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中大鼠肾脏系膜细胞(MC)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及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mRNA表达变化以及氟伐他汀(Flu)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MC分为正常对照(NG)组、甘露醇(MG)组、高糖(HG)组及HG+Flu组,RT-PCR法检测细胞中GluT-1mRNA和TGF-β1 mRNA的表达,放免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Ⅳ型胶原含量。结果HG组各时相点GluT-1mRNA、TGF-β1 mRNA表达量均高于NC组(P〈0.01),从48h开始HG组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的含量较NC组增高(P〈0.05),而HG+Flu组GluT-1 mRNA表达量、TGF-β1 mRNA的表达、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含量均较同时点HG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糖刺激使MC内GluT-1 mRNA表达增高,TGF-β1 mRNA表达上调,Ⅳ型胶原分泌增多。高糖状态下,Flu抑制细胞外基质积聚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高糖引起MC GluT-1过表达、减少TGF-β1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304)进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转录水平(ICAM-1mRNA)表达的离体实验研究,观察奇智方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ICAM-1;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ICAM-1 mRNA。结果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ICAM-1蛋白分子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使缺氧/复氧后细胞ICAM-1 mRNA下调,与缺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奇智方抑制缺氧/复氧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和ICAM-1 mRNA,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完整和功能正常,可能是其免疫抑制机理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低糖对照组(N)、高糖组(H)、高糖+GSH(1mmol/L)组、高糖+GSH(5mmol/L)组及高糖+GSH(10mmol/L)组五组。培养24h、48h及72h后,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高糖组SOD活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组浓度的GSH均可增加SOD活力(P〈0.05),并减少MDA含量(P〈0.01),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多,而GSH可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二苯乙烯苷处理2h再加入3.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作用36 h.Hoechst33342核染色检测细胞核损伤;以RT-qPCR检测不同浓度二苯乙烯苷处理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ICAM-1及VCAM-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0 μmol/L浓度以内,二苯乙烯苷预孵育呈浓度依赖性降低3.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损伤加重,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所致MCP-1、ICAM-1及VCAM-1 mRNA的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二苯乙烯苷具有明显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ICAM-1、VCAM-1 mRNA表达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低糖对照组(N)、高糖组(H)、高糖+GSH(1mmol/L)组、高糖+GSH(5mmol/L)组及高糖+GSH(10mmol/L)组五组。培养24h、48h及72h后,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高糖组SOD活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组浓度的GSH均可增加SOD活力(P〈0.05),并减少MDA含量(P〈0.01),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多,而GSH可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苦碟子及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致兔动脉粥样斑块局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Hcy模型组、叶酸、维生素B12干预组和苦碟子干预组,每组8只。SP法检测各组兔胸主动脉MCP-1、ICAM-1、VCAM-1的表达和血浆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模型组兔血同型半胱氮酸(Hcy)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胸主动脉MCP-1、ICAM-1和VCAM-1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均P〈0.01)。苦碟子及叶酸、维生素B12干预组血Hcy浓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均P〈0.01),而胸主动脉MCP-1、ICAM-1和VCAM-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均P〈0.01)。结论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HHcy,动脉粥样斑块中可见MCP-1、ICAM-1和VCAM-1表达上调。苦碟子及叶酸、维生素B12可以下调动脉粥样斑块中MCP-1、ICAM-1和VCAM-1的表达,对HHcy致AS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ox-LDL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RrealtimeRT—PCR测定LOX-1 mRNA的表达;RT—PCR测定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以及E选择素的mRNA表达;用Westernblot测定LOX-1、ICAM-1、VCAM-1以及E选择素蛋白的表达,观察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HUVECs预先用聚肌苷酸[poly(I)]和爱兰苔胶处理,再用ox—LDL培养,再分别测定上述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比较加入LOX-1阻断剂前后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ox-LDL各剂量组皆可上调LOX-1、ICAM-1、E选择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在10~50μm/ml剂量范围内呈现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P〈0.01),但ox—LDL对VCAM-1的表达没影响。HUVECs预先与250μg/ml的poly(Ⅰ)或爱兰苔胶作用2h,然后加入50μg/ml的ox—LDL作用24h。poly(Ⅰ)和爱兰苔胶都能抑制ox—LDL诱导的LOX-1、ICAM-1和E选择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未阻断组相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x—LDL可以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LOX-1受体阻断剂可以部分阻断ox—LDL的上调作用,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过是通过LOX-1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激活和抑制叉头状转录因子01(Fox01)活性及表达,探讨其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FoxOl短发夹样RNA(Fox01shRNA)质粒载体稳定转染MCs;用高糖(30.0mmol/L)和白藜芦醇(Resv20.0txmol/L)培养稳定转染后的MCs。以5.6mmol/L葡萄糖培养的MCs为正常对照组(NG),将高糖培养的MCs分为5组:单纯高糖组(HG)、HG+Resv组、HG+Fox01shRNA转染组、HG+Resv+Fox01shRNA转染组、HG+转染阴性对照组(shNC)。培养72h后,用荧光酶标仪检测各组MCs内活性氧(ROS)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去乙酰化酶(Sirtl)、Fox0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Fox01及磷酸化Fox01(p-Fox01)水平。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SirtlmRNA表达下降,p-Fox01水平升高,MnSODmRNA表达下降,ROS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8、13.27、14.13、8.36,均P〈0.05)。与HG组相比,HG+Fox01shRNA转染组Fox01mRNA表达被抑制,MnSODmRNA表达更低,ROS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1、13.61、10.13,均P〈0.05);HG+Resv组SiitlmRNA表达升高,p-Fox01水平下降,MnSODmRNA表达升高,ROS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2、10.69、5.39、5.37,均P〈0.05)。与HG+Resv组比较,HG+Resv+Fox01shRNA转染组,Fox01mRNA表达被抑制,MnSODmRNA表达降低,ROS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3、15.31、14.63,均P〈0.05)。结论Fox01是调节MCs内ROS水平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可能通过激活下游抗氧化靶基因MnSOD的表达,保护MCs对抗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高糖损伤后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UVEC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至第三代,分为:①20mmol/L高糖损伤对照组;②别嘌呤醇保护组(浓度分别为0.1mmol/L、0.2mmol/L、0.3mmol/L);③维生素C阳性对照组(浓度为100mg/L)。不同浓度别嘌呤醇及维生素C先与HUVEC孵育24h,再加入20mmol/L高糖诱导损伤48h,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别嘌呤醇(0.1mmol/L、0.2mmol/L、0.3mmol/L)药物保护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20mmol/L高糖组,其中以0.3mmol/L更为明显(P〈0.01);细胞培养液中SOD、NO的量均较20mmol/L高糖组增高,其中以0.3mmd/L别嘌呤醇组更为明显(P〈0.01)。药物保护组细胞培养液中合成MDA、ICAM-1较波动性高糖组降低,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5-49.30mmol/L)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①别嘌呤醇对高糖体外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②别嘌呤醇对高糖体外诱导HUVEC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包括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损伤模型,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鹞根素对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CY明显抑制ECV304细胞增殖,葛根素浓度为10-500μ/ml时,细胞活力较模捌组有明显改善;其中当葛根素浓度为100μg/ml时细胞活力最好(P〈0.001);但与正常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当葛根索浓度为20mg/ml时,细胞活力较模型组低。结论葛根索在一定浓度范围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冠滴丸对高脂血清ECV304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培养内皮细胞株ECV304,随机分成4组,以高脂血清作损伤因子进行相应处理。空白组正常培养24 h;高脂血清组加入高脂血清后正常培养24 h;辛伐他汀组实验前加入终浓度为10 ng/L的辛伐他汀,方法同B组;舒冠滴丸组实验前加入终浓度为40mg/L的舒冠滴丸,方法同B组。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提取各组细胞总RNA,以β-Actin为内参照,将RT-PCR产物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用ICAM-1和β-Actin的光密度比值表示mRNA水平。结果高脂血清组ICAM-1 mRNA表达最高(P〈0.01),而舒冠滴丸组和辛伐他汀组ICAM-1 mRNA表达与高脂血清组比较均下调(P〈0.01)。结论舒冠滴丸能抑制内皮细胞ICAM-1 mRNA异常表达,对高脂血清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选择素在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管内皮的表达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高脂膳食组(HF组),高糖膳食组(HG组)与对照组(NC组)。高脂或高糖膳食诱导IR大鼠模型,正葡萄糖钳夹技术验证模型制备成功。Western印记法检测E-选择素蛋白表达。结果HF组与HG组E-选择素的表达高于NC组(P〈0.01),HF组高于HG组(P〈0.05);在HF组和HG组,E-选择素的表达与TG、FFA、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且与HOMA-IR相关性最强(HF组P=0.01,HG组P=0.009)。结论IR可能是E-选择素表达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关系。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成正常浓度葡萄糖(NG)组、高糖(HG)组和厄贝沙坦干预(HG+Irb)组。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TⅡ的浓度。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31和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的双染色结果。Western blot检测FSP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NG组比,高糖刺激的内皮细胞导致ATⅡ和FSP1表达增加(P〈0.05),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共聚焦显微镜可见CD31和FSPl表达重叠,且一些细胞获得纺锤样的改变并失去CD31染色。厄贝沙坦可抑制高糖引起的上述改变(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ATⅡ介导的内皮细胞转分化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而厄贝沙坦抑制内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诱导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kle cell.VSMC)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不同浓度的ICA共同培养48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结果0.2mg/L、0.4mg/L ICA组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与HCY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Dl和CDK4的表达量均随ICA剂量增加而减少。结论 ICA桔抗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其主要机制可能与Cyclin D1及CDK4的低表达所致的细胞周期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L-蛋氨酸饮食方法建立兔Hhcy血症模型,用丹参13服液灌胃,以正常家兔做对照,分别与实验0W、4W、8W检测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血管超声和组织学观察腹主动脉血管病理变化。结果蛋氨酸组第4W、8W时血清Hcy、MDA、TC、TG、含量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1,P〈0.05),而SOD活力则明显降低(P〈0.01);丹参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丹参干预组血浆Hey含量呈下降趋势,MDA、TC、TG、含量显著低于蛋氨酸组,而SOD比蛋氨酸组显著增高(P〈0.01)。血管超声和病理学观察,蛋氨酸组、腹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弹力纤维断裂、排列紊乱、有斑块形成;丹参组血管内膜较光滑、组织结构排列整齐无斑块,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具有拮抗Hcy诱导的损伤效应,干预Hhcy导致的血管损害,有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作用对人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白介素-8(IL-8)表达以及与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黏附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制备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用不同浓度(0、2.5%、5.0%、10.0%)CSE刺激内皮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1h、3h、6h、9h、12h、24h、48h)收集的细胞培养上清液IL-8的浓度,细胞免疫化学染色(SABC)检测ICAM-1在不同时间点(3h、6h、9h、12h)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细胞记数法测定(1h、3h、6h、9h、12h)后PMN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率(PMN—EC)。结果(1)各CSE浓度组干预12h后,ICAM-1在EC上的表达量随着干预浓度的增加而增高,除了2.5%CSE干预组和5.0%CSE干预组之间无差异外,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10.0%CSE干预不同时间点后,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ICAM-1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量增加。各时间组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随着CSE干预浓度的增加和干预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表达IL-8的浓度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各CSE浓度组干预12h后,PMN—EC黏附率随着干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10.0%CSE干预不同时间点后,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PMN—EC黏附率增加,各时间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香烟烟雾提取物可以刺激激活血管内皮细胞ICAM-1和IL-8表达,增强PMN与内皮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RGZ)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Ⅲ型胶原(COLⅢ)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体外培养NRK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NG含1000mg/LD-葡萄糖)、高糖组(HG含4500mg/LD-葡萄糖)、HG+RGZ组(5μmol/L)、HG+RGZ组(10μmol/L)和HG+RGZ组(15μmol/L),作用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MMP—1、TIMP—1和collagen Ⅲ mRNA表达。结果 HG组细胞MMP—1mRNA水平较NG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罗格列酮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MMP—1的表达。HG组TIMP—1和COL ⅢmRNA水平较NG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罗格列酮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这种高表达。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通过调节MMP—1和TIMP—1的基因表达,抑制高糖导致的肾脏成纤维细胞外基质的蓄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姜黄素对炎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组、高脂高糖+姜黄素预处理组(高脂高糖浓度为25mmol/L葡萄糖+500μmol/L棕榈酸),分别给予相应处理24h,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THP-1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同时将上清作用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HUVECs分为空白对照组、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并行噻唑蓝法(MTT)检测HUVECs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Westernblotting分析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及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脂高糖组THP-1细胞内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l40)、TNF-α和IL-6mRNA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8.55、9.44、9.73、16.01、19.22,均P〈0.05)。相对于高脂高糖组,姜黄素预处理组THP-1细胞内RIPl40、TNF-α和IL-6mRNA表达及上清中TNF-α和IL-6浓度明显下降(t=3.59、5.96、5.59、6.95、23.91,均P〈0.05);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HUVECs细胞活力明显低于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24h,1.22±0.07比1.85±0.14,t=6.58,P〈0.05;48h,1.72±0.02比2.49±0.09,t=10.08,P〈0.05),而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能够改善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对HUVECs增殖的抑制作用(24h,1.22±0.07比1.72±0.11,t=2.13,P〈0.05;48h,1.72±0.02比2.33±0.11,t=6.92,P〈0.05);与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比较,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能够明显增加HUVECs凋亡率、p-ERK表达及降低Bcl-2表达(t=9.82、9.69、4.61,均P〈0.05),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与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比较,下调RIPl40表达后能明显降低HUVECs凋亡率、p-ERK表达及增加Bcl-2表达(t=6.35、7.17、3.26,均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通过抑制高脂高糖诱导的炎症来调控HUVECs的增殖凋亡。  相似文献   

19.
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血管内皮细胞纤溶系统影响。方法(1)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10个实验组(0、10、50、200、500μmol/L Hcy组及叶酸和上述各Hcy点共同培养组),培养24h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抗原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RT-PCR)法分析各组tPA及PAI-1的mRNA表达水平。(2)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及健康对照组48例,ELISA测定空腹血浆tPA及PAI-1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1)500μmoL/L Hcy组PAI-1抗原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2)以单纯培养基为对照组,生理浓度Hcy组内皮细胞tPA抗原合成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以10μmoL/L Hcy组为对照组时,500μmoL/L Hcy组tPA抗原合成及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减少(P〈0.05)。(3)500μmoL/L Hcy与叶酸共同培养组和单纯Hcy组相比,可以明显提高内皮细胞tPA抗原的合成及mRNA表达,减少PAI-1抗原合成及mRNA表达(P〈0、05)。(4)AMI组Hcy、tPA及PAI-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细胞时,超生理浓度Hcy可以通过下调tPA、上调PAI-1的mRNA表达,减少内皮细胞tPA抗原的分泌及增加PAI-1抗原的合成,可能降低纤溶系统的活性。叶酸则可以减少Hcy引起内皮细胞纤溶系统的损害,起到保护作用。Hcy是AMI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袁宇  李胜利  张素荣 《山东医药》2009,49(17):29-3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1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病变组,对其血清HCY、UA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变组与正常组间血UA、HEY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1、2、3支病变组UA、HCY水平均明显高于0支组(P〈0.05,或〈0.01);不同程度病变组间两两比较显示UA、HCY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HCY、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于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