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与葛根配伍在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66只大鼠按随机血糖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组(1.47g/kg)、黄芪组(2.7 g/kg)、葛根组(1.35 g/kg)、黄芪葛根组(4.05 g/kg);采用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血糖、肝组织脂联素(APN)、葡萄糖转运体4浓度(GLUT4)及AdipoR2、PPARα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升高,肝组织脂联素、葡萄糖转运体4浓度及AdipoR2/PPARα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黄芪(2.7 g/kg)、葛根(1.35 g/kg)均具有降低血糖作用(P0.05),且两药之间无交互作用;黄芪(2.7 g/kg)能有效提升GLUT4水平,增强PPARαmRNA表达,葛根作用不明显;葛根(1.35 g/kg)能增强AdipoR2mRNA表达,黄芪作用不明显;黄芪、葛根对肝组织APN作用均不明显,二药无交互作用。结论:黄芪、葛根配伍降血糖无协同增效作用,二药的降糖环节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炎症的调节作用与机制,分析黄芪葛根配伍在降糖降脂抗炎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灌服蒸馏水(10 m L·kg-1),阳性药组灌服金芪降糖片混悬液(1.47 g·kg-1),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分别灌服黄芪水煎液(2.7,1.35,4.05 g·kg-1),连续给药30 d后处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肝组织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n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脂联素受体1(AdipoR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葛根及其配伍(黄芪葛根汤)能升高糖尿病大鼠肝脏Ins(葛根组除外),InsR水平,增加AdipoR1,AMPK(葛根组除外),GLUT-4,PPARα,FATP4mRNA表达,降低TNF-α(葛根组除外)水平,减少p38 MAPK mRNA表达(P0.05)。在调节InsR,PPARαmRNA,TNF-α水平时,单用黄芪作用比两药合用效果好。结论:黄芪葛根配伍在调节血糖血脂炎症过程中各有侧重,其机制与升高肝脏Ins水平、增加GLUT-4,FATP4 mRNA,降低p38 MAPK mRNA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配伍对脂肪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明确两药配伍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芪降糖片1. 47 g/kg组、黄芪2. 7 g/kg组、葛根1. 35 g/kg组、黄芪葛根汤4. 05 g/kg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同日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10 ml/kg,连续灌胃30天。检测血糖(Glu)、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脂联素(APN)、瘦素(L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IL-15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趋化素(chemerin)、趋化素受体(chemR23)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30天模型对照组Glu、TG、CHO含量明显升高,APN、LEP含量明显降低,TNF-α、IL-12、IL-15含量增加,chemerin、chemR23mRNA表达上调。黄芪、葛根及其配伍能明显降低模型对照组大鼠Glu、TG、CHO(黄芪葛根配伍除外)、TNF-α(葛根除外)、IL-12(葛根除外)、IL-15、下调chemerin(黄芪葛根配伍除外)、chemR23 mRNA表达,黄芪葛根配伍降低糖尿病大鼠TG、IL-2作用优于单一用药,黄芪抑制TNF-α、IL-15分泌作用优于两药合用。黄芪、黄芪葛根配伍能升高模型对照组APN、LEP含量,但两药没有交互作用。结论:黄芪葛根配伍通过促进脂肪组织APN、LEP分泌,降低TNF-α、IL-12含量、下调chemR23 mRNA表达达到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三酰甘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汤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组、总黄酮组、总皂苷组、总黄酮与总皂苷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按46 mg·kg-1)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生化分析仪检测TG、CHO的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AdipoR1、AMPK、P38MAPK、PPARγ、LXRα、SREBP1mRNA表达。结果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总黄酮能显著降低血清中CHO的浓度;总黄酮、总皂苷均能降低TG水平,且能增强AdipoR1、LXRαmRNA降低P38MAPK、SREBP1mRNA的基因表达。对于促进AMPK、PPARγmRNA基因的表达,总黄酮的作用更显著,总皂苷及两药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结论总黄酮发挥降脂抗炎作用可能主要与AMPK、PPARγmRNA表达有关;总皂苷的降脂抗炎作用可能主要与P38MAPKmRNA表达有关;两组分配伍的作用可能与激活AMPK/SREBP1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析因设计考察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Ins)与胰岛素受体(InsR)、脂联素(APN)与脂联素受体(AdipoR)、瘦素(LEP)与瘦素受体(ObR)变化,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糖代谢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按照随机血糖将66只大鼠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诱导为糖尿病模型。检测糖尿病大鼠血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骨骼肌Ins、InsR、APN、AdipoR、LEP、ObR水平。结果:黄芪组、葛根组及黄芪葛根配伍组均能降低随机血糖;黄芪葛根配伍组能增加Ins、InsR、APN、AdipoR、LEP、ObR水平。结论:黄芪、葛根均具降糖之效。黄芪葛根配伍能够有效调节糖代谢,其机制可能与Ins、APN、LEP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血糖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1. 47 g/kg组、黄芪黄酮0. 039 g/kg组(A1B0)、葛根黄酮0. 036 g/kg组(A0B1)、黄芪黄酮+葛根黄酮0. 075 g/kg组(A1B1),每组11只。除正常组外,按照46 mg/kg剂量ip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按照2×2析因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7天、第30天,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给药第30天,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胰腺胰岛素(IN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胰腺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2(Akt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NS分泌减少,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PARα、IRS2、PI3K、Akt2 mRNA表达降低,p38MAPK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黄酮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血糖未见显著影响,配伍间不存在交互作用。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能显著促进INS分泌,调控胰腺PPARα、p38MAPK、IRS2、PI3K、Akt2 mRNA表达,且配伍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能改善胰腺INS分泌,其机制可能与协同缓解胰腺脂毒性及炎症反应、调控IRS/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血糖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1. 47 g/kg组、黄芪黄酮0. 039 g/kg组(A1B0)、葛根黄酮0. 036 g/kg组(A0B1)、黄芪黄酮+葛根黄酮0. 075 g/kg组(A1B1),每组11只。除正常组外,按照46 mg/kg剂量ip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按照2×2析因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7天、第30天,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给药第30天,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胰腺胰岛素(IN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胰腺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2(Akt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NS分泌减少,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PARα、IRS2、PI3K、Akt2 mRNA表达降低,p38MAPK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黄酮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血糖未见显著影响,配伍间不存在交互作用。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能显著促进INS分泌,调控胰腺PPARα、p38MAPK、IRS2、PI3K、Akt2 mRNA表达,且配伍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能改善胰腺INS分泌,其机制可能与协同缓解胰腺脂毒性及炎症反应、调控IRS/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明确其对血糖调控机制。方法将8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11只外,其余各组15只大鼠予一次性腹腔注射2%STZ(46 mg/kg)造模。同日正常组、模型组予蒸馏水蒸馏水10 mL/kg,各给药组分别予金芪降糖片混悬液1.47 g/kg,黄芪2.7 g/kg,葛根1.35 g/kg,黄芪葛根汤4.05 g/kg,给药30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脂肪组织中胰岛素(Ins)、Ins受体(InsR)、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脂肪组织中Ins底物(IR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mRNA相对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Ins、InsR、Glut-4水平降低,IRS、PI3K、AKT mRNA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大鼠比较,黄芪、葛根及其配伍能够升高糖尿病大鼠Ins(葛根、黄芪与葛根配伍除外)、InsR、Glut-4(葛根除外)水平(P0.05),在调节InsR、Glut-4时,黄芪优于两药合用;黄芪、葛根及两药配伍能够增加IRS(葛根、黄芪与葛根配伍除外)、PI3K(葛根除外)、AKT mRNA表达(P0.05),黄芪促进PI3K mRNA表达的作用优于两药合用,黄芪与葛根配伍调节AKT mRNA表达的作用优于单一用药。结论黄芪、黄芪与葛根配伍能够调节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信号通路,黄芪作用效果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补肾化痰方对大鼠颗粒细胞脂联素受体1/2(AdipoR1/2)蛋白表达水平及下游分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该复方激活卵巢GC中APN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采用雌性SD大鼠,体外培养卵巢颗粒细胞,Western-blotting测定AdipoR1/2的蛋白表达量,Real-time PCR测定AMPK、PPAR-α/β/γ、Cyp19a的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罗格列酮组、中药中低剂量组大鼠GC的AdipoR1/2含量均明显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中AMPK、PPAR-α/β/γ、Cyp19a的mRNA表达量亦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与空白组比较,罗格列酮组、中药中低剂量组的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化痰方能激活大鼠GC中APN信号通路的机制,可能与该方调节卵巢生殖激素转化及卵巢局部糖脂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0.
藏药柳茶提取物调节肥胖大鼠脂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a M  Wang JY  Ma XY  Lu YS  Tian QS  Liu X 《中药材》2011,34(6):922-926
目的:探讨藏药柳茶调节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以藏药柳茶提取物高、中、低不同剂量灌胃给药8 w后,剥离肾周脂肪制作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脂肪细胞数量及形态。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Adiponectin)、脂联素受体2(AdipoR2)、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mRNA水平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AM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使用柳茶提取物8 w后400倍显微镜下全视野范围内脂肪细胞直径减小、数量增加。脂肪组织中Adiponectin、AdipoR2、AMPK、PPARγ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柳茶中剂量组大鼠脂肪组织AMPK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藏药柳茶的减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脂联素的信号转导途径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汤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肝组织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5(IL-15)的影响,分析黄芪、葛根在调节糖尿病过程中的交互关系。方法:将66只大鼠按血糖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正常组,模型组(A1B1),阳性对照金芪降糖片组,黄芪组(A2B1),葛根组(A1B2),黄芪葛根汤组(A2B2)。按46 mg·kg-1剂量给SD大鼠1次ip 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除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2×2析因设计实施实验。阳性对照金芪降糖片组按1.47 g·kg-1 ig,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分别按2.7,1.35,4.05 g·kg-1 ig。治疗30d测定随机血糖和血清CHO,TG与肝组织IL-12,IL-15等指标。有关联的指标计算加权综合评分,对综合指标运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方法分析黄芪、葛根的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清CHO,TG与肝组织IL-12,IL-15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黄芪、葛根、黄芪葛根汤均可下调血糖与血清CHO,TG(黄芪葛根汤组除外)及肝组织IL-12,IL-15水平(P<0.05)。结论:葛根降低血糖作用佳,与黄芪无交互作用,黄芪葛根汤在下调血糖方面未呈现药物配伍的叠加效应;在综合调节血清CHO,TG及肝组织IL-12,IL-15水平方面,黄芪葛根二药配伍合用优于单味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和丹参提取物配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大鼠心梗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组、丹参组、黄芪-丹参配伍组,每组8只大鼠,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48 h,黄芪、丹参及黄芪-丹参配伍组大鼠,均按20 mg· kg-1灌胃,其中黄芪-丹参配伍组,黄芪、丹参提取物按照1∶1配伍;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1灌胃.8周后测定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HE染色分析左心室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蛋白激酶D1(PKD1)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黄芪组-丹参组及黄芪丹参配伍组心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曲线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升高(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降低(P<0.01),与丹参组相比,黄芪丹参配伍组LVSP,±dp/dt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分析,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坏死严重,成纤维细胞增多,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黄芪、丹参单体组,细胞形态略显模糊,核肥大,成纤维细胞轻度增生,炎症细胞减少;黄芪-丹参配伍组细胞形态较清晰,成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少见.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心肌以胶原组织为主,各治疗组大鼠以红色心肌组织为主,间杂以胶原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表明,模型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极其明显(P<0.01);和模型组相比,黄芪-丹参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但仍清晰可见;和黄芪、丹参单体组相比,黄芪-丹参配伍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下调(P<0.05).结论:黄芪-丹参配伍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组织的病理学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心肌组织PKD1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汤(黄芪、葛根等)对糖尿病心肌氧化应激、核转录因子(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30 mg/kg)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模型,连续给药8周,观察黄芪葛根汤对大鼠一般体征和血糖、血脂的影响,生化法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变化,RT-PCR方法检测NF-κB mRNA表达。结果黄芪葛根汤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明显降低大鼠空腹血糖、血脂,显著抑制MDA的产生,防止SOD、GSH-Px活性下降,明显抑制心肌NF-κB mRNA的过表达。结论黄芪葛根汤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下调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实现对糖尿病心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9,(11):1027-1030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探讨黄芪与当归不同配伍比例治疗早期DN的作用机制,确定最佳量效关系。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DN患者42例,随机分为7组,包括对照组、小剂量芪归5∶1组、大剂量芪归5∶1组、小剂量芪归3∶1组、大剂量芪归3∶1组、小剂量芪归3∶2组、大剂量芪归3∶2组,每组各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芪归药对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不同剂量、不同配比的黄芪、当归,各组均治疗90 d。治疗后,比较各组血清NO、NOS水平,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各芪归药对组血清NO、NOS水平均下降,其中以大剂量芪归3∶2组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同配比情况下,大剂量组的血清NO、NOS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黄芪当归3∶2配比能更好地改善早期DN患者血清NO和NOS水平,该配比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可用于治疗早期DN。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代谢组学的苍耳子配伍黄芪后减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苍耳子及其配伍黄芪后,大鼠肝脏组织病理、血浆生化指标、尿液代谢图谱的变化,探讨黄芪配伍苍耳子对肝脏的减毒作用。方法: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苍耳子组(21.0g/kg)、黄芪配伍组(31.5g/kg),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d,收集大鼠24h尿液,测定尿液UPLC-TOF-MS图谱;肝门取血做生化检测;取肝脏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28d,苍耳子组及黄芪配伍组较对照组ALT、AST均升高,肝组织出现病理改变;黄芪配伍组较苍耳子组ALT、AST降低,肝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苍耳子组、黄芪配伍组尿液代谢物表型的聚类分布均偏离对照组,但黄芪配伍组尿液代谢物表型的聚类分布位于对照组与苍耳子组之间。结论:苍耳子(21.0g/kg)长期给药可造成肝功能的明显损害,配伍黄芪后(31.5g/kg)具有一定的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扩张型心肌病无论是因外感致病还是内伤致病,心气亏虚均是其病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气虚的基础上进而出现的痰浊、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会导致气阴两虚、血脉瘀阻、心阳虚衰甚至阳气暴脱等危重证候。气虚作为本病的中心环节,贯穿于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气虚作为本病的中心环节,贯穿于病变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黄芪中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正性肌力、抑制心室重构、抗心肌纤维化、利尿、抗血栓、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及临床实践的开展,黄芪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药理作用及病理机制上,仍有许多未明的问题,临床上辨证分型仍不规范,疗效标准差异较大,用药剂量、剂型及相关配伍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加大了评价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比较含红芪与含黄芪玉屏风散含药血清对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抗衰老的影响。方法:用相同剂量的红芪替换玉屏风散中的黄芪后,观察两方高、中、低剂量对老龄小鼠脾脏、胸腺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剂量;采用MTT法确定最佳剂量含药血清对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增殖作用的最佳稀释浓度和作用时间;用最佳稀释浓度的含药血清与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作用最佳时间后观察衰老细胞的阳性率,检测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脾脏、胸腺脏器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中剂量(0.4ml/20g)效果最佳。MTT结果表明不同稀释浓度的中等剂量含药血清均可促进体外培养的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并表现出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以终浓度为20%的含药血清培养72h刺激增殖效果最佳,且红芪玉屏风散优于黄芪玉屏风散;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表明含药血清作用于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后,衰老细胞减少,且红芪玉屏风散效果优于黄芪玉屏风散;红芪和黄芪玉屏风散含药血清均能调节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活性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且红芪玉屏风散提高T-SOD活性作用较黄芪玉屏风散好,其余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红芪玉屏风散与黄芪玉屏风散在抗衰老方面有相似作用,且在增强脾细胞增殖能力、提高T-SOD活性,降低衰老细胞数方面优于黄芪玉屏风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正常大鼠和多柔比星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部分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甘肃黄芪对上述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n=10),多柔比星组(n=10)和黄芪+多柔比星组(n=10)。分别从3组心肌组织中抽提总RNA,用Cy3,Cy5荧光标记,经逆转录合成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cDNA探针与4000点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结果由软件分析表达信号。结果共有923条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586条基因表达下调,337条基因表达上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在多柔比星心肌病时上调;氧化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多柔比星心肌病时下调。6个在多柔比星组上调的基因在黄芪+多柔比星组下调,8个在多柔比星组下调的基因在黄芪+多柔比星组上调,3个在多柔比星组上调的基因在黄芪+多柔比星组表达进一步增强。结论凋亡和能量代谢障碍及免疫因素在多柔比星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参与作用,甘肃黄芪对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肌病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是通过多基因多途径调节相关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袁敏皎  韩祖成 《河南中医》2021,41(1):131-136
目的: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葛根成方制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葛根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含葛根的成方数据库,利用平台的关联规则、网络可视化图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含葛根的154首方剂中共涉及408味中药,常用药物频次居于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甘草、茯苓、防风、羌活、黄芩。核心药物组合居于前5位的分别是冰片-葛根、葛根-赤芍、葛根-甘草、葛根-防风、葛根-羌活。挖掘出核心组合14个,新方7首。结论:本研究系统总结出葛根的功能主治、证候特点及核心药物组合,为葛根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