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王梓  李一壮  李青 《眼科新进展》2012,32(9):859-861,864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64例(80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后1周、4周、8周和12周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前及术后1周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采用Zeiss-Humphrey OCT3仪于术前1周,术后1周、4周、6周、8周和12周分别检查术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 A、B组术后BCVA较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6.95%和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1周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89.37±24.95)μm和(191.87±22.61)μm,与术前(158.13±19.11)μm和(159.20±16.18)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6周时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仍较术前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8周、12周时A、B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术后发现黄斑囊样水肿1眼,第12周复查时已消退。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不同方式白内障手术后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有增加,但是大多达不到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标准,在8周左右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几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变。方法: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术前、术中无并发症患者56例56眼,行术前及术后1,3mo黄斑区OCT检查,观察术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视力变化。结果:56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术前为241.3±9.9μm,术后1mo为(260.7±16.8)μm,术后3mo为(245.6±17.6)μm,术后1mo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术后3m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37)。术后1mo,2眼出现黄斑囊样水肿,术后3mo,1眼黄斑囊样水肿消退,另1眼黄斑囊样水肿较前略降低,其余眼未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mo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增加,术后3mo大部分黄斑水肿消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生物以及手术参数对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10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晶状体核分级、眼轴长度、超声时间、切口累积消散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分析黄斑中心凹厚度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01)。术前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54.43±17.43)μm,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182.28±30.78)μm,平均增加(22.85±25.57)μ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1眼术后2周发生黄斑囊样水肿。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量与核硬度、超声时间、CDE以及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分别为P<0.001、P=0.006、P=0.031、P=0.047),但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386)。术后黄斑中心凹的增加量与BCVA的负对数(LogMAR)呈正相关(r=0.884,P<0.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有所增加,其与视力的下降有一定的相关性。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核硬度、超声时间、CDE和眼轴长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TA)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的疗效。方法:对21例22眼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CME患者行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随访0.5a,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视力、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术前视力平均0.25±0.23,术后3mo平均0.58±0.2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OCT随访检查,术后所有病例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有下降,术前平均为(482.37±102.54)μm,术后3mo平均为(205.46±113.35)μm,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沈秋妤  刘丹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7):1214-1216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白内障患者的手术眼作为手术组,对侧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术中无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 wk;1,3,6 mo黄斑区行OCT测量,观察两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手术组:术后1 wk和1,3 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其中12眼术后出现黄斑水肿,均发生于术后2~4wk,包括10眼中心凹增厚及2眼黄斑囊样水肿,其中11眼于6 mo内自愈。对照组: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后1 wk;1,3,6 mo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前、术后6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 wk和1,3 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增加,少数患者会出现黄斑水肿,但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疗效及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的白内障患者72例(80眼),其中单纯白内障患者40例(44眼),合并AMD患者32例(36眼);于我院门诊就诊确诊近期不行手术合并AMD的白内障患者30例(32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d、1周、4周、3个月检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组织变化情况,并作比较。结果单纯白内障组和合并AMD组分别有43眼(97.73%)和25眼(69.44%)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AMD未手术组12眼(37.50%)视力有不同程度下降,未发现视力提高者。单纯白内障组和合并AMD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加,但仅在术后4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P=0.012;t=3.076,P=0.003),且与单纯白内障组相比,合并AMD组术后4周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4,P=0.044);AMD未手术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白内障组有5眼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1眼于术后4周出现黄斑囊样水肿;合并AMD组有8眼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2眼出现黄斑囊样水肿,未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产生者;AMD未手术组观察期内未发现黄斑区明显改变者。结论合并AMD的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视力可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本身并不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产生。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对于合并AMD的白内障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糖尿病患者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效果。
  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对照研究。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4眼)术后1d始接受口服芪明颗粒4.5g,每日3次和维生素C片0.1g,每日3次治疗;对照组(42眼)接受维生素C片0.1g,每日3次。6mo后使用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病率和所有患者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
  结果:OCT检查发现,治疗组黄斑囊样水肿2眼(6%),对照组黄斑囊样水肿6眼(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治疗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211.76±41.21μm)显著低于对照组(278.36±48.94μm)(P<0.01) 。
  结论:芪明颗粒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张晶  周跃华 《眼科》2011,20(5):315-321
目的探讨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Femto LDV飞秒激光及微型角膜刀负压吸引对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影响。设计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行Femto LDV飞秒激光和微型角膜刀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各51例102眼。方法分别在LASIK术前、术后30分钟、术后1天、3天及1周应用傅立叶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术(FD-OCT)检测黄斑区总视网膜厚度、黄斑内层视网膜厚度及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扫描模式分别为黄斑总厚度MM6、黄斑神经节细胞丛GCC及视盘ONH程序。主要指标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及象限厚度,黄斑内层视网膜厚度,RNFL平均厚度及象限厚度。结果飞秒激光组术后30分钟黄斑中心凹及黄斑中心凹旁平均视网膜厚度(243.19±25.51μm,316.21±14.77μm)较术前(238.62±26.58μm,311.67±15.23μm)明显增厚(t=3.272,3.052,P=0.0020,.003);微型角膜刀组术后30分钟黄斑中心凹及黄斑中心凹旁平均视网膜厚度(249.85±22.41μm,320.21±15.97μm)较术前(241.96±17.09μm,314.71±15.86μm)明显增厚(t=3.72,2.179,P=0.000,0.032);术后30分钟飞秒激光组黄斑中心凹、黄斑中心凹旁平均厚度及各象限厚度均低于微型角膜刀组(P均<0.05),但黄斑周边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飞秒激光组与微型角膜刀组术后30分钟、术后1天、3天和1周,黄斑内层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飞秒激光组和微型角膜刀组术后30分钟视乳头旁3.45 mm直径范围内RNFL平均厚度(104.17±9.31μm,105.07±9.78μm)均明显低于术前(106.06±9.70μm1,07.10±10.68μm)(t=2.936,4.559,P=0.004,0.000);组间比较,术后30分钟飞秒激光组颞侧象限RNFL厚度(88.81±14.04μm)明显高于微型角膜刀组(84.45±13.24μm)(t=2.094,P=0.038),其余象限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飞秒激光及微型角膜刀在LASIK术后早期均会引起黄斑区视网膜局限性水肿和RNFL厚度变薄,但飞秒激光对黄斑区及RNFL的影响均小于微型角膜刀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颞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特征,分析视野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2月至1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B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34例(34眼)作为BRVO组,同期健康人16人(29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压、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FFA)、SD-OCT、自动静态视野计检查。比较两组采用SD-OCT测量的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视野平均光敏度(mean sensitivity,MS)及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结果BRVO组中,黄斑区视网膜可呈海绵样弥漫型视网膜增厚、黄斑囊样水肿、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及混合型(前三种模式特征皆有)等多种形态表现。BRVO组黄斑中心凹,黄斑中心内外环的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共9个区域的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98.09±106.69)μm、(425.06±99.09)μm、(467.18±89.36)μm、(402.53±94.27)μm、(349.47±61.61)μm、(367.44±98.67)μm、(440.88±79.37)μm、(343.32±47.43)μm、(292.91±40.66)μm,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分别为(234.21±12.16)μm、(303.21±14.47)μm、(317.90±13.81)μm、(316.59±15.32)μm、(316.76±13.00)μm、(269.48±14.19)μm、(286.86±11.79)μm、(294.76±12.98)μm、(268.76±13.71)μm,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RVO组、正常对照组下方视野MS分别为(18.71±5.47)dB、(27.17±1.18)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内环上半侧、黄斑中心外环上半侧视网膜厚度与下方视野MD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BRVO合并的黄斑水肿呈现形态多种、分布广泛的特征,同时具有下方视野损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在评估视力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RP并发白内障患者38例(58眼),均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根据SD-OCT下黄斑区椭圆体带的形态将患者分为3组,A组:黄斑区椭圆体带缺失(19眼),B组:黄斑区椭圆体带可见但不连续(18眼),C组:黄斑区椭圆体带完整(21眼)。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组内手术前后BCVA和组间手术前后BCVA;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SD-OCT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并进一步对术后BCVA与黄斑中心凹厚度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BCVA和黄斑区椭圆体带长度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手术前后BCVA之间、术后BCVA与黄斑区椭圆体带长度之间均呈直线相关(r=0.855、-0.622,均为P<0.01)。A组、B组和C组术前BCVA分别为(2.41±1.05)logMAR、(1.17±0.64)logMAR和(0.83±0.59)logMAR,术后第1天BCVA分别为(1.16±0.90)logMAR、(0.52±0.27)logMAR和(0.21±0.19)logMAR。各组患眼术后第1天BCVA均好于其术前视力(t=5.246、4.632、6.198,均为P<0.01)。3组患眼术后第1天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760,P<0.01)。A组、B组和C组黄斑区椭圆体带长度分别为(0.00±0.00)mm、(1.16±0.57)mm和(4.04±1.26)mm,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00.84±45.49)μm、(203.44±33.33)μm和(248.19±37.79)μm。术后BCVA与黄斑中心凹厚度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754,P<0.01)。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RP并发白内障可有效改善视功能。术前视力差、黄斑区椭圆体带结构的破坏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变薄是患者手术后视力不良的指征,SD-OCT对评估视力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术中无并发症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2例(138眼)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对所有术眼行视力和黄斑区OCT检查,观察术眼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8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7~0.40,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视网膜形态结构均无明显异常,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fovea thickness,CF、)为(239.72±12.31) μm;138眼成功施行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部无明显炎症反应,眼底镜下未见黄斑区异常;术后1周和1个月OCT检查均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CFT分别为(248.33±10.87) μm和(241.29±9.68) μm,较术前均略有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成功施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短期内平均CFT较术前有所增加,术后OCT检查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部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田芳  冯文国 《眼科研究》2005,23(6):632-635
目的观察白内障顺利进行超声乳化术后黄斑部的变化。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析50眼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33眼合并糖尿病或葡萄膜炎或高度近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2、4、6、8周及3个月的黄斑部变化及60只正常眼的黄斑部。结果正常人中心注视点厚度为(151.5±11.1)μm,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中心注视点厚度增加,但单纯白内障组仅于术后4~6周有显著性差异;单纯白内障组10眼(20%)出现术后黄斑水肿,均发生于术后2~6周,包括8眼中心凹增厚及2眼黄斑囊样水肿,其中9眼(90%)于6个月内自愈;合并症组13眼(43.3%)出现术后黄斑水肿且消退缓慢;术后各期中心凹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部呈现厚度增加的趋势,造成一定程度的视力下降,尤其是糖尿病、高度近视等易患黄斑水肿者,少数人会出现黄斑囊样水肿,但绝大多数人可自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张燕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8):1581-1582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2例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记录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术前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563.9±90.0μm, 术后2mo黄斑中心凹的平均厚度为361±61.1μm,术后黄斑厚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所有CRVO的BCVA均有所提高,而8例BCVO只有4例术后视力得到提高。术前平均标准对数视力表的BCVA为1.23±0.29,术后为1.06±0.49,术后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9)。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可显著改善RVO继发的黄斑水肿,但术后视力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密度的改变。方法 纳入47例(57眼)白内障患者,分别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使用OCTA检查患眼黄斑中心凹、黄斑中心凹旁、黄斑中心凹周边视网膜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深层的微血管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和3个月黄斑中心凹、黄斑中心凹旁和黄斑中心凹周边视网膜全层厚度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主要表现在内层视网膜的增加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旁及黄斑中心凹周边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仅术后1个月视网膜深层黄斑中心凹周边血管密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黄斑FAZ面积分别为(0.42±0.23)mm2和(0.34±0.17)mm2,显著低于术前的(0.73±0.91)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以及FAZ面积降低,黄斑中心凹周边视网膜血管密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高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察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扣带术前后黄斑中心凹的显微结构变化,评估其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2例一次性手术成功的累积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术前及术后1月,3月应用SD-OCT观察中心凹显微结构变化,测量黄斑脱离高度及外核层(ONL)厚度.结果 22例患者术后1月13例(59%)有黄斑下积液.发病年龄、术前ONL厚度与术后BCVA不相关,而病程、术前视力、黄斑脱离高度、脱离范围、术后ONL厚度及术后有无黄斑积液均与术后BCVA显著相关(P=0.046,0.0001.0.0007,0.036.0.01 1.0.002).术后有黄斑积液眼与无黄斑积液眼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P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高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察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扣带术前后黄斑中心凹的显微结构变化,评估其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2例一次性手术成功的累积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术前及术后1月,3月应用SD-OCT观察中心凹显微结构变化,测量黄斑脱离高度及外核层(ONL)厚度.结果 22例患者术后1月13例(59%)有黄斑下积液.发病年龄、术前ONL厚度与术后BCVA不相关,而病程、术前视力、黄斑脱离高度、脱离范围、术后ONL厚度及术后有无黄斑积液均与术后BCVA显著相关(P=0.046,0.0001.0.0007,0.036.0.01 1.0.002).术后有黄斑积液眼与无黄斑积液眼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P相似文献   

17.
赵倩  金学民 《眼科新进展》2013,33(2):172-175
目的 评价单纯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和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筛选符合条件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共53眼,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单纯注药组(24眼)与联合治疗组(先行注药,1周后再行激光;29眼),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的视力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注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11±0.170、0.573 ±0.190、0.529 ±0.170、0.481 ±0.170、0.466±0.160,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366.38±41.00) μm、(363.24±36.93) μm、(343.38±39.71)μm、(331.10±36.85) μm、(323.14±37.84) μm,单纯注药组在相应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58±0.230、0.508±0.230、0.500±0.220、0.525±0.210、0.596±0.200,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378.08±29.90) μm、(368.46 ±31.49)μm、(365.63±30.01) μm、(364.08±33.31)μm、(379.50±37.11) μm,联合治疗组及单纯注药组在注药后12周均能提高患者视力,减少黄斑水肿,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注药组疗效更明显.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能够在糖尿病黄斑水肿初期有效提高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高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察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扣带术前后黄斑中心凹的显微结构变化,评估其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2例一次性手术成功的累积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术前及术后1月,3月应用SD-OCT观察中心凹显微结构变化,测量黄斑脱离高度及外核层(ONL)厚度.结果 22例患者术后1月13例(59%)有黄斑下积液.发病年龄、术前ONL厚度与术后BCVA不相关,而病程、术前视力、黄斑脱离高度、脱离范围、术后ONL厚度及术后有无黄斑积液均与术后BCVA显著相关(P=0.046,0.0001.0.0007,0.036.0.01 1.0.002).术后有黄斑积液眼与无黄斑积液眼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P相似文献   

19.
Cheng B  Liu Y  Liu X  Ge J  Ling Y  Zheng X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265-267,I00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形态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且术前无合并症、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80例 (80只眼 )于术前和术后 1周分别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检查 ;按术中使用的超声能量高低分成 2个组。观察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及其与术中超声能量、术后前房炎性反应和视力的关系。结果  80只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术前为 (14 2 9± 16 7) μm ,术后为 (15 7 9± 36 7) μm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术后 3只眼出现黄斑水肿 ,11只眼出现房水中度闪光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术前为 (139 9± 11 3) μm ,术后为 (197 6± 36 9) μm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t =2 75 1,P <0 0 5 )。低能量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 (15 6 2± 18 3) μm ,高能量组为 (172 6± 32 9) μm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t=2 4 11,P <0 0 5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呈负相关性 (r=- 0 82 ,P <0 0 5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导致术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及黄斑水肿 ;术中高超声能量可明显影响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的形态 ;术后黄斑中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糖尿病患者黄斑结构的影响。 方法对比分析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糖尿病患者手术 眼与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0例无糖尿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者手术前及术后1 d、1个月时 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测量资料。 结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手术前黄斑中心凹的平 均厚度为(148.5±27.7)μm,术后平均厚度为(219.4±68.23) μm,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手术眼初次检查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47.4±27.5) μm,1个月后复查为(148.2±27.3) μm,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糖尿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术前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42.37±12.7) μm,术后为(151.9±23.7) μm,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组术后新增黄斑水肿11只眼,原有黄斑水肿的6只眼中3只眼水肿较术前加重。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黄斑水肿的发生率较高,黄斑水肿的程度较重。(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75-1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