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化学性碱烧伤有上升的趋势。由于碱性物质对眼前节组织有着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碱烧伤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等并发症。国内外对于全角膜烧伤的基础研究较多,单纯周边部碱烧伤的模型甚少。本研究以兔眼周边部(包括周边角膜、角膜缘及前部巩膜)碱烧伤为实验模型,从临床及组织学(光镜及扫描电镜)角度对眼前节碱烧伤后之病变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眼前段碱性化学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眼外伤之一,对其研究多年来主要集中在眼前段,后段的研究很少。角膜重度碱烧伤后眼前节将发生一系列严重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如组织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同时角膜和房水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碱烧伤后视网膜组织中是否也存在类似改变呢?我们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对眼前段碱烧伤后视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及氧自由基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对不同程度碱烧伤患者眼前段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图像特征,对烧伤的程度、治疗手段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观察6例12眼碱烧伤急性期患者,临床Ⅱ度烧伤者6眼,Ⅲ度烧伤者4眼,Ⅳ度烧伤者2眼。在烧伤的急性期作UBM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前房、房角、后房、睫状体,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相联系。结果碱烧伤急性期6眼UBM图像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前部及中间葡萄膜炎表现,房水混浊,睫状体水肿多见,根据碱烧伤程度和范围不同角膜有不同程度的水肿。UBM表现如下:Ⅱ度碱烧伤图像表现为角膜上皮回声增强,烧伤若累及后弹力层,表现为后弹力层花边样改变,角膜厚度在水肿区明显增厚;Ⅲ度碱烧伤图像表现为角膜上皮缺失区上皮反光带的缺失或不连续,角膜厚度明显增厚,后弹力层出现回声光带不明确以及断裂;Ⅳ度碱烧伤图像表现为角膜正常回声影像完全消失,角膜呈不均匀中强回声,角膜与巩膜相延续部分结构不清,角膜缘后巩膜层水肿明显,巩膜结构呈现不均匀强回声影像。结论UBM可显示不同程度的眼表烧伤后眼前节的情况,严重的碱烧伤不仅造成角膜5层组织不可逆的改变,而且造成眼前节较重的葡萄膜炎表现,导致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早期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碱烧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角膜缘移植术在眼碱烧伤中的治疗意义。方法新西兰兔14只,1.0mol/LNaOH溶液眼前节烧伤1分钟。其中7只兔于烧伤后即实施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另7只兔为对照。术后观察1个月,取其角膜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手术组角膜上皮愈合快,角膜新生血管及角膜炎细胞浸润均较对照组轻。结论早期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碱烧伤可加速角膜上皮愈合、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减轻角膜炎症反应及预防角膜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角膜碱烧伤白细胞介素-1ra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进  周世有  王铮  顾建军  邵应峰  黄挺  陈家祺 《眼科》2007,16(3):165-168
目的探讨阳离子聚合物包装IL-1ra重组质粒、角膜原位转染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角膜碱烧伤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制作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阴性对照(12只),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Ⅱ组为IL-1ra基因治疗组(18只),以PeDNA3.1质粒作为IL-1ra基因表达载体,阳离子聚合物为转染介质,角膜基质显微注射20μg IL-1ra质粒。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3、7、21天)处死实验动物取下角膜,HE染色分析角膜组织病理变化,比较两组角膜透明性和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对角膜内浸润的炎性细胞进行计数。主要指标角膜透明性和新生血管情况,角膜组织病理变化及炎性细胞计数。结果碱烧伤造模后,对照组角膜浸润水肿明显,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角膜基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粗大新生血管形成。IL-1ra基因治疗组的角膜基质轻、中度水肿,角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计数在不同时间点均少于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管径均较细。结论角膜基因原位转染可使IL-1ra在局部有效表达,抑制碱烧伤引起的角膜免疫炎症反应,为眼碱烧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养生长于人羊膜的兔角膜上皮细胞使其扩增并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效果。为培养角膜上皮细胞移植技术及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最佳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30眼),随机分为3组(n=10),右眼制成碱烧伤模型。A组:角膜上皮细胞羊膜移植组;B组单纯羊膜移植组;C组为对照组(碱烧伤后不作任何移植)。术后观察角膜透明度、角膜新生血管及上皮修复情况,裂隙灯显微镜照相记录。3组均于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时各取1眼角膜标本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A组除1眼移植片在第7天脱落外,所有移植片在术后3d水肿消退,角膜逐渐透明。B组移植片持续水肿,眼前段炎性反应稍重,但较碱烧伤对照组轻。C组角结膜高度水肿浑浊,烧伤后观察3个月未发现角膜恢复透明现象。病理组织检查显示:A组角膜及周边上皮细胞为多层结构,角膜新生血管消失,基质的炎性细胞浸润减退;B组覆盖上皮细胞表现为完整上皮细胞型,C组角膜浑浊,新生血管及肉芽组织形成。结论人羊膜作载体体外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移植重建角膜基底膜和角膜上皮结构治疗兔碱烧伤后的角结膜损伤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兔角膜碱烧伤的共焦显微镜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汪玲  朱秀萍  吴洁  杨华  王伟 《眼科新进展》2008,28(10):740-742
目的采用角膜共焦显微镜活体动态观察兔角膜碱烧伤的病理改变,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NaOH造成兔角膜碱烧伤模型,烧伤后4d、20d、36d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碱烧伤后4d,角膜即有炎性细胞浸润,出现少许CD4+、CD8+细胞;碱烧伤后20d,角膜基质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CD4+、CD8+细胞增多,瘢痕及新生血管形成;碱烧伤后36d,炎性细胞浸润减少,CD4+、CD8+细胞消失,仍可见瘢痕及新生血管。结论角膜共焦显微镜活体观察碱烧伤后角膜的创伤修复,反映角膜的病理状态,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幸正茂 《眼科研究》2010,28(8):796-800
角膜碱烧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一旦发生,治疗相当棘手,预后极差,其损伤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角膜碱烧伤后免疫系统的参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角膜碱烧伤后角膜免疫微环境的变化致使各种效应细胞和炎性细胞出现规律性变化,另外各种炎性因子也参与角膜碱烧伤的病理损伤过程。就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剑  徐锦堂 《眼科研究》1996,14(3):160-161
为探索眼前节碱烧伤后晶体自由基反应与组织病理学改变关系,以新西兰兔碱烧伤为实验模型,分别测定正常眼与烧伤后不同时间晶体MDA含量与SOD活力,并做烧伤后晶体光学观察。结果显示,烧伤后晶体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眼,SOD活力均显著低于正常眼。组织病理学观察,晶体上皮细胞脱落,皮质呈团块凝集、空泡样及碎片样改变。提示碱烧伤性白内障形成与自由基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角膜碱烧伤自由基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观察兔角膜碱烧伤后角膜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与碱烧伤的关系。结果显示,烧伤3天、14天出现角膜中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角膜,P<0.05。此期内,角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1。提示,烧伤后超氧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是造成碱烧伤后组织病理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应降低,进一步加重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对兔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8只,随机分为单纯碱烧伤组及碱烧伤联合核黄素胶原交联治疗组.单纯碱烧伤组建立单纯碱烧伤模型,治疗组建立碱烧伤模型后立即行角膜胶原交联治疗,两组分别于烧伤后1d、3d、1周、2周、4周、6周行裂隙灯观察,测量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同时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以及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角膜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 单纯碱烧伤组在烧伤后2周时100%眼出现角膜溃疡,溃疡深及浅基质层,上皮缺损面积为(4.70±1.01) pixels2;碱烧伤联合核黄素胶原交联治疗组11眼仅出现上皮缺损,1眼角膜溃疡深及浅层基质,上皮缺损面积为(2.63±1.59) pixels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后4周时两组上皮缺损区域逐渐缩小,单纯碱烧伤组8眼上皮缺损,上皮缺损面积为(4.08±1.65) pixels2;治疗组5眼(5/8)上皮愈合,2眼角膜仅有少量点状荧光着染,1眼仍有深及浅基质层角膜溃疡,上皮缺损面积为(1.23±2.32) pixels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显示胶原交联治疗后2周浅基质层炎症反应较轻,较晚出现浅基质层的广泛纤维化.HE染色显示胶原交联治疗后角膜浅基质板层结构密度增加,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 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治疗可减轻兔角膜碱烧伤后的基质损伤,角膜溃疡愈合时间缩短,基质炎性细胞浸润减轻.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C及葡萄糖局部与全身应用治疗眼碱烧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生素C及葡萄糖局部与全身应用治疗眼碱烧伤云南省玉溪地区人民医院眼科刘莎利,杨永福,胡亚丽,文丽仙,沈汝莲碱烧伤的损伤机制到目前为止尚不十分清楚,以往已证实,烧伤后角膜及房水中葡萄糖含量在伤后24-72小时已显著降低,至少持续1-2周[1],而动物实...  相似文献   

13.
家兔眼前段碱烧伤后自由基清除酶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兔眼前段碱烧伤后4、24和72小时房水中自由基清除酶SOD,CAT和GSH-P_x活力均下降。提示眼前段碱烧伤存在着自由基反应的紊乱,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降低,引起角膜组织严重损伤,溃疡难以愈合。  相似文献   

14.
整合素α5亚单位在大鼠角膜碱烧伤愈合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碱烧伤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过程中整合素α5亚单位的表达,探讨整合素α5在角膜上皮损伤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只,其中1眼为碱烧伤模型,另1眼为自身对照眼。对制造模型眼后0,7h,1,3,7,14d的角膜标本,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整合素α5亚单位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伤后7h ,邻近上皮细胞开始表达α5亚,伤后1,3,7d,角膜上皮层显示α5表达逐渐增加,差别有显著性(P<0.05)。伤后14d,实验组表达仍呈上升趋势。结论 整合素α5亚单位积极参与了碱烧伤后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雷帕霉素滴眼液对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滴眼液对兔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48只新西兰白兔右眼碱烧伤制成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成A组(0.1%雷帕霉素滴眼液组),B组(0.5%雷帕霉素滴眼液组),C组(1%雷帕霉素滴眼液组),D组(赋形剂对照组)。烧伤后每天滴眼4次。观测角膜浑浊、融解情况和新生血管生长并测量长度。角膜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炎性细胞计数,免疫组化检测角膜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碱烧伤后各组角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浑浊、融解,随时间延长,对照组角膜浑浊、融解明显,角膜基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粗大新生血管形成。治疗组的角膜浑浊、融解减轻,伤后7d、14dB、C组炎症细胞计数、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及VEGF表达均小于对照组(P〈0.05)。各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与角膜炎性细胞数及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0.5%及1%雷帕霉素滴眼液可有效抑制碱烧伤引起的角膜免疫炎症反应,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为眼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刘春娜  齐志敏 《眼科研究》2012,(10):893-896
背景角膜化学烧伤,特别是碱烧伤对眼组织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炎、抑制免疫反应、角膜移植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但针对角膜碱烧伤微环境下的组织修复研究也十分必要。目的观察角膜修复剂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对兔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浸有0.5mol/LNaOH溶液的滤纸贴附于角膜中央的方法制备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共24只兔24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模型眼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组、空白凝胶基质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阳性对照组4个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凝胶空白基质和重组牛bFGF眼用凝胶点眼,每日4次。连续2周。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3、5、7、10、14d于裂隙灯下观察各组眼的角膜溃疡和炎症反应,参照Ando等的评分标准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进行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记录眼角膜溃疡面积的大小,并参照Trousdale评分标准对角膜溃疡进行评分。于造模后14d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动物并摘除实验眼眼球,对角膜组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后兔眼角膜混浊、水肿、灰白,造模成功率为100%。不同药物点眼后7d,裂隙灯下检查发现生理盐水对照组角膜呈瓷白色混浊,可见前房积脓;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组角膜溃疡愈合;空白凝胶基质组角膜上皮完整,但眼内结构窥不清;而bFGF阳性对照组角膜溃疡愈合,但可见新生血管。点眼后3、5、7、10、14d,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组及bFGF阳性对照组眼前节炎症评分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组眼前节炎症评分虽然稍低于bFGF阳性对照组,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凝胶基质组相比,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组各时间点兔眼炎症评分值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组点眼后,角膜溃疡评分均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角膜溃疡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FGF阳性对照组比较,角膜溃疡评分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凝胶基质组比较,角膜溃疡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可减轻家龟角膜碱焙伤的眼前节炎症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其疗效优于bFGF。  相似文献   

17.
bFGF滴眼液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角膜碱烧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烧伤后每日4次应用bFGF滴眼液滴眼。设立2400ng/ml浓度(常规剂量)的bFGF滴眼液为A组、9600ng/ml浓度的bFGF滴眼液为B组、对照组为C组。烧伤后每日观察眼前段情况,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和B组与对照组比较,炎性反应较轻,组织学检查发现,在角膜新生血管发生前先有角膜缘及基质层白细胞浸润,A组和B组的炎性细胞比C组少。结论 bFGF可以减少角膜碱烧伤的炎性反应,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愈合。局部应用常规治疗剂量bFGF 比高浓度bFGF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对兔角膜碱烧伤后基质融解的影响。方法选取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10眼)、模型对照组(10只10眼)、胶原交联治疗组(10只10眼)。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对照组和胶原交联治疗组右眼制备角膜中度碱烧伤模型。造模成功后,胶原交联治疗组采用胶原交联治疗后涂红霉素眼膏,模型对照组滴核黄素眼液30min后涂红霉素眼膏;三组均应用抗生素眼液滴眼。观察角膜融解及混浊等情况,28d后处死动物,对兔角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发生变化,模型对照组6眼造模后(14±4)d角膜融解,2眼角膜穿孔;胶原交联治疗组1眼造模后23d角膜融解,无角膜穿孔发生;两组角膜融解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胶原交联治疗组角膜水肿程度轻,角膜胶原纤维破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胶原交联治疗组角膜胶原纤维较模型对照组排列整齐,深层角膜组织影响小。结论胶原交联治疗可抑制和延迟兔角膜碱烧伤后角膜融解的发生和发展,减轻角膜胶原纤维的破坏及减少角膜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  相似文献   

19.
素高捷疗眼膏治疗眼前节碱烧伤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素高捷疗眼膏治疗眼前节碱烧伤的疗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姚达强,李林,陈振谦,郭海科本文对用瑞士产素高捷疗眼膏(SolcoserylEye-Gel,SEG)和用自血治疗眼前节碱烧伤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随机将28例(29眼)眼前节碱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SD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行羊膜移植,分别检测碱烧伤及羊膜移植术后角膜上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角膜碱烧伤的损伤机制及羊膜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以0.5mol/L的氢氧化钠碱烧伤右眼制作成碱烧伤模型,随机分组,A组(n=32只)为碱烧伤后未行羊膜移植的烧伤对照组,B组为烧伤后立即施行羊膜移植的羊膜移植组(n=32只),另有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即C组(n=6只),术后第1、4、7、10天处死动物,分别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混浊度、角膜新生血管及角膜上皮缺损进行临床评分,取下角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致炎性细胞因子IL-1d(interleukin-1α)、IL-6(interleukin-6)和IL-8(in—terleukin-8)的表达水平。结果羊膜移植组角膜上皮缺损、新生血管及角膜混浊度评分第4、7、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正常角膜中有IL-1α和IL-8的表达,而没有发现IL-6的表达,碱烧伤后IL-1d,IL-6和IL-8均显著表达,IL-1α于烧伤后第4天达到高峰,IL-6和IL-8于第7天达到高峰。羊膜移植组与烧伤对照组比较,羊膜移植组于术后第1、4天能显著降低IL-1α(P〈0.01)的表达水平,第4、7天能显著降低IL-6及IL-8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早期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直接关系到急性期角膜炎症,并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参与随后的免疫反应,介导免疫损伤。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抑制碱烧伤后角膜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可能通过调节致炎性细胞1子的表达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