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均如  翟金莹 《针刺研究》1998,23(4):287-288
笔者运用走罐疗法治愈多种急、慢性疾病。用疾法走罐以足太阳膀胱经大杼穴至膈俞穴治疗外感发热;用缓法走罐从风池穴至大椎穴平面治疗落枕,于肩胛部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范围配合心俞穴至肾俞穴范围治疗肩周炎;用疾法走罐于双侧隔俞穴至三焦俞穴范围配合三棱针局部挑刺治疗带状疱疹;用缓法走罐自双侧肺俞至肾俞配合三棱针背俞穴挑刺治疗黄褐斑,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背部走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外用夫西地酸乳膏配合西药维胺酯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背部走罐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背部走罐治疗痤疮疗效满意,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月峰 《四川中医》2009,27(4):121-122
膀胱经走罐法是指在背部膀胱经的第一、二侧线上施以走罐手法。膀胱经走罐法作用广泛,如可以补益心脾、镇静安神,清泄胃热、通调肠腑,行气活血、清热排毒等,不仅可以治疗不寐、便秘、痤疮等疾病,而且在调整亚健康状态、抗衰老方面也颇见良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罐合治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背部走罐、刺血加面部火针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一清胶囊加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2组皮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优于对照组的73.33%;第2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83.33%,且治疗组的皮损分值为(27.76±32.58),低于对照组的(47.77±39.99)。结论:针罐合治脾胃湿热型痤疮疗效肯定,优于口服一清胶囊加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于"未病先防"理论脐针结合面部走罐治疗湿热体质面部痤疮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用LED光波治疗仪混合光治疗,观察组用脐针结合面部走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1.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疗效轻度多于对照组,而中度、重度、极重度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炎、局部红肿、痤疮复发、疼痛发痒症状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针结合面部走罐治疗湿热体质面部痤疮能获得良好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阳罐走温罐加温罐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扶阳罐走温罐加温罐灸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消炎痛25 mg,每天3次。两组均1个月经周期治疗5 d,3个月经周期后评价临床痊愈率、总疗效和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6.96%和11.76%、97.83%和79.41%,均P0.01;治疗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扶阳罐走温罐加温罐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减少复发,方法简单,易被患者接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海山  吴艳荣 《光明中医》2013,28(4):766-767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走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采用温针灸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口服维胺脂胶囊方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6%,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加走罐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痤疮,亦称寻常型痤疮,是指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易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本病疗法较多,但有不良反应较多、易复发、疗程长等不足。2011年7月20日-2012年2月25日在本院门诊用刺络走罐法治疗痤疮5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门走罐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作用,并与传统针刺组进行对比。[方法]将顽固性呃逆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四门走罐法"(四门:中脘、天枢、气海。走罐:从风门到胃俞走罐。)为主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0%,对照组有效率68.70%,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四门走罐法对顽固性呃逆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拔罐疗法在经筋病的临床治疗中是非常实用的,操作简单,疗效立竿见影。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疾法走罐、慢法走罐以及定罐法在经筋病中的优选原则、手法操作要诀。自2008年以来,运用该法治疗经筋病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走罐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穴位针刺加走罐治疗,对照组口服青尔齐,12天为1疗程,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走罐治疗失眠疗效优于单用佐匹克隆。  相似文献   

12.
李丽英 《中医药学刊》2005,23(8):1506-1506
痤疮俗称“粉刺”,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患者多为青年,影响容貌,易反复发作。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背部膀胱经走罐配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痤疮4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背部走罐法对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采用背部走罐法治疗,分别在第1次治疗前及连续治疗第5次(每周1次)后填写疲劳量表以及中医症候调查表。结果:临床有效率可达100%,疲劳程度明显改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背部走罐疗法对亚健康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有效、便捷,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走罐疗法,为拔罐法之一种。统编针灸学曾做过简单介绍,我科根据《伤寒》“太阳主表”、及“五脏之腧出于背者”的理论和民间用拍背法治疗外感疾病的启示,采用背部走罐疗法治疗急性风湿痹症及痢疾、腹泻、感冒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走罐疗法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介...  相似文献   

15.
走罐又称推罐 ,是利用火罐在肌肤表面循行上下推拉 ,使皮肤潮红、紫红色 ,或出现丹痧 ,以拔除邪气 ,调整气血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法安全 ,方便 ,疗效显著。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走罐加红外线照射治疗落枕 3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患者 ,均来自门诊及本院职工。男 18例 ,女2 0例 ;年龄最大 5 7岁 ,最小 2 1岁 ;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 1天。2 治疗方法将红外线灯泡预热 3~ 5分钟 ,垂直照射于病灶部位 ,以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为宜 ,每次 30分钟。让病人俯卧头低位 ,以 75 %酒精棉球常规消毒颈后部皮肤 ,自上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走罐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频率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入组的98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即治疗1组32例,治疗2组34例,治疗3组32例,3组均采用NB-UVB照射治疗、中药药浴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其中治疗1组皮损处走罐20次,治疗2组皮损处走罐40次,治疗3组皮损处走罐60次。3组共使用6周,观察治疗后第6周3组皮损的变化,从而作出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68.75%、91.17%和84.37%,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走罐疗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临床疗效肯定,简便易操作,每处皮损每次走罐40次临床疗效为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处走罐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热毒宁静滴及柴胡退热颗粒冲服,连续治疗3天;治疗组在使用相同药物的同时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处走罐治疗,入院当天走罐一次,隔天再走罐一次。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对照组78.57%,治疗组96.55%,P=0.046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比较,P=0.002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处走罐能有效治疗外感高热,并能有效缓解周身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阳罐走罐加温灸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扶阳罐走罐加温灸治疗每日1次,连治7次,休息3天。对照组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每日3次,必要时晚上睡前加服舒乐安定。两组均3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27.8%,97.9%和80.6%。均P〈0.01。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扶阳罐走罐加温灸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临床疗效好,且方法简单,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走罐法是依靠有润滑功能的介质,将火罐吸附于人体上并来回推移以此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集温灸、拔罐、刮痧、按摩和药物疗法的功效于一体[1]。罐疗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为其补泻的基本原则[2]。在走罐过程中以个体的机体  相似文献   

20.
痤疮俗称"粉刺",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患者多为青年,影响容貌,易反复发作.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背部膀胱经走罐配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痤疮4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