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24例(继发青光眼组)及眼压正常行硅油取出术患者50例(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房水中IL-2、IL-6、MCP-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对术后继发青光眼的预测价值。结果 继发青光眼组患者房水中IL-2、IL-6和MCP-1水平分别为(0.28±0.04)μg·L-1、(18.21±2.17)ng·L-1、(3.96±0.46)μg·L-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19±0.03)μg·L-1、(10.49±2.32)ng·L-1、(3.07±0.44)μg·L-1](均为P<0.05);继发青光眼组患者房水中IL-2与IL-6呈正相关(r=0.616,P=0.000);IL-2与MCP-1呈正相关(r=0.594,P=0.000);IL-6与MCP-1呈正相关(r=0.608,P=0.000)。房水中IL-2预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5,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0.0%;房水中IL-6预测术后继发青光眼AUC为0.896,敏感度为70.8%,特异度为95.9%;房水中MCP-1预测术后继发青光眼AUC为0.872,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0.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78,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96.0%。结论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房水中IL-2、IL-6、MCP-1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继发青光眼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对术后筛查青光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期行硅油取出联合外路显微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4-07/2018-07间在我院眼科同期行硅油取出联合外路显微手术治疗的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患者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分析视网膜脱离的原因、视网膜复位的效果、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后随访4~12(平均5.48±1.53)mo;一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19眼,手术成功率90%,其它2眼需再次行内路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0.4者4眼,0.06~0.3者9眼,≤0.05者8眼,术后LogMAR视力(1.10±0.58)与术前(1.66±0.74)相比有差异(t=3.58,P<0.05)。术后发生黄斑前膜1眼,继发青光眼2眼,并发性白内障5眼,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1、裂孔位于赤道及以前的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可采用同期硅油取出联合外路显微手术治疗,具有操作方便、视网膜复位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可减少再次玻璃体切除术或硅油填充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治疗下方PVR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下方严重PVR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诊断为合并下方PVR视网膜脱离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重硅油填充,并同时随机抽取26眼患相似类型的视网膜脱离者,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给予眼内硅油填充作为对照治疗。术后随访7~12月,观察其视网膜复位、视力、眼压及硅油乳化等情况。结果重硅油组视网膜一次性完全复位者24眼,占92.30%,硅油组一次性视网膜完全复位者18眼,占69.23%,(P〈0.05)。视网膜完全复位者绝大部分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眼内填充是治疗下方PVR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可以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葡萄膜炎并发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慢性全葡萄膜炎并发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例(11眼).结果 硅油填充术后11眼均有明显全葡萄膜炎反应,7眼瞳孔膜闭,形成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其余无眼压升高,视网膜复位好.硅油取出后,除1眼因复诊不及时致青光眼绝对期未能取出硅油外,硅油取出后10眼均无葡萄膜炎复发,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慢性葡萄膜炎并发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眼后段疾病相关的青光眼的病因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对74例与眼后段疾病相关的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硅油继发青光眼39例,经手术及药物治疗,眼压可控制正常。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29例,多数行视网膜周边冷冻联合视网膜光凝等抗增殖手术,治愈率为15%,有效率为60%。6例行玻璃体切割、内眼激光、周边视网膜冷冻(或联合硅油填充)术,3例术后眼压正常,5例新生血管消退。外伤性晶体脱位、玻璃体嵌顿、视网膜脱离继发青光眼4例,因眼后段疾患行多次手术引起瞳孔闭锁继发青光眼2例,手术治疗后眼压正常。结论:硅油继发青光眼、外伤性品体脱位、玻璃体嵌顿继发青光眼、瞳孔闭锁继发青光眼等经药物及手术治疗眼压可控制正常,预后较好,而NVG仍是治疗的难题,抗增殖手术如玻璃体切割、内眼激光、周边视网膜冷冻联合硅油填充术可能会成为治疗NVG的一种有效手段,但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切割术硅油填充的实用价值与使用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18例进行玻璃体切割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中66只联合硅油填充眼进行了总结。66只眼中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30只眼,其中20只眼是玻璃体切割联合膨胀性气体注入失败者。手术获得较好的疗效。在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中,眼外伤组的视网膜复位率达83%,非眼外伤组达82%,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达69%,后极部破孔性视网膜脱离达83%。血管性疾患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达89%,糖尿病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率达80%。视力改善率除糖尿病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巨大裂孔组约为60%以外,其余各组均高于75%。硅油填充后,白内障逐渐形成,部分患者发生硅油乳化、硅油进入前房、角膜带状变性、继发青光眼。尽管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可以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特别是膨胀性气体填充失败的视网膜脱离,但硅油填充的并发症可能再次摧毁眼球,因此应严格掌握硅油填充术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9例(59眼)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分为3组,第1组,无明显的黄斑前膜或增生性病变者行巩膜缩短联合玻璃体腔注气(C3F8或消毒空气);第2组,有黄斑前膜或伴有增生性病变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术;第3组,黄斑孔为“白孔”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结果第1组,巩膜缩短联合玻璃体腔注气28例中,15例黄斑孔闭合,视网膜复位,最高视力0.2;13例随访中黄斑孔再开,其中11例再行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或硅油填充。第2组,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术23例中,20例视网膜复位,最高视力0.3;2例再次手术后成功。第3组,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8例,在术后4~6月行硅油取出术,视网膜均复位,最高视力0.2。59例中最终手术成功56例(94.92%)。结论不同的术式对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不同。术前根据黄斑前膜形成与否及其程度,结合设备和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取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短时间(一周内)继发高眼压降眼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135只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短时间(一周内)发生高眼压患者(其中联合硅油填充术97只眼;联合气体填充术38只眼)降眼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资料.结果 术后首次高眼压21mmHg40mmHg组,同时联合应用高渗剂甚至前房穿刺降眼压效果优于仅用两种降眼压药物.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短时间继发高眼压应根据眼压水平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9.
0引言对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手术后的无晶状体眼,我们通常分期手术,取出硅油后3mo后再植入人工晶状体[1]。分期手术对患者来说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和思想压力,也增加了一定的手术风险。我院对2007-01/2007-10的15例矫正视力≥0.1且眼底视网膜复位较好的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行硅油取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硅油填充眼共15例15眼,男9例9眼,女6例6眼。所有患眼首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填充时已行晶状体切除,硅油取出术前检查视网膜复位良好,无继发青光眼和角膜变性,无明显视神经萎缩。硅油填充原因为眼外伤10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5眼。手术时间为硅油填充术后3~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发展,其适应证不断扩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继发的青光眼也越来越多见,是一种术后常见并发症.本文主要就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术后早期眼压变化规律及不同术式(巩膜环扎扣带术或硅胶垫压术、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填充术或联合硅油填充术)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情况、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下方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下方视网膜裂孔和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5例(15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填充术.并同时选取15眼患相似类型的视网膜脱离者,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给予眼内普通轻硅油填充作为对照.硅油取出的时间:重硅油组为手术后21~99d,轻硅油组为32~108d.两组时间比较,P>0.05.术后对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随访8~13个月,重硅油组视网膜一次完全复位者13眼(86.67%),轻硅油组一次视网膜完全复位者9眼(60.00%)(P<0.05),重硅油组并发症有:并发性白内障7眼,重硅油乳化4眼,高眼压3眼,严重的前房炎症反应1眼.结论对下方裂孔的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重硅油填充术,可获得良好的视网膜复位率,可提高因为年龄或全身因素无法俯卧患者的舒适性.并发症主要为并发性白内障,高眼压,硅油乳化,前房炎症反应,经过适当处理均可解决.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2 9例伴有眼球破裂伤、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白内障、PVR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连续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12眼,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8眼(66.67%)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2 0眼(包括注气失败的3眼) ,1次手术完全复位13眼(65 .0 0 %)。统计学检验两组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 1眼(72 .41%)。常见的并发症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及继发性青光眼等。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能有效地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PVR仍然是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一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患者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20例20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疗效.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术中部分患者在大部分玻璃体切除后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以增加玻璃体可视性.在气液交换后,3只眼用C3F8填充,17只眼注入硅油.术后常规面朝下体位,随防6个月至4年.结果 本组20例20只眼中,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9只眼(95%),1只硅油填充眼术前360度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多个裂孔,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而行第二次手术后视网膜全复位;术后视力改善18只眼(90%),视力不变1只眼(5%),视力下降1只眼(5%).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惰性气体和(或)硅油填充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并脉络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术后绝大多数能改善或保持视力.  相似文献   

1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硅油填充术后硅油取出时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硅油充填期间及硅油取出术后并发症,进而探讨硅油取出的适宜时机。方法对连续就诊的伴有视网膜脱离的48例(48只眼)ARN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联合硅油填充术,对于确认视网膜已经复位,没有活动性的增生病变及视网膜裂孔,并在视网膜变性区域补充激光光凝的所有患者经不同时长的硅油填充期后实施硅油取出术,回顾分析其硅油填充期间及硅油取出术后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硅油填充术后视力总体上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硅油填充时间为3~15个月,平均5.8个月。取出硅油之后,总体视力无明显改变;8例于取硅油术后随访期内发生视网膜再脱离;1例角膜变性的病例,在硅油取出之后无明显改变;5例并发性白内障取油时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例发生脉络膜脱离经药物治疗后痊愈;24例在硅油取出之后晶状体混浊程度较硅油取出术前无明显改变;3例无晶状体眼患者取油术后裸眼视力下降,但最佳矫正视力同硅油取出术前。结论硅油填充及硅油取出术的并发症主要为视网膜再脱离、脉络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乳化、角膜变性、低眼压等。对于ARN而言,硅油填充时限4~6月时取油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率较低,取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48例(48只眼)视网膜脱离合并高度近视患者,接受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50岁以上患者均同时行晶状体(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玻璃体腔内填充硅油。术后4-6个月左右行硅油取出手术。随访10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等情况。结果 22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9只眼视力维持原状,7只眼视力下降。视网膜复位良好,未见视网膜再次脱离。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继发性青光眼等情况出现。结论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时,需综合考虑高度近视眼球的多部位病理变化特点,在术中适当改变手术技巧,并联合硅油填充,可明显促进视网膜复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无染色剂辅助下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及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一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ILMP及硅油填充术的14例(14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手术后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及裂孔闭合形式.结果 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4只眼(100%)(其中1只眼为单纯注入C3F8复发后再次手术的).术后视力提高11只眼(78.6%),无变化3只眼.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ILMP及硅油填充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式.术中不使用染色剂辅助,减少了视网膜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效果。方法急性视网膜坏死施行玻璃体切除术24例(24眼)。其中视网膜脱离者13例,未脱离者11例。均行常规玻璃体切除术,其中3例联合白内障手术,15例行玻璃体切除术+硅油填充,4例单纯玻璃体切除术,2例联合巩膜外垫压。5例硅油取出后再次出现视网膜脱离,进行二次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结果24例中7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两行,8例视力无明显改善,9例术后视力继续下降。其中有5例硅油取出后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术后视力未见明显改善。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长期效果差,我们期待高效抗病毒药物及有效抑制眼内免疫反应的药物能够早日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辉  陈樱  邢怡桥 《眼科新进展》2005,25(4):355-355,357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对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12例,在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有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者,行Healon注入前房、硅油排出,常规作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12眼眼压恢复正常,人工晶状体位正,硅油及视网膜在位,未见不良并发症。结论采用Healon注入、硅油排出联合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随着玻璃体切除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惰性气体和硅油在眼内的应用,玻璃体积血、眼内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是术后也伴随发生了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视力的恢复。本研究旨在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发病机制,为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本研究选用本院200例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由同一术者实施,酌情填充惰性气体或硅油。按玻璃体填充物将患者分为单纯玻璃体切除组、惰性气体填充组和硅油填充组; 按术后是否发生高眼压将患者分为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 按年龄将患者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分别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

结果:研究表明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眼压升高、继发性青光眼、角膜病变、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前房渗出膜、脉络膜和睫状体脱离等。根据本组数据统计分析,认为单纯玻璃体切除组、惰性气体填充组和硅油填充组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有明显差异。其中,惰性气体填充组和硅油填充组术后眼压升高和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玻璃体切除组,尤其是惰性气体填充组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更高。惰性气体填充组和硅油填充组术后并发角膜病变和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玻璃体切除组,而且与术后高眼压密切相关。玻璃体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前房渗出膜、脉络膜和睫状体脱离等并发症各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严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术后效果,如何提高手术技巧,避免减少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术后并发症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今后玻璃体切割术研究的重点,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段安丽  齐越  刘卫华 《眼科》2010,19(6):389-392
目的 探讨应用巩膜扣带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患者的手术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4~2010年北京同二医院43例43眼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患者.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冻裂孔、巩膜环扎或外垫压、外放液方法治疗.对硅油填充眼,先行巩膜扣带术,术后1~4周后再行硅油取出.主要指标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等.结果 43眼中,12眼为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或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后视网膜脱离,经一次巩膜扣带术,11眼复位,1眼失败后再次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 24眼为硅油填充眼,其中22眼行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4周后行硅油取出,2眼视网膜未复位,取油时联合视网膜切开,硅油再填充,最终1眼完全复位,1眼广泛视网膜增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光感消失,眼球萎缩 7眼为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眼,行巩膜扣带手术后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1眼再次硅油填充.随访3~72个月,经一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复位39眼(90.7%),最终42眼(97.7%)视网膜复位.结论 对于玻璃体切除手术失败且裂孔位于周边部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巩膜扣带术式能有效地使视网膜再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