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归经规律的现代研究应以形成规律为先导,应用规律为主体,本质规律为方向,才能解决在信息时代多态文化中归经学说自主应用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归经形成规律以辨经论药为基础,经证关系为核心,重在认识归经作用定位与疾病定位的内在统一;归经应用规律以原理方法为基础、经药关系为核心,重在认识归经原理方法与经药关系的内在统一;归经本质规律以辨量论效为基础、量经关系为核心,重在认识归经量效关系与量经关系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关幼波治疗肝病的用药经验和药物性味归经的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关幼波临床经验选》中医案58则,将所有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录入数据库,使用SPSS19.0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和交叉、对应分析。结果:频数分析结果表明,用药以当归为首位,其次是白芍、茵陈、赤芍、甘草、藿香等;药性方面主要集中于寒、平、温性;药味方面以甘、苦、辛为主;归经方面主要归肝、脾、胃、肺经。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关幼波治疗肝病擅用甘平、苦寒、辛温中药,主入肝、脾经,酸肝、辛脾、甘心药味归经联系尤为密切。结论:关幼波先生治疗肝病主要以苦寒药物清利肝胆湿热,以甘平、辛温药物固护脾胃,养血柔肝,同时发现与酸肝关系密切,体现了酸味中药补肝体而制肝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及归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及归经的关系.以文献和专著中报道的肝毒性中药为研究对象,以《中药大辞典》记载的药性理论内容为主要依据,统计分析肝毒性中药在四气、五味及归经方面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①肝毒性中药和一般中药在四气归属方面均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均为寒、温、平、凉和热性.二者在四气归属上有相似的分布规律,中药肝毒性与四气归属无相关性;②肝毒性中药在五味归属方面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为苦、辛、甘、酸、涩、咸和淡味;一般中药在五味归属方面亦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为苦、甘、辛、咸、涩、酸和淡味.中药肝毒性与五味归属有一定相关性(P <0.05,rp=0.137).③肝毒性中药和一般中药在归经方面均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均为肝、肺、胃、脾、肾、心、大肠、膀胱、胆、小肠、心包和三焦经.二者在归经上有相似的分布规律,中药肝毒性与归经无相关性.肝毒性中药在四气、五味归属和归经方面有明显差别,但与一般中药比较,中药肝毒性与四气归属和归经无相关性,与五味归属则有一定相关性,但为弱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李长辉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方规律。数据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数据选择依据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气阴两虚兼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历。方法根据《中药学》规范统一药名。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Excel 2003软件,对药物、性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对药物进行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本研究50例患者,130诊次,130首方,共96味不同中药,②使用频率>10%的药物41味,前五味是:黄芪、丹参、玉竹、红花、黄精。③常用药对:五味子-合欢花,姜黄-牛膝,玉竹-黄精,乌梅-生地黄,黄芪-鸡血藤。④高频药物聚类方:聚类方一:地龙、川芎、姜黄、牛膝、白芍、当归、赤芍、木瓜、甘草。聚类方二:山药、乌梅、生地黄。聚类方三:麦冬、合欢花、五味子。⑤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分析:按频数排序,四气:温、寒、凉、热。五味:苦、甘、辛、酸、咸。归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心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三焦经、心包经。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提高结果准确性,如能推广,在发展前景上必将获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辛味的归经最早见于《素问》,在《五藏生成篇》谓“肺欲辛”,是五合之一;《宣明五气篇》谓“辛入肺”,是五入之一;《至真要大论》谓“辛先入肺”。辛入肺的论点沿用至今。本文以《中药学》教材所载药物为依据,对此论点进行探讨。《中药学》所载正药中性味、归经俱全者414味其中辛味药154味占37.2%。辛味中纯辛者62味占40.3%,复合辛味92味占59.7%。一、辛味归经之一——与脏、腑的关系辛味与脏和腑的关系归纳如表1。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纯辛味药以入肺、胃、脾经为主;复合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五味为核心,分析中药药性数据中味与气、归经、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医临床用药、中药实验研究、中药新资源开发等提供药味理论的新线索和数据支持.方法 在对数据等级编码基础上,采用spearman 等级相关法对《中华本草》中8 366味具有五味属性中药的药性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在P<0.01显著水平,酸味与肝、大肠、胃三经存在显著正相关,苦味与寒性肝、大肠、胆三经及毒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甘味与热性及肾、肺、脾等八经存在显著正相关,辛味与热性和脾、胃、肝、肺四经及毒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成味与肾、肝、心、肺四经存在显著正相关,淡味与寒性及膀胱、小肠二经存在显著正相关,涩味与大肠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辛、甘二味属阳,苦、淡二味属阴.《内经》中归纳的“酸入肝”、“甘入脾”、“成入肾”规律获得大数据集验证,而“苦入心”理论未获数据支持,“辛入肺”规律仅获数据部分支持.辛、苦二味越重药物毒性越大,提示针对体质较弱、病情较轻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辛、苦二味较重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归纳总结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李堪印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用药经验,为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将李堪印教授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医案,利用数据分析软件相关功能,分析其证候类型、药物性味归经、用药规律及用量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5首方剂处方和其中的108味中药进行分析,统计处方中证候类型、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使用规律及各证型的用药规律及用量,最终得出证型4种,使用频次超过40的中药有14味;药物四气主要为温、平、寒;五味主要为苦、甘、辛;归经主要属肝、脾、肾三经。结论:通过总结李堪印教授在治疗KOA中的用药经验,得出自组方:鸡血藤、延胡索、牛膝、黄芪、甘草,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中医药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郑惠芳教授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收集病例,整理郑惠芳教授治疗痛经的相关有效处方,对高频药物、高频药物组合、关联规则、新处方组合、四气五味、归经进行数据挖掘,总结郑惠芳教授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4首郑惠芳教授治疗痛经的中药处方,分析得出高频用药13味,前10位分别为白芍、丹参、甘草、桃仁、当归、香附、茯苓、桂枝、延胡索、陈皮;高频药物组合有30组,前5位分别是丹参-桃仁、丹参-白芍、桃仁-白芍、延胡索-香附、桃仁-香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延胡索、白芍、丹参→香附与延胡索、赤芍、丹参、桃仁→香附为关联度最高的组合,由此进一步推演出新处方组合8种;用药四气五味与归经分析显示药物性偏温、平,甘、苦、辛味药多见,多归为肝、脾、心经。结论:郑惠芳教授治疗痛经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伍调肝化瘀、理气止痛药物,多用辛、甘、温、苦之品。  相似文献   

9.
收集邓铁涛等21位国医大师关于泄泻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对其用药的性味、归经、药对、炮制法等进行频数分析.获得54味使用频数大于10的药物,其性味以甘、辛、温为主,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炮制法主要为炒黄.得出国医大师治疗慢性泄泻用药规律可用燥脾、甘缓、补肾、酸收、疏利、化瘀、升提、固涩、淡渗、清凉来概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中中药的心血管系统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10 3种具有心血管系统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心血管系统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四气属性中寒、热两类药物 ;五味属性中苦、甘、辛三类药物 ;归经属性中归肝、脾、肺、胃四经的药物和有效成分中含生物碱类及甙类成分的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份与其心血管系统毒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汤液经法图”是以五脏虚实和五味补泻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其最为独特之处在于五味之间的化合关系,包括酸辛化甘,苦咸化酸,辛甘化苦,咸酸化辛,甘苦化咸。本研究采用2种不同的数学方法,论证这种化合规律的特定唯一性,解释酸辛化甘而不化苦的疑惑。其一,采用二维矩阵作为五味化合关系的数学表达,通过穷举法寻找满足基本条件的其他矩阵,证明其唯一性。其二,借鉴图论“一笔画”原理,通过寻找具有五行属性关系的五角星图形的“一笔画”途经并分析其相邻顶点的排列顺序,证明五味化合规律的唯一性。综上,对五味化合理论蕴含的五行属性关系进行数学阐释,为“汤液经法图”在中药组方配伍原理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中药药性与功效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其内在规律。方法在整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药性与功效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药性与功效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单性能的研究难以完全表征药物的作用,需将四气、五味、归经等性能视为整体进行研究,方能突显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通过对药典中药性与功效数据的整理与关联规则分析,明确了每种性能所对应的主要功效,为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抗抑郁中药复方的组方特点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冰清  邵欣欣  付晓凡  周梦婕  陈聪 《中草药》2021,52(11):3344-3352
目的解析中药复方中抗抑郁中药的宏观属性(四气、五味、归经等)分布规律及中药与现代药理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中药复方抗抑郁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出1018篇文献,整理出163首复方,涉及262味中药,8种现代药理作用机制;通过频数统计、关联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发现起到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多为苦、辛,温、寒,归肝、脾、心经的中药,且不同时代的用药规律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明代以前以"肺脾二经"为主,明代后期至现代以"肝脾二经"为主的用药规律。结论具备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属性及作用机制具备一定的分布规律,抑郁症可从肝脾论治,且与脑肠轴相关机制关系密切。这为新的抗抑郁药物及其成分的活性筛选以及抗抑郁药物的实验研究提供数据以及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文献报道的中药挥发油的促渗作用与来源中药药性的相关性。通过文献调研,收集了34种具有透皮促渗作用报道的中药挥发油,采用频数分析法、变量交叉表法进行直观分析和关联分析,并通过变量压缩法建立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来源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归经)与透皮促渗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透皮促渗效果的挥发油均来自辛味药材,阳性药性有利于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五味对于渗透效果影响不大(P=0.698 2),而四气和归经对于渗透效果影响很显著(P=0.011,0.077),四气的影响尤其大。提示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与来源中药药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颜正华教授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0.1)"构建处方数据库,采用软件方剂分析等模块,分析处方用药基本特点。结果就四气而言,温性药物频次最多(7998次),其次为凉性(7866次)、平性(6763次)、寒性(3942次)、热性(95次);就五味而言,苦味药物频次最多(15 260次),其次为甘味(10 810次)、辛味(10 453次)、酸味(2794次)、咸味(1651次)、淡味(1203次)、涩味(186次);就归经而言,肝经频次最多(14 237次),其次为肺经(10 452次)、脾经(10 061次)等。结论颜正华教授处方用药以温、凉药为主,甘、辛味药居多,药物归经以肝、肺、脾经为主,与颜正华用药平和轻灵特点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中药五味理论是中医药学核心内容,表征中药成分群的特征性质,用于指导临床。但五味怎样表征众多成分群、药材划分五味的标准,以及五味归五脏等科学问题仍未解释清楚。分析总结了中药五味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现状,以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解析中药五味:人与中药都是生物超分子体,中药作为天然超分子"印迹模板"聚集体,经口服或注射后必然寻找到与自身"印迹模板"相吻合的人体脏器的超分子主体,发生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与自复制作用,从而产生特异性的药效,宏观上表现出中药五味归五脏现象。因此,通过对中药五味体内外各成分群超分子"印迹模板"特征、作用规律及其网络药理学的定性定量研究,建立"中药成分群-味蕾超分子孔穴结构-经络脏腑孔穴"关联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研究中药五味。超分子化学理论与中医药相结合,必将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各种生物体包括中药都有各自不同的元素分布,其氧化电势也各不相同,通常氧化电势越高,离子呈现的阳性越强;反之氧化电势越小,负值时离子的阴性越强。从大量中药元素的分析数据中发现,传统中药的阴阳性,与第Ⅳ长周期里的元素的氧化电势分布有密切关系。在阳性药中,氧化电势高的元素占优势,在阴性药中氧化电势低的元素占优势,可以用氧化电势来衡量中药阴阳性和药味。本文还考察了生命相关元素阳离子的亲电强度、氧化电势与中药三者之间关系,指出氧化电势(伏)和电荷强度(ξ)这两者间的线性关系;从氧化电势可以看出阳离子有阴阳性,从电荷强度可以看出不同阳离子对微环境负电荷中心有不同的亲和能力。本文定量地指出了中药性味(辛、甘、淡、苦、酸、涩、咸)的内在原因及其相应的中药有机成份的结构特征,进而提出通过中药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有可能预测中药的大体有机成分与药味。  相似文献   

18.
各种生物体包括中药都有各自不同的元素分布,其氧化电势也各不相同,通常氧化电势越高,离子呈现的阳性越强;反之氧化电势越小,负值时离子的阴性越强。从大量中药元素的分析数据中发现,传统中药的阴阳性,与第Ⅳ长周期里的元素的氧化电势分布有密切关系。在阳性药中,氧化电势高的元素占优势,在阴性药中氧化电势低的元素占优势,可以用氧化电势来衡量中药阴阳性和药味。本文还考察了生命相关元素阳离子的亲电强度、氧化电势与中药三者之间关系,指出氧化电势(伏)和电荷强度(ζ)这两者间的线性关系;从氧化电势可以看出阳离子有阴阳性,从电荷强度可以看出不同阳离子对微环境负电荷中心有不同的亲和能力。本文定量地指出了中药性味(辛、甘、淡、苦、酸、涩、成)的内在原因及其相应的中药有机成份的结构特征,进而提出通过中药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有可能预测中药的大体有机成分与药味。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前中药药性研究问题,确定以传统药味(辛、甘、酸、苦、咸)和功效为主线,提出"药物-五味-物质-效应-功用"的"五要素"模式和研究思路。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以活血化瘀中药的五味药性为切入点,阐述中药药味相关的化学物质-功效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的内在联系。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开展中药药性理论和科学内涵研究,"五要素"是转化研究的纽带,攻克与药效作用和不同药味的差异性是难点。因此,该思路将有益于中药学的学术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潘金波 《中医药学刊》2010,(12):2653-2657
目的:为研究《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并探讨五味理论在张仲景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借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为进一步研究仲景学说和中医药基础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论述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关系及其在治疗上的指导作用,并从3个方面研究张仲景运用五味理论遣药制方的规律:①从五味和合见八法统方的配伍规律;②从五味和合见相辅相成的配伍规律;③从五味和合见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结果:《黄帝内经》认为五味与五脏有特定的亲和力,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五味的作用密切相关;五味过用或不及则脏腑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平衡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各有苦欲,运用五味之性,纠脏腑之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张仲景临床选药组方治疗疾病是根据药物五味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联;药物之间的五行生克制胜规律;药物五味各自具有的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降等的功效特性,运用药物的五味之偏来补泻调整人体脏腑五行之气的偏胜偏衰。结论:第一:《黄帝内经》五味配伍理论实是选药制方最基本的理论,不仅有着很高的科学内涵,而且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第二:张仲景承其说,从其法,以五味学说为核心理论配伍制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