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紫菀祛痰镇咳作用及其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卢艳花  戴岳  王峥涛  徐珞珊 《中草药》1999,30(5):360-362
对紫菀法痰镇咳作用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发现紫菀水煎剂、石油醚及醇提液中乙酸乙酯提取物部分都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泄,而醇提液中正丁醇提取及剩余母液却无明显影响,提示紫菀祛痰作用的有效部位为石油醚、乙酸乙酯部分。从以上两部位中分得的紫菀酮、表木栓醇单体亦表现出明显祛痰作用,表明紫菀祛痰作用的有效成分至少包括紫菀酮、表木栓醇。紫菀水煎剂对小鼠氨水致咳没表现出明显镇咳作用,而紫菀酮、表木栓醇却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2.
紫菀祛痰镇咳作用及其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卢艳花  戴岳  王峥涛  徐珞珊 《中草药》1999,30(5):360-362
对紫菀祛痰镇咳作用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发现紫菀水煎剂、石油醚及醇提液中乙酸乙酯提取物部分都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泄,而醇提液中正丁醇提取及剩余母液却无明显影响,提示紫菀祛痰作用的有效部位为石油醚、乙酸乙酯部分。从以上两部位中分得的紫菀酮、表木栓醇单体亦表现出明显祛疾作用,表明紫菀祛疾作用的有效成分至少包括紫菀酮、表木栓醇。紫菀水煎剂对小鼠氨水致咳没表现出明显镇咳作用,而紫菀酮、表木栓醇却显著抑制小鼠的咳嗽反应。  相似文献   

3.
黄背越橘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硅胶柱色谱反复层析从黄背越橘的乙酸乙酯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熊果酸(ursolic acid,Ⅱ),蒲公英萜醇(taraxerol,Ⅲ),蒲公英萜酮(taraxerone,Ⅳ),木栓酮(friedelin,Ⅴ),木栓醇(friedelinol,Ⅵ),19,24-d ihydroxyurs-12-en-3-one-28-oic ac id(Ⅶ).  相似文献   

4.
薄层扫描法测定紫菀中表木栓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 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为镇咳祛痰药,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效[1],主治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紫菀中含有紫菀酮、表木栓醇、木栓酮[2]等多种成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紫菀项下仅以紫菀酮作为定量指标,关于表木栓醇的含量测定我们尚未见报道,且表木栓醇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3~4].我们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其中表木栓醇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广藿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从广藿香的全草及挥发油中分得9种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诸分析鉴定为广藿香醇(1),广藿香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3,3’,7-三甲氧-4’,5.二羟黄酮(5),3,3’,4’,7-四甲氧-5-羟黄酮(6),齐墩果酸(7),β-谷甾(8),胡萝卜甙(9)。除化合物1,2和5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海南山苦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海南山苦茶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溶剂法和色谱法进行成分的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的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首次从海南山苦茶叶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羟基-4,5(R)-二甲基-2(5H)-呋喃酮(Ⅰ),没食子酸(Ⅱ),(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糖苷(Ⅲ),(Z)-3-己烯醇-β-D-葡萄糖苷(Ⅳ),3,4,8,9,10-五羟基-二苯并[b,d]吡喃-6-酮(Ⅴ),木栓醇(Ⅵ),β-谷甾醇(Ⅶ),木栓酮(Ⅷ)。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7.
藏药山生柳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藏药山生柳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法分离 ,理化法和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地上部分分得4个化合物 ,β-谷甾醇、葫萝卜苷、木栓酮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 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木栓酮为首次从柳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绿独籽藤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绿独籽藤(Celastrus virens)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并用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绿独籽藤根皮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烯(oleanene 1)、木栓酮(3-oxo-friedelane 2)、3,12-二氧代木栓烷(3,12-dioxofriedelane 3)、3-氧代-30-羟基木栓烷(3-oxo-30-hydroxyfriedelane 4)、3-氧代-12α-羟基木栓烷(3-oxo-12α-hydroxyfriedelane 5)、扁蒴藤素(pristimerin 6)、雷公藤红素(celastrol 7)。结论:首次对绿独籽藤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9.
石山豆腐柴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西石山豆腐柴的石油醚部分分得四个结晶性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及光谱解析,确认为木栓酮,表木栓醇,十八碳酸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0.
臀形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臀形果(Pygeum topengii)树皮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通过物理常数測定和光谱分析并与标准品对照,分别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 I),表木栓醇(epifriedelinol, Ⅱ),β-谷甾醇-sitosterol,Ⅲ), euscaphic acid ( IV), 萎陵莱酸(tormentic acid, V)和胡萝卜式(daucosterol, VI)。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探讨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及其职能。一般博物馆的功能包括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同样是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包括中医药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鉴定,传承中医药历史、反映当代中医药科技、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旅游;素质教育;服务社会变革等。因此认为,中医药博物馆的职能重在面向全社会,承担其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17.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