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患者男性,30岁。因左眼瘙痒、异物感1个月余,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既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史,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全身体检:阴部瘙痒且内裤内可见虫体尸体,请皮肤科医师会诊,虫体为耻阴虱。眼部检查:左眼上睑睫毛棕色半透明颗粒状椭圆形物质附着,睑缘充血,睑板腺口阻塞;其余眼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显微镜下检查拔出的睫毛,可见大量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未孵化的虫卵呈棕黑色颗粒状(精粹图片1)。临床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阴虱病;左眼睫虱病;左眼螨虫性睑缘炎。  相似文献   

2.
寄生在人体的蠕形螨主要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在眼部,毛囊蠕形螨寄居于睫毛毛囊,而皮脂蠕形螨寄居于睫毛皮脂腺和睑板腺。关于蠕形螨是否导致睑缘炎目前仍有争议。对蠕形螨睑缘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报道不一。本文对蠕形螨睑缘炎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睑缘位置睫毛根部毛囊蠕形螨检出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福建省新招录消防员340名,随机分为3组:内侧组(108名)、中央组(115名)及外侧组(117名),根据组别不同,分别拔取左眼上下睑睫毛各3根,共计6根,在光学显微镜下查找蠕形螨并计数。6根睫毛中存在任一虫期的毛囊蠕形螨则为阳性。采用χ^(2)检验进行各数据间的比较。结果在340名受检者中,共有51名蠕形螨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5.00%;阳性者中,上睑阳性率为70.59%(36/51),下睑阳性率为33.33%(17/51),毛囊蠕形螨上睑阳性率高于下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侧组的108名受检者中,16名毛囊蠕形螨检查阳性,阳性率为14.81%;在外侧组的117名受检者中,12名毛囊蠕形螨检查阳性,阳性率为10.26%;中央组阳性率最高,115名受检者中,23名毛囊蠕形螨检查阳性,阳性率为2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睑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率高于下睑,而睑缘中央、内侧及外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应首选上睑睫毛进行毛囊蠕形螨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眼蠕形螨感染与其血清免疫反应的关系.方法:观察68例住院患者眼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收集每例患者双眼上下睑共8条睫毛,进行蠕形螨计数,分别记录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数量.用Western blot分析从蔬菜芽胞杆菌分离出来的两种蛋白62-kDa和83-kDa与患者血清的免疫反应情况.结果:所有68例患者无面部红斑痤疮,无眼睑炎,按血清反应分阳性和阴性两组,年龄匹配(P=0.888),性别匹配(P=0.595);按睫毛蠕形螨感染分阳性和阴性两组,年龄匹配(P=0.590),性别匹配(P=0.329).血清免疫反应与眼部蠕形螨感染无统计学相关关系(P=0.925),在蠕形螨感染阳性组38例中27例(71%)血清反应阳性,在蠕形螨感染阴性组30例中,血清反应阳性21例(70%).与蠕形螨计数也无统计学相关关系(P=0.758).结论:当眼部感染蠕形螨但不发病时,血清检查不必要,但当眼部出现眼睑炎时,建议查睫毛螨虫和血清免疫反应,一旦两者均阳性,全力除虫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睫毛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以分析睫毛蠕形螨感染与MGD的相关性。

方法:将2017-09/2018-03于福建省老年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中老年患者(年龄≥40岁),分为MGD组患者137例137眼和非MGD组患者96例96眼,进行裂隙灯下检查睑缘情况、睑板腺脂质分泌性状、角膜荧光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等相关检查。同时取受检者眼部睫毛,在显微镜下查找蠕形螨并计算其数量。比较两组患者蠕形螨检出阳性率,并分析蠕形螨感染数量与睑缘评分、睑板腺脂质分泌性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MGD组患者蠕形螨检出阳性率为89.1%,高于非MGD组患者(74.0%,P<0.05)。蠕形螨感染数量与睑缘评分(r=0.89,P<0.05)、睑板腺脂质分泌性状评分(r=0.67,P<0.05)、角膜荧光染色评分(r=0.35,P<0.05)均呈正相关,与泪膜破裂时间呈负相关(r=-0.37,P<0.05)。非MGD组蠕形螨感染阳性患者中轻度感染率为60.6%,显著高于MGD组(37.7%,P<0.05)。

结论:中度及重度以上的眼部蠕形螨感染和MGD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中老年MGD患者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 蠕形螨感染引起的睑缘炎在临床上常见,目前中国对蠕形螨检查的相关研究中提及的方法多样,缺乏统一的操作程序介绍和评价.如何为睑缘蠕形螨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 建立睑缘蠕形螨临床检查方法及操作流程,并分析睑缘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15年1-1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诊断为睑缘炎及其他伴眼痒、眼干等症状的患者1 052例.裂隙灯显微镜下行患眼睑缘睫毛根部拍照,每眼眼睑拔取3根睫毛行蠕形螨检查,照相记录.3根睫毛中任意1根裂隙灯显微镜下发现蠕形螨或虫卵者,即为睑缘蠕形螨检查阳性. 结果 1052例睑缘炎患者中发现蠕形螨感染者582例,阳性率为55.3%.随着年龄的增加,睑缘蠕形螨感染率增高,>60岁组患者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47,P=0.001).不同性别间蠕形螨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该法室内检验周转时间(TAT)为(11.4±5.2) min. 结论 建立了裂隙灯显微镜下采样及显微镜观察记录睑缘蠕形螨感染的检查方法和操作规程.该方法简便快速,规程具有操作性,可推广应用于临床睑缘蠕形螨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睫毛蠕形螨感染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11/2018-06就诊于本院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220例440眼,根据是否并发睫毛蠕形螨感染将其分为未感染组和感染组,每组110例220眼,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眼部功能指标,评估睫毛蠕形螨感染的临床特点。

结果:感染组患者瘙痒感、异物感、眼痛、干涩感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眼红、分泌物增多、疲劳感、畏光等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两组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且感染组低于非感染组(P<0.05); 非感染组角膜染色评分及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均低于感染组(P<0.05)。

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睫毛蠕形螨感染后更容易出现瘙痒、干涩、眼痛等症状,增加角结膜上皮损害,重视蠕形螨感染检查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睑缘炎患者眼部蠕形螨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睑缘炎患者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及眼部蠕形螨感染存在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眼科门诊睑缘炎患者及其他伴眼痒症状外眼眼疾患者,拔取受检者眼部睫毛,进行蠕形螨检查.结果共收集满足条件患者71例,其中40例为睑缘炎患者,31例为非睑缘炎患者.40例睑缘炎患者中36例(90%)蠕形螨感染阳性,31例非睑缘炎患者中,10例(32.3%)蠕形螨感染阳性.两组间蠕形螨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36例蠕形螨感染的睑缘炎患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为72.2%(26例),55.6%(20例)患者病程大于等于6个月.结论 睑缘炎患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较高,蠕形螨感染可能是顽固性睑缘炎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与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发生的相关性。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MGD患者60例(60眼),平均年龄(43.10±12.64)岁。方法 根据睑缘充血有无分为有炎症的MGD组(A组,38例)、无炎症的MGD组(B组,22例),再将A组中蠕形螨检出阳性者,根据蠕形螨数量的不同分为3~6只/眼组(a组)、7~10只/眼组(b组)、>10只/眼组(c组)。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率及各体征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 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率、睑缘体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分泌难易程度及睑板腺缺失评分。 结果 A组患者蠕形螨检出阳性率为86.84%,高于B组患者(18.18%)(P=0.001)。A组患者睑缘鳞屑、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分泌难易程度评分分别为1.76±1.12、1.79±0.47,1.70±0.98,均高于B组(分别为0.52±0.51、1.34±0.53、0.68±0.60)(P=0.001、0.004、0.001);两组睑板腺缺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91)。a、b、c三组间睑缘鳞屑和睑板腺分泌难易程度评分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在A组蠕形螨检出阳性的33例患者中,蠕形螨检出数量与睑缘鳞屑(r=0.65,P=0.001)及睑板腺分泌物排出难易程度(r=0.64,P=0.001)呈高度正相关,而与睑缘充血、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及睑板腺缺失无相关性(P=0.197、0.114、0.988)。结论 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可通过导致睑缘炎性反应,引起或加重睑板腺功能障碍。对睑板腺功能障碍伴有睑缘炎的患者应注意排除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的可能。(眼科, 2016, 25: 387-3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状况及其与眼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SS患者22例(44眼)作为SS组,同期在干眼门诊就诊的非SS的干眼病患者21例(42眼)作为对照组(非SS组)。2组患者均进行5项干眼问卷(DEQ-5)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无创伤泪河高度、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比例、荧光素染色角膜评分、睫毛毛囊蠕形螨计数的检查。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判定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非SS组蠕形螨数量明显高于SS组(Z=-2.41,P=0.021)。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与睑板腺缺失比例(r=0.40,P=0.02)和DEQ-5量表的分数(r=-0.70,P=0.02)存在相关性,而在非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仅与DEQ-5量表的分数存在相关性(r=0.63,P=0.04)。而当按照蠕形螨阳性与阴性分类时,2组间仅睑板腺缺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4,P=0.002)。结论:相比非SS干眼患者,SS患者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数量更少。DEQ-5量表分数、上睑板腺缺失比例与蠕形螨的检出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11.
蠕形螨是一类小型永久性寄生螨,在眼部主要寄居于毛囊、睑板腺及皮脂腺,可引起异物感、眼痒、眼干等眼部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文献报道蠕形螨可引起多种眼部疾病,如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霰粒肿、结膜炎、角膜炎、翼状胬肉等,甚至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也存在相关性。蠕形螨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眼科医师的关注。现对蠕形螨相关眼部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提高眼科医师对蠕形螨相关性眼部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睑缘炎患者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以及眼部蠕形螨感染与干眼发生存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眼科门诊睑缘炎患者及其他伴眼痒症状眼疾患者,拔取受检者眼部睫毛,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进行干眼三项试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结果共收集满足条件患者156例,其中91例为睑缘炎患者,65例为非睑缘炎患者。91例睑缘炎患者中82例(90%)蠕形螨感染阳性,65例非睑缘炎患者中,21例(32.3%)蠕形螨感染阳性,两组间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82例蠕形螨感染的睑缘炎患者中,同时伴有干眼症患者为72.2%(59例),21例蠕形螨感染的非睑缘炎患者中,同时伴有干眼症患者为14.3%(3例)。两组间干眼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睑缘炎患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增高,蠕形螨感染可能是顽固性睑缘炎致病原因,且引发干眼发生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复发性霰粒肿患者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及引起霰粒肿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19-01/05于我院眼表和角膜病科门诊就诊确诊“霰粒肿”的患者,A组32眼为复发性霰粒肿组,B组30眼为初发性霰粒肿组,C组35眼为无眼病的正常对照组。生物光学显微镜观察蠕形螨睫毛根部阳性感染率,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睫毛根部、睑板腺管开口蠕形螨感染情况。

结果:生物光学显微镜观察情况:A组患者睫毛的蠕形螨检出率为78%,显著高于B组(57%)和C组(34%)。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情况:A组患者睫毛的蠕形螨检出率为88%,显著高于B组(67%)和C组(37%); A组患者睑板腺开口的蠕形螨检出率为69%,显著高于B组(23%)和C组(14%)。

结论:复发性霰粒肿患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较高,蠕形螨感染可能是顽固性霰粒肿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蠕形螨感染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2018-04/09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眼科门诊MGD患者94例94眼,入组患者检查以下指标:眼表疾病指数(OSDI)、Schirmer I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泪河高度、上睑板腺缺失评分、下睑板腺缺失评分、睑板腺缺失总评分、蠕形螨计数,对比蠕形螨检出阳性组和阴性组以上指标有无差异并分析蠕形螨检出阳性组蠕形螨计数与以上指标相关性。

结果: MGD患者94眼中54眼蠕形螨阳性,检出阳性率57%,与年龄无明显相关,男性中检出率高于女性。蠕形螨检出阳性组上睑板腺缺失评分及睑板腺缺失总评分高于蠕形螨检出阴性组\〖2.00(1.00, 2.00)vs 1.00(1.00, 1.50)分,P=0.02; 3.00(2.00, 4.00)vs 2.00(1.00, 3.00)分,P=0.04\〗,OSDI、S I t、BUT、FL、下睑板腺缺失评分无差异(P>0.05)。蠕形螨检出阳性的MGD患者中蠕形螨计数与上睑板腺缺失分级评分(rs=0.37,P=0.03)、睑板腺缺失总评分(rs=0.44,P=0.01)呈正相关,与其他检查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蠕形螨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眼表功能有一定影响作用,与睑板腺缺失呈正相关,蠕形螨感染数量增加,睑板腺缺失加重,进而加重眼部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5.

蠕形螨是一种寄生于人体内的常见寄生虫,根据寄生的部位不同分为毛囊蠕形螨与皮脂蠕形螨。蠕形螨属于条件致病性微生物,部分感染者可无临床症状,但也可引起以睑缘炎为代表的多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眼干涩、异物感、袖套样分泌物附着以及眼表刺激症状等。蠕形螨睑缘炎的诊断需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测共同确定,治疗方法包括植物精油在内多种药物及物理治疗。目前,对于蠕形螨睑缘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日渐完善,但蠕形螨感染与其致病性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本文对目前蠕形螨的特点、蠕形螨睑缘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未来蠕形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改良Coston法的诊断效能及可重复性,并比较改良前、后睑缘蠕形螨检出特征。设计 诊断技术评价。研究对象 2018年北京同仁医院临床拟诊为蠕形螨性睑缘炎患者131例。方法 传统及改良Coston法均自患者双眼上、下睑睑缘三个位置(内侧、中央、外侧)处,各拔取睫毛一根(选择距离睑板腺开口最近的睫毛)。传统Coston法为直接拔出睫毛,改良Coston法为环绕毛囊的螺旋式拔出。睫毛拔下后镜检并计算毛囊蠕形螨各期虫体总数。78例进行改良前后检出特征比较研究,53例进行改良Coston法可重复性分析。所有取样均由同一位具有相关经验的技师操作。采用SPPS20.0对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描述、比较蠕形螨检出量及阳性率,计算并分析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值;采用R语言软件比较不同取样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主要指标 ICC、AUC、毛囊蠕形螨的阳性率、检出率、检出量。结果 改良Coston法的重复性较高,ICC=0.874,AUC=0.944。取样2根(中央+外侧)时的AUC值与取样3~5根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可重复性最高(ICC=0.897)。改良后的阳性率及总检出量(82.1%,499.7只)均高于改良前(66.7%,437.28只)(P=0.028,0.000)。结论 改良Coston法拔睫毛镜检的诊断效能高、可重复性好,且可提高蠕形螨检出率。中央及外侧共取样2根的精减取样组合,与传统的内、中、外侧共取样3根的方法相比,具有相似的诊断效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茶树精油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9-06于本院就诊的蠕形螨感染所致睑缘炎患者120例240眼临床资料,按照使用茶树精油浓度10%、15%、20%、25%将患者分4组,每组各30例60眼。给予所有患者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再用不同浓度的茶树精油擦洗清洁睑缘。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2、4wk后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差异。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BUT、FL和SⅠt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各组治疗4wk后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2wk后(均P<0.008)。治疗2、4wk后各组间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以10%茶树精油组最高,25%茶树精油组最低(均P<0.008)。治疗后各组BUT较治疗前升高,并于第4wk达到峰值。治疗2、4wk后各组间BUT以25%茶树精油组最高、10%茶树精油组最低(均P<0.008)。治疗后各组FL、SⅠt较治疗前降低,并于第4wk达到最低值。治疗2、4wk后各组间FL均以25%茶树精油组最低、10%茶树精油组最高(均P<0.008)。结论:与10%茶树精油组相比,15%茶树精油组可有效驱螨、缓解蠕形螨睑缘炎患者临床症状和眼部体征,且安全性高于20%、25%茶树精油组,可作为抗蠕形螨睑缘炎茶树精油的首选浓度。  相似文献   

18.

眼部蠕形螨感染主要表现为眼表疾病,具体包括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症、蠕形螨性睑缘炎、霰粒肿、角结膜炎等。其诊断相对简单,在显微镜下就可以实现诊断; 但是由于疾病症状相似、检查遗漏、经验诊疗等主客观因素,该病易被误诊。眼部蠕形螨感染的治疗手段丰富,包括外用茶树油等植物提取物、口服或外用药物、物理疗法(以强脉冲光疗法、艾灸疗法为代表)、联合治疗等。本文就蠕形螨相关性眼表疾病及相应诊断、治疗作一综述,以探讨该病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9.
蠕形螨是人体内一种常见的小型寄生虫,体长约150~350μm,主要分布在人类的皮脂腺和皮肤毛囊中。近年来众多的皮肤科及眼科方面的研究表明蠕形螨与玫瑰痤疮、睑缘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其中蠕形螨睑缘炎已成为临床的关注点之一。蠕形螨睑缘炎是蠕形螨感染睑缘而引起的睑缘皮肤炎症反应,严重者甚至会累及角膜和结膜,影响视力。蠕形螨睑缘炎是一种广泛存在且容易忽视的疾病,睑缘炎患者蠕形螨的感染率可达90%,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有光学显微镜检查及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目前蠕形螨睑缘炎的治疗主要以除螨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茶树油、甲硝唑等。其高危因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有关蠕形螨睑缘炎的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睑缘鳞屑与眼睑蠕形螨寄居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蠕形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迄今只有两个种类被发现寄居于人体体表,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蠕形螨寄居眼部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从无任何不适到睑缘充血,痒,刺痛感,异物感等睑缘炎典型体征.蠕形螨导致的睑缘炎常反复发作,难彻底治愈,在睑缘常发现鳞屑存在[1-2].为了研究眼部蠕形螨感染的规律,本文对睑缘鳞屑数量的多少和睫毛蠕形螨计数进行研究,探讨睑缘鳞屑数量与睫毛蠕形螨寄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