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急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淋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以及各种细菌感染与盆腔炎的关系。方法对1993年3月至1997年7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80例病人进行宫颈分泌物及腹腔液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及淋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的化验检查。结果:80例中送宫颈分泌物标本52例,需氧菌阳性率71%,衣原体34份标本阳性率40%,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结论:引起急性盆腔炎感染不仅与感染有关,而且还与衣原体,解  相似文献   

2.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指发生感染前使用抗感染药物,适用于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手术。一些手术尽管术后感染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也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正常女性生殖系统与外界相通,而外阴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易受污染;同时阴道内存在的正常菌群,包括:①革兰阳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例如乳杆菌、棒状杆菌、肠球菌等);②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例如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等);③专性厌氧菌(例如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动弯杆菌等);  相似文献   

3.
妇产科抗生素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细菌 引起盆腔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复杂多样,包括:需氧菌、厌氧菌、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在革兰氏阳性需氧菌中最主要的是B族链球菌、肠球菌和A族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较常见。革兰氏阴性需氧菌中大肠杆菌最常见,其次是克雷白杆菌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不常见。应用适当的微生物技术,在生殖道感染者中最容易分离出厌氧菌。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中,主要是厌氧链  相似文献   

4.
胎膜早破与细菌学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膜早破与细菌学感染的关系探讨汪定成,王金声,刘茂贤,姜南艳,马侠,罗洋本文受检51例羊水中共检出需氧菌和(或)厌氧菌22例,占43.1%,其中股股早破组24例,检出细菌19例,占79.2%。胎膜未破组27例,检出3例,占11.1%.结果显示,胎膜早...  相似文献   

5.
奥硝唑在母乳中的药物动力学及合理哺乳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硝唑(0rnidazoLe)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对毛滴虫、阿米巴虫、厌氧菌有良好的疗效,妇产科用于治疗或预防产后盆腔感染,与甲硝唑、替硝唑相比,具有疗效更高、疗程更短、体内分布更广的优势^[1,2]。产褥期感染的病原菌,一般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经验治疗时,常选用抗需氧菌药物与抗厌氧菌药物联合使用,临床上最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为甲硝唑和替硝唑。然而随着甲硝唑、替硝唑的长时.  相似文献   

6.
盆腔炎性疾病(PID)是指病原体感染女性上生殖道后引起的盆腔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认为PID主要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单一病原体感染,之后通过后穹隆穿刺技术、腹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术的应用,取得上生殖道的标本,逐步认识到PID的病原体由多种微生物组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来源,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常见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支原体;内源性病原体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外源性及内源性两类病原体可分别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通常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临床羊膜内感染的发病率约1%~4%,多为胎膜破裂过久和产时检查过多造成的上行感染。分离出的最常见菌种为厌氧菌等。实验室检查可进一步证实临床诊断。大肠肝菌或B族链球菌感染、低体重儿及母分娩后方采用抗菌治疗的病例中,新生儿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宫内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性宫内感染主要由下生殖道的病原体上行感染所致,其发病与细菌性阴道病有关。致病菌主要为厌氧菌、加德纳氏菌及链球菌。宫内感染可造成早产、胎膜早破。早产孕期越早,感染所占的比例越高。伴有细菌性宫内感染的早产儿较其它原因引起者预后更差。羊水CRP及多种细胞因子在细胞入侵羊膜腔后升高,且与绒膜羊膜炎及新生儿预后有较高相关性。其中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的试验是IL-6测定。羊水IL-6测定是目前早期快速诊断宫  相似文献   

9.
胎膜破裂前后羊水及脐血厌氧菌培养6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8例胎膜早破、临产后破膜及胎膜未破的孕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取羊水及脐血作厌氧菌培养。结果:普通培养(+)15例次,厌氧培养(+)20例次,阳性结果在胎膜早破组和临产破膜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破膜组与胎膜未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前者破膜距手术时间较后者明显延长(P〈0.001)。胎膜未破组也有阳性结果出现。认为:①产科感染中厌氧菌感染占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10.
对接受阴道镜检查时发现的生殖道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开业医生转至泌尿生殖医学门诊的病例和接受阴道镜检查时发现的生殖道感染者共127例。平均年龄29岁,均接受阴道镜检查,包括阴道pH值,胺试验,梅毒血清学,阴道后穹窿、尿道、宫颈管分泌物取样行革兰氏染色;查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线索”细胞、念珠菌及培养衣原体、革兰氏阳性双球菌、厌氧菌及需氧菌,阴道湿片查“线索”细胞和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采用Amsel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阴道炎和子宫颈炎。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包括: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毛滴虫病以及由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子宫颈炎等。  相似文献   

12.
置IUD子宫异常出血者子宫内膜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傅艳  邓伟国 《生殖与避孕》1994,14(5):345-349
本文研究了育龄妇女子宫内膜细菌及病毒感染与宫内节育器(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关系。结果表明。置IUD有异常出血组细菌总感染率为10.5%(厌氧菌感染8.8%,需氧菌感染1.7%),显著高于未置IUD正常组,是置IUD未出血组的3.62倍。置IUD有异常出血组病毒总感染率为29.5%。(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2.5%,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17%,显著高于置IUD无异常出血组和未置IUD正常组。置IUD<12月有异常出血者的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置IUD>12月者;而病毒感染则反之。宫颈糜烂的程度与置IUD子宫有异常出血者宫内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在早产新生儿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的肠道正常菌群是由约400多种细菌所组成。其中绝大多数为厌氧菌,而肠球菌、肠杆菌等需氧菌仅约占菌群的1/1000。在健康状况下,它们与宿主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对保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人体肠道菌群定植模式与最初定植的菌种密切相关,当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人体肠道菌群平衡失调时就会引发许多疾病。近年来,国外学者对益生菌在早产新生儿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妊娠结局和新生儿近期影响。方法选取HPV感染的孕妇116例为研究组,其中下生殖道疣55例,亚临床感染59例,潜伏感染2例。另选取HPV阴性的孕妇18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合并其他感染情况、妊娠结局、新生儿患病情况及分娩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合并其他感染如风疹病毒等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分娩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发现新生儿呼吸道乳头瘤患者;研究组经阴道分娩者羊水、脐静脉血感染率及胎盘病理检查阳性率等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下生殖道HPV感染发生新生儿呼吸道乳头状瘤率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患病率影响不大,也不会增加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下生殖道HPV感染孕妇易合并其他下生殖道感染,如风疹病毒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待产孕妇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状况分析,减少产科感染发病率,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我院2012年552名待产孕妇病历资料及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G+菌197株,占64.8%,以葡萄球菌为主,G-菌20株,占6.6%,以大肠为主;真菌31株,占10.5%,筛查出多重耐药菌产ESBLS的大肠杆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定植菌为主(大多数待产孕妇没有感染症状)。结论:产ESBLS的大肠杆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待产孕妇定植和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这些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状况,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切断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途径,降低产科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下生殖道的菌群中厌氧菌是重要的组成成份,但发生率随各作者研究的人群、年龄、营养、免疫状态等不同而异。本文研究印度 JIPMER 医院50例剖宫产妇女手术前后菌群变化与某些危险因素的关系。患者分为择期剖宫产和急症剖宫产二组,不包括有明显感染和已用抗生素者,每例取手术前后阴道深部标本和术中经子宫下段穿刺羊水标本进行厌氧与需氧菌培养;将有无产前检查、产程、破  相似文献   

17.
父母支原体感染与新生儿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父母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新生儿UU感染的关系,以及新生儿UU感染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于1995年7~12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57例孕妇宫颈管分泌物拭子标本作UU检测,凡阳性者分别取其丈夫尿道分泌物和新生儿鼻咽部分泌物拭子作UU检测。结果:孕妇UU阳性率17.2%;UU阳性孕妇之丈夫及其新生儿UU阳性率分别为66.7%及55.6%;其中仅母亲阳性的新生儿UU阳性2例(2/9),父母UU均阳性者新生儿UU阳性率为72.2%(13/18)(P<0.05)。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UU阳性率分别为70.0%及47.1%,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父母均存在UU感染时,其新生儿UU感染的机会增加;感染途径主要为宫内而不是产道。  相似文献   

18.
三城市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母婴传播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目的:分析武汉、上海及沈阳三城市孕妇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其母婴垂直传播状况。探讨早期诊断胎儿HCMV宫内感染的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查5015例孕妇HCMV的特异性抗体(IgG及IgM),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其中301例具有活动性HCMV感染者的胎儿附属物,新生儿血、尿及母乳的HCMVDNA。结果:三城市孕妇HCMV感染率为88.93%;沈阳、上海分别为96.74%和91.42%,明显高于武汉(79.53%);孕妇活动性感染率为5.42%,武汉与沈阳分别为11.23%和10.98%,明显高于上海。有异常妊娠史孕妇的活动性感染率为14.59%;孕早期绒毛和孕中期羊水的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16.00%和35.33%;羊水的HCMVDNA阳性率与分娩期脐血、胎盘、新生儿血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我国城市孕妇HCMV感染有地区差异,三城市孕妇多数于孕前早已感染HCMV;孕妇于活动性感染时易传播胎儿,ELISA结合PCR方法是当前诊断宫内HCMV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妇产科常见条件致病菌中,需氧菌有B组链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属;厌氧菌有消化链球菌属、消化球菌属、拟杆菌属等。感染往往发生在分娩、手术、流产或宫内放置节育器等激惹因素后,并常常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常见的是盆腔感染,也可致生殖道以外的感染,B组链球菌还与胎膜早破、早产、自然流产等有关。对这类感染的防治关键是监测感染和预防性用药,但监测手段有待改进,某些观点还存在学术上的争议。  相似文献   

20.
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是一种母婴传播性疾病,即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造成宫内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致病微生物通过胎盘的垂直传播,其他途径有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和分娩时新生儿的围生期感染两种传播方式。大部分性传播疾病都存在母婴传播问题。例如,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等的母婴传播。国内大量调查发现,在我国新生儿中先天性感染的发病率很高,达5%左右,其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宫内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