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冠心病由血液中异常脂代谢产生大量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的血管粥样硬化,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等病变。研究[1]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属于他汀类药物[2-3]。本院研究2种药物在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进一步分析我国人群血压水平分类、高血压患病率和正常高值的比例 ,为进一步调查提供可比性资料。方法 使用 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 ,依照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高血压联盟对血压水平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资料中组间率的检验使用 χ2检验。 结果  1991年调查正常血压者 (包括理想血压 )在 15岁及以上人群中占 77.2 1% ,其中理想血压在正常血压中占 75 .0 7%和在人群中占 5 7.96 %。血压在正常高值的人数占 9.5 9%。 1级 (轻度 )、2级 (中度 )和 3级 (重度 )高血压总患病率是 13.19% ,其中 1级是 8.4 7%、2级和 3级分别是 3.1%和 1.6 2 %。 1级高血压中亚组患病率是 7.4 8% ,其占 1级高血压患者的 88.32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的患病率是 5 .17% ,其中亚组占 5 2 .0 3%。 1级高血压和 2级高血压合计患病率是 11.5 7% ,占高血压总患病率的 87.7%。女性正常血压所占百分率高于男性 (P <0 0 1) ,而正常高值和 1级高血压百分率则低于男性 (P <0 0 1)。人群中女性ISH的患病率也较男性偏高 (P <0 0 1)。结论 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轻、中度高血压最常见 ,占高血压患者的 87.7%。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是卫生健康事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分析我国人群血压水平分类、高血压患病率和正常高值的比例,为进一步调查提供可比性资料.方法使用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依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对血压水平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资料中组间率的检验使用χ2检验.结果 1991年调查正常血压者(包括理想血压)在15岁及以上人群中占77.21%,其中理想血压在正常血压中占75.07%和在人群中占57.96%.血压在正常高值的人数占9.59%.1级(轻度)、2级(中度)和3级(重度)高血压总患病率是13.19%,其中1级是8.47%、2级和3级分别是3.1%和1.62%.1级高血压中亚组患病率是7.48%,其占1级高血压患者的88.32%.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患病率是5.17%,其中亚组占52.03%.1级高血压和2级高血压合计患病率是11.57%,占高血压总患病率的87.7%.女性正常血压所占百分率高于男性(P<0.01),而正常高值和1级高血压百分率则低于男性(P<0.01).人群中女性ISH的患病率也较男性偏高(P<0.01).结论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轻、中度高血压最常见,占高血压患者的87.7%.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是卫生健康事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与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2000-2001年,对年龄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群中的代表性抽样样本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了资料完整并且未服用降压药的14 124名研究对象的数据.比较男性和女性不同BMI分组的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比数比(OR值)和归因危险.结果随着BMI水平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逐渐增高.男、女性在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和OR值基本上也呈升高趋势.男性超重和肥胖(BMI≥24kg/m2)时患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IDH)、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的OR值分别为1.3、2.9和2.4,女性则各为1.6、2.4和2.3(P<0.05).与非超重者相比,超重和肥胖男性中20%的ISH、65.4%的IDH和57.5%的SDH应归因于BMI≥24 kg/m2,而女性相应有37.9%的ISH、59.0%的IDH和55.8%的SDH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结论体重指数与各亚型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有显著正相关.减重和控制肥胖对于预防IDH和SDH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围生期心肌病(PPCM)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时82例PPCM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检查心脏彩超,测定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等指标,并随机对其中52例患者进行了平均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选用同期住院的正常分娩患者.结果 PPCM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年龄较大[分别为(29.5±6.4)岁和(25.2±5.8)岁,P<0.01],血压较高(分别为146.9/98.8 mm Hg和130.2/80.1 mm Hg,P<0.01),剖宫产比例较高(分别为65.9%和51.0%,P<0.05),合并感染率明显升高(分别为75.6%和10.0%,P<0.0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别为11.0×109/L和8.8×109/L,P<0.01)、cTNI(分男q为0.17μg/L和0.06μg/L,P<0.01)、hs-CRP(分别为2 8.2ms/L和6.2 mg/L,P<0.01)、NT-proBNP(分别为650.1 ng/L和110.5 ns/L,P<0.01)明显升高,hs-CRP和NT-proBNP呈正相关(r=0.67,P<0.01).经过平均6个月的治疗,平均射血分数由32.2%提高至50.6%,NT-proBNP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分别为650.1 ng/L和225.6 ng/L,P<0.01),NT-proBNP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舒张压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径缩小(P<0.05)和hs-CRP下降(P<0.05).结论 炎症反应在围生期心肌病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PCM). Methods A total of 82 PPCM and 100 normal delivery females were randomly recruited in the current study. Echocardiographic, cTNI,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 ,NT-proBNP were measured. Fifty-two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an of 6 months. Results The PPCM patients (29. 5 ± 6. 4) yrs were older than the controls (25. 2 ± 5. 8) yrs (P<0.01) .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the PPCM patients showed higher blood pressure (146.9/98. 8 mm Hg v. s. 130. 2/80. 1 mm Hg, P < 0. 01) , higher propor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65. 9% v. s. 51. 0% , P < 0. 05) and complicated infection(75. 6% v. s. 10. 0% ,P <0. 01). The level of leucocyte(11.0 × 109/L) ,cTNI(0. 17 μg/L), hs-CRP(28. 2 mg/L)and NT-proBNP(650. 1 ng/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PCM patients compared with control(8. 8 × 109/L,0. 06μg/L,6. 2 mg/L and 110. 5 ng/L,P <0. 01). Hs-CRP wa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NT-proBNP(r = 0. 67, P < 0. 01). After average of 6 months of treatment,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enhanced from 32. 2% to 50. 6%. NT-proBNP significantly declined from 650. 1 ng/L to 225.6 ng/L(P <0. 01).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diastolic pressure (P < 0. 05), LVED (P < 0. 05) and hs-CRP (P < 0. 05) were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declined NT-proBNP. Conclusions Inflammat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评价药物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脏胶原代谢的影响,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STEMI的疗效.方法 41例首发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所采用的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药物组(22例)和择期PCI组(1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STEMI患者在心肌梗死后3、6、12及18个月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 CP)、Ⅲ型前胶原(PC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择期PCI组在治疗后3、6个月P Ⅰ CP水平均较同期药物组降低[(15.08±3.37)μg/L比(19.78±2.22)μg/L、(23.88±3.33)μg/L比(30.00±3.14)μg/L,P<0.05],在治疗后12、18个月,两组P Ⅰ 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PCI组在治疗后3个月,PCⅢ水平较同期药物组降低[(50.70±4.83)ng/L比(59.91±4.64)ng/L,P<0.05],其他各时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和择期PCI组. P Ⅰ CP/PCⅢ在各时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与择期PCI组在各时期M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药物组与择期PCI组同时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PCI组TIMP-1在治疗后3、6个月较同时期药物组高[(61.89±11.44)μg/L比(52.23±4.97)μg/L、(62.85±6.31)μg/L比(52.97±6.43)μg/L,P<0.05],其他各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PCI组MMP-1/TIMP-1在治疗后6个月较同时期药物组低[(1.53±0.25)%比(1.95±0.04)%,P<0.05],其他各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PCI可短期(<6个月)改善STEMI患者心脏胶原代谢,但未显示出长期(6~18个月)优势,故对无条件实施PCI的患者应立足于强化的内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醛固酮受体抗抗剂螺内酯对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72例病情相对稳定的PPCM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均给予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阿司匹林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维持以上治疗,干预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每天1次,治疗6个月后,测定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1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电解质及心功能NYHA分级。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和LVEF都有改善,心率及NT-proBNP水平下降,无死亡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LVEF明显提高(P<0.05),心功能分级、血压、心率、NT-proBNP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水平未见异常升高,干预组无症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5.2%vs.69.1%,Log-rar x2=1.79,P=0.18)。结论对于病情较稳定的以心功能NYHAⅡ级为主的PPCM患者,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进一步获益,提高了心脏收缩功能,减少了心力衰竭事件,未引起血钾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   总被引:289,自引:1,他引:289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方法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全国 1 0个省市 (南方和北方各 5个省市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年龄在 35~ 74岁之间 ,城市和农村各半 ,男、女人数均衡。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人群的心衰患病率。结果 共抽样调查 35~ 74岁城乡居民 1 5 51 8人 ,心衰患病率为0 9% ;其中男性为 0 7% ,女性为 1 0 %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P <0 0 5)。 35~ 44岁、45~ 54岁、55~64岁、65~ 74岁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 0 4%、1 0 %、1 3 %和 1 3 % ;随着年龄增高 ,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 (P <0 0 1 )。我国北方地区心衰患病率为 1 4% ,南方地区心衰患病率为 0 5 % ,北方明显高于南方 (P <0 0 1 ) ;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为 1 1 % ,农村人群心衰患病率为 0 8% ,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高于农村。结论 心衰正在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由于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疾病造成肾脏损害而进入终末期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1]。高血压与肾脏关系十分密切,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在治疗上比单纯高血压病明显复杂。本文对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