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究给予脑卒中病患心理干预对其神经功能缺损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乙组35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卒中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由显著改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情况与甲组患者对比亦具有显著性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病患神经功能康复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氮平口服,每晚1片,疗程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评分、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S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AMD、SSS、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小剂量米氮平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及ADL。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给予醒脑安神通络针法,药物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改善患者HAMD、NIHSS、Barthel指数、TESS评分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肝合营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60例,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脑梗死的神经科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同时加用名老中医顾自悦经验方疏肝合营汤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天及治疗后的第2周、第6周和第8周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来进行评分,以针对疏肝合营汤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情况给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前好转(P0.05),但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未见明显好转(P0.05)。结论:疏肝合营汤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肯定,并兼顾改善PSD患者的卒中症状还能够促进脑梗死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进一步恢复,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在生活中自理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五音疗法与单纯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寻找治疗中风后抑郁最有效的方法。方法:收集中风后抑郁患者60例,入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电针结合五音疗法治疗(治疗组,n=30),另一组给予电针治疗(对照组,n=30)。并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Barthel指数(简称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量表计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P0.05)。抗抑郁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五音疗法能改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氧液联合电针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行高氧液及电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运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Barthel指数( BI)评分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明显的减轻,BI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高氧液联合电针治疗可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针药合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学辉  张良芝 《新中医》2011,(2):111-112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针药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胶囊及电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袁(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针药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药合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意象对话对卒中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保定市急救中心2012年1月-2013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抑郁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药物组(36例)、心理组(36例)和联合组(36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意象对话治疗及两者联合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分别评测抑郁程度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3组患者的HAMD及N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联合组HAMD及NFI评分均较药物组和心理组下降更明显(P〈0.05、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意象对话治疗卒中后抑郁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能促进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安神通络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给予醒脑安神通络针法治疗,药物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3.55%,高于药物组的72.41%(P〈0.05);针刺组在改善患者HAMD、NIHSS评分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醒脑安神通络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颅缝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治疗组采用颅缝刺法,对照组口服百忧解,两组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RHAMD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6.88%,对照组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缝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良好疗效,可以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8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心理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的HAMD评分及AD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康复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十分必要,这时脑卒巾后抑郁病人的今面康暂且有审兽啬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针药结合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综合疗效。方法:将15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与针药结合组,采用单盲的方法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肢体功能、ADL及血清NE与5-HT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肢体功能、ADL及血清NE与5-HT含量均有显著改善,其中针药结合组在这些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方面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与针刺治疗组。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较单纯针刺或药物治疗均显示出了明显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电针结合佛曲音乐治疗中风后抑郁(PS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电针结合佛曲音乐治疗,1次/天;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判定、副作用评定。结果:治疗前后两组HAMD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电针结合佛曲疗法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结论:电针结合佛曲治疗中风后抑郁4周后疗效与药物相当,但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缺血性中风病内科常规治疗以及康复锻炼和西药黛力新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6周连续服药治疗后,组间以及组内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西药黛力新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优于单纯应用西药黛力新,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卒中基础治疗和抗抑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和心理干预.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降低更加明显(P<0.05).抗抑郁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的68.89%(P<0.05).结论 针刺结合心理干预治疗PSD,能较好的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可促进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制解郁通络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年收治的PSD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42例和中医组48例,在抗凝、营养支持、降血糖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常规组口服盐酸阿米替林,中医组给予解郁通络汤,比较两组NIHSS评分、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主要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中医组NIHSS评分、HAMD评分较常规组明显下降,Barthel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7.6%(P〈0.01)。结论:解郁通络汤能够有效减轻 PSD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对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以及调节炎症因子平衡的作用。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药组,两组连续治疗4周,分别在不同治疗时点通过HMAD评分、愈显率、总有效率及SERS评分来评价针刺对SSRI类抗抑郁药的临床增效作用;以及设立正常组,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治疗后第1、2、4周HAMD评分明显较药物组低(P〈0.01)。两组治疗第4周后,针药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明显较药物组高(P〈0.01)。针药组治疗后第1、2、4周SERS评分明显较药物组低(P〈0.01)。治疗后第4周IL-1、IL-6、IL-4、IL-10浓度,针药组与药物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0.01)。药物组与正常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针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4浓度也较接近。结论:针刺能够有效、快速地增强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及能够调节促炎症因子与抗炎症因子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