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与针药结合组,采用单盲的方法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肢体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中针药结合组在治疗前后差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针药结合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肢体功能的综合改善较单纯针刺或药物治疗均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中风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及变化多端等特点,是中医“暴病”之首,可导致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患者的生存与质量,是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医药对此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又取得可喜的进展。现概述如下。1 辨证分型的治疗金氏[1]根据临床证候,认为中风之发生不外阴阳之偏旺,气血逆乱,脑脉破损,血流入脑。临证当分清中经络或中脏腑,闭证或脱证,识别风、火、痰、水、瘀等病理变化实质而分治。中经络者,如平素有高血压病,身体健壮;或痰湿壅盛,肝热风动;或肝郁化热,灼津为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随机单盲的方法观察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与针药组,采用单盲的方法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中针药组在治疗前后差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综合改善较单纯针刺或药物治疗均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头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安基  王永炎 《中医药通报》2006,5(2):63-66, 28
头风病是以疼痛激烈,经久不愈,呈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本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并呈上升趋势,一般人群发病率达5%,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女性多于男性。多有诱因而发本病,发病前常伴有视觉、感觉紊乱等先兆症状。相当数量的病人久治不愈,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较好,目前开展的研究已显示可喜的进展,促进了本病的防治。本文拟从古医籍文献的认识和近几十年来中医药治疗研究本病的概况做一综述。1古训今释与病因病机《素问·风论》曰:“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相似文献   
5.
林庆祥主任医师临证重视调理脾胃,善于“补土”。其应用技巧及学术见解有一定特色。兹根据笔者跟师学习体会,介绍几点:1脾胃健运,首要中阳林老认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主要在于中阳对机体温煦作用的结果。只有中阳旺盛,脾胃才能成为“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而“中焦受...  相似文献   
6.
7.
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逐年增高,其病程漫长、渐进加重。目前血管性痴呆的知晓率、就诊率、治疗率低,也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案。应结合转化医学的理念,建立有关痴呆的古文献数据库,进行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建立动物研究模型,建立生物标志物数据库,积极推进社区健康促进活动,为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转化医学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和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林安基  郝学敏 《中医药通报》2009,8(6):59-63, 48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概念最早由Hachins—ki和Bowler在1993年提出,是指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属祖国医学“善忘”、“痴证”、“愚痴”、“呆病”、“文痴”、“痴呆”等范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贯叶金丝桃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及TCM Database@Taiwan数据库查找贯叶金丝桃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活性成分筛选;利用化源网、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及ChEMBL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结合文献检索获取AD的疾病靶点。取两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并采用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贯叶金丝桃防治痴呆的关键化合物是贯叶金丝桃素金、丝桃素及金丝桃苷等,其对应的关键靶点为APP、PIK3R1、PIK3CA、AKT1、EGFR、GSK3B等,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其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具备潜在活性。所涉及的主要分子过程及通路为激酶活性的正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及激酶活性调节等,关键通路为AD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 贯叶金丝桃治疗AD的机制可能与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及tau蛋白形成,调节神经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郝学敏  林安基 《中外医疗》2016,(35):165-168
目的:探讨在偏头痛缓解期治疗中,正天胶囊与西比灵临床效果比较。方法自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诊偏头痛缓解期患者中方便选取64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行西比灵,3次/d,2粒/次(5 mg/粒);观察组32例行正天胶囊,3次/d,2粒/次(0.45 g/粒),两组治疗12周,观测治疗前后患者头痛程度、发病频率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疼痛程度为(5.91±2.16),发病频率为(6.01±2.36);观察组疼痛程度为(4.62±2.19),发病频率为(4.15±2.19);疼痛程度与发病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9.3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P<0.05)。结论在偏头痛缓解期治疗中,正天胶囊在疼痛程度改善、发作频率控制上效果显著,且治疗效果确切,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