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与脂肪肝、血脂及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3 5例高血压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 3组 :正常体重组 (BMI=2 0~ 2 3 ) ,超重组 (BMI=2 4~ 2 7) ,肥胖组 (BMI≥ 2 8) ,所有患者均测血脂、血压 ,并行腹部 B超检查。结果 肥胖组较正常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 DL )有明显差异(P<0 .0 5 ) ;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 ,仅 TC有差异 (P<0 .0 5 )。 BMI与脂肪肝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rs=0 .911,P<0 .0 1) ,且肥胖组中中、重度脂肪肝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 (P<0 .0 1)。收缩压 (SBP)及舒张压 (DBP)均随着BMI的增加而明显增高 :肥胖组高于超重组 ,超重组高于正常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及 P<0 .0 5 )。结论 合并超重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减重 ,并控制在正常范围 ,对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及脂肪肝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对血压的影响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对超重和肥胖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指导。方法对深圳市上梅林社区30~59岁居民1256人进行BMI、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结果 BMI正常组的高血压发病率最低,男约17.55%,女约13.06%。BMI超重组高血压发病率男性约35.44%,女性约29.05%,BMI肥胖组高血压发病率男约67.71%,女约52.34%。BMI超重组、肥胖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加强对超重、肥胖人群实施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保持BMI在正常范围是预防高血压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超重/肥胖与动态血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和动态血压(ABP)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MI)共选择121例肥胖(n=62)、超重(n=39)和正常对照组(n=20)做24h动态血压检测(ABPM),比较3组ABP值的变化。结果:24h、日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日间和夜间血压负荷值在肥胖组>超重组>正常对照组(P<0.01),以夜间收缩压升高更明显;30%超重和56.8%肥胖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P<0.01),夜间血压下降率<10%,呈非杓型曲线;BMI、腰围(WC)和ABP各值、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均呈正相关(r=0.32~0.467,P<0.05~<0.01),相关程度夜间高于日间,WC优于BMI。结论: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不仅加重血压负荷,还影响昼夜血压节律,这种改变WC高于BMI,且多出现在夜间。  相似文献   

4.
体重指数与不同亚型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与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2000-2001年,对年龄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群中的代表性抽样样本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了资料完整并且未服用降压药的14124名研究对象的数据。比较男性和女性不同BMI分组的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比数比(OR值)和归因危险。结果随着BMI水平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逐渐增高。男、女性在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和OR值基本上也呈升高趋势。男性超重和肥胖(BMI≥24kg/m2)时患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IDH)、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的OR值分别为1.3、2.9和2.4,女性则各为1.6、2.4和2.3(P<0.05)。与非超重者相比,超重和肥胖男性中20%的ISH、65.4%的IDH和57.5%的SDH应归因于BMI≥24kg/m2,而女性相应有37.9%的ISH、59.0%的IDH和55.8%的SDH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结论体重指数与各亚型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有显著正相关。减重和控制肥胖对于预防IDH和SDH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西省老年人群不同类型肥胖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2010年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的数据,以山西省11个地市、6069岁的老年人4 95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作为不同类型肥胖的测量指标。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和各种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山西省老年人群中超重率为44.64%,肥胖率为16.78%,向心性肥胖率为64.90%。55.21%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高血压患病率(20.25%)居首位。分别调整BMI和WC,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及骨关节疾病的患病率随BMI和WC的增高而上升。与正常BMI组相比,肥胖组患5种疾病的OR值为1.1769岁的老年人4 95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作为不同类型肥胖的测量指标。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和各种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山西省老年人群中超重率为44.64%,肥胖率为16.78%,向心性肥胖率为64.90%。55.21%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高血压患病率(20.25%)居首位。分别调整BMI和WC,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及骨关节疾病的患病率随BMI和WC的增高而上升。与正常BMI组相比,肥胖组患5种疾病的OR值为1.172.24;WC≥95 cm(男)、≥90 cm(女)组与WC正常组相比,5种疾病的OR值为1.072.24;WC≥95 cm(男)、≥90 cm(女)组与WC正常组相比,5种疾病的OR值为1.071.99,趋势检验P值均<0.05。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随BMI增高而下降,肥胖组与正常BMI组相比,OR值为0.381.99,趋势检验P值均<0.05。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随BMI增高而下降,肥胖组与正常BMI组相比,OR值为0.381.17;而消化性溃疡与WC无关。慢性支气管炎与BMI和WC均无关。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骨关节疾病在肥胖组中患病率较高。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率与向心性肥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与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2000-2001年,对年龄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群中的代表性抽样样本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了资料完整并且未服用降压药的14 124名研究对象的数据.比较男性和女性不同BMI分组的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比数比(OR值)和归因危险.结果随着BMI水平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逐渐增高.男、女性在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和OR值基本上也呈升高趋势.男性超重和肥胖(BMI≥24kg/m2)时患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IDH)、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的OR值分别为1.3、2.9和2.4,女性则各为1.6、2.4和2.3(P<0.05).与非超重者相比,超重和肥胖男性中20%的ISH、65.4%的IDH和57.5%的SDH应归因于BMI≥24 kg/m2,而女性相应有37.9%的ISH、59.0%的IDH和55.8%的SDH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结论体重指数与各亚型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有显著正相关.减重和控制肥胖对于预防IDH和SDH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沈阳市代谢综合征(MS)人群肾脏损害情况。方法:选取辽宁省城市体检人群与社区人群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共调查2000人,其中体检人群1000人,社区人群1000人(来自辽宁省各城市)。根据MS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被分为超重肥胖组(460人)和正常体重组(1540人),高血糖组(140人)和正常血糖组(1860人),高血压组(399人)和正常血压组(1601人),血脂异常组(486人)和血脂正常组(1514人),比较各分组间肾脏损害的患病率。结果:调查人群中肾脏损害患病率为15%,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1。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肾脏损害患病率分别为10%和1%;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肾脏损害患病率分别为10%和1%;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肾脏损害患病率分别为10%和2%;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肾脏损害患病率分别为10%和1%,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辽宁省城市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肾脏损害患病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宁市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及其相关因素情况,为进一步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市区部分事业单位≥40岁工作人员共11226例,年龄(57·03±8·62)岁。按统一要求测定血压、体质指数、腰围、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等有关项目。结果:南宁市≥40岁人群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6·82%,其中1级高血压占75·15%,2级占20·60%,3级占4·27%;男性高于女性。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及及腰围增大的检出率高血压组不仅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而且正常血压高值组也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高。结论:南宁市≥40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仍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正常血压高值人群增长明显。高血压或正常偏高血压者伴多代谢异常情况均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超重高血压患者与心血管危险性的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重高血压患者与心血管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将145例高血压患者按体质指数(BMI) 分为2组:超重高血压组(BMI≥25),非超重高血压组(BMI<25),比较2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及临床特征。结果:超重高血压组较非超重高血压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C反应蛋白及凝血因子Ⅰ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随着BMI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超重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增高,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发生率增加,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重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到正常范围,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福州市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60岁的老年人健康体检的资料,回顾性分析该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按BMI分层,评价不同BMI类型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采用SPSS 11.7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资料t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I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659例体检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4.2%(568/165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2%(363/1003),女性患病率为31.2%(205/656);该人群超重或肥胖患病率为48.1%(798/165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8.4%(485/1003),女性患病率为47.7%(313/656);随着BMI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BMI18.5,18.5~23.9,24.0~27.9,≥28.0 kg/m~2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0%,27.4%,40.4%,5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高、高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风险相关ROC曲线显示,对收缩压性高血压风险,男性B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值为0.601(切点为25.55 kg/m~2),女性BMI的AUC最大值为0.609(切点为25.85 kg/m~2);对舒张性高血压风险,男性BMI的AUC最大值为0.665(切点为25.55 kg/m~2),女性BMI的AUC最大值为0.609(切点为26.35 kg/m~2)。结论随着BMI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高、高尿酸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BMI对预测高血压风险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泸州市社区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情况。方法:通过多级抽样方法,对泸州市社区6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体质量指数(BMI)≥28.0为肥胖,24.0~27.9为超重。结果:共收集有效资料4 445份,平均BMI为24.1±3.4,男性与女性BMI不同(P<0.001)。样本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25%、12.78%;各年龄段超重率不同(P<0.05),60~69年龄段超重率最高(P<0.05),随年龄的增长,超重率有下降趋势(P<0.001);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0.01%、14.69%(P<0.001),各年龄组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等患病率随BMI升高而增加(P<0.05),在超重、肥胖组的患病率高于BMI<24.0组(P<0.05)。结论:被调查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超过50%,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达40%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问题严峻,控制老年超重和肥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非高血压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参加年度体检并完成至少2次的体检者,根据基线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正常体质量组(18.5≤BMI<24)、超重组(24≤BMI<28)和肥胖组(BMI≥28),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及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差异。进一步根据基线不同血压水平将体检者分为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组两个亚组,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线不同血压下BMI对高血压进展的影响。结果 基线入选非高血压者23 665人,平均随访3.6年后,共有2 502人进展为高血压病。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病发病率分别为2.80%、6.41%、17.88%和27.84%,从低体质量组到肥胖组呈递增趋势(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高血压发病风险从正常体质量组到肥胖组依次升高。其中超重组、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是正常体质量组的1.22倍(95%CI 1.12~1.34,P<0.01)、1.35倍(95%CI 1.19~1.53,P<0.01)。无论在正常血压组还是正常高值组,这种高血压发病风险从正常体质量组到肥胖组依次升高的趋势均存在。结论 随基线BMI的增加,高血压病发病率和发病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13.
把一种降压药从早晨服用改为夜间服用,可以恢复慢性肾脏病(CKD)病人昼夜规律。正常人夜间血压至少下降10%,如果没有这种杓型下降,即所谓非杓病人,会使高血压病人及正常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CKD 病人非杓型病人特别多,这些病人对盐敏感、心血管并发症也多,终末期肾病增加,提示应当力图使 CKD 病人的昼夜血压规律正常化(Am J Kidney disease,2007,50:908-917)。该文研究CKD 病人32名,非杓型(夜间/白天平均血压比>0.9),病人平均服用2.4种降压药,研究者们把一种降压药从晨服改为傍晚时服用,共8周。更换服药时间后,28名(97.3%)病人夜间/白天平均血压比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贵州瑶族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及体格检查方法对贵州省荔波地区瑶族老年人群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贵州瑶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8.29%,糖尿病患病率为13.31%。BMI正常组与超重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超重肥胖组和WHR向心性肥胖组高血压和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对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WHR异常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成人高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采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以东城区在职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人数为4076人,实际测量血压、身高和体重的人数为4010人,有效率为98.38%,高血压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的检出率,超重和肥胖组与非超重和非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59,P<0.001).结论 超重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超重和非肥胖组的患病率,超重和肥胖往往与高血压共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超重和肥胖,去掉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福建沿海地区人群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与血压、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福建省沿海地区30岁以上人群3343例,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血糖、血脂等指标检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BMI与血压、血脂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地区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为34.6%和10.0%,男性超重率显著高于女性(40.4%比30.7%,P0.05);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在70岁以前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显著增高,70岁以后有下降趋势。与年龄匹配的正常体重人群比较,青年(40岁)超重和肥胖人群血压、腰围显著升高(P均0.01);中老年(40岁)超重和肥胖人群血压、腰围、TC、LDL-C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偏相关分析显示BMI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和HbA1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1,0.218,0.238,0.068,0.120,0.135,P均0.01),与TG和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均=-0.069,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与腰围、性别、年龄、DBP、HDL-C、FBG显著相关。控制年龄、性别、血糖等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OR=2.283,95%CI 1.915~2.721)和肥胖(OR=4.419,95%CI 3.329~5.865)是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超重(OR=1.356,95%CI 1.160~1.584),肥胖(OR=1.691,95%CI 1.319~2.167)],P均0.01。结论:福建沿海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超重、肥胖人群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比例显著增高,控制体重对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州市番禺区在校中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接受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体检的、年龄11~17岁的中学生共5130人,测量血压、体质量、身高等,比较不同BMI(分为消瘦组、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不同年龄段血压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高血压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不同BMI级别的中学生人群中,收缩压存在明显的差异,超重/肥胖组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消瘦组,正常组的收缩压亦明显高于消瘦组(均P0.001),超重/肥胖组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正常组与消瘦组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舒张压与BMI呈正相关(r=0.34、0.08),排除年龄这一因素后,相关仍然存在,且相关系数变化不大(r=0.32、0.07)。另外,超重/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1)。结论在广州市番禺区在校中学生中,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非治疗高血压人群高血压类型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阜新农村≥35岁非治疗高血压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将高血压患者按不同类型高血压分成3组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组,使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类型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共入选4273人,平均年龄56.5±11.4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代谢异常患病率分别为,超重(肥胖)31.4%、糖代谢异常19.9%和血脂异常46.9%;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代谢异常患病率分别为,超重(肥胖)41.9%、糖代谢异常11.7%、血脂异常44.3%;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组代谢异常患病率分别为,超重(肥胖)45.6%、糖代谢异常19.0%和血脂异常53.3%。超重(肥胖)患病率全年龄组3组间不同,而糖代谢异常和血脂异常仅在<60岁组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非老年人群较老年人群糖脂代谢异常患病率低,而超重(肥胖)患病率则在非老年人群中较高。多数代谢异常合并患病率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组为最高。结论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非治疗高血压人群中不同高血压类型间合并多代谢异常患病情况不同,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疆偏远农村地区成年人群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和腰臀比等肥胖指标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现场年龄≥18岁的研究对象11 34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分析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按BMI、腰围和腰臀比分层,评价不同类型肥胖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6.3±21.4)和(80.9±13.4)mm Hg,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女性(均P0.05);高血压患病率为32.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5.7%比29.3%,P0.05)。随着BMI、腰围和腰臀比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BMI18.5、18.5~24.0、24.0~28.0、≥28.0 kg/m2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0%、24.7%、37.3%、54.0%;腰围70、70~80、80~90、90~100、100~110、≥110 cm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7%、20.9%、30.1%、43.1%、55.4%、70.7%;腰臀比0.75、0.75~0.80、0.80~0.85、0.85~0.90、0.90~0.95、0.95~1.00、≥1.00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5%、20.7%、25.4%、32.0%、39.2%、46.1%、53.0%;均P趋势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民族、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偏远农村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随着BMI、腰围和腰臀比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性别、年龄、民族、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人群体重指数变化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变化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跟踪随访2001年参加我院健康体检且年龄在25~64岁的人群,复查该人群3年后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观察体重正常者与超重肥胖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BMI变化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及BMI变化值与其他危险因素变化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超重肥胖人群由2001年的40.09%上升到2004年的44.38%;超重肥胖组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均高于体重正常组;超重肥胖组较体重正常组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6.88、患高血糖的危险性增加2.04、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2.24、患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险性增加1.78、患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性增加5.08。BMI每上升一个单位,SBP上升1.374,DBP上升0.932,TG上升0.192,TC上升0.099;但与FPG变化无线性关系。结论BMI增高可以促进其他如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