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豆豉姜超临界C02萃取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柱  钟兆健 《中药材》2006,29(2):142-144
采用GC-MS技术对豆豉姜的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并以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硬脂酸乙酯、棕榈酸乙酯、香叶醛和橙化醛等。  相似文献   

2.
金毛狗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溶剂提取和GC-MS-计算机技术从金毛狗脊石油醚提取部分分离和鉴定出5个化合物,即棕榈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油酸 硬脂酸乙酯。  相似文献   

3.
湖北栝楼果皮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葫芦科植物湖北栝楼果皮的挥发油中性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碱水从其乙醚溶液中除去酸性部分后得到的中性部分用于实验。以气质联用对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名称。以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38个化合物,其含量之和占挥发油中性部分的76.01%。结论:湖北栝楼果皮的挥发油含有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棕榈酸甲酯、亚麻酸乙酯、亚麻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等长链脂肪酸的甲酯和乙酯化合物共16个,还含有十六醛和六氢金合欢基丙酮等其它结构类型的化合物22个。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抱茎龙船花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抱茎龙船花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加水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部分进行硅胶柱层析,石油醚洗脱部分得其脂溶性成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4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03%。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甲酯(19.0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4.95%)、棕榈酸(9.62%)、棕榈酸丁酯(7.63%)、油酸乙酯(7.15%)、硬脂酸甲酯(5.66%)、油酸甲酯(5.64%)、亚麻酸甲酯(3.85%)、棕榈酸异戊酯(2.99%)、油酸(2.92%)、月桂酸甲酯(2.10%)、二十酸甲酯(2.03%)等。结论:抱茎龙船花脂溶性化学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酯类、芳香酸酯、烷烃类及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鉴定黄芩种子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氯仿提取黄芩种子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分析鉴定了26个成分,含量占总成分的66.74%。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23.42%)、反油酸(9.84%)、2-庚烯醛(5.63%)、棕榈酸(4.21%)、2,4-癸二烯醛(3.67%)、2-癸烯醛(3.06%)、硬脂酸(2.57%)等。结论黄芩种子脂溶性成分中有机酸类含量最高,其他成分主要为烷烃和烯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倒地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南宁产倒地铃挥发油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90.82%,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7.50%)、亚麻酸(11.19%)、甲氧基肉桂酸乙酯(6.96%)、亚油酸(5.05%),烷烃类化合物占的比重为23.74%;柳州产倒地铃挥发油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9.4%,主要成分为1-二十六(碳)烯(12.71%)、甲氧基肉桂酸乙酯(8.53%)、棕榈酸甲酯(6.17%)、叶绿醇(5.90%)、棕榈酸乙酯(5.79%),烷烃类占的比重为37.92%。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得到的南宁产地倒地铃主要成分以棕榈酸、亚麻酸、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亚油酸为主,柳州产地倒地铃主要成分以1-二十六(碳)烯、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棕榈酸甲酯、叶绿醇和棕榈酸乙酯为主,两种不同产地倒地铃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刘继华  王威  李曼杰  赵宇峰  王永奇  黄莺 《中草药》1998,29(11):743-744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紫苏磷脂中疏水基侧链脂肪酸的组成。将脂肪酸乙酯化,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紫苏磷脂中含有α-亚麻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16.13%,含亚油酸10.13%,油酸14.23%,硬脂酸3.24%,棕榈酸56.27%。  相似文献   

8.
连翘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连翘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薄层层析和光谱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硬脂酸、棕榈酸、β-谷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和连翘脂素。结论:硬脂酸、棕榈酸、β-谷甾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黄脚胡蜂的脂溶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浸渍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黄脚胡蜂脂溶性成分中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油酸乙酯(57.82%)、亚油酸乙酯(11.76%)、棕榈酸乙酯(8.32%)、苯乙醇(8.08%)、丁二酸二乙酯(3.48%)。结论:黄脚胡蜂的脂溶性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亚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具有抗炎的作用,这与云南民间将黄脚胡蜂用酒浸泡后用来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一致,为民间的用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测定大叶匙羹藤(Gymnema tingens Sprengel)茎脂溶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大叶匙羹藤茎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其总量的82.499%,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硬脂酸(14.620%)、棕榈酸(13.204%)、亚油酸乙酯(12.489%)、油酸乙酯(8.380%)等。结论:大叶匙羹藤茎的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物质,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大叶匙羹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山东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鸡爪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棕榈酸、十八碳二烯酸乙酯、棕榈酸甲酯、二十四碳酸甲酯等65种化合物,占全油的94.42%,并测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2.
大齿山芹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齿山芹根中分得11个结晶,鉴定了9个: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二十八烷酸、丁二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异东莨菪素和蔗糖。本结果为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提供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杜江  高林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6):356-357
从大齿山芹根中分得11个结晶,鉴定了9个: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二十八烷酸、丁二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异东莨菪素和蔗糖。本结果为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提供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东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山东金银花主流器种鸡爪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棕榈酸、十八碳二烯酸乙酯、棕榈酸甲酯、二十四碳酸甲酯等65种化合物,占全油的94.42%,并测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丽江麻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洁  陆学筠 《中药材》1997,20(10):512-514
从丽江麻黄Ephedra likiangensis Florin的茎部中,分离得6个化合物,经测定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后,鉴定为麻黄碱,β—谷甾醇,正卄六烷酸、棕榈酸、硬脂酸和胡萝卜甙。  相似文献   

16.
酸枣果肉资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郭盛  段金廒  赵金龙  钱叶飞  唐于平  钱大玮 《中草药》2012,43(10):1905-1909
目的 研究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果肉的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酸枣果肉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枣皂苷Ⅰ(1)、大枣皂苷Ⅱ(2)、苹果酸(3)、苹果酸乙酯(4)、水杨酸(5)、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6)、胡萝卜苷(7)、D-葡萄糖(8)、芦丁(9)、二十二烷酸(10)、硬脂酸(11)、棕榈酸(12)、油酸(13)、棕榈油酸(1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酸枣果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酸枣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为酸枣果肉及酸枣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山茱萸核中脂肪酸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广强  刘伟 《中药材》1991,14(1):38-39
本文采用乙醚回流提取山茱萸核中含脂肪酸的油脂。以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出6种脂肪酸:月桂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  相似文献   

18.
忍冬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忍冬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芳樟醇、棕榈酸乙酯等47种化合物。并用气相色谱测定了挥发油中各化合物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9.
从细圆藤的藤部乙醇提出物中分得6个结晶,经测定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表木栓醇,蜂蜜酸,棕榈酸,硬脂酸,白桦脂酸及胡萝卜甙。  相似文献   

20.
赤芍中护肝活性物质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中药潜在护肝活性物质快速筛选新方法,辨识赤芍内具有护肝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在半乳糖胺HepG2细胞损伤模型上,采用二乙酸荧光素荧光标记法和MTT法筛选赤芍中具有护肝活性的组分,使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组成,并对筛选出的赤芍护肝活性成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从赤芍中筛选发现具有明显护肝活性的化学组分3个,并分析鉴定出芍药苷、棕榈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3个成分。验证实验表明,这3个化合物对HepG2细胞均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赤芍所含的芍药苷、棕榈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具有潜在的护肝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