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冯琳  聂亚娥  安军明 《陕西中医》2012,(9):1203-120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患肢进行治疗,10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肢的周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肢的周径明显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行中医推拿,加上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石瑛 《河南中医》2016,(8):1359-136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apoplexy,AP)患者肢体痉挛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发生肢体痉挛肿胀的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有效率为54.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患者肢体痉挛肿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疼痛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1月于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针灸科住院的200例中风后肢体痉挛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传统针刺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30 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痉挛评价结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2%;疼痛评价结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2%;肢体功能活动评价结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针刺及康复训练增加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对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引起的疼痛及其肢体功能活动的提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开关通脉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开关通脉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中风合并有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开关通脉针法和手三阳经穴位针刺,采用Fugl-M eyer评定上肢功能活动,并对肢体疼痛、肿胀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上肢运动积分评分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疼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对肿胀的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关通脉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肯定的疗效,在改善肢体疼痛方面优于手三阳经穴位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五子散中药封包治疗中风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恢复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五子散中药封包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肢体肿胀减轻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治疗组为71.43%,对照组为4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联合五子散中药封包可明显改善中风后肢体肿胀的症状,值得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中风后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Fugl-Meyer评分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中风后肢体肿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及物理疗法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活血止痛汤进行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观察组患者疼痛和肿胀缓解时间、骨痂生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肿胀程度改善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及肿胀程度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术后患者服用活血止痛汤,可明显缓解肢体的肿胀及疼痛情况,且术后疗效显著提升,骨痂生长时间加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比较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MA、BI、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疼痛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用脑心胶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加服当归四逆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肢体疼痛麻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内服联合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癌性疼痛能够提高癌痛控制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法在肛肠科常规手术后疼痛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来我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疼痛、水肿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温水坐浴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的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疗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O.05,两组患者水肿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疗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O.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法可快速改善肛肠科手术后患者局部的疼痛感,且长期治疗可有效改善肛肠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水肿程度,对于提高肛肠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5例接受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对照组75例仅接受现代康复疗法,4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解痉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肌张力、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可集中医与现代康复疗法的优势于一体,对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骨折术后肿痛西医治疗以口服镇痛药物、外用止痛棒为主,但药物有效镇痛时间有限、止痛棒不良反应较大,故中医药运用受到更多关注。本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从骨折术后肿痛中医治则、药物疗法、穴位相关疗法、推拿及其联合疗法、功能性锻炼及其联合疗法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后肩臂疼痛症状复发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240例,治疗组给予脊柱旋捉手法治疗、口服中药、颈椎康复操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口服西药、佩戴颈围的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疗效及1个月后随访临床控制、显效患者肩臂疼痛症状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控显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且有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发病3 d以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100例(治疗组)与卒中单元组10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疗.结果:治疗28 d后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为82.5%,治疗组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对照组为83.75%,治疗组为96.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一般卒中单元比较急性脑卒中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下的中医症候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临床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敷贴三联疗法对老年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综合治疗老年痛风性关节炎寻找理论依据。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组间均衡一致原则,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予中药三联疗法,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采用中医症候积分评定法,并就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主要症状(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皮温、活动障碍)积分方面,组内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值均<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值均>0.05);两组在次要症状(口渴多饮、神疲乏力、纳差、五心烦热)积分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组间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从总体疗效来看,中药组的有效率93.33%,西药组则达83.33%,中药组在改善次要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结论:①中药三联疗法可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其疗效与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相当,且有明显降低血尿酸的作用。②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CM therapy on the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score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in recovery period.Methods: Two AAA-grade hospitals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units.Th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chosen from the Acupuncture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 and the Convalescent Department and Internal Medicine of Neurology of People'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A total of 151 cases(excluding 2 cases) from the Tianjin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CM group and treated with TCM integrative therapy("XNKQ" acupuncture + Danqi hemiplegia capsule + massage).Totally 151 cases from the Anyang People's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treated with modern rehabilitation therapy.Each one was evaluated separately on the time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4 weeks of treatment, and 3 months and 6 months of follow-up.Then we analyzed the motor function of convalescent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by Fugl-Meyer scale.Results: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 in the moto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TCM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on the long-term motor functional improvement(P0.05).Conclusion: TCM therapy has a good effect to improve motor function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相似文献   

19.
早期介入中医理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理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77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理疗组和对照组,理疗组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24h内)加用中医手法;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理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NIHSS评分,早期中医理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中医理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媛  赵正恩  张少军  汪玲  赵利  邓佩琳  张锐  吴涛 《陕西中医》2020,(2):238-240,257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咽部冰刺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1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前者给予基础治疗、口腔训练和咽部冰刺激训练,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予以针灸,比较两组疗效、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sEMG)、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EMG最大波幅值大于对照组(P<0.05),吞咽时程短于对照组(P<0.05),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红肿,冷敷后红肿消退,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咽部冰刺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