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 Hp)致胃粘膜癌前期病变的研究,若采用纵向随访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方法不易规范,很难得出正确结果.我们采用考古学横断研究方法,对相对自然人群,进行内镜活检病理检查,以期探讨Hp感染致胃粘膜癌前期病变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胃粘膜皱襞粗大4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明确内镜下胃粘膜皱襞粗大的临床意义,提高对该征象的认识。方法:对1990-2001年北京协和医院内镜检出的胃粘膜皱襞粗大4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胃粘膜病理学检查,部分病例行超声内镜检查(EUS)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结果:45例胃粘膜皱襞粗大患者中胃炎30例(66.7%);胃肿瘤7例(15.6%),其中胃癌5例,淋巴溜2例;巨大胃粘膜肥厚症4例均为Menetrier病(8.9%0;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4.4%0;吻合口炎、胃溃疡各1例。除1例胃癌位于胃体胃窦交界处之外,胃亚性病变、巨大胃粘膜肥厚症及SLE均分布在胃底和(或)胃体部,或为全胃病变。结论:分布在胃窦部的1-2条粗大胃粘膜皱襞均为炎性改变,分布在胃底、胃体或全胃的病变更有临床意义。EUS及上消化道造影均有助于病变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长期Hp感染可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已形成共识。此研究目的为:确定作内镜检查的门诊病人中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研究各种血清学方法发现萎缩性胃炎的准确性,确定哪一类萎缩性胃炎与Hp感染有关。 病人和方法:①相继共有207例需行胃镜检查的成年门诊病人(19~83岁,平均55岁),均未经Hp根治治疗。②从胃窦和胃体部(均包括前、后壁)分别取2份标本用于组织学检查,依据悉尼标准进行评分。分别对胃窦及胃体的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检出的胃粘膜病变共302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96例;肠上皮化生(IM)51例;异型增生(DYS)23例。每例于胃窦大小弯侧,胃体大小弯则取粘膜组织4块,分别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和Hp染色的Warthin-starry染色。以镜下见到棕黑色典型Hp菌体为Hp阳性。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 (Hp)被公认会引起胃黏膜癌前期病变 (萎缩和肠化 ) [1] ,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动态变化报道不多。根据Hp在胃部的迁徙理论[2 ] ,本文对Hp感染和癌前期病变 ,采用多部位检测和分组统计的方法 ,以期探讨胃窦黏膜Hp感染与癌前期病变的相互动态变化规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选择凡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各种慢性胃病患者 ,除了残胃外 ,不论是住院还是门诊患者 ,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42例。二、研究方法在相对短期内 ,对上述研究对象随机进行胃镜检查 ,分别在胃窦和胃体部钳取两块黏膜 ,分装两瓶 ,每瓶制作一个标本 ,切成 10个切…  相似文献   

6.
对克隆病患者的胃组织学未曾很好地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克隆病患者胃粘膜的组织学表现。 方法:前瞻性研究了75例克隆病患者。对照组200例均无克隆病,其中7人患有溃疡性结肠炎(UC)。所有患者都至少在胃窦和胃体各取两块活检标本,Hp检测用Warthin-Starry染色。24例克隆病患者(包括4例Hp阳性者)和对照组11人进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并讨论了63例消化性溃疡(PU)伴癌的发病及年龄特点、良恶性病灶的分布规律、内镜诊断价值及提高内镜诊断水平的方法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84-01/1997-12经内镜检出的63例PU伴癌的诊断经验.结果全组63例PU伴癌患者,占同期内镜检查总数的0.247%,占同期PU的2.24%.占同期上消化道癌的3.93%.63例中,男4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4岁.以50岁~60岁年龄最常见,占54%.其溃疡病灶以球部最多,为34例,胃角14例;胃窦、胃体各5例;幽门4例;复合溃疡1例.癌灶以贲门多见,共32例;食管15例;胃体、胃窦各7例,幽门2例.早期癌18例,进展期癌45例,46例作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阳性者44例.X线钡餐检查40例,内镜发现的80个良恶性病灶,X线有32个未能发现.结论PU伴癌的良恶性病灶,大多为低位溃疡合并高位癌,其原因与局部胃酸高低及Hp感染相关.内镜检查诊断价值高,其良恶性病灶的发现远高于X线,并可作活检病理检查.最后就怎样提高内镜诊断水平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根除Hp可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因此根除Hp治疗广为应用.本研究以不同剂量的高舒达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探讨其对溃疡的愈合率及对Hp根除作用.1对象和方法1.1对象98例入选患者经内境诊断为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Hp检查阳性,4wk内未接受过抗清病药物治疗,无青霉素过敏史者.1.2方法经内镜于鲁窦部取胃粘膜一块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胃窦、胃体另各取1块粘膜进行组织学Giemsa染色检测Hp.Hp阳性标准为两项检查均为阳性,根除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以悉尼系统为基础,利用常规内镜下活检取材,探讨除菌前后 Hp 感染或残留与胃粘膜炎症的关系,为 Hp感染胃粘膜的观察提出一种规范化评价方法.通过对1237例内镜活检及316例除菌治疗后复检病例的观察,表明该分级系统标准易于掌握,能客观反映 Hp 感染后胃粘膜生物学特性,特别适合于 Hp 感染后胃粘膜炎症程度的判断和除菌治疗效果的评价,适于临床推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于胃窦、胃角或胃体部位取材,Hp 的检出率及定植量并无明显的差异,因此临床内镜活检中,无需强调多点或多部位取材.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球部胃上皮化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球部胃化与球溃,球部粘膜萎缩,胃窦溃疡,胃粘膜肠化和Hp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凡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各种慢性胃病患者,除了残胃外,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49例。将发生胃化的43例归为胃化组,将不发生胃化的106例归为非胃化组.胃镜检查时,分别在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球部钳取两块粘膜,分装两瓶,每瓶作为一个标本,每个标本分别作HE染色、Giemsa染色,AB染色渭窦部肠化检查)和PAS染色(球部胃化检查).分别统计两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萎缩的发生率,胃窦部的溃疡、Hp感染和肠化发生率.结果一、十…  相似文献   

11.
抗细胞毒相关基因A(CagA)产物的粘膜IgA抗体和循环中IgG抗体的存在与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和重度胃炎密切相关。近有报道称抗CagA IgG抗体在与慢性胃炎有关的胃癌患者中增高,因此有必要了解其存在是否与胃癌的癌前病变——胃粘膜萎缩有关。 方法:患者年龄18~70岁,均经内镜检查并在胃窦部和胃体部分别取6块和3块活检标本。胃窦部标本中的2块作Hp培养,1块作尿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目的在于收集有Hp感染的低酸分泌患者胃粘膜形态及功能的异常变化资料,并观察Hp感染根除后对这些变化的影响。 方法:4年间有Hp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志愿者250例中16例对胃泌素释放肽(GRP)的刺激无胃酸分泌,平均年龄55岁,其中男性6例。此16例都作了~(14)C-尿素呼吸试验和血清Hp IgG和IgM、壁细胞和内因子抗体及空腹胃泌素测定,上消化道内镜及胃窦和胃体的组织学检查以及快速尿素酶玻片检查,还测了五肽胃泌素  相似文献   

13.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与内镜表现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和内镜表现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方法 总结1985年-1999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临床和内镜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15.6月,平均年龄51.3岁,30-39岁及60-69岁为发病高峰,男女比例1.9:1。患者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腹痛是其最常见表现。病变累及胃窦12例,胃体8例,多部位者12例。内镜下表现为弥漫型10例,溃疡型16例,结节型6例。各型症状、体 征无显著差异。弥漫型病灶在累及浆膜层前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内镜确诊率62.5%。32例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27例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84.4%)。结论 胃MALT淋巴瘤发病年龄呈双峰现象,男性居多,起病隐袭,症状、体征不具有特异性。内镜下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是其特点,各型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但弥漫型容易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内镜下多块取检、深取检以及及时做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内镜诊断准确率。Hp感染可能与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以悉尼系统为基础,利用常规内镜下活检取材,探讨除菌前后Hp感染或残留与胃粘膜炎症的关系、为Hp感染胃粘膜的观察提出一种规范化评价方法,通过对1237例内镜活检及316例除菌治疗后复检病例的观察,表明该分级系统标准易于掌握。能客观反映Hp感染后胃粘膜生物学特性,特别适合于Hp感染后胃粘膜炎症程度的判断和除菌治疗效果的评价,适于于临推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于胃窦、胃角或胃体部位取材,Hp的检出率及定植量并无明显的差异,因此临床内镜活检中,无需强调多点或多部位取材。  相似文献   

15.
Li XB  Liu WZ  Ge ZZ  Chen XY  Shi Y  Xiao SD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195-197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Hp)“检测和治疗”及“检测和内镜检查”策略在上海地区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患者处理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2-2003年在上海仁济医院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上海本地区消化不良患者中胃、食管、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报警症状及Hp感染情况。结果14101例消化不良患者中,检出胃、食管、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者202例(143%),其中胃癌162例(115%)、胃恶性淋巴瘤4例、食管癌35例(025%)和十二指肠癌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Hp感染率为490%,报警症状发生率为535%。45岁以下者中检出恶性肿瘤18例(046%),均为胃癌,报警症状发生率为278%,Hp感染率为722%。如在上述无报警症状、年龄小于45岁患者中采用Hp“检测和治疗”策略,则将漏诊胃癌13例(722%),如采用Hp“检测和内镜检查”策略,则将漏诊胃癌3例(167%)。结论Hp“检测和治疗”及“检测和内镜检查”策略均不适用于上海地区未经调查消化不良患者的处理。对多数上海地区成人消化不良患者,即时内镜检查将是初始处理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被认为是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的一个危险因素,其 Hp致恶变的机理还不清楚,这是目前研究的焦点。现将我院经胃镜活检胃粘膜组织发现淋巴滤泡增生 ( lymphoid follicle proliferation,LFP )病例与 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胃粘膜 LFP是否是胃 MALT淋巴瘤的早期病变。  一、材料和方法  本组病例 460例,均为 1997年因上腹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而行 Hp检测患者。男 259例,女 201例,年龄 16~ 78岁。所有病例检查前未使用过抗生素。常规胃镜操作,在…  相似文献   

17.
胃粘膜中总氨基已糖的70%来源于胃粘液主要成分,高分子糖蛋白。本文作者在内镜直视下取活检,检测组织中氨基已糖含量,借以研究胃溃疡患者胃粘膜内粘液糖蛋白量的改变。对象和方法:经内镜检查无胃病的住院者58例为对照组,未用药物治疗的胃溃疡者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固定于胃窦与胃角小弯侧及胃体上部后壁取活检,另  相似文献   

18.
消化不良病人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胃窦与胃体的内镜表现及病理检查的区别。方法2003-03~05对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的132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根据红斑、糜烂、出血和萎缩4种表现进行内镜评价,按胃黏膜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生、幽门螺旋杆菌和异型增生进行病理评价。分析胃窦与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的区别。结果胃窦与胃体相比,内镜下红斑和糜烂病变较为多发,P值均<0.01;病理诊断萎缩和慢性炎症,胃窦与胃体之间差异也很显著,P值分别为<0.001和<0.02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胃窦与胃体在内镜和病理上存在差异,内镜下红斑和糜烂,以及病理萎缩和慢性炎症,在胃窦比胃体更常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肝病患者胃粘膜表面改变,对11 例进行了观察。先经内镜由胃体小弯、胃角、胃窦小弯采取粘膜活检,HE染色,光镜下检查。病理及扫描电镜按常规方法制备标本,日立S520扫描电镜观察拍照。内镜所见为以红为主的花斑状粘膜,光镜下以炎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430例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对患者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感染情况。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的危险因素。对Hp感染患者ESD手术切除病变前行放大内镜评估并切除胃体、胃窦黏膜组织,采用平皿掺入法进行Hp菌株培养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获得的Hp菌株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结果 430例患者中,Hp感染318例,Hp感染率为73.95%。有家族史、组织分化程度为分化型、浸润深度为黏膜下癌、周围黏膜高度萎缩、有肠化、高度异型增生患者的Hp感染率分别高于无家族史、组织分化成为为未分化型、浸润深度为黏膜内癌、周围黏膜中低度萎缩、无肠化、低度异型增生患者(P均<0.05)。家族史、浸润深度、周围黏膜萎缩程度、有无肠化、有无异型增生是早期胃癌患者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取318例Hp感染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进行培养,共分离出248株Hp菌株。药敏试验显示,248株Hp菌株对甲硝唑耐药率97.98%,克拉霉素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