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封堵器堵闭室间隔膜部瘤缺损(PPVS)的不同部位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1日~2010年9月1日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介入治疗的102例室间隔缺损(VSD)伴膜部瘤病例,68例小腰大边封堵器组为治疗组,34例对称型室间封堵器对昭组。统计二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64例成功(94%),对照组32例成功(91%)(P>0.05)。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治疗组1例少量残余分流,对照组5例少量残余分流(P<0.05)。结论小腰大边封堵PPVS是安全和可行的方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多出口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69例多出口膜部瘤型VSD患者,经左心室造影证实右心室面均有多个出口。其中29例患者选用普通对称封堵器进行封堵(A组);40例患者选用小腰大边封堵器进行封堵(B组)。2组患者分别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粘连牢固程度,置入相应型号的普通对称封堵器或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5d。2组患者均于术后1、3、6个月定期心电图、TTE检查。结果:A组成功封堵19例,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1例术后造影示少量残余分流(<3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另10例因封堵器未能完全覆盖多发缺损口或封堵器引起心室流出道狭窄而换用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成功;B组40例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3例术后造影示少量残余分流(<3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3例和2例。结论:经导管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多出口膜部瘤型VSD疗效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与普通对称封堵器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膜部瘤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患者进行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左心室造影,根据瘤体形态分为4种类型,选择4~14mm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予以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68例采用小腰大边封堵器进行封堵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成功率94%(62/68)。术后24h复查超声心动图,8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年复查残余分流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时右心室流出道(RVOT)血流速度降低,心/胸比例(C/T)、肺动脉平均压(MPA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均有下降,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升高(P0.01)。9例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封堵器在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68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患者进行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左室造影,根据瘤体形态分为4种类型,选择4-14mm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24hr、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予以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本组68例采用细腰大边封堵器进行封堵VSD的患儿中,62例成功,成功率94%。术后24hr复查超声心动图,8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年复查残余分流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时右室流出道(RVOT)血流速度降低,心/胸比例(C/T)、肺动脉平均压(MPA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均有下降,左室短轴缩短率(FS)升高(P<0.01)。9例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3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说明小腰大边封堵PPVS是安全和可行的,并发症少,对心功能有改善。需要注意中、长期观察及随访。  相似文献   

5.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32例膜部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目的 观察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表现诊断为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 ,如有临床症状但没有右向左分流 ,且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局部解剖结构满足以下条件 :(1)膜部室间隔缺损离主动脉瓣至少 1mm ,离三尖瓣隔瓣至少 3mm ;(2 )室间隔缺损的最窄直径小于 14mm ;(3)伴膜部室间隔瘤形成时 ,瘤体未影响右心室流出道 ;(4 )外科手术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后遗留的室间隔缺损 ,且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有影响。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对患者行经导管Amplatzer双面伞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关闭治疗 ,手术中连续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X线监测。术后随访 3个月。结果 自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3月共有 32例患者行经导管Amplatzer双面伞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关闭治疗 ,其中男 17例 ,女 15例。超声测定膜部室间隔缺损直径为 3~ 8mm(平均 5 1mm) ,左心室造影测定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 3~ 8mm(平均 4 4mm) ,所选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直径为 4~ 12mm(平均 7 6mm)。堵闭操作技术成功率为 10 0 %。超声心动图示术后即刻残余分流为 11 5 % (少量分流 3 8% ,微量 7 7% ) ,2 4h后残余分流为 7 7% (为微量 ) ,3个月后有 3 8%的微量分流。手术中出现一过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膜部缺损(V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30例室间隔膜部缺损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10~57(27.2±11.5)岁。术前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膜周部缺损VSD,缺损直径2~8(4.6±1.6)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5(2.7±0.8)mm。30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5例合并存在膜部膨胀瘤,且其中1例同时合并两处室间隔缺损,29例患者确定适合行膜部VSD封堵术。结果 28例均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1例存在两处室间隔缺损合并膜部膨胀瘤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1例合并膜部膨胀瘤患者封堵后存在明显分流封堵未成功。成功病例随访9~48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封堵器位置稳定,无残余分流,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有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心血管介入治疗膜部VSD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合并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2例膜周部VSD合并膜部瘤形成患者,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6.4±10.7岁(3—45岁)。采用国产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进行VSD封堵术,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验证即刻疗效,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心电图、TTE、X线胸片随访复查。结果 11例患者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1.6%(11/12),其中包括漏斗状膜部瘤5例,菜花状膜部瘤3例,囊袋状膜部瘤3例。1例囊袋状膜部瘤患者因封堵后仍有直径3mm的中量残余分流,放弃封堵。11例患者中7例术后即刻达到完全封堵;4例术后即刻造影及TTE检查显示少量残余分流,24h后超声检查证实残余分流消失3例,另1例1个月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总完全封堵率达100%。1例患者术后新出现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者术后24h出现交界性逸博心律,2天后恢复正常,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平均随访10.2±5.2个月(3~18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晚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对合并膜部瘤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是可行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6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69例室间隔缺损(男24例,女45例),其中膜周部(PMVSD)50例、嵴内型(IVSD)9例、干下型(SVSD)8例、肌部2例。PMVSD使用对称型封堵器、IVSD和SVSD使用偏心型封堵器、膜部瘤形成合并多孔型使用对称型封堵器或大边封堵器、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使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结果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3mm~12mm,平均7.67mm±1.59mm。69例中62例封堵成功,其中50例膜周部缺损,47例成功,8例SVSD4例成功,9例IVSD及2例肌部室缺均成功。1例在术中发生封堵器脱落;1例出现脑栓塞;1例出现溶血;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国产封堵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巨大囊袋形室间隔缺损采用小腰大边封堵器和对称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超声和左心室造影检查为巨大囊袋形室间隔缺损者共计132例,其中男59例,女73例;年龄18.2±10.6(2~49)岁;缺损口左室面直径13.8±4.5(10~24)mm。按选用封堵器的类型分为小腰大边封堵器组和对称封堵器组。术后随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ECG变化。结果小腰大边封堵器组58例,其中男23例,女35例,年龄12.8±10.9(2~32)岁,植入封堵器腰部直径6~16mm;对称封堵器组74例,其中男36例,女38例,年龄15.4±10.8(2~49)岁,植入封堵器腰部直径6~24mm。小腰大边封堵器组和对称封堵器组术后3~6个月残余分流的发生率(3.4%比4.1%),新出现的三尖瓣反流(5.2%比5.4%)、主动脉瓣反流(3.4%比6.8%)和右室流出道狭窄(3.4%比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ECG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腰大边封堵器和对称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巨大囊袋形室间隔缺损效果满意,但需要注意两种封堵器选择的不同适应证,以保证最好的封堵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目的 探讨新型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7月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对 2 6例 (男 11例 ,女 15例 )膜周部VSD(2 0例合并膜部瘤 )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 3~ 4 0 (16 4± 10 7)岁 ,胸超声提示VSD的直径为 3~ 14 (4 7± 1 0 )mm。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 ,并分别于术后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2 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 ,技术成功率 96 %。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均示完全封堵 2 0例 ,少量残余分流 2例 ,微量残余分流 3例 ,均在 1天至 3个月内消失 ,总完全封堵率为 10 0 %。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例 ,但无心肌受损表现 ,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1例嵴内型VSD由于距主动脉瓣较近 ,封堵未成功。结论 应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是安全有效的 ,近期效果良好 ,但中、远期疗效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封堵器移位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发生封堵器移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介入治疗后封堵器移位患者4(男3,女1)例,3例为膜周部VSD伴膜部瘤,1例为嵴内型VSD,缺损直径分别为13、12、12和10mm,所选用的封堵器分别为16、12mm国产对称型膜部VSD封堵器,14mm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和14mm国产偏心型膜部VSD封堵器。结果4例均一次性封堵成功。术后即刻均无残余分流。2例在术后4和12h分别发生溶血,超声心动图检查封堵器位置无明显变化,但均有明显残余分流。经药物治疗后,溶血恢复正常,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第4天,心电图检查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发现封堵器明显向囊袋出口移位。转心脏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缺损,术后患者Ⅲ度AVB恢复。1例嵴内型VSD术后2周,超声心动图发现封堵器向右心室移位,有明显残余分流。随访4个月残余分流减少。结论VSD封堵治疗后,封堵器移位与缺损的病理解剖特性有关。多发生在伴有膜部瘤的膜部VSD和嵴内型VSD。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张军  朱霆  薛洁  刘利勋  左健  李寰 《心脏杂志》2009,21(4):525-52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小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PmVSD)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使用飞利浦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 MHz,对43例PmVSD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超声心动图观测。结果 ①超声心动图测得室缺缺损口左室侧均大于右室侧,多数伴右室侧多孔(多束分流)。缺损口形态为不规则形或瘤形。②心血管造影测量缺损口左右室侧大小并与超声测量值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③封堵器型号为4~14(7.7±2.5)mm,1例释放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 d消失,余成功封堵;3例少量三尖瓣返流,近期随访观察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PmVSD缺损口形态复杂,变异较大,超声心动图指导应用小腰型封堵器闭合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治疗假性室间隔膜部瘤2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总结其技术难点与临床策略。方法:226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患者,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3~15(4.25±2.71)mm,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2~16(4.37±2.84)mm。应用7~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相应封堵器。封堵器直径为4~18(6.24±2.48)mm,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5d。术后1、3个月定期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226例中220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7.3%。未成功的6例中,4例因多出口囊袋状膜部瘤不能完全封堵而建议外科手术,1例因封堵器放置后影响主动脉瓣关闭,1例因严重心律失常而放弃封堵治疗。206例术后15min左心室造影、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封堵,14例术后造影示少量分流,1~3个月后超声复查无异常分流。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8例和12例,均为一过性,1周内恢复。X线透视时间10~65(15.2±8.8)min,操作时间35~120(42.5±16.2)min。结论:经导管采用封堵器治疗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疗效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前景好。技术关键在于对膜部瘤形态的判断以及封堵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比较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TCVSD)与外科修补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优缺点 ,为临床提供优选依据。方法 外科组包括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 4 5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患者 ,采用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VSD ;TCVSD组包括同期接受TCVSD术的 4 5例膜周部VSD患者 ,采用新型偏心状Amplatzer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VSD。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和费用等情况。结果 TCVSD组 4 4例封堵成功 (技术成功率 98% ) ,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3例 (均小于 2mm) ,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例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外科手术组全部手术成功 ,无死亡 ,术后出现残余分流 1例 (3~ 4mm) ,心包积液 1例 (后行切开引流术 ) ,切口内出血 1例(后行二次缝合术 ) ,左前分支阻滞 2例。两组间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径 (LVEDD)的减小程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总住院天数及特护天数TCVSD组要明显少于外科组 ,治疗总费用及器材费TCVSD组要明显高于外科组。结论 TCVSD术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具有并发症较少 ,术后恢复快 ,不留疤痕等优点 ,但治疗费用较高 ;对于部分选择性病例 ,TCVSD术可以逐步替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膜周部VSD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产封堵器对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体会。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证实有适应证的并发膜部瘤形成的VSD患者20例,行介入封堵治疗,并根据膜部瘤形态进行分型,制定封堵策略,选择封堵器和封堵方式。结果:①20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介入并发症发生;②20例膜部瘤呈4种类型,漏斗型8例、囊袋型5例、菜花型5例、弯管型2例;③根据缺损口大小及膜部瘤类型分别使用细腰大边型、非对称型、对称型封堵器均封堵成功;④改良猪尾导管在膜部瘤型VSD封堵术中效果显著。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膜部瘤型VSD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有封堵适应证VSD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Ⅰ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PDA Occluder I)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pm VSD)封堵术的安全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5月,18例(男性6例,女性12例)pm VSD患者接受封堵治疗,14例单独应用1枚PDA封堵器,4例同时应用1枚PDA封堵器和1枚VSD封堵器。患者年龄3.5~51岁,中位数17岁,随访时间3~72个月。对封堵成功率,术后相关并发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pm VSD均合并膜部瘤,13例右心室面单发破口,5例2处或多发破口。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无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2例封堵术后少量残余分流,1例随访至第12个月残余分流消失。结论:Ⅰ代PDA封堵器应用于部分选择性合并膜部瘤的pm VSD,短-中期随访效果满意,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技术难点。方法:选取年龄小于3岁患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18例(婴幼儿组),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X线影像指导下完成介入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另选20例年龄在3~7岁之间的患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但不伴假性膜部瘤且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婴幼儿组15例患儿成功封堵,2例术后造影示少量分流(<3mm),其中1例24h后、1例1个月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1例和2例,均1周内恢复。术后发生股动脉血栓2例、股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婴幼儿组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成功例数较对照组少,心脏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其他并发症较对照组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是可行的,应加强对其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心脏、血管等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经导管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全组 2 0例 ,年龄8± 6 (2~ 17)岁。室间隔缺损直径为 7.2± 2 .3(2 .0~ 14 .0 ) mm。经 7F或 8F传送鞘置入双盘状封堵器 ,封堵后即刻行左心室造影 ,术后 1d及 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再通。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术后左心室造影显示 ,6例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 ,14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术后 2 4 h、术后 1月超声心动图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 :应用双盘状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可靠 ,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1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封堵器治疗的pmVSD患者604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术后3~7 d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胸片.结果 604例患者中封堵成功576例,共置入封堵器583枚,放弃封堵28例,手术成功率95.4%.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猝死等并发症发生.8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类型的传导阻滞,其中右束支传导阻滞56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4例.3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11例,9例在3周内恢复,2例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中1例术前有一过性cAVB,另1例为同时封堵房间隔缺损并室间隔缺损的患者.术后即刻,69例(12.0%)有微量-少量残余分流,术后7 d,31例分流完全消失,仍有38例(6.6%)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加重5例,2例由术前的微量加重到术后少量反流,3例由少量加重到中量;术后出现三尖瓣微-少量反流32例,中量反流3例.5例机械性溶血,其中1例持续5 d无好转,经导管取出封堵器,其余4例均在术后3~14 d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经加压包扎后消失.封堵器脱落1例,经导管取出,并成功行封堵治疗.封堵器移位1例,在原位置入另一封堵器.结论 使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总结应用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膜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适应证、操作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集儿科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02例,男115例,女87例,年龄(6.4±3.6)岁,体重(22±10)kg。选用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术前行心血管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类型、部位,包括是否有膜部瘤缺损、缺损口到主动脉瓣的距离。结合三维超声定量,确定适应证,建立股动脉-室间隔-股静脉轨道,在超声的配合下,进行封堵术。结果202例患儿,左心室造影显示不符合适应证12例,失败6例,成功封堵184例(成功率96.8%);肺循环/体循环分流量1.8±0.6;左心室造影显示缺损口大小(4.8±2.3)mm,与主动脉瓣距离(4.4±1.9)mm;输送长鞘(7.3±0.6)F;封堵器型号(7.2±2.6)mm;建立轨道时间(27.2±8.3)min;手术时间(86±21)min;X线透视时间(12.1±3.7)min;住院时间(8.7±2.2)d;合并症:即刻残余分流33例,主动脉瓣反流2例,轻度溶血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左前半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8例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2例;3~24个月随诊结果: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左前半传导阻滞1例,电轴左偏或左心室高电压6例。结论经导管Amplatzer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可行,成功率高,残余分流低,并发症较少,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