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且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感染后往往进展迅速且多为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也多见于老年人。目前的诊疗方案主要针对普通成人,尚缺乏适用于老年人的防控指南。本文在普通成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群的特点,对目前发布的最新的权威指南中老年病区、养老机构及老年人防控要点进行梳理,供基层医养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老年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群体,因此做好老年人群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和紧迫。已有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显著,本文重点回顾了中医药治疗疫病的历史及对本次疫情的认识,针对老年人群具有的生理特殊性和疾病复杂性,提出了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预防要点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某养老机构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推荐的个案调查表和依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试行第一版)"进行。结果某养老机构有8名护理人员和住院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年龄中位为59岁,男、女比例1∶7。于末次暴露后4~15 d确诊。排查出225名密切接触者,无三代院内续发传播;不排除无症状感染存在传染的可能性;病亡1例。结论本次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建议防控策略应关注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管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4.
医养结合机构是老年人长期集中生活的场所。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要求,针对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对象和工作特点,从组织领导、员工管理与培训、老年人防控、心理支持、后勤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医养结合机构疫情防控应对策略,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5.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其往往伴随营养不良且多病共存,对病毒等病原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慢病等合并症患者的病死率则明显更高,且预后较差。因此,老年人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重点防控人群,也占本次疫情危重症人群的绝大部分。为了有效切断2019-nCoV的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建议老年人群尽量避免外出。本文旨在指导居家老人在此特殊时期合理膳食,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护能力,避免营养不良引起机体功能下降及造成不良健康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地传播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因此,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面临境外输入的新挑战。疟疾曾在我国广泛流行,自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后,我国不仅阻断了疟疾本地传播,对每年3000例左右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防控也卓有成效。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疟疾疫情形势及流行特征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的成功经验,探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策略和措施,为有效应对境外输入、巩固防控成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要点(试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易感染,且老年患者重症率及病死率更高。免疫衰老是导致老年人容易出现危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因合并基础疾病,可能导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肺部影像学不典型,应特别注意。对老年患者进行诊治时需综合考虑全身状况。老年患者的治疗除一般治疗、氧疗、抗病毒治疗、呼吸支持等外,还应注意基础疾病的诊治、营养支持、排痰、预防并发症以及心理支持治疗。我们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编写了《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要点》,以期有益于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减少新型冠状病毒对老年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大范围流行,作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结核病人群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疾病重症化的高危人群,应优先考虑疫苗接种。但是,对于结核病患者是否能够接种以及如何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目前暂无足够多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为此,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建议,以及我国相关技术指南,结合结核病患者实际情况,提出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疫苗接种的专家指导意见,建议除处于抗结核强化期治疗或合并其他病情不稳定慢性疾病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均应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最佳救治窗口期短,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需要积极救治。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都把防控疫情作为重中之重,特殊时期的隔离措施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该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基础上,结合现有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模式,对已发布的心血管危重症中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策略要点进行梳理,供非疫区医院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被全世界关注。在此期间如何在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同时,减少急腹症患者病情诊治的延误,保证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显得尤为关键。参照相关现行的诊疗方案和指南,结合保定市第二医院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门诊分诊、治疗流程、操作分级和防控以及病区管理经验。经过分析,表明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应急预案,可使得该类患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鉴别,且在尽早接受急性胆道感染的规范诊治过程中避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常伴有高凝状态,且多合并需抗栓治疗的心血管疾病,这些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和深静脉血栓等。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抗栓治疗时,既要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性,又要兼顾抗栓的有效性,还要考虑特殊药物相互作用,这就需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点、心血管疾病的特点、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以及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上述情况,心血管疾病的抗栓治疗需要在遵循常规指南的基础上有所调整,以达到更高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及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抗栓治疗情况并制定安全有效的抗栓策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湖北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随着疫情的发展,在全国多地和境外蔓延。依据目前掌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等信息,多个实验室已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规检测和核酸检测。为保障实验室环境和人员的生物安全,针对检测前、中、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验室检测涉及的多要素、多环节,对标本、人员、试验流程、检测设备、废弃物处理和意外事件等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存在的风险因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疗卫生机构内的传播风险,规范和指导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及个人防护,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底在我国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短时间内感染人群积聚增加,国家做出迅速反应将新冠病毒感染定为甲类传染病防控。对发病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患病和死亡病例中,中老年人多见,合并基础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据死亡率的第一位,为10.5%,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死亡率为6%。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时间较长,而心血管疾病中许多疾病都属于危急重症,在诊疗时需要争分夺秒。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管理和诊治的特殊性,国家和相关权威部门发布的防控和诊疗方案、心血管疾病专家们提出的共识和建议,为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能够安全和有效的完成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其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先后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1~7版)。孕产妇和新生儿为母婴传播高风险的易感人群的特殊群体。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制定了《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该院产科作为非定点医院的专科,基于国家卫健委、各学会和医院的相关文件精神和防控工作手册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相关管理预案,以提高防控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21年1月20日,某市两所三级医院同时在医院例行全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主动筛查中各发现了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其中1例患者为医院工勤转运人员,1例患者为病区的护工。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将2019-nCoV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根据市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中心的要求,立即将此2例患者转诊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定点医疗机构,1月21日对两所医院实施封闭管理。患者确诊当日下午即委派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由市级管理、医疗、医院感染防控专家及疾控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和专家组进驻医院,协同医院共同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自2019年12月至本稿完成,首先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的肺炎患者[1,2],随着疫情蔓延,全国31个省份病例逐渐增多,目前报道的确诊病例已突破7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同时各级政府迅速反应依法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同心协力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一项近期回顾研究指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因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对新型冠状病毒易感性增加[4],而冬春交替之际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若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因疫情原因延误治疗,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将会对预后造成负性影响,甚至死亡。因此,在配合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2019年12月发生在武汉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由该病原感染所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虽然2019-nCoV对于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下且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使得该组人群感染后病情进展更快、严重程度更高,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较多。为进一步提高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们组织国内老年重症护理专家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编写该共识,该共识涵盖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的评估、临床护理、出院护理等相关内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湖北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且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老年人感染COVID-19后病情较重,提高老年人对COVID-19的认识与防范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实际情况,整理出疫情期间老年人防范COVID-19的要点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消化内镜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的防控重点及难点区域。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阶段性的遏制,但中国境外疫情蔓延迅速,境外输入性病例频现,各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抓实抓细恢复正常诊疗期间的感染防控工作。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在恢复正常诊疗期间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包括复工前期的统筹安排,细化落实内镜诊疗操作前、中、后关键环节的防控要点,在医务科、防保科、院感科、护理部多部门联防联控协助下,目前消化内镜诊疗逐步恢复,运作良好,无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院内交叉感染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规律和防控措施。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凉山州甘洛县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首例病例A为输入性病例,本地病例B为密切接触A导致发病,属于一起聚集性疫情。因两名患者互相隐瞒接触史导致本地病例B在本应被隔离而未被隔离期间产生了21名密切接触者,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要注重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技巧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应用,排查患者可能接触的所有人员,避免漏掉密切接触者,同时加强对相关单位的培训及对公众的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