗效方面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九华膏在肛瘘挂线术后换药中的作用。方法:按入组顺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34例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并使用中药九华膏换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率分别为85.29%、44.12%,总满意率分别为100%、97.06%;组间比较,总满意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常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九华膏换药联合优质护理有助于减轻肛瘘挂线术后创面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五灵止痛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对癌症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将60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复方五灵止痛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来缓解疼痛;对照组用可待因、吗啡缓释片治疗来缓解疼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6%(P〈0.05)。结论复方五灵止痛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在癌症疼痛的治疗中有良好的缓解疼痛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证候群癌性疼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证候群癌性疼痛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观察62例应用大剂量磷酸可待因片患者配合应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值VAS,平均镇痛维持时间与剂量稳定天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VAS疼痛评分各证候组显著降低(P<0.01);平均镇痛维持时间及剂量稳定天数肝肾系证候群组短于肺系及脾胃系证候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肺系证候群组镇痛维持时间显著提升(P<0.01),脾胃系证候群组镇痛维持时间有所提升(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三证候群组疼痛均改善,肺系及脾胃系证候群组镇痛疗效较好;平均镇痛维持时间及剂量稳定天数肺系优于肝肾系及脾胃系证候群组。各证候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双醋瑞因治疗,对照组采用双醋瑞因联合辣椒碱软膏治疗,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在治疗后14d,膝关节VAs指数明显下降;WOMAC关节炎评估疼痛、僵硬、功能活动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指数、WOMAC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复方南星止痛联合双醋瑞因疗效优于双醋瑞因联合辣椒碱软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