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壁造瘘置入双猪尾支架内引流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壁造瘘置入双猪尾支架内引流胰腺假性囊肿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囊肿最大15cm×10cm、最小7cm×5cm,分别位于胰腺头体尾部、体尾部和尾部,巨大囊肿患者胃体窦小弯侧有明显压迹。5例患者均一次性电穿孔造瘘内引流成功,成功率100%,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壁电穿孔造瘘置管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经上消化道穿刺引流在胰周液体积聚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7年7月因胰周液体积聚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术的103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的103例患者中,101例(98.1%)穿刺成功,大多数患者经胃壁进行穿刺(97.1%,100/103)。29例放置金属支架,66例置入塑料支架。10例行ERCP并放置胰管支架。术后8例行经皮穿刺引流,1例行外科手术引流。共发生并发症14例(13.6%),其中支架移位5例,术后感染9例,无穿孔、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患者死亡。结论 内镜超声引导下经上消化道穿刺引流治疗胰周液体积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Gao L  Yang YF  Wu Q  Tang H  Xu XH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1):984-988
目的 创建应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置入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新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例经CT证实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判断病变,并根据测量参数选择覆膜支架型号.术中以超声心动图(包括经食管和经胸超声心动图)实时、动态地引导和监测,精确定位后置人覆膜支架封闭主动脉夹层破口.术后以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评估置入覆膜支架的疗效.结果 5例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引导置入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均成功置入真腔.1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远端有一小破口未覆盖.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现覆膜支架移位及新生内漏,未发现主动脉管壁穿孔、肾功能衰竭、截瘫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2d比较,术后1个月和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中位数分别为59.9%、67.4%、68.1%)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中位数分别为31.4%、33.7%、39.1%)均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创建了临床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新方法.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置入覆膜支架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近期效果满意,中、远期结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内镜综合治疗用于胰瘘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8月至2019年12月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内镜治疗的胰瘘病例,依据纳排标准,最终45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内镜治疗方式、介入次数、技术成功率、桥接成功率、胰瘘愈合率、胰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5例中,33例(73.3%)仅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其中胰管完全断裂7例(21.2%),治疗方式包括鼻胰管置入24例、胰管支架置入22例、胰管狭窄球囊或探条扩张12例、乳头括约肌切开8例、胰管结石清理3例;12例(26.7%)接受内镜联合治疗,其中胰管完全断裂5例(41.7%),治疗方式包括ERCP引流联合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9例、内镜超声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联合ERCP会师术1例、ERCP引流联合经皮引流2例。内镜下中位介入3.0(2.0,5.0)次,41例(91.1%)内镜治疗技术成功,28例(62.2%)桥接成功,中位随访59.7(43.7,111.4)个月,33例(73.3%)胰瘘愈合、6例(13.3%)胰瘘未愈合、6例(13.3%)失访。有13例(28.9%)出现术后短期(1周内)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5例、支架或引流管脱落或移位或堵塞5例、囊腔感染4例、囊肿增大2例、出血1例(部分病例存在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或内镜下治疗后好转,无原发病或手术相关的死亡。结论 内镜综合治疗用于胰瘘治疗安全、有效,ERCP是胰瘘内镜下治疗的基础,在胰管完全离断综合征等情况下,ERCP、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及内镜下清创等综合技术联合应用对胰瘘的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胰体尾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胰体尾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例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体尾癌行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中均在超声引导下避开大血管进行消融治疗,在超声图中见到胰腺组织明显气化,肉眼观察到胰腺组织明显碳化,病理活检为凝固性坏死。所有病例均无出血、感染、胰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癌性腹痛均立即明显缓解,生存期内癌性腹痛完全消失7例,尚能忍受5例,不能忍受2例。平均随访18个月,5例死亡,9例带瘤生存。结论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胰体尾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一例患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出现胰瘘、胰管离断, 曾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胰腺远端胰液, 第1次ERCP造影证实胰腺体部胰管不完全断裂, 放置双猪尾胰管支架以引流胰腺远端胰液, 后胰管支架移位, 再次ERCP, 导丝及造影剂无法逆行越过胰体部胰管断裂处, 后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经胃壁穿刺胰管, 内镜下放置7 Fr×150 mm塑料支架至胰管断裂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定期随访腹部CT提示胰管支架位置良好, 胰腺体尾部积液逐渐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胰体尾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例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体尾癌行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均在超声引导下避开大血管进行消融治疗,在超声图中见到胰腺组织明显气化,肉眼观察到胰腺组织明显碳化,病理活检为凝固性坏死.所有病例均无出血、感染、胰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癌性腹痛均立即明显缓解,生存期内癌性腹痛完全消失7例,尚能忍受5例,不能忍受2例.平均随访18个月,5例死亡,9例带瘤生存.结论 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胰体尾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型房间隔造口支架置入动物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评价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用杂种实验犬8只,非体外循环下通过介入或外科方法进行创伤性房间隔造口术,直视下或经超声及透视下引导置入不同大小的新型房间隔造口支架,术后1周、2周、3周、4周、8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造口通畅性,并处死动物进行大体解剖、光镜和电...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例内镜超声引导下经胃胰腺包裹性坏死开窗引流术失败的患者,术中及时行补救措施(经胃于囊腔内置入鼻-胰引流管),最终实现囊肿引流,同时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临床应用新型哑铃状覆膜金属支架经胃引流胰周积液(PF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期间长海医院应用新型哑铃状覆膜金属支架行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经胃引流PFC的46例患者病例和随访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共行49次穿刺引流,包括3例同时置入2枚支架的患者。操作成功率95.9%(47/49),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1.8%(14/44),其中严重并发症2例,分别为延迟性出血和腹膜炎。再介入率22.7%(10/44),术后住院时间1~40 d,平均6 d。术后随访9~28个月,平均18.4个月,引流成功率90.9%(40/44),支架拔除时间为20~142 d,平均59.4 d,PFC复发率10.0%(4/40)。结论 新型哑铃状覆膜金属支架用于EUS引导下PFC的经胃引流是有效和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EUS)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PPC)引流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7例PPC患者行EUS以探查和确定适当的穿刺点及穿刺深度,经内镜活检孔将穿刺针刺入PPC腔内,用注射器抽出囊液,X线引导下沿针孔插入导丝,沿导丝置入针状刀以切开胃壁和囊壁,行球囊扩张,根据囊液性状选择引流方式.评价操作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操作技巧.结果 4例行鼻囊肿管外引流,9例行双猪尾支架内引流,4例行鼻囊肿管和双猪尾支架联合引流,其治疗成功率分别为3/4、7/9、4/4.1例患者于支架放置成功后见穿刺部位渗血,因内镜下治疗等措施无效而转行外科手术缝扎止血.4例患者在PPC引流过程中出现感染,其中2例因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转行外科手术切除,另2例经静脉滴注囊液细菌敏感抗生素和经鼻囊肿管甲硝唑溶液冲洗PPC处理后痊愈.中位随访时间为28.5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EUS引导下PPC引流术安全有效,支架和鼻囊肿管引流对PPC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胆道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引流胰腺假性囊肿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在长海医院接受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经胃胰腺假性囊肿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引流的11例患者病例和随访资料。引流方法采用EUS引导下经胃壁穿刺至囊腔,置入导丝,用囊肿切开刀进行针道扩张,置入金属覆膜支架引流。术后定期随访,囊肿消失后拔除支架。评价操作成功率、治愈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1例患者均完成囊肿穿刺、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引流术,手术成功率为100%,2例患者并发感染,1例患者发生支架移位,无出血、穿孔、死亡病例。其中7例已完成支架拔除术,囊肿均完全消失。结论EUS引导下经胃穿刺胆道覆膜金属支架引流胰腺假性囊肿手术成功率、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感染的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在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直接经内镜坏死组织清创术(EETN)的疗效。方法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自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间经临床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行胰腺增强CT及EUS明确为包裹性坏死并感染,回顾性分析在EUS引导下经胃穿刺置入双猪尾塑料支架+鼻胆管于坏死腔内引流+冲洗,并行内镜直视下坏死组织清创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25例合并感染的包裹性坏死患者中,EETN组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ETN;其他治疗组14例,包括保守治疗6例、经皮置管引流8例。EETN组中,1例术中出现活动性出血,为囊内大出血合并休克,经血凝酶、奥曲肽、输血等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术中并发囊内及胃壁坏死腔内少量出血,内镜下止血均成功,未出现脏器穿孔、胰瘘、空气栓塞、败血症或死亡病例。EETN术后症状消失6例,病情好转4例,随访(8.2±4.7)个月,1例患者失访,复查CT均提示包裹性坏死消失或较前明显缩小。结论EETN治疗与胃壁紧密粘连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并感染安全有效,尽管术中出血常见,但严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巨大肿瘤造成胆管完全阻塞时,内引流术难以成功.作者应用经皮胃造瘘术,把胆管引流(PTCD)管与经胃瘘插至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导管相连形成经皮胆管十二指肠瘘引流,试用于1例胰头癌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方法:在超声引导下施行PTCD术.然后插入胃镜注气使胃充分扩张,在透视下把内镜的光源转向胃体中部前壁并推向前腹壁,用手指压腹壁可见光源,以确定穿刺部位和方向.然后用超声校正部位,以防止穿刺到肝脏、横结肠等脏器.局麻后在皮肤上作一小切口,用Seldinger穿刺针从胃前壁穿入胃内,经导丝将减压管推入,使导管一端固定在胃壁上,另一端固定于腹壁,形成胃造瘘,再通过胃造痿插入导管到十二指肠,此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EUS-GBD)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US-GBD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引流,平均操作时间(26.0±3.1)min。4例患者置入双猪尾型塑料支架;1例患者Ⅰ期植入鼻胆引流管,5 d后在内镜下剪断引流管作内引流。5例患者术后胆囊炎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46~692 d,所有患者未出现胆囊炎复发和支架移位。结论 在有经验的内镜中心,对于无手术条件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行EUS-GB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入院后急诊行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常规禁食水、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术后3~4周择期拔管。[结果]21例均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穿刺置管引流术,无胆瘘、出血、胃肠道损伤、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引流管自行脱出、1例出现胆囊区局限性积液、1例出现引流管阻塞;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复查超声胆囊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建患者经腹壁空肠造瘘行ERCP诊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腹壁空肠造瘘行ERCP诊疗的消化道重建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均一次性完成经腹壁空肠造瘘,其中21例(95.5%)成功完成ERCP诊疗,内镜通过瘘口到达乳头或胆肠吻合口处的时间为6—34min,平均为18.4min;另外1例失败。ERCP诊断吻合口狭窄10例、肿瘤复发8例、胆总管结石1例、内支架堵塞1例,1例未见明显异常。置入塑料胆道内支架9例,置入金属胆道支架7例,更换塑料内支架1例,取石1例,仅行柱状球囊扩张2例。术后并发早期切口感染4例,并发胆道感染1例,并发肠瘘1例。结论对于消化道重建患者经腹壁空肠造瘘行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US-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共12例因恶性梗阻性黄疸行EUS-BD的患者临床及内镜操作资料。患者均因ERCP胆管引流失败或无法完成而改行EUS-BD,包括EUS引导下经胃经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EUS-HGS)、胆管穿刺顺行金属支架置入术(EUS-AS)及经十二指肠经肝外胆管穿刺造瘘术(EUS-CDS)。记录操作完成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内血清胆红素及肝酶水平、并发症发生及处理结果、住院天数及随访等。 结果 本组患者中2例行EUS-HGS,3例行EUS-AS,7例行EUS-CDS。术后总胆红素(t=3.462,P=0.005),直接胆红素(t=3.351,P=0.006),丙氨酸转氨酶(t=2.399,P=0.037),γ-谷氨酸转肽酶(t=3.256,P=0.031)均较术前显著下降,黄疸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16.67%)。1例EUS-HGS患者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及气腹;1例EUS-CDS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均成功治疗。无急性胰腺炎、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住院天数5~26 d,平均(13.75±6.92) d。 结论 在具有丰富ERCP与EUS操作经验的内镜中心,EUS-BD可作为ERCP胆管支架置入失败后的替代方法,术后需重点监护,及时发现与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胆胰管良恶性梗阻的双支架联合引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胆、胰管良恶性狭窄或梗阻时内镜双支架联合引流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了解胆、胰管狭窄或梗阻的部位、程度,并确定置入支架的外径及长度;然后胆、胰管分别置入导丝,并在导丝引导下按常规分别置入胆管和胰管引流支架。术后观察血清淀粉酶变化及黄疸、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4例胆、胰管并存狭窄或梗阻患者(壶腹癌5例、胰头癌4例、乳头部癌3例及胰头部慢性炎症2例)均一次操作成功,置入胆管塑料支架14根(12例1根,1例2根),置入金属支架1根;同时还置入胰管支架14根。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黄疸消失率分别为50.0%、71.0%和93.0%,术后2周上腹痛缓解率为75.0%;7例腹泻患者,术后1个月5例症状消失,2例明显减轻。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早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未发现支架移位及阻塞情况。结论 胆、胰管良恶性狭窄患者经内镜双支架联合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既能解除黄疸,又能减压止痛,改善胰腺外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经胃联合经皮内镜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经胃联合经皮内镜治疗的19例IP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每例患者内镜腔内引流术(endoscopic transmural drainage, ETD)治疗(1.1±0.3)次。在ETD术中,9例患者置入双腔固定支架,2例患者置入金属覆膜支架,7例置入双猪尾塑料支架,1例仅置入鼻囊肿引流管。19例患者均在首次经皮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PCD)中置入12~14 F引流管进行引流,每人置管(1.8±1.2)根,其中3例患者后续更换为双套管持续引流,1例患者后续经皮置入金属覆膜支架进行引流。穿刺引流液培养结果为11例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4例革兰阳性球菌,1例革兰阳性杆菌,3例革兰阴性杆菌。19例患者中4例同时合并真菌感染。每例患者清创(3.1±1.8)次,其中2例行经皮内镜坏死组织清除术联合内镜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每例患者总操作(6.1±2.4)次。术后出现出血1例(5.3%),经内镜治疗后成功止血,无消化道瘘、穿孔、胰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死亡,原因为脓毒血症,其余18例经治疗后IPN明显吸收。19例患者均未转为开腹手术。结论 经胃联合经皮内镜治疗IP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