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家四世钻研歧黄学说,吾幼年念过部份医学书籍,同时跟随祖父临床就诊面授,工余坚持自学,祖父遗留医案中的医治糖尿病经验,余参照医案曾给几位患者医治,均获良好效果。如:安徽省淮南市李郢孜一矿运销科工人朱××爱人年40多岁患糖尿病,曾经矿工医院  相似文献   

2.
黄炯匡治痢医案4则黄维祜(江西省宜丰县中医院宜丰336300)关键词黄炯匡临床经验痢疾中医药疗法先祖父黄炯匡(1880~1966年)从医60余载,系我县名医。余随祖父习医,亲聆教诲,受益非浅,现择其治痢医案4则整理如下:1治湿热痢医案李某某,男性,3...  相似文献   

3.
湿热黄疸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张仲景,叶天士在继承前贤理论基础上,辨治湿热黄疸颇有特色,虽然所留病案并不多,但对后世医家颇有启迪。吴鞠通对其尤为服膺,并将《临证指南医案·湿》《临证指南医案·疸》中湿热黄疸四则医案整理编入《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中。本文首先通过回顾湿热黄疸的历史沿革,分析叶天士辨治湿热黄疸的思路,再从《临证指南医案》所录四则医案及《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所录条文入手,阐释叶天士辨治湿热黄疸用药特色及吴鞠通对其经验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4.
余翻阅外祖父留下的医案中,有“蜈蚣治尿道疼痛效佳”之批语,用于临床果验。患者杨××,男,39岁。就诊时自述患病二十余日。初病时,小便频、急、涩、痛,小腹拘急,微发热,口渴不欲饮。当时诊断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液凝固状态,期望通过现代医学揭示不同中医证型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风险,为中医辨证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DVT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2017年3月—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分别对其进行TEG检测,同时进行Autar血栓风险评分,将数据填入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TEG参数及Autar血栓风险评分特点,并得出相关结论。结果:积瘀化热证的R值低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随血脱证、湿热内蕴证(P<0.05);湿热内蕴证的K值低于气虚血瘀证、气随血脱证、积瘀化热证(P<0.05);积瘀化热证、湿热内蕴证的α角高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P<0.05);积瘀化热证、湿热内蕴证的MA值高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P<0.05);积瘀化热证、湿热内蕴证的CI值高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P<0.05);积瘀化热证、湿热内蕴证高凝状态患者比率高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随血脱证(P<0.05);积瘀化热证、湿热内蕴证患者的Autar血栓风险评分高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及气随血脱证(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积瘀化热证、湿热内蕴证患者发生DVT的风险可能更高,应该注重中医辨证预防。  相似文献   

6.
先祖父戈登勋,字伯轩(1887~1965年),系我县名老中医,业医六十余载,对疮疡重症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现将其晚年主治的疗毒走黄案例二则介绍于下:案一:曹××,女,32岁。1963年7月6日初诊。于三天前夜间,查觉左口角上方出  相似文献   

7.
验案2则     
【肠痈】张××,男,25岁。1986年5月18日诊。自诉:昨天晚上脐周疼痛,现已移至右下腹,疼痛剧烈。刻诊:右下腹疼痛拒按,反跳痛明显,有一胡桃大肿块,质硬、皮色不变;右腿牵掣踡缩:脘腹胀闷,恶心呕吐、吐后松快,肤热灼手,汗出淋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证缘湿热蕴结肠腑,积滞不通、气血瘀热化毒。诊为急性肠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古医籍医案中湿热体质的辨识与诊疗模式,为现代临床湿热体质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对医案中体质、病名、证候、诊疗模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1)在古医籍医案中,共发现有体质医案1 474则,湿热体质医案76则,占体质医案总数的5.15%;2)湿热体质医案中涉及疾病48种、证候6种;3)在诊疗模式统计中,以单纯辨体论治所占比例最大,为77.63%,其他为辨体结合辨病和(或)辨证论治者。结论:1)湿热体质医案在古医籍医案中占有一定比例,虽然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已发生变化,但对湿热体质的研究依然十分重要。2)证实湿热体质是痢疾、痹证、淋证等多种疾病"异病同治"的病理基础。3)湿热体质医案中存在多种诊疗模式,以辨体论治为主,也有结合辨病及辨证论治者。  相似文献   

9.
癃闭三则     
李阆侯先生,年逾八旬,行医五十余载,擅治内、妇科诸证,声誉蜚然。先生临床经验丰富,医案颇多,兹选其癃闭验案三则,以飧同道。例一:李××,女,29岁,住城关镇公社艮溪大队。患小便涓滴不通已数日,前医  相似文献   

10.
从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经验角度,笔者对导师刘铁军教授治疗肝硬化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认为肝硬化病名多种兼见,将代偿期肝硬化归于"肝积"、"胁痛"、"积聚"等范畴,病理因素以"肝郁、湿热、血瘀"为主,倡导"肝气郁结、肝胆湿热、肝络瘀阻"是肝硬化的主要病机,治疗当以疏肝解郁,清利湿热为首务,并通过典型医案,反应刘教授诊疗肝硬化的思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周宗鉴老中医临证四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兹择其医案四则,以飨读者。一、妊娠外感陈××,女,36岁,工人。1977年9月7日初诊。妊娠四月,昨起发热形寒,少汗,肌肤灼热(体温39.8℃),面赤,咽壁潮红,头痛呕逆,咳嗽少痰,小便赤涩。舌苔黄滞,  相似文献   

12.
肝病瘀血舌象不同证型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瘀血舌象患者的血液生化物质的变化与不同血瘀证型是否内在联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气虚血瘀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与气虚血瘀组比较,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或P<0.01)。结论:肝病瘀血舌不同血瘀证型有其不同的中医生理病理基础,肝病瘀血舌血液流变性与中医不同血瘀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女性阴痒,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其特征为外阴及阴道瘙痒不堪,甚则痒痛难忍,局部溃烂生疮,或伴见带下,大多由湿热蕴积所致,临证多喜用清热解毒利湿之品,余以为,此疾由肝气郁滞,郁久而化火,脾虚而生湿,湿热下注所至者,并非鲜见,若仅清热利湿,舍其疏肝解郁之法,则较难奏效。余举医案两则以说明之。案一:杨×,女,45岁,工人。1986年10月4日初诊。该患者1973年即感阴道内外部搔痒,甚则疼痛难忍,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经哈尔滨×医院诊断为子宫糜烂,外阴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4.
我院杨子谦老中医时年八旬有四,从事中医临床已达六十余载。中医理论造诣很深,实践经验极为丰富。不仅专门妇科,亦精于内、外、儿科,疗效显著,用药颇有特色。今特辑杨老医案一二,虽未能尽窥全豹,庶可窥豹一斑。小儿发热案张××男5岁。时值盛暑,患儿晨起  相似文献   

15.
当归拈痛汤原载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下,由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白术、苍术、苦参、黄芩、知母、茵陈、当归、甘草、猪苓、泽泻、人参组成。全方以清热、利湿、祛风,配合扶正,俾湿热之邪得以宣通、外泄。方书主治湿热相搏之肢节烦痛、脚腿生疮、脓水不绝、肩背沉重、脚气肿痛、脉滑数等。推广用治外科、皮肤科诸病也有一定效果,兹介绍于下。例1:曾××,女,3岁,1981年12月8日初诊。母代诉;头顶部脓痂,流脓1月余。1个月前,先左耳部流脓,以后逐渐蔓延整个头顶部,曾在××医院治疗,服西药,注射青霉素等不效。查:整个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收集全国十家单位慢性乙型肝炎(ALT≥2×正常值)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其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通过频数及因子分析法,对1 003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正常值)患者证候进行分析。结果:从1 003例临床资料中,得出21个与证候相关的公因子。结论:ALT≥2×正常值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主要有:1)肝郁脾虚;2)肝胆湿热;3)胃滞气逆;4)脾虚湿困;5)肝肾阴虚;6)肝血瘀阻;7)湿热中阻;8)肝胃不和。  相似文献   

17.
医案三则     
<正> 内■疮王××,男,52岁,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日初诊。患双下肢静脉曲张十年,平日下肢胀痛沉重,易疲劳,有时肿胀。三月前左下肢内踝上部焮红漫肿,先痒后痛,继则破溃流稀脓水。一月来溃疡面凹陷,有18×8cm大小,边缘不整,溢秽臭紫暗脓水,肉色灰白不泽,周围并发湿疹。诊前曾肌注青、链霉素,外敷四环素软膏,服托里排脓中药等,均乏效验。证属湿热下注。处方:双花30  相似文献   

18.
顿××男45岁农民1979年12月16日初诊。主诉:八个月前发现右侧颈部有一肿物、初如蚕豆大小,后来逐渐增大,经××医院两次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淋巴肉瘤,要求用中药治之、症见右侧颈部足阳明胃经人迎穴处有一肿瘤如鸭蛋样大,按之质地坚硬如石,边缘不齐,推之不移,无红紫疼痛,咽喉部亦无异常发现,舌质暗红、脉数涩。此胃经燥热邪毒壅盛、气血瘀结所致。笔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坚者削之”的治疗原则、采用活血化瘀、攻坚破积,佐以清热解毒之品,遂拟鳖甲、连翘各15克、半枝莲、蛇舌草、皂角  相似文献   

19.
西安名老中医午雪峤临证四十载,有丰富的经验,现整理医案三则.供同道参考。一、马脾风李×女3岁初诊:1980年10月27日发热咳喘三日,曾在××医院诊为肺炎,肌注青霉素、口服中药无效求治于午老。刻诊:高热不退,咳嗽喘促,痰多,鼻搧,咳甚则欲呕,口渴汗出,大便干,小便黄,脉浮数,舌尖红苔中根部腻。辨证:温邪犯肺,肺气失宣,肃降无权,此风热闭肺之征也。宜解表清热,宣肺平喘。  相似文献   

20.
王××,女,45岁,农民。该患于1986年春,出现双眼白晴红赤、疼痛、羞明、流泪、经口服中西药症状好转。之后连续三年每迂春季而发,症状越来越重,再用它药疗效不佳,遂来院就治。症现:眼目干涩,白晴表面有赤脉缠布,风轮部位有颗粒突起,微痛,口苦,苔薄黄、脉细数。分析:风轮赤豆一病,属眼科中的一种慢性病,多因肝经积热,火郁风轮,气血失调,脉络郁滞所致。肝属木、在季为春,故每遇春而发,风轮属肝,肝经湿热,郁积日久络中郁滞而见风轮部位有颗粒突起,气轮赤脉缠布,为木气偏亢,木侮金所致。肝藏血,木郁则血瘀而致气轮赤脉缠布口苦,脉细数,苔薄黄均为肝经湿热所致。处方: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