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畅  王凤荣 《河南中医》2014,(5):830-831
在心病的发展过程,根据痰浊、瘀血、毒邪三者所表现的主次不同,进行辨证施治,早期阶段辨证为"痰中夹瘀",治疗以化痰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中期阶段,出现痰瘀毒互结的病理局面,治以清热解毒、化瘀祛痰。晚期则以瘀血为主,痰瘀互结凝滞,在治疗方面重视活血化瘀,佐以通络化痰。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后血红蛋白(Hb)以其强大的毒性作用及其对脑组织的广泛损害正在日益受到重视。Hb是重要的过氧化剂和自由基的来源,对细胞产生特定的氧化毒性。抑制红细胞溶解或对抗Hb毒性,可以减轻脑水肿等脑损伤。出血性中风后瘀血形成痰水瘀热阻滞脑络,败坏脑髓,是瘀血化生毒邪——瘀毒的表现形式,这与脑出血后血红蛋白的毒性作用有相通之处。重视瘀毒在出血性中风发病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重要作用,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对减轻瘀毒的作用,阻断瘀毒向痰毒热毒转化,可起到积极作用。通腑利水,清热凉血,是出血性中风清解瘀毒治疗的大法。清解瘀毒治法可能对脑出血后血红蛋白毒性作用有拮抗作用,从而产生脑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虚为脾肾两虚,实为痰浊、瘀血、毒邪蒙闭清窍.脾肾两虚为其本,瘀、浊、毒为其标.老年性痴呆主要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有关,继而因虚致瘀、因虚生痰,痰瘀互阻日久化毒,瘀血、痰浊、毒邪既是脏气虚衰的结果,又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虚与瘀、浊、毒相互影响,交互为患,形成恶性循环而损伤脑络,是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根源.  相似文献   

5.
张学文教授认为脑积水的属中医本虚标实之病,病机以肾虚为本,瘀血、痰浊、水饮为标,病机关键是颅脑水瘀、脑络壅塞。治疗首当祛除水瘀之邪,以化瘀利水、消痍通窍为根本原则,待水瘀渐消后再辅以健脾益’肾,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根据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生理特点及临床特征,结合中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提出了脾虚肝郁,痰瘀互结的病机学说。认为本病多由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违和、劳逸失度、脏腑虚损等引起,病机以脾气亏虚为本,肝气郁滞、瘀毒从化为标。脾气亏虚为本病发病之基础,肝气郁滞为本病发生发展之条件,瘀血、毒邪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瘀血日久可化为毒邪,毒邪内损也可产生瘀血,毒邪、瘀血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恶性循环,共同促进了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属本虚标实之证。以上为本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痰瘀致毒与中风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致毒”这个病机,阐述了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瘀互结从而引起颅脑痰瘀交结;痰饮致毒、瘀血致毒、痰瘀互结致毒致使毒邪痹阻脑内;以及痰瘀毒邪如何引起中风的机理。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痰瘀致毒与中风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经验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致毒"。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瘀互结从而引起颅脑痰瘀交结;痰饮致毒、瘀血致毒、痰瘀互结致毒致使毒邪痹阻脑内;痰瘀毒邪引起中风。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顽固性高血压与气虚、血瘀、痰浊、邪毒密切相关。从虚瘀痰毒论治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对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根据顽固性高血压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气虚、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阴阳毒""蝶疮流注"等范畴.金实教授认为其发病本质为内外合邪作用于人体,属本虚标实之证,肾阴亏虚为发病之本,邪毒(火毒、热毒和瘀血)为发病之标,病机关键为肾虚瘀毒,基本治法为补肾化毒,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狼疮静方.金教授不拘泥于套方成法,在...  相似文献   

11.
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破瘀醒神、化痰消水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置;疗程均为21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益气祛瘀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3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10例与对照组 138例,两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祛瘀化痰通腑中药.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作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 71.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祛瘀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35例用西比灵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 43%,对照组总有效率74 .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TCD椎动脉的Vpeak、Vmin比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化痰祛淤颗粒剂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病机特点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病机的演变规律。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7例,分别于3个时间窗,即发病后12h内(超急性期)、发病后第3d至1周内(急性期)和发病超过3月后(陈旧性)采集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窗的病机构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病机以标实为主,多属寒凝痰阻;急性期除气虚痰瘀外,阴虚内热是此期特点;陈旧性心肌梗死以本虚为主,多气虚血瘀夹痰,脾肾不足水气内停亦较常见。结论:时间窗不同,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机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曹雪明  张泉  郑重  朱娜  王雨蕊  郑君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42-1243
通过对65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相关性。65例冠心病患者均表现有血液呈明显黏、凝、聚状态,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其中心血瘀阻组与痰阻心脉组最重,阴寒凝滞组次之,气滞心胸组较轻。提示冠心病的发病机理不仅仅在于“血瘀”,更重要在于“痰瘀互结”。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治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经溶栓治疗脑梗死病机中标本虚实已发生主次变化,由溶栓前痰瘀热毒、阻络壅窍、败坏脑髓演变为溶栓后气血不足、脑络受损、痰热毒瘀内蕴;治疗当以益气养血为主,辅以清除痰热毒瘀等余邪,从而为中医药防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泻热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8例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西药对照组和西药加泻热化痰祛瘀法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日、第7日、第14日观察证候并记录。结果两组治疗第3日、第7日、第14日总有效率均较前时间段明显提高,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主要症状和肺部体征积分均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日、第7日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痰量、痰色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在治疗第3日、第7日、第14日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泻肺化痰祛瘀法,能够提高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辨证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春霞  颜乾麟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76-1077
本文提出,瘀血是导致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基本病理因素,活血化瘀是贯穿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根据气、血、津液相关的理论,实证多从肝郁血瘀、痰瘀交阻论治,虚证则有气虚血瘀、阳虚血瘀之分.临床上灵活应用理气活血法、化痰祛瘀法、益气活血法、温阳活血等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施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文献资料 513篇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其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重在血瘀、痰浊、气滞;辨证分型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浊、痰瘀互结、气滞血瘀、心血瘀阻等为主.用药以补益药、活血祛瘀药、理气药、化痰药等为主.本文对该病的辨证施治的若干问题作了某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活血祛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晶  于征淼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73-1075
活血祛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关注.本文根据中西医学理论,并结合目前临床研究进展,分析认为活血祛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基本上是安全的,但在区别适应症与禁忌症、大剂量用药、超早期给药等问题上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