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出血性中风是脑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历代医家对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进行了丰富的论述及探讨,为临床认识与治疗本病提供了有益参考。为系统认识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优势与不足,现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从对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辨证论治、主法主方治疗)等综述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显优势“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专题确定破血化瘀、泻热醒神为基本治疗法则,选用醒脑健神胶囊、中风脑得平冲剂、清开灵注射液,针对出血性中风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研究。该项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疗效确...  相似文献   

4.
急性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传变规律及治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血性中风,以其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对于急性出血性中风的救治,寻求高效、安全、简便的救治措施及药物,为当前急诊科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课题。随着中医急症学科的不断发展,以中风病中医理论体系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进行活血化瘀,通腑开窍等各种治法、药物的临床观察与筛选、新药开发、剂型改革等探索。实践证明:中医药确能不同程度降低该病病死率、致残率,显示中医药在急性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优势。但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医药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38例急性期和恢复期出血性中风患者分别进行辨证治疗。结果 本组 1 3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6 .2 3 % ,无效及恶化率为 1 3 .77%。结论 中医药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疗效好 ,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6.
就近5年来中医药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辨证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出血性中风提供新思路与方法。认为急性期的有效救治能最大限度地逆转病情,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中医药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令人满意,但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演变规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旭 《光明中医》2010,25(3):411-412
本文根据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发病特点,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演变规律,认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发病诱因,风痰上扰,络破血溢是出血性中风的直接病因,而脑出血后,痰瘀、水毒等病理产物互结,郁闭脑窍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改变,并指出痰热腑实是出血性中风病机转归之关键,以期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国新  朱燕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140-1141
综述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的有关报道,认为中医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的主要研究趋势为辩证论治与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中风病情危重,急性期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由长春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专题确定破血化瘀、泄热醒神为基本治疗法则,选用醒脑健神胶囊、中风脑得平冲剂、清开灵注射液,针对出血性中风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姜楠  孟湧生 《光明中医》2016,(1):149-150
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期的有效救治能最大限度地逆转病情,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中医大多从风、火、痰、瘀、虚等方面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进行辨证论治,中药注射剂及中医复方治疗该病均取得很好疗效。本文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瘀证的现状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韩文刚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69+71-69,71
"毒伤脑髓"皆可引起脑病,而中风又是脑病的常见病,可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本文试图从"毒伤脑髓"引起脑中风的"毒邪"进行探究和论治,以期丰富中医对脑中风病理机制及辨证论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风是中医学对脑卒中的总称,根据病理的不同可在临床上将其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本文就近几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关研究报道表明,使用中医治疗中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学文教授认为脑出血属中医出血性中风,中医病机主要是血溢脑中、颅脑水瘀,治疗当以化瘀利水、醒脑通窍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的中医治疗方案在治疗出血性中风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013年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病症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出血性中风上,治疗效果明显,恢复后病症的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轶丹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380-1381
目的观察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治疗出血性中风血瘀髓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脑出血Ⅰ号方(急性期)及脑出血Ⅱ号方(恢复期)。评价两组中风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以治疗组下降为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期血瘀髓虚证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中医药内外同治和单纯中药内治疗效的比较,评价中医综合治疗对中风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的中风急性期且伴有肢体肿胀疼痛的患者78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和辨证内服汤药,治疗组另辅以中药药酒外擦治疗。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有效率93.1%,对照组有效率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于中风后肢体肿胀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中风最主要的功能障碍是中风性"软瘫"又称迟缓性瘫痪和中风性"硬瘫"又称痉挛性瘫痪,从治疗上说,"硬瘫"因其患侧肢体肌张力相对"软瘫"较高而使治疗难度增大,然而脑中风的恢复过程中的必然会出现"硬瘫"这一阶段,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临床治疗进行综述性总结,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临证治疗参考。本研究从针刺治疗、艾灸治疗、中药治疗和推拿治疗入手,系统研究中医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临床治疗进行客观评价,各个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自治疗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为临床中医临症时缩短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方案的决策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发病3 d以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100例(治疗组)与卒中单元组10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疗.结果:治疗28 d后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为82.5%,治疗组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对照组为83.75%,治疗组为96.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一般卒中单元比较急性脑卒中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下的中医症候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临床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9.
王杰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4):116-117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根据病理的不同可在临床上将其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关研究报道表明,使用中医方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并且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杰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111-112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根据病理的不同可在临床上将其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关研究报道表明,使用中医方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并且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