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心气虚乃慢性心衰发病之根本。心气虚而致瘀,瘀血不行而化水、化痰,痰、瘀、水等病理产物反过来进一步耗损心气。痰由瘀来,瘀因痰生,在心衰后期痰瘀互结与心之气虚阳虚相互交错。针对虚、瘀、痰等复杂的病机特点应以补心气为根本,在慢性心衰3期分治过程中灵活运用活血化瘀、祛痰化浊药物。心气虚贯穿整个慢性心力衰竭全程,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在慢性心衰的不同时期运用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赵晰  祝昌昊  王耀光 《中医杂志》2023,(16):1707-1710+1728
认为膜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肾失气化与膜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脏腑气化失司、精微失摄下泄、水瘀浊毒内留是其核心病机,发病过程中正虚、邪实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终成虚实夹杂之证。根据膜性肾病临床特点,治疗采用温肾益气、扶正培元法,常用自拟方膜肾1号方;温肾藏精、固摄精微法,常用水陆二仙丹、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等;温肾利水、通利三焦法,常用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温肾活血、消瘀除癥法,常用桃红四物汤、当归芍药散及虫类药等;温肾泄浊、推陈致新法,常用茵陈失笑散合温脾汤加减。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心衰的最常见发病原因,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且以心气亏虚为本,瘀血内阻为标,气虚血瘀贯穿疾病始终。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总结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的中医证候,结果发现主要以复合证候为主,包括阳虚水泛、瘀血内停,气阴亏虚,瘀血内停,阴阳两虚、水瘀内停等。  相似文献   

4.
从病名、证候、病机、辨治等方面较系统地回顾中医古籍中与心力衰竭相关的论述 ,着重指出心衰的病机为心气虚—血瘀—水停— (心 )阳虚 (心气虚加重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中医治疗心衰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慢性心衰本虚标实的病理性质,心气亏虚为本,瘀血、水饮、痰浊为标的基本病机,提出应用"通"法治疗本病。血瘀者,活血化瘀使之通;水停者,利水消肿使之通;痰阻者,化痰利湿使之通;虚者,助之使通。最终达到"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的目的,从而为慢性心衰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古籍对心力衰竭的论述探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黄平东 《中医药学刊》2003,21(4):592-593
从病名、证候、病机、辨治等方面较系统地回顾中医古籍中与心力衰竭相关的论述,着重指出心衰的病机为心气虚--血瘀--水停一(心)阳虚(心气虚加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中医治疗心衰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肌酐在500μmol/L以内,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病损主脏在肾.常兼多脏同病,如脾肾同病,气阳亏虚;肝肾同病,阴虚阳亢。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多见虚实兼夹、寒热错杂。正虚可表现为气血、气阴、气阳、阴阳两虚或气血阴阳俱虚的证候;邪实多见水邪、湿浊、湿毒、血瘀等病理因素。临床表现以脾胃证候尤为突出。治疗应权衡标本缓急,虚实兼顾。早期肾衰虚多实少,治疗以培本为主,多配用健脾、养肝等法,兼以祛邪;中期肾衰,以祛邪为主,有化温泄浊、和胃降逆、败毒通腑、活血化瘀等法,兼以扶正;后期邪毒势甚,以祛邪排毒为主,少佐培本,以保受累脏腑。中医饮食调理与养生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闫淼  陈锐 《吉林中医药》2021,41(6):837-84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机复杂,本虚标实,以虚损为主.通过查阅古今文献,探索古今医家对糖尿病肾病学术思想认识的差异.经研究发现,由于古今社会背景大环境的变化,当代糖尿病肾病病因与饮食因素最为密切,以虚、瘀、浊为主要病机,并与痰浊、热邪、瘀血、毒邪、风邪等病理产物互结,逐渐损耗人体正气,从而导致邪盛正衰,最终形成气血阴阳俱虚以肾阳亏虚为主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心力衰竭的广泛研究,近年来中医治疗心衰,包括对顽固性心衰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医疗法和西药相比,作用广泛持久,毒副作用小,应加以推广。本文就近年的最新发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心衰与心、肺、脾、肾等脏器有关。其本虚邪实,虚实错杂,可因先天不足,或它病及心,或因君主自病,心体受损而发病。大致分为4型:①心肾俱虚 心主一身血液运行,肾为五脏之本,命门所在。心衰初期多为心气虚,日久心病及肾,心肾俱虚。命门火衰,心阳失于命门之火的温煦激发而愈虚。②心脾两虚 心衰患者心气心阳虚亏,心血耗伤,心失濡养。心气虚,火不生土,脾必亏损,运化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晓斌  孔立 《环球中医药》2011,4(3):201-203
心气虚衰是心衰发病的根本原因,心阳虚衰是心气虚衰发展加重的必然阶段,血瘀是心衰的重要病理环节,痰浊、水饮是心衰发展的最终结果,心阴虚是心阳虚的病理基础.心气虚导致的心阳虚、心阴虚为心衰病之本,由心气虚、心阳虚导致的瘀血、痰浊、水饮为心衰病之标.  相似文献   

11.
双心疾病常伴有失眠,而失眠是加重双心疾病病情的重要因素。双心疾病伴失眠的基本病机为心"主神明"和"主血脉"功能的受损,一方面,正气不足,心神失其濡养而失眠;另一方面,气滞、痰浊、瘀血等病因阻塞脉道,阴阳不得相交而失眠,即"神明之心"和"血脉之心"同时受扰,故治疗上提倡以安神为要,双心同调。采用抗栓1号方补虚活血以安心神,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解郁化痰以通血脉,同时重视调和阴阳及情志疏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冠心病本虚标实证型分布特征及其与病程、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91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分析其病程、年龄等资料。结果:本虚证集中分布为气阴两虚、气虚、阳气两虚、阳虚4证,其糖尿病平均病程按气阴两虚、气虚、阳气两虚、阳虚的排序递增,平均年龄按气虚、阳气两虚、阳虚的排序递增,阳虚组较其余3组差异显著(P≤0.05)。标实证集中分布为寒凝、痰浊、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浊血瘀6证,各证患者平均年龄、平均糖尿病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且随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由气虚向阳虚发展;标实以痰浊、血瘀为主,且贯穿疾病始末。提示临床治疗应益气温阳以扶正,活瘀化痰以祛邪。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因心脏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降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心水""喘证""水肿"等范畴.郭维琴教授认为心衰是在正气亏虚的前提下,产生瘀血、水饮、痰浊等病理产物,上凌心肺、外溢肌肤而发病,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郭教授在治疗心衰时分别从气、血、水3个方面入手,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泻肺利水为法.郭教授自拟益气泻肺汤治疗心衰,该方具有益气、活血、利水的功效,辨证加减后应用于心衰的治疗中,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霍根红 《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血瘀、水肿等证范畴。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心衰病机为“阳虚及阴、阴阳两虚,血瘀水停”,其中正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发生的部位虽在心,但关联五脏;心气不足,发病关键;瘀血阻滞,必然过程;水饮为患,最终结果;气血阴阳之虚与瘀血、水饮之实的标本虚实之间,表现为因果错杂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也"。痰浊血瘀,心脉痹阻不通为基本病机,新病多以邪实为主,久病多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实证有痰阻心脉、气滞心胸、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虚证包括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肾阳虚证,以痰浊血瘀为主,并伴有阳虚。方剂治疗有归脾汤、袁氏镇心痛、邓氏冠心胶囊、调脾护心法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按照统计学方法,探讨该病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4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4.03±8.06)岁,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以60岁以上的发病率高。男女发病比例为1∶1.53,糖尿病病程在0~10 a者最多。本病各证型出现比例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阴虚血瘀证。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发生于老年人,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并不密切,辨证多以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较为多见,血瘀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根据仝小林提出的"郁热虚损"理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虚、损"阶段,络病范畴,其中最为顽固难治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气血虚弱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涉及寒入骨髓,表现为阳虚寒凝血瘀。辨治过程中首控血糖,糖络并治,扶正补虚,助阳透寒。临床应用过程中要"糖络并治"贯全程,扶正补虚要求"衡"。多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本方,寒凝痛显者则加乌头汤。  相似文献   

18.
中医对PCI术后的病机和辨证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RS)是影响PCI术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预防PCI术后RS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并结合临床,提出PCI术后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并以心气虚为本,以血瘀痰浊为基本病理状态,以心肾两虚为主要病理表现,其临床辨证分型为:气阳两虚、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痰瘀互结、心肾阴虚8个证型。  相似文献   

19.
符为民教授认为,肝失疏泄,气血不和,脑络不通是偏头痛的基本病机,治疗宜从肝论治,疏肝解郁、调畅气血为治疗关键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符教授将偏头痛分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肝阳化风、肝经瘀血、肝阳不足、肝血亏虚、肝肾阴虚7个证型,分别予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清肝泻火、凉血止痛,平肝潜阳、熄风止痛,活血通窍、化瘀止痛,温肝散寒、降逆止痛,调血养血、柔肝止痛,补益肝肾、养阴止痛的治法。此外,符教授治疗偏头痛时,擅用虫类药,常用归肝胆经之引经药,主张情志干预,提倡配合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