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血脂水平与围产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血脂水平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 择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358例,包括妊娠合并糖尿病(DM)28例(DM组),妊娠期糖尿病(GDM)178例(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152例(GIGT组),用Beckman—CX9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详细记录各组孕妇确诊时血脂水平及孕妇年龄、孕周、检测时间、治疗方法、并发症等。结果 (1)GIGT组与GDM组TG分别为(2.7±0.7)mmoL/L和(2.9±0.7)mmoL/L,TC分别为(6.2±1.1)mmol/L和(6.7±1.9)mmol/L,HDL—C分别为(1.78±0.22)mmol/L和(1.64±0.31)mmol/L,LDL-C分别为(3.8±0.9)mmol/L和(3.7±0.8)mmol/L,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TG和LDL—C分别为(3.6±0.9)mmol/L和(4.8±0.6)mmol/L,均高于GIGT组和GDM组,而HDL-C[(1.24±0.19)mmol/L]低于GIGT组和G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M组、GDM组、GIGT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35.7%(10/28)、16.8%(30/178)和14.5%(22/152);早产发生率分别为39.3%(11/28)、16.8%(30/178)和19.7%(30/152),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发生率GDM组低于GIGT和DM组,分别为9.8%(15/152)、20.2%(36/178)和21.4%(6/28);GDM组和GIGT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DM组,分别为11.2%(20/178)、14.5%(22/152)和3.5%(1/28),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血脂水平是监测围产结局的有效指标之一,有效降低血脂水平能降低子痫前期和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以妊娠预后评估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妊娠预后角度,探讨不同时点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方法 选取2000年至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50g糖筛查异常的孕妇114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并随访至妊娠终止。比较1145例孕妇中,OGTT 1h异常(68例)及2h/3h异常(40例)两种糖耐量受损患者之间预后的差异,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38g例)及糖代谢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孕妇(655例)进行比较。结果 1h GIGT孕妇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10.29%和13.24%)与2h/3h糖耐量受损孕妇(5.00%和5.00%)及NGT患者(4.42%和4.73%)比较明显升高(P〈0.01),而2h/3h糖耐量受损孕妇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GDM组(11.26%和17.80%)(P〈0.01)。结论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并发巨大儿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并发巨大儿的危险因素与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10年间,在我院分娩的634例GIGT孕妇的病例资料,其中70例并发巨大儿,按是否并发巨大儿分为两组并分析GIGT并发巨大儿的危险因素与妊娠结局。结果(1)我院1995年至2004年GIGT总的发生率为3.09%,近五年发生率4,05%(477/11773)明显高于前五年(1.79%,157/8739)(P〈0.001)。GIGT孕妇巨大儿的发生率为11%,显著高于同期糖代谢正常孕妇巨大儿的发生率6.46%(1228/19013)(P〈0.001),但早产、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同期糖代谢正常孕妇相一致。(2)巨大儿组的孕周、分娩前孕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GIGT的确诊时间、治疗起效时间与非巨大儿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分娩前BMI是GIGT孕妇发生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巨大儿与非巨大儿组母、儿并发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GIGT孕妇巨大儿的发生与GIGT的确诊时间及治疗时间有关,且肥胖的GIGT孕妇更易发生巨大儿。通过严格规范的产前管理,GIGT并发巨大儿组与非巨大儿组母、儿并发症相近。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低减(GIGT)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04年2月至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诊断的糖代谢异常孕妇[其中GDM85例(GDM组)、GIGT63例(GIGT组)]和125例糖代谢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GDM和GIGT发病的影响。结果 (1)GDM组及GIGT组孕妇平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确诊前孕妇平均每周体重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GDM组及GIGT组孕妇每日主食及水果摄人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GDM组与GI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DM组、GIGT组及对照组糖尿病遗传家族史发生率分别为42.4%、36.5%及19.2%;孕前月经不调发生率分别为16.5%、23.8%及6.4%;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生率分别为5.9%、3.2%及0;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发生率分别为15.3%、17.4%及7.2%。GDM组及GIGT组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月经不调、孕前体重指数、确诊前孕妇平均体重增加、自然流产史、VVC均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论 孕妇年龄、月经不调、自然流产史、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快、VVC,为GDM和GIGT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PCOS、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对GDM发病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点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患者血糖代谢是否存在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和贵阳医学院附属妇产儿童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将50g糖筛查异常(GCT)的2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经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妊娠期糖尿病(GDM)123例,GIGT121例(1h GIGT88例,2h GIGT30例,3h GIGT3例),糖代谢正常孕妇(NGT)42例。绘制并分析各组OGTT试验的血糖图;比较各组空腹血糖(FBG)、50g GCT结果、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比较各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发病率和剖宫产率;并比较新生儿结局。结果各组血糖图形态不同。GDM组FBG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P<0.05);50g GCT GDM组与1h GIGT组、2h GIGT组及NGT组类似(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G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由GDM组至NGT组依次降低,但仅GDM组与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剖宫产率和早产、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GDM组和1h GIGT组较2h GIGT组和NGT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不同时点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血糖代谢表型及预后不同,按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推荐的GDM新诊断标准,1h GIGT和2h GIGT虽均被纳入GDM,但仍有必要对其进行区别管理。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并发先兆子痫对母儿结局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并发先兆子痫母、儿的结局。方法 :收集1981至 2 0 0 3年糖代谢异常孕妇 12 0 2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 15 1例孕妇并发先兆子痫 ,按照有无先兆子痫的发生将孕妇分为先兆子痫组 (Ⅰ组 )和非先兆子痫组 (Ⅱ组 )。回顾分析比较两组孕妇、新生儿的结局。结果 :(1)I组孕妇早产、羊水过多、酮症、手术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I组 ,发生率分别为 2 1.2 %vs 6 .0 %、13.9%vs 6 .2 %、15 .2 %vs 7.4 %、71.5 %vs6 0 .7% (P <0 .0 1) ;两组孕妇胎死宫内、胎儿窘迫、宫内感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I组与II组的新生儿结局比较 :两组新生儿患病率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新生儿窒息、畸形、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2 .0 %vs 3.9%、7.3%vs 3.1%、8.7%vs 2 .2 %、15 .3vs 5 .7%和 18.0 %vs 12 .3% ;两组大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分别为 17.2 %vs 11.3%、10 .6 %vs 1.9% ;新生儿转科(41.0 %vs 19.6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及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一旦并发先兆子痫将增加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的母儿结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的母儿结局,探讨导致母儿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产妇14127例,其中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121例,分为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PE组,64例)和未并发子痫前期组(N-PE组,57例),对两组患者的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母儿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1)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发病率为0.86%(121/14127)。(2)胎盘早剥、肺水肿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PE组分别为16%(10/64)、11%(7/64)和41%(26/64),N-PE组分别为2%(1/57)、0和16%(9/5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产率和〈32周的早产率:PE组分别为55%(35/64)和27%(17/64),N—PE组分别为16%(9/57)和2%(1/5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PE组为31%(20/64),N-PE组为7%(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围产儿病死率和新生儿转重症监护室的发生率:PE组分别为11%(7/64)和33%(21/64),N-PE组分别为0和5%(3/5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单因素分析表明,慢性高血压病史≥4年、未系统治疗、未定期产前检查和有子痫前期病史等是影响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母儿结局的高危因素(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慢性高血压病史≥4年是影响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母儿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患者的母儿病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合并子痫前期者。慢性高血压病史≥4年是导致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合并妊娠)与胎儿畸形的关系。方法:分析2003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分娩619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50g葡萄糖筛查和75g OGTT检查结果分为GCT(+)、GIGT、GDM和DM4类,分别统计4类产妇分娩新生儿中畸形数和畸形类型。结果:DM合并妊娠胎儿畸形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妇女(P0.05),GDM患者胎儿畸形率与血糖正常妇女比较胎儿畸形率无显著差异(P0.05),GDM患者胎儿心脏畸形发生与血糖正常妇女相比无增加(P0.05)。发生胎儿畸形的血糖异常妇女糖化血红蛋白值升高。结论:DM合并妊娠胎儿畸形率升高,GDM孕妇畸胎率与正常妇女比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64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未治疗组33例,未能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1)64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一期5例(7.8%)、二期29例(45.3%)及潜伏梅毒30例(46.9%);其中治疗组分别为4例、20例及7例,未治疗组分别为1例、9例及23例。(2)治疗组孕妇早产、死胎、死产均为0,新生儿先天梅毒为3例(9.7%)。未治疗组早产4例(12.1),死胎11例(33.3),死产3例(9.1),新生儿先天梅毒10例(3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由于症状及体征不明显,容易误诊。因此,对梅毒高危妇的常规梅毒筛查特别重要。(2)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不良妊娠结局,但在妊娠期行规范并及早的抗梅毒治疗,能很好地控制早产、死胎,但不能明显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74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情况;将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高血压疾病(PHD)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Ⅰ组)、轻度子痫前期组(Ⅱ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Ⅲ组),比较3组孕妇不同糖负荷后血糖水平(GCT、OGTT)、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差异。结果:(1)6748例孕妇发生PHD252例,发生率3.7%(252/6748),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1402例,发生率20.8%(1402/6748);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82例并发PHD,发生率5.8%(82/1402);糖代谢正常孕妇PHD发生率为3.2%(170/5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82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PHD患者中,糖尿病合并妊娠(DM)、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妊娠期50g葡萄糖筛查(GCT)(+)的PHD发生率分别为8.5%(12/141),7.9%(45/571),3.4%(9/265),3.8%(16/425);DM、GDM组与GIGT、GCT(+)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01);DM组与GD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5);GIGT组与GCT(+)组相比及两组与糖代谢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0.535)。(3)82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PHD患者,妊娠期高血压(Ⅰ组)27例、轻度子痫前期(Ⅱ组)24例、重度子痫前期(Ⅲ组)31例,3组血糖(GCT、OGTT)、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更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随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对糖代谢异常妊娠期患者增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至2005年10月对北京妇产医院诊断为糖代谢异常的单胎孕妇106例在产科营养门诊接受医学营养治疗,在进行总热量控制的基础上,使用等食品交换份结合血糖生成指数的方法,把同期未接受该方法而采用传统营养治疗方法的糖代谢异常孕妇9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体重增长、体重指数(BMI)的增长及新生儿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两组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8.49%、13.54%,研究组巨大儿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每周体重增长、BMI增加、每周BMI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新生儿体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妊娠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妊娠期体重增加明显减少,新生儿体重在合适范围,对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的管理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1221例单胎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按50 g葡萄糖筛查(GCT)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将产妇分为:血糖正常孕妇组、GCT阳性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同时根据GDM组患者是否应用胰岛素分为无胰岛素治疗组(GDM-A1组)和胰岛素治疗组(GDM-A2组).分别统计5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均值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GDM-A2组的新生儿与血糖正常孕妇组、GCT阳性组、GIGT组、GDM-A1组相比,其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血糖均值之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M-A2组孕妇虽经系统治疗,其分娩的新生儿仍应加强产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新生儿低血糖.  相似文献   

13.
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测定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测定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有无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葡萄糖负荷试验法对 583例孕妇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及糖耐量异常组(包括妊娠期糖耐量低减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同时检测两组孕妇不同孕周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1)糖耐量正常组 507例孕妇血清瘦素水平由孕 24周的 (7.0±1.8)μg/L逐渐缓慢上升,至孕 34~35周时上升最为明显,形成峰值为(9.4±2.1)μg/L,之后略有下降。(2)糖耐量异常组 76例(妊娠期糖耐量低减 61例、妊娠期糖尿病 15例 )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波动在 ( 11.3±3.1 )μg/L至(14.5±4.3)μg/L之间,不同孕周间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糖耐量异常组孕妇平均血清瘦素水平为(12.5±3.5)μg/L,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组的 (8.5±2.6 )μg/L,且在任何孕周,糖耐量异常组孕妇血清瘦素水平均比糖耐量正常组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1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有 10例血清瘦素水平超过 14.0μg/L。当瘦素水平≥17.0μg/L时, 64.7%的孕妇有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瘦素水平与妊娠期糖耐量低减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有相关性, 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对妊娠期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assess whether obesity and/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fetal macrosomia and/or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ve disorders. DESIGN: Retrospective computerised database review. SETTING: Lyell McEwin Health Service, South Australia. SAMPLE: All nulliparous women delivering singleton babies in the years 1999 and 2000 MAIN OUTCOME MEASURES: Birth weights, the occurrence of fetal macrosomia,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and preeclamps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258 normoglycaemic women (control group), 76 women with only an abnormal glucose challenge test, and 51 women with GDM. RESULTS: Only GDM with fasting hyperglycaemia is a risk factor for macrosomia (risk ratio: 3.3 95% confidence limits 1.229-8.736). Smoking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NCLUSIONS: Our data strongly suggest that GDM and obesity are no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ve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5.
BMI正常的糖代谢异常孕妇胰岛素抵抗与分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MI正常的糖代谢异常孕妇胰岛素抵抗与分泌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月1日在我院进行正规产检、孕前BMI正常孕妇538例。于孕24~28周行50g葡萄糖筛查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根据检查结果将产妇分为:血糖正常孕妇组(NGT)178例、50g葡萄糖筛查(glucose challengetest,GCT)(+)组94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166例,同期测定空腹血胰岛素及空腹血糖。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BCI),比较各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差别。结果:(1)GDM组与NGT、GCT(+)、GIGT组孕妇相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IR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GT、GIGT组孕妇的HOMA-IR与HBCI呈正相关关系(P<0.01)。GCT(+)、GDM组孕妇的HOMA-IR则与HBCI无关(r=0.123,P>0.05)。结论:孕中期BMI正常的GDM妇女胰岛素抵抗与NGT、GCT(+)、GIGT孕妇相比无增高,但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青岛市城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情况,分析导致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检查分娩的3 624例孕妇进行糖筛查,并对筛查出阳性结果的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资料中各种因素均由SPSS for window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妊娠期孕妇糖筛查异常发病率为22.13%(802/3624);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为2.21%;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的发病率为2.87%;(2)单因素Logistic相关分析,发现孕次、产次、孕周、年龄(≥30岁)、孕前超重、孕期体重增长、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反复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发作史、月经不规律、不合理膳食、高脂血症、高血红蛋白等因素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相关;(3)多因素Logistic相关分析,表明孕前超重、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不合理膳食、高脂血症、不良孕产史等6项进入主效应模型,且均与糖代谢异常呈正相关。结论:(1)青岛城区GDM的发病率与国内文献报告的相当,GIGT的发病率高于GDM的发病率;(2)超重、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不合理膳食、高脂血症、不良孕产史为影响糖代谢异常发生的高危因素,对有高危因素患者在初诊时行糖筛查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孕妇中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35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GIGT)和1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的空腹血糖、胰岛素,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GIGT和GDM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结果GIGT、GDM两组孕妇HBCI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巨大胎儿的发生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GDM较GIGT孕妇存在更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没有发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巨大儿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