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海南汉族高血压及高血压脑梗塞与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海南汉族高血压及高血压脑梗塞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海南汉族146例正常人、106例高血压患者和227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进行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其等位D、I基因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并分析高血压患者及脑梗塞患者的经典危险因素。结果:海南汉族高血压组、高血压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三组的DD,DI、II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海南汉族正常人、高血压及高血压脑梗塞无显著关联,说明ACE插入/缺失多态性不是海南汉族高血压及高血压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佳木斯地区汉族中老年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插入/缺失(L/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分型等方法,检测佳木斯地区102例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7例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L/D多态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L/D多态性Ⅱ、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925、0.4299、0.1776和0.4313、0.4118、0.1569,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6074、0.3926和0.6372、0.362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ACE基因L/D多态性可能与佳木斯地区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老年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同时测定血清ACE水平,观察与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102例老年人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检测,其中正常对照者41例,高血压无心脑血管合并症(CCVD)患者35例,高血压合并LVH者26例。同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32例正常人和29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ACE浓度。结果 高血压合并LVH组DD基因型频率0.385和D等位基因频率0.596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122和0.378(均为P<0.05),以及高血压无CCVD组的0.114和0.386(均为P<0.05)。同时发现DD型者血清ACE水平显著高于Ⅱ型(P<0.05)。结论 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可能是老年高血压合并LVH易患者的重要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的关系。方法运用PCR法检测100例高血压合并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150例高血压患者和126例健康人的ACE基因型,分析比较各组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合并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组的ACEDD基因型频率(0.23)及D等位基因频率(0.44)高于高血压组(0.11和0.34,P〈0.05)和正常对照组(0.10和0.33,P〈0.01),而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ACED等位基因可能是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易感基因。2.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5.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8例脑梗死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发现5种apoE基因型,脑梗死组E3/4基因型频率(23.1%)及ε4频率(1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5.0%),P〈0.05。而E3/3基因型频率(56.4%)及ε3频率(75.6%)显著低于对照组(78.9%,88.3%),P〈0.05。不同apoE基因型间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有关,并影响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ACE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老年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0岁以上心肌梗死患者35例及正常对照组48例的ACE基因。结果 老年心肌梗死组ACE基因中缺失型(DD型)分布(6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17%)(P<0.05),缺血型(D型)等位基因频率(74.2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1.05%)(P<0.05)。DD型血甭ACE水平明显高于II型(P<0.001)。结论 ACE基因缺失型及高血清ACE水平可能是老年人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Ddel酶切技术,检测110例DN患者[DN(+)组]与74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DN(-)组]及56例正常对照人群ACE基因及AT,R基因多态性。结果(1)DN(-)组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DN组ACE基因DD基因型频率(56.4%),D型等位基因频率(70.5%)较DN(-)组(21.6%,46.6%)均升高(P〈0.01);(3)三组间AT1R基因的A1166C多态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差异(P〉0.05);(4)联合作用分析同时携带ACE纯合子缺失基因型(DD)和AT,R突变基因型(AC+CC)者发生DN的危险较大,OR值为5.421。结论昆明地区汉族人ACE基因I/D多态性与2型DN发生有关,携带DD基因型和D型等位基因者是2型DN的易感人群。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2型DN无关,但携带AC+CC与DD基因型的个体有更高的患DN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对110例冠心病患者、6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18名门诊常规体检无冠心病史者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①CHD组ACE基因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3.6%、60.5%比26.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AGT基因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4%、78.6%比42.5%、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②男性CHD组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以及AGT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O.05)。女性CHD组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以及AGT基因‘rr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分析ACEDD型及AGTTr型罹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其比数~L(OR)为4.904,高于单基因ACEDD型(2.175)及AGTTT型(2.669)。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及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CHD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具有ACEDD型及AGT TT型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高于单基因ACEDD型及单基因AGT‘丌型。性别也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群  马增霞  邱书娟 《山东医药》2007,47(26):71-72
应用PCR技术检测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与67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间ACE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伴DN者(80例)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不伴DN者(64例)(P〈0.05);DN患者中肾功能不全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者(P〈0.05)。提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T2DM的易感性无关,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54名正常人、40例高血压但无心脑血管合并症患和5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的ACE基因型,同时检测血清ACE水平:结果 ACE基因I/D多态性与高血压无相关关系。与偶测血压、体重指数、血脂及载脂蛋白等临床、生化指标亦无相关关系,而与血清ACE活性显相关。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的ACED等位基因频率(66.7%)显高于高血压组(52.5%)和对照组(49.1%):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的DD基因型频率(50.0%)及D等位基因频率(70.0%)显高于高血压组(23.1%,48.1%)和正常对照组(28.6%,51.2%)。结论 (1)ACED等位基因频率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2)ACE基因缺失多态性与血清ACE活性有关,并增加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危险;(3)ACE基因缺失型可能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和激肽释放内原-激肽系统(KKS)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ACE通过不同的遗传机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多态性决定了血浆和细胞内ACE浓度,是研究各类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候选基因,本文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on-convertion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与云南丽江纳西族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58例纳西族脑梗死患者、32例纳西族脑出血患者以及50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纳西族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PCR技术对91例心肌梗塞患者及132例正常对照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心肌梗塞组ACE基因中缺失型(DD型)分布(3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P<0.05;心肌梗塞组缺失型等位基因频率(0.49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356)P<0.05。结果表明:缺失型ACE基因多态可能是中国人心肌梗塞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PCR技术对我国人116例心肌梗塞(MI)和103例健康作对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与血清ACE水平、MI发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I组缺失等位基因D频率0.46和DD基因型频率0.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33和0.12(分别为P<0.01,P<0.05)。同时发现缺失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MI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相关性。表明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可能是我国人群MI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锐  邱健  毕媛  赵树进  石磊  洪长江 《心脏杂志》2010,22(3):365-368
目的:观察沙坦类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9(CYP2C9)基因的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on I-coverting enzyme,ACE)基因的多态性在广东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PCR、基因测序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对206例EH患者CYP2C9和ACE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广东汉族EH患者中CYP2C9基因的1075位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3.2%,广东汉族EH患者中CYP2C9*3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广东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ACE基因D、I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6.3%和43.7%。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广东及国内其他地区正常人群中的频率(P0.05)。结论:在广东汉族EH患者中,未发现CYP2C9*3等位基因与EH有关,而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可能和EH有关,同时,对EH患者进行CYP2C9和ACE基因的基因型的检测,可能对临床个体化降压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载脂蛋白H(apoH)基因7号外显子Val247Leu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北方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320例(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者330例(对照组)apoH基因第7外显子Val247Leu位点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apoH基因Val247Leu位点有TT、GT和GG 3种基因型,以GT型为主。脑梗死组患者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12,OR=1.672,95%CI:1.332~2.099,P<0.01;χ~2=19.78,OR=3.570.95%CI:2.483~5.134,P<0.01)。不同基因型TC、HDL-C、LDL-C、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G型比较,脑梗死患者TT型、GT型TG水平显著增高(P<0.01),TT型与GT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H基因7号外显子Val247Leu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密切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与脑梗死遗传因素有关,并影响TG的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基因A116 6 /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H)及其并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PCR加酶解方法检测 15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及 15 2例EH无并发症患者 (EH组 )和 80例EH并发脑梗死患者 (EH并发脑梗死组 )ACEI/D基因多态性的ACE及AT1RA116 6C突变。结果 :EH组及EH并发脑梗死组的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频率为 5 0 %及 4 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3% (P <0 .0 5 )。AT1R基因的C等位基因频率在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ACE基因可能是EH及EH并发脑梗死的重要遗传因素 ,而AT1R基因与EH发病及EH患者是否易患脑梗死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性别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82例男性和48例女性CHF患者(试验组),以及89名男性和41名女性健康者(对照组)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共检测出3种ACE基因型,分别为II型、ID型和DD型。试验组患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均高于同性别对照组;与非DD型者相比,男性DD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1.918;女性DD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2.727。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不同性别CHF的发生均相关,D等位基因可能是该地区CHF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与男性相比,DD基因型女性罹患CHF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9.
To valuate whether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gene insertion/deletion (I/D) polymorphism and aldosterone synthase (CYP11B2) gene -344T/C polymorphism are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response to hydrochlorothiazide (HCTZ) in the Han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 enrolled 829 mild/moderate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12.5 mg of HCTZ was given daily. After 6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E I/D polymorphism, not the CYP11B2 -344T/C polymorphism, was associated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response to HCTZ (P = 0.009) in the Han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ith no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