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焱  胡瑾  余应筠  卢芸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57-1659
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定新乡和重新镇四~九年级学生1 569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1 569名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34.2%.留守小学生MHT全量表分和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小学生(t值分别为2.254,2.171,2.476,2.099,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MHT全量表分、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t值分别为2.666,2.358,3.862,2.076,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对人焦虑检出率较非留守小学生高,留守初中生学习焦虑、恐怖倾向检出率较非留守初中生高(x2值分别为6.131,6.601,6.875,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8.23±3.64)高于非留守小学生得分(7.54±3.68)(t=2.533,P<0.0S).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消极应对方式与该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关(P<0.05).结论 该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较非留守中小学生稍差,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等心理问题方面留守中小学生表现较明显.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长丰县农村留守儿童伤害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伤害的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长丰县农村3617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最近1年伤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留守儿童1614名,占学生总数的45.83%.主要监护类型为单亲监护(55.82%).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2.25%,男生伤害发生率为45.22%,女生为3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45,P=0.000);其中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率为40.90%,高于非留守儿童(2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30,P=0.000).留守儿童在跌伤、交通伤、动物咬伤等7种伤害类型上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OR=1.445)、性格外向(OR=1.062)、矛盾性(OR=1.150)、独立性(OR=1.110)、娱乐性(OR=1.096)可能是留守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而女生(OR=0.598)、亲密度(OR=0.933)、控制性(OR=0.917)可能是留守儿童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该地区留守儿童伤害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起主要作用,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留守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退役士兵的心理应激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1—12月,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对某部10个基层连队260名待退役士兵进行调查。结果与入伍新兵和现役军人相比,退役士兵的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1.81±0.57 vs 1.66±0.57,P0.01)和过度兴奋(1.47±0.59 vs 1.38±0.52,P0.05)。心理应激得分与积极应对、心理弹性和认知重评得分呈负相关(r=-0.309、-0.378、-0.128,均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和表达抑制得分呈正相关(r=0.252、0.255,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心理弹性对心理应激均有预测作用(B=-0.092、0.145、-0.104、0.151、-0.082,均P0.05)。结论退役士兵主要出现紧张和兴奋等自主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应对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心理弹性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学员坚毅品质特点,探寻其与幸福感、学业倦怠、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为培养军医大学学员坚毅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采用坚毅量表、幸福感量表、学业倦怠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对某军医大学656名学员进行纵向与横向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横向研究发现,学员坚毅平均分为3.61±0.59,幸福感得分为4.45±0.75,学业倦怠得分为2.40±0.68,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07±0.4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0.98±0.54,焦虑标准分为38.71±8.10。大一学员坚毅水平与大三学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1);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员坚毅性最高,学习成绩中等的学员坚毅性居中,学习成绩靠后的学员坚毅性最低(F=14.64,P0.01);坚毅品质与幸福感、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95、0.354,均P0.01);与学业倦怠、消极应对方式及焦虑呈负相关(r=-0.662、-0.395、-0.474,均P0.01)。纵向研究发现,大三学员坚毅得分(3.43±0.58)稍高于一年前(3.39±0.59),幸福感得分为4.49±0.78,学业倦怠得分为2.71±0.63,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12±0.50,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29±0.62,焦虑标准分为41.91±10.47。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员坚毅性最高,学习成绩中等的学员坚毅性居中,学习成绩靠后的学员坚毅性最低(F=9.99,P0.01)。坚毅品质与幸福感、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19、0.333,均P0.01),与学业倦怠、消极应对及焦虑呈负相关(r=-0.564、-0.373、-0.220,均P0.01)。结论军医大学学员坚毅品质尚可,不同年级及学习成绩学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幸福感、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学业倦怠、消极应对及焦虑呈负相关。在军医大学学员管理中,应关注坚毅品质的积极作用,并注意培养军医大学学员坚毅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计划妊娠二胎妇女的妊娠压力现状及个体应对方式。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本院门诊计划二胎的经产妇594名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妇女的基本情况,妊娠压力量表(PPS)调查妊娠压力,压力反应问卷(SRQ)和特质应对问卷(CSQ)调查个体应对方式,分析妊娠压力、压力反应与个体应对方式关系。结果:计划妊娠二胎妇女的PPS评分为(21.3±7.6)分,得分系数为23.7%;SRQ评分为(56.3±12.3)分,得分系数为47.3%;CSQ中消极应对和积极评分分别为(25.3±8.7)分、(34.6±9.1),得分系数分别为50.6%、57.7%。母子健康与安全压力、产后体型改变是主要压力来源。除"父母角色压力"外,SRQ、消极应对评分与PPS问卷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而积极应对与PPS问卷各维度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压力反应和消极应对是妊娠压力的危险因素,而积极应对方式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计划妊娠二胎妇女普遍存在轻度妊娠压力,且与压力反应、个体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积极应对以缓解妊娠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比例,探讨其自杀意念形成的心理易感因素。方法 对合肥市324例SLE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与自杀意念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开展调查,采用t检验将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与常模进行比较,调整社会人口学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对SLE患者自杀意念影响的OR(95%CI)值。结果 108例(33.3%)患者在接受调查前1个月内产生过自杀意念;SLE患者神经质标准分(49.81±10.03)与精神质标准分(49.84±9.73)均高于全国心理常模(神经质:41.27±9.42;精神质:48.14±9.74)(t神经质=15.327,t精神质=3.142,P值均<0.01)。内外向标准分(50.43±9.90)低于常模(57.75±8.26)(t=-13.317,P<0.01);SLE患者的积极应对评分(34.36±7.86)和消极应对评分(28.87±7.79)均高于女性健康组常模(积极应对:29.32±8.96;消极应对:22.34±7.47)(t值分别为11.543、15.102,P值均<0.01)和患者组常模(积极应对:29.15±9.28;消极应对:25.36±8.42)(t值分别为11.932、8.122,P值均<0.01)。调整社会人口学变量后,神经质倾向人格(OR=1.110,95% CI:1.072~1.149)和消极应对方式(OR=1.069,95% CI:1.030~1.109)对SLE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SLE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比例较高。神经质倾向和消极应对方式是SLE患者形成自杀意念的心理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儿童期创伤对军校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并分析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适应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1月,在重庆市某军校随机选取42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军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军校大学生抑郁总分为40.24±12.57,儿童期创伤总分为34.96±12.04,家庭适应性总分为53.44±8.94,家庭亲密度总分为73.47±8.47,积极应对方式总分为25.88±6.15,消极应对方式总分为9.76±3.64。抑郁高分组在儿童期创伤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上均高于低分组,而在积极应对方式、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得分上则低于低分组。抑郁得分与儿童期创伤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和消极应对方式均呈正相关(r=0.229~0.492,均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均呈负相关(r=-0.427、-0.468、-0.477,均P0.01)。儿童期创伤总分、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适应性可有效预测抑郁情况(β=0.275、-0.262、0.171、-0.197,P0.01),可解释37.4%的变异量。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适应性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29、0.144)。结论儿童期创伤是军校大学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改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家庭适应性可能有助于缓解儿童期创伤对军校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某区二级医院373名女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应对压力方式得分为1.84±0.59,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15±0.64,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3,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学历、照顾患者人数是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建议从医院管理和护士自身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护士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缓解压力,提高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现状并探讨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3—8月,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UCLA孤独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0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孤独感得分为45.29±9.22,具有轻度以上孤独的患者有71例;经单因素及多重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住院次数及病程是影响患者孤独感的个人因素;患者的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国内常模(t=2.34,P0.05),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国内常模(t=2.13,P0.05);患者的孤独感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485,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1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具有轻度以上的孤独感;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住院次数及病程是影响患者孤独感的个人因素;应对方式越积极,孤独感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应对方式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2015-03/10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对四川省绵阳市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收集合格问卷1 205份,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积极应对(1.64±0.46)分、消极应对(1.21±0.51)分。HIV检测阳性、阴性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1.34±0.60)分、(1.20±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标准化β=0.21)、距近1次检测时间6个月(标准化β=0.13)、近1次肛交无保护性(标准化β=0.07)对积极应对呈正向关联,婚姻状况已婚(标准化β=-0.11)、居住地区县级城市(标准化β=-0.09)、肛交数(标准化β=-0.09)呈负向关联;距近1次检测时间6个月(标准化β=0.19)、肛交数(标准化β=0.09)对消极应对呈正向关联,年龄(标准化β=-0.17)、户籍外省(标准化β=-0.08)、性取向双性恋及其他(标准化β=-0.07)、寻找性伴场所酒吧/公园/朋友型(标准化β=-0.10)呈负向关联。结论 MSM应对方式趋向积极,受人口学特征和性行为影响,与性行为关系具复杂性,消极应对增大HIV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市中学生自杀行为与若干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中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行为报告率并分析学校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与自杀行为相关性.方法 方便抽取合肥市7所中学(2所普通中学,2所重点中学,该市所辖3个县选取的3所普通乡村中学),每个中学分别在初一至高三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2个班,对其所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127份.自杀行为的定义与问卷设计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相同.同时采用“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评价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等心理特点.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筛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中学生总体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8.0%,自杀计划报告率为119%,自杀未遂报告率为4.0%.学校生活满意度高是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共同的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方式是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共同危险因素.结论 应根据中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及个人应对方式的现状,探究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9大高校16个院系的950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新疆高校教师中,男性教师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女性教师(13.19±6.32 vs 12.23±5.95,P〈0.05),汉族教师的耗竭维度要高于维、哈、回民族教师(18.24±6.82VS16.93±7.03 vs 16.49±7.23 vs 4.62±6.36,P〈0.05)。②不同性别、民族教师应对方式不同,消极应对方式退避得分男性要比女性得分高(7.58±2.73 vs 7.19±2.74,P〈0.05),维族、哈族教师消极应对方式中,幻想得分高于回族教师(8.02±2.67 vs8.04±2.55 vs 6.72±3.19,P〈0.01)。③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方式求助与工作倦怠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呈显著的负相关(r=0.116,P〈0.01;r=0.036,P〈0.01),消极应对方式中幻想、退避和工作倦怠的人格解体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342,P〈0.01;r=0.348,P〈0.01),相关性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结论新疆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情况普遍存在;不同性别、民族及教龄教师采取应对方式不同;不同的应对方式与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安徽省某农村地区两所中学的3 945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2 2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根据资料性质,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20.0%(445/2 230),性别、年级、母亲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等因素对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环境各维度评分显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宗教观等因素对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父母之间的关系差、家庭经济状况差、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老师体罚、自尊评分低、消极应对方式评分高等7个因素是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方式和师生关系评分高2个因素是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农村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应针对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485例中学生心理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学生心理常见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为了解中学生心理需求和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取1485例学生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简化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学习压力因子与人际关系因子得分分别是1.37±0.84和1.27±0.91,为最主要的应激源。问题解决因子得分2.73±0.56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应对方式。应激源和应对方式在年级、学习成绩,家庭因素等分层因素存在差异。相关性总体上,问题指向等积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呈负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呈正相关。结论中学生日常生活构成心理应激源,应关注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的学生,在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信息问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全国1 571名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结果 在心理健康方面,少数民族的神经衰弱(t = 2.08,P<0.05)、女生的恐惧(t = 4.04,P<0.05),非医学生的恐惧、强迫-焦虑和疑病(t = 3.25、2.56、2.73,均P<0.05),学生干部的恐惧(t = 2.46,P<0.05),及农村学生的疑病(t = 2.40, P<0.05)得分均较高。在积极应对方面,女生、汉族及城市学生的得分较高(t = 2.32、3.29、3.08,均P<0.05)。在消极应对方面,父亲学历为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得分均较高(t = 2.10、2.10、2.34, 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倾向于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抑郁、神经衰弱、强迫-焦虑及疑病等维度得分较低(t = - 12.13、- 13.20、- 9.15、- 6.73,均P<0.05);倾向于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及疑病维度得分较高(t = 10.03、11.73、4.94、7.83、4.40,均P<0.05)。结论 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高等学校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少数民族、农村及非医学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升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中学生伤害发生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湖南省中学生的伤害发生率,分析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湖南省16个学校96个班的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内公认的伤害判断标准、自行编制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国际公认的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湖南省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8.74%,95%CI:47.43%~50.05%。伤害发生率分别在不同地区、年级、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厌学、抑郁、焦虑、好友经常出入娱乐场所是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其对应的OR值分别为1.13、0.94、0.72、0.84、1.14、1.47、1.16和2.20;相对于父亲职业为无业或失业人员,父亲职业为离退休人员的中学生发生伤害的OR值为0.53。结论南省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8.74%。伤害的发生受地区、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厌学、抑郁、焦虑、好友经常出入娱乐场所以及父亲职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儿童焦虑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1 573名中学生,采用SPSS 26.0和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中学生焦虑的检出人数有601人(38.2%)。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对焦虑情绪的直接效应显著(Z = 0.296,P<0.05),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焦虑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显著(Z = 0.158,P<0.05),中介贡献率为34.83%。结论 重庆市中学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相关,应对方式在其中存在中介效应。应加强中学生社会支持性环境的建立和应对方式指导,有效减缓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谐与应付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医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医学院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状况得分分别为(2.64±0.46)分,(86.51±12.10)分,均处于大学生群体的中等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1;r=0.174,P<0.01),与自责、退避呈显著负相关(r=-0.170,P<0.01;r=-0.127,P<0.05);自我和谐总分与自责、幻想、退避呈显著正相关(r=0.363,P<0.01;r=0.379,P<0.01;r=0.282,P<0.01),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r=-0.388,P<0.01;r=-0.247,P<0.01)。结论医学生的应付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和谐密切相关,要引导医学生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医学院校应注重提升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促进自我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皖南地区卫校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伤害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伤害调查表对皖南地区卫生学校学生158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伤害年发生率为61.23%,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23.97%)、碰伤(23.59%)、刀或锐器伤(21.51%)、动物咬伤(16.00%)、烧烫伤(15.12%);伤害发生率与父母文化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密切相关。结论卫校学生的伤害发生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oisson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在伤害频次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及引发伤害频次增加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合肥市某县整群随机抽取的中小学校的2917名在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拟合修正Poisson回归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并比较其拟合效果,筛选出儿童青少年增加意外伤害发生次数的危险因素,探讨两种方法分析的合理性.结果 用Lagrange乘子检验发现该资料Poisson模型中存在过离散(P <O.0001),籍此分别用修正Poisson回归和负二项回归对过离散伤害频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拟合较好.回归分析均显示男性,年龄小,父亲外出打工,监护人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和吸烟为导致伤害频次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具有聚集性趋向的伤害频次数据,应该采用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和负二项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修正Poisson回归拟合效果更好,或能更准确的解释有关因素对伤害频次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