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PD-L)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公认的存在于T、B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通路,包括:表达在活化的T、B细胞表面的PD-1和表达在抗原递呈细胞(APC)表面的PD-L.PD-L分为2种:PD-L1和PD-L2.PD-1、PD-L相互识别,介导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抑制T、B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细胞凋亡.在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意义,阻断PD-1/PD-L信号通路会诱导或加重风湿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具有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新发病人数约为100万/年,占全球发病的12%,位居全球第二位[1]。结核分枝杆菌为胞内寄生菌,以 CD4+和 CD8+ 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要应答模式,CD4+T 淋巴细胞通过分泌多种 Th1型细胞因子,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辅助体液免疫应答;CD8+ T 淋巴细胞通过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等杀伤靶细胞,从而发挥细胞毒效应。目前越来越多数据显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以 CD4+ T 淋巴细胞介导的 Th1型免疫应答起主要作用[2-3]。T 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需要双重信号,除需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提供第一信号外,多种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如 CD28、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细胞毒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还与其配体结合,提供正性或负性第二信号,在 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起始、效应和终止等不同阶段可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在生理状况下保持相对平衡[4]。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是 CD28/B7超家族新成员,可介导负性调节信号[5],能有效抑制 T、B 淋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来关于协同刺激分子 PD-1/PD-L1与结核病的免疫学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肝组织活体检查标本并分为免疫清除期组25例、免疫耐受期组19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汇管区中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的表达情况,通过半定量评分系统计算其占CD3阳性细胞的百分数,用t检验比较两组病例间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表达的差异.结果 免疫耐受期组肝组织汇管区T淋巴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所占CD3阳性细胞比率为63.79%±6.94%,高于免疫清除期的54.36%±10.08%,两组比较,t=3.4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于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在免疫耐受期组(66.47%±8.40%)中高于免疫清除期组(52.64%±6.20%),两组比较,t=6.28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在枯否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及范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的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表达水平的差异反映了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不同免疫功能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and compare the PD- 1/PD-L1 (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death 1 ligand) expressions in the liver tissues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patients in immune tolerant phase and those in immune clearance phase. Methods Liver biopsy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5 samples from patients in immune clearance phase and 19 samples from patients in immune tolerant phase.PD-1/PD-L1 expressions on T lymphocytes in these liver biopsy specimen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bis tochemistry method. Percentage of PD-1/PD-L1 positive cells among CD3 positive cells was calculated by semi-quantitative evalu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PD1/PD-L1 expres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atients in immune tolerant phase as compared to that in immune active phase (P < 0.05).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r PD-L1 expression in Kupffer cells (P > 0.05). Conclusion PD-1/PD-L1 expression level can reflect the immune function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肝组织活体检查标本并分为免疫清除期组25例、免疫耐受期组19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汇管区中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的表达情况,通过半定量评分系统计算其占CD3阳性细胞的百分数,用t检验比较两组病例间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表达的差异.结果 免疫耐受期组肝组织汇管区T淋巴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所占CD3阳性细胞比率为63.79%±6.94%,高于免疫清除期的54.36%±10.08%,两组比较,t=3.4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于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在免疫耐受期组(66.47%±8.40%)中高于免疫清除期组(52.64%±6.20%),两组比较,t=6.28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在枯否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及范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的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表达水平的差异反映了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不同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
T1DM是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的Ins绝对缺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通路,负性调节T细胞功能维持机体自身免疫稳态,在T1DM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PD-1/PDL-1通路在T1DM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用消减杂交技术从发生程序性死亡的T细胞株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跨膜蛋白,是一种负向协同刺激分子。PD-1是活化T细胞表面的一种抑制性受体,与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的功能耗竭有着密切关系。在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过程中PD-1表达增强,阻断PD-1信号通路可以使耗竭的CD8^+T细胞恢复免疫效应功能,有助于病毒清除,本文就PD-1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及其在治疗中应用的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几十年哮喘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成为世界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1-2]。过敏性哮喘是吸入过敏原后引发慢性Th2免疫反应,导致以气道非特异刺激、慢性嗜酸性细胞气道炎症、杯状细胞增生、气道结构改变,引起气道高反应为特点及Th2依赖的血清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 E)和Ig G1增加的慢性气道疾病[3-4]。过敏性哮喘的气道高反应被认为是依赖于CD4+T细胞,并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24周时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T细胞)表面表面程序性死亡1 (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抗病毒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24例CHC患者,均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 α-2a)每周皮下注射一次,联合利巴韦林800 ~ 1200 mg/d,治疗24 ~ 4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4、12、24周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和外周血HCV R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采用SPSS16.0软件.两样本计量结果分析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的计量结果采用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或两因素方差分析,所有检验为双侧检验. 结果 CHC患者治疗后4周HCV RNA阴性者19例,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率在治疗前分别为18.6%±6.1%和16.6%±13.8%,治疗24周时分别为10.3%±7.7%和9.4%±4.6%,治疗前后比较,PD-1的表达明显下降,F值为12.406和4.955,P值为0.002和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率在治疗前为17.5%±13.7%,治疗4、12、24周时分别为25.9%±11.1%、29.6%±15.1%、32.0%±15.7%,治疗后明显升高,F值分别为9.063、8.365、9.736,P值均<0.01.治疗4周时,HCV RNA阳性者5例,仅发现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治疗24周(39.2%±15.6%)与治疗前(17.4%±16.7%)比较明显升高,F=10.292,P=0.033.持续病毒学应答者20例: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在治疗4、12、24周分别为14.4%±7.5%、14.0%±6.9%、10.7%±7.6%,治疗前为20.2%±7.5%,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6.133、5.541、14.780,P<0.05或P<0.01.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在治疗12、24周分别为10.2%±4.6%和10.1%±4.9%,治疗前为16.8%±13.4%,治疗前后比较,PD-1的表达在治疗后明显下降,F值为4.964和4.613,P值均<0.05.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在治疗12、24周分别为30.8%±16.6%和35.2%±16.5%,治疗前为19.0%±14.5%,治疗后明显升高,F=6.442,P=0.020和F=12.349,P=0.002.复发组4例,各治疗时间点PD-1和PD-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下调CHC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上调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CHC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和PD-L1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患者抗病毒治疗临床转归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主要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与不同病理分级、肝癌临床分期、肝功能及AF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肝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PD-L1和NGF的表达量,16例正常供体肝脏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病理分级、不同肝癌临床分期、不同肝功能及不同AFP水平情况下肝癌组织中PD-1、PD-L1和NGF的表达差异。结果肝癌组织中PD-1、PD-L1和NGF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分级肝癌组织中PD-1、PD-L1及NGF的阳性表达率不同,以中分化肝癌最高(P0.05)。PD-1、PD-L1及NGF阳性表达率以肝癌巴塞罗那分期C期升高最为显著(P0.05)。不同肝功能Child分级患者肝癌组织中PD-1、PD-L1和NGF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PD-1、PD-L1、NGF阳性表达率在血清AFP水平≥400μg/L与400μg/L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高于后者,而在年龄≥50岁与50岁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肝癌组织PD-1、PD-L1和N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D-1、PD-L1和N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免疫检测点阻滞剂在实体瘤治疗上取得振奋人心的效果。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B细胞,在限制自身免疫及过度炎症反应方面起重要作用;肿瘤微环境中PD-1/PD-L1的高表达使T细胞活性受到过度抑制,从而发生肿瘤免疫逃逸;PD-L1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检测点阻滞剂疗效的标志物。免疫治疗因其持久的反应性及较小毒副作用使部分肿瘤患者获益明显。本文旨在阐述主要的PD-1/PD-L1检测点阻滞剂(单抗)近年来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尿路上皮癌、肾细胞癌等治疗上研究的现状并在获益人群中筛选出可能具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心肌炎是目前临床仍面临挑战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预后差。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可负向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在心肌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PD-1/PD-L1调控T淋巴细胞活化、抑制肌钙蛋白抗体和心肌炎症反应等方面综述了PD-1/PD-L1在心肌炎发生中的作用,以期为有效诊治心肌炎寻求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正常人PBMC,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PBMC的PD-L1mRNA表达。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的PD-L1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但PD-L1mRNA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L1mRNA表达水平增加,程序性死亡配体-1可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消化系统细胞程序性死亡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卢忠生粱浩细胞程序性死亡又称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基因调控下,自主的按照一定程序发生的死亡,是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这一过程可因多种生理或病理刺激而诱发或抑制。它不仅对胚胎发生、器官发育、保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Ⅳ型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1(PD-1)的表达及PD-L1与PD-1、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染色法,观察正常肾和Ⅳ型LN患者肾组织PD-L1、PD-1的表达,以及PD-L1阳性强度与肾小管—间质PD-1阳性细胞数、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 Ⅳ型LN肾组织表达PD-L1、PD-1较正常组增强:狼疮组肾小管PD-L1阳性强度与肾问质PD-1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结论PD-L1~PD-1信号通路在Ⅳ型狼疮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芪灵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1,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5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芪灵合剂联合拉米夫定片(LAM)治疗组29例和单用LAM对照组27例,于抗病毒治疗的第0、24、48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其表面的PD-1/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HBV DNA转阴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 24周、48周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逐渐下降;48周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D4+T细胞PD-L1 48周后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芪灵合剂联合LAM能够提高CHB患者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脑局部缺血后神经元损伤除通常认为的坏死外 ,还存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而在这一过程中 ,周期蛋白D1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组腺病毒程序性死亡配体-1治疗BXSB狼疮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增强程序性死亡-1(PD-1)信号通路的功能对BXSB狼疮鼠病变的影响.方法 重组腺病毒程序性死亡配体-1(AdPD-L1,2.2×109 PFU/ml×0.5ml,一次量)尾静脉注射8周龄雄性BXSB狼疮鼠.结果 AdPD-L1经尾静脉注入BXSB狼疮鼠体内后,PD-L1可有效转染80%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12周时AdPD-L1组狼疮鼠的蛋白尿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00%,AdPD-L1组IgG型dsD-NA抗体光密度值为0.38,肾小球IgG荧光表达强度1.16.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也减轻.结论 增强PD-1信号通路的功能可减轻BXSB狼疮鼠的病变.  相似文献   

18.

肺癌占癌症死亡率的首位,恶性程度高。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 及其配体(PD-1/PD-L1) 为靶点的免 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变了肺癌传统的治疗模式,标志着新免疫时代的到来。文章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 癌各亚型的应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疗效预测分子标志物的选择、耐药机制探索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s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肺癌患者81例,男55例,女26例,年龄34 ~ 87岁,平均(65±6)岁.所有肺癌患者均为初诊且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确诊;同时选择88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上述人员血清中sPD-L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L1平均水平为1.6(0.7~7.8) μg/L,明显高于健康人的0.9(0.4~3.7) μg/L(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sPD-L1的高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及转移程度密切相关(x2=5.636,P<0.05;x2=4.601,P<0.05).治疗后达客观缓解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sPD-L1的含量分别为2.7(1.6~7.0) μg/L和1.1(0.8~1.7) μg/L(P<0.01);病情进展的患者治疗后sPD-L1含量为1.9(1.3~8.5) μg/L,比治疗前的1.4(0.8~2.2) μg/L明显升高(P<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和B细胞亚群也呈异常改变,其中CD8+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进一步行双标检测发现T细胞亚群中CD4+ PD-1+及CD8+PD-1+百分率均增高(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PD-L1的表达异常增高,且与肺癌的分期、转移和疗效有关,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成为重要的抗肿瘤靶点或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肝脏急性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30只,以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后分别在12、24、48、72和120 h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PD-1 mRNA、PD-L1 mRNA的表达.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造模后12 h,大鼠血ALT、AST明显升高,分别为(217.3±33.7)U/L和(397.2±101.3)U/L,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0.5±3.1)U/L和(78.6±4.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1,-6.121,均P<0.01),至48 h达高峰.造模后12 h,模型组大鼠PD-1 mRNA表达(0.385±0.074)高于正常组(0.097±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5,P<0.01),48 h达高峰(0.927±0.132),72 h则明显下降.PD-L1mRNA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表达很少,模型组PD-L1 mRNA水平逐渐升高,48 h达高峰(0.593±0.105)(t=-10.076,P<0.01).造模后大鼠PD-1、PD-L1表达水平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r=0.807,0.792,P<0.01).结论 PD-1/PD-L1表达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炎性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