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腰/臂比值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226例NIDDM、389例IGT患者体质指数(BMI)及腰/臂比值(WHR),并与153例糖耐量正常对照组作了比较。结果显示:NIDDM组、IGT组BMI、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IDDM组WHR显著高于IGT组(P〈0.01),两组间BMI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NIDDM组、IGT组的FIns、2hBG、2hIns、TG、SBP、DBP及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NIDDM发生冠心病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将60例NIDDM患者分为冠心病(CAD)组和非CAD组,用底物发光法检测血浆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t-PA),同时检测血糖、血胰岛素、血脂等指标。结果表明:CAD组血浆PAI-1活性水平明显高于非CAD组,分别为10.06±2.5与8.08±2.62,单位Au/ml,P<0.01。两组t-PA相似。在CAD组,血浆PAI-1活性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P<0.05)与-0.3(P<0.01),且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4,P<0.05),和ApoB正相关(r=0.51,P<0.05)。血浆PAI-1活性水平的升高与NID-DM发生CAD危险性存在相关。胰岛素抵抗状态、高胰岛素血症、高TG水平都可刺激血浆PAI-1活性的升高,而高血糖对其无直接的作用。ApoB参与PAI-1活性改变这一过程,并在CAD发生中可能介导其它脂质异常刺激PAI-1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甲基汞诱发大鼠肾脏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BA及DTNB比色法,测定不同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甲基汞对大鼠肾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染毒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P<0.01),染毒后24h处死动物,除5.0mg/kg·wt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01),其余各剂量组MDA含量均分别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1~P<0.05)。另外,雌性大鼠肾脏GSH-Px活性于染毒后24h、72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1)。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NIDDM患者Fn、PAG改变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关系,分析53例NIDDM患者Fn、PAG测定结果,并与35名健康人比较。患者组F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前者PAG(1)、MAR、Ⅰ与后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组中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Fn、Ⅰ较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并发症组PAG(1)、MA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DDM患者Fn降低、PAG增强是易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予以抗凝、抑制血小板活化及抗氧化作用药物,能够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早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及载脂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20例早期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唾液酸(SA),载脂蛋白(Apo)AI、B、CⅠ、CⅡ,脂蛋白(a)[Lp(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水平,与130例健康组比较,其SA、ApoB、ApoAⅠ/ApoB比值、TC、TG、FPG有极显著性意义(P<0.05~0.01),而ApoAⅠ、ApoCⅠ、CⅡ和Lp(a)差异虽然不显著(P>0.05),但前两者有下降趋势,后两者有升高趋势。结果显示,NIDDM患者早期可能已发生了细胞代谢紊乱、脂质代谢异常及血液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年龄与Ⅱ型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湖北省部分地区25岁及以上的9450名居民进行了高血压、年龄与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及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25岁及以上的NIDDM患病率为2.62%,IGT患病率为4.48%,男女性的NIDDM与IGT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中,NIDDM和IGT患病率分别为6.753%和9.633%,非高血压者NIDDM和IGT患病率仅为2.348%和3.790%,前者分别为后者的2.9倍和2.5倍,二者的标准化患病率差别仍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济南市区6所小学的8~10岁血压偏高的儿童进行了4h尿中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PGI2,放射免疫法)排出量的对比观察。结果发现,血压偏高组儿童尿中TXB2排出量高于血压正常组,而PGI2排出量则低于血压正常组。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儿童血压(收缩压)与尿中TXB2排出量呈正相关(r=0.22,P<0.05)与PGI2的排出量呈负相关(r=-0.25,P<0.05)。提示儿童血压与尿中TXB2、PGI2排出量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观察维生素D3 对高血压病伴糖耐量减低(IGT) 患者血清25 羟维生素D3 [25 (OH)D3]
和炎症因子水平干预效应。方法 选择老年患者148 例,根据血糖、血压分为高血压病组(69 例),IGT
组(30例)、高血压病伴IGT 组(49 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 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25 (OH)D3、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高敏C 反应蛋白(hs CRP)。高血压病组、IGT 组及高血压病伴IGT 组患者均
予维生素D3800U,1次/d,治疗12周后,再次检测3种血清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
素方差分析,两组内比较采用狋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病伴IGT 组和IGT 组25 (OH)D3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犉=7.589,
犘=0.000),hs CRP、TNF 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犉=97.628,5.266,犘=0.000、
0.004);高血压病伴IGT 组25 (OH)D3 水平低于高血压病组,hs CRP、TNF α水平均高于高血压病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25 (OH)D3 与血压(狉=-0.308,犘<0.01),餐后2h血糖(2hPG)呈
负相关(狉=-0.47,犘<0.01),hs CRP和TNF α与血压呈正相关(狉=0.665,0.809,均犘<0.01),与
2hPG 呈正相关(狉=0.966,0.735,均犘<0.01)。与治疗前比较,维生素D3 干预治疗后25 (OH)D3 水
平均上升,hs CRP、TNF α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结论 高血压病伴IGT 组患者
炎性反应较高血压病者严重,维生素D3 干预治疗后可减轻炎症反应。
关键词:高血压病;糖耐量减低;高敏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25羟维生素D3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10 0763 05  相似文献   

9.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0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例的患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开始发胖年龄越早、发胖程度越大患病的危险性越大;既往最大体重指数(BMI)大于28kg/m2者患病危险性是小于25kg/m2者的11.52倍。目前的腰围、腰股比(WTR)、收缩压(SBP)亦与NIDDM患病有关,而与目前的BMI未见有统计学联系。血脂各项显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Ⅰ、B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调整后,既住最大BMI、SBP、TG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兔足冻伤后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对兔足Ⅰ~Ⅳ度冻伤前及冻伤后12、24、48、72h时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各度冻伤组冻后12h时,SOD、CAT、GSH-Px活性和MDA含量均较冻前对照值明显升高,P<0.01。(2)轻度(Ⅰ、Ⅱ度)冻伤各指标变化小于重度(Ⅲ、Ⅳ度),且在冻后24h恢复到冻前水平。(3)重度冻伤各组SOD活性在冻后24h达到高峰,与冻前比P<0.01,48h则下降到低于冻前,P<0.05。CAT、GSH-Px活性在冻后24h虽稍有下降,仍显著高于冻前,P<0.01。Ⅳ度冻伤组于72h时显著低于冻前,P<0.05。重度冻伤后MDA一直持续高于冻前,P<0.01。结果说明冻伤早期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幅度及时间过程与冻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顺德容桂地区老年人糖尿病现况。方法对顺德区容桂街道整群随机抽样,随机抽取2个村。对村中6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全部进行调查。总人数1503人,资料完整的1400人(60—93岁,68.15±6.66岁)其中男性578人,女性822人;60~69岁865人(占61.8%),70~79岁430人(占30.7%),80岁~105(占7.5%)。调查的项目有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血压、既往史,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和腰围身高比(WHtR)。结果①1400例社区老人糖尿病总现患率12.4%;男性现患率12.8%,女性现患率12.2%。60—69岁组现患率12.8%,70~79岁组现患率12.3%,80岁以上组现患率9.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者BMI、SBP、DBP、WC、WHR、WHtR、T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TC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与BMI、WC、WHR、WHtR、SBP、DBP、TG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C不相关。结论①1400例顺德容桂社区老人糖尿病现患率12.4%;②糖尿病患者与BMI、WC、WHR、WHtR、SBP、DBP、TG升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值(WHtR)、腰围(WC)及腰臀比(WHR)在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病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2—18岁青少年3953例(男1947例,女2006例)。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对照组(3724例)和高血压组(229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高血压组BMI、WC、WHtR、WHR、SBP及DB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4个指标(BMI、WHtR、WC及WHR)均与SBP和DBP呈正相关,BMI与SBP和DBP的偏相关分析r’最大(r’分别为0.3228和0.2358)(P〈0.05)。4个指标预测高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以BMI最大,分别为男性0.715(95%C10.659~0.771)和女性0.702(95%C10.646~0.757)。以SBP和DBP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BMI、腰围、WHtR和WHR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BMI均第一个被引入方程。结论BMI是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值(WHtR)、腰围(WC)及腰臀比(WHR)在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病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2~18岁青少年3953例(男1947例,女2006例)。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对照组(3724例)和高血压组(229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高血压组BMI、WC、WHtR、WHR、SBP及DB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4个指标(BMI、WHtR、WC及WHR)均与SBP和DBP呈正相关,BMI与SBP和DBP的偏相关分析r’最大(r’分别为0.3228和0.2358)(P〈0.05)。4个指标预测高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以BMI最大,分别为男性0.715(95%CI0.659~0.771)和女性0.702(95%CI0.646—0.757)。以SBP和DBP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BMI、腰围、WHtR和WHR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BMI均第一个被引入方程。结论BMI是预测青少年高血压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正常血压糖耐量低减患者尿白蛋白排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7例正常血压糖耐量低减(IGT)患者及160例下沉人尿白蛋白排出率9UAER)进行了测定,且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下沉血压IGT患者UAER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IGT患者UAE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IG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腰臀比值(WHR)及血清服糖后2h胰岛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多元逐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多态性对血脂异常人群营养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南京市3个主城区抽取412例常住汉族高血脂患者,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将人群分为膳食下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221例给予粗杂粮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191例仅给予健康教育,从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每6个月对两组人群进行1次医学体检,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且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其后进行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检测.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TC水平分别为(4.90±0.86)、(5.16±0.94)mmol/L;TG水平分别为(1.68±0.97)、(2.29±1.10)mmol/L;HDL-C水平分别为(1.35±0.36)、(1.16±0.3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5、-6.01、5.55,P值均<0.01).干预组Pro/Pro基因型的人群BMI[(24.81±3.21)kg/m~2]、WHR(0.88±0.07)、FBG[(5.40 ±1.17)mmol/L]、TC[(4.92±0.87)mmol/L]、TG[(1.68±1.01)mmol/L]均比干预前[分别为(25.39±3.30)ks/m~2、(0.92±0.07)、(6.07±2.17)mmol/L、(5.28 ±0.94)mmol/L、(2.70±1.86)mmol/L]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9.06、16.43、1.98、8.86、-14.32,P值均<0.01),HDL-C[(1.37±0.36)mmol/L]比干预前[(1.13±0.42)mmol/L]明显升高(t=-7.68,P<0.01);Pro/Ala型人群WHR(0.90±0.06)和TG[(1.71±0.59)mmol/L]比干预前[分别为(0.95±0.06)、(2.58±1.12)mmol/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3、-8.05,P值均<0.01).Pro/Pro型的BMI下降幅度[(-1.21 ±1.02)kg/m~2]高于Pro/Ala型[(-0.58±1.85)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P<0.01).结论 PPARγ2不同基因型人群对粗杂粮膳食干预均有效,其中Pro/Pro型人群多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显示其干预效果好于Pro/Ala型和Ala/Ala型人群.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与血脂和血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成年人全血微量元素与血脂和血糖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地区2个社区18岁以上成年调查对象245名,测定其体内铁(Fe)、锌(zn)、铜(Cu)、镁(Mg)、铅(Pb)、锰(Mn)、镉(cd)等各种元素含量及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血压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血脂和血糖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组全血Fe、Mn水平显著降低,Zn、Zn/cu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高血糖组全血Zn、Zn/Cu和Mn水平显著降低,cu和Pb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在高脂血症和高血糖组均存在低Mg高Cd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和高血糖患者体内大多数微量元素都存在代谢异常,及时纠正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对高脂血症和高血糖的防治和转归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甘肃省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 PDM)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甘肃省内2 866名成年居民进行调查,使用直接标化法计算标化患病率。通过χ2检验分析PDM患病率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负荷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BG)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PDM人群患病危险因素。  结果  甘肃省PDM总患病率为15.07%,其中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患病率最高,且不同年龄组间PDM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PDM组年龄、BMI、SBP、DBP、腰围、TC、TG、LDL-C、尿酸(uric acid, UA)高于正常组,维生素D和尿碘低于正常组(均有P < 0.05)。PDM人群FPG水平与年龄、BMI、SBP、DBP、腰围、TG、TC、LDL-C、UA呈正相关,与HDL-C、血钙、维生素D呈负相关(均有P < 0.05);2 h PBG与年龄、BMI、SBP、DBP、腰围、TG、TC、LDL-C、UA呈正相关,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均有P < 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得出PDM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增长、高BMI、高SBP、高TG、高TC、高UA和患有甲状腺结节,而适宜水平的HDL-C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为保护因素。  结论  甘肃地区PDM中老年人群患病率相对较高,要重视对PDM高危人群糖耐量水平的监测; PDM人群要提高对UA水平和维生素D水平的关注度,及时进行相应调控干预; 甲状腺结节患病人群要警惕糖调节状态异常,注意甲状腺功能状况,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来预防PD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成年女性身体脂肪的含量及分布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据分层不等概率二阶整群抽样原则,抽取黑龙江省部分地区18~70岁成年女性1903名,测量其身高、体重、腰臀比(WHR)等指标;分析脂肪体重、瘦体重和体脂百分比(PBF)等身体成分指标与心率、心输出量、心指数、搏出量、搏出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左心作功和体循环血管阻力等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女性PBF和WHR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18岁~、30岁~、40岁~、50岁~、60~70岁年龄组PBF分别为(16.86±5.37)%、(18.43±4.89)%、(20.99±5.79)%、(23.47±5.74)%、(25.77±6.38)%(F=154.46,P<0.01),WHR分别为0.77±0.05、0.80±0.05、0.83±0.05、0.85±0.06、0.89±0.07(F=229,84,P<0.01).在校正年龄、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后,PBF正常组心率、心输出量、心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左心作功分别为(75.45±0.35)次/min、(4.42±0.02)L/min、(2.78±0.01)L·min~(-1)·m~(-2)、(114.94±0.40)mm Hg(1 mm Hg=0.133 kPa)、(64.90±0.28)mm Hg、(4.57±0.03)kg·m/m~(-2),PBF肥胖组分别为(77.42±0.88)次/min、(4.54±0.05)L/min、(2.88±0.03)L·min~(-2)·m~(-2)、(120.55±1.00)mm Hg、(66.56±0.71)mm Hg、(4.86±0.07)kg·m/m~2(两组比较,F值分别为3.18、9.17、8.48、13.50、2.64、10.63,P值均<0.05).在校正年龄、身高和体重因素后,PBF与心率、心输出量、心指数、收缩压及左心作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4、0.14、0.19、0.18、0.10、0.12,P值均<0.05);WHR与心指数、搏出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左心作功和体循环血管阻力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0.19、0.18、0.12、0.12,P值均<0.01).结论 女性PBF增加且呈腹部型肥胖者,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明显升高等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孟晓梅  陈述林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1):1447-144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及生化特征,并探讨血尿酸(UA)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数目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547例T2DM患者按UA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按具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数目不同分为4组(MS1,MS2,MS3及MS4),分析临床资料。结果T2DM并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肌酐(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1—4组间UA、BMI、SBP、DBP、Cr、TG、TC、LDL—C、HDL-C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FPG差别无统计学意义;UA与性别、TG、HbAlc、HDL-C、Cr有线性回归关系(P〈0.05,P〈0.01),其中与HbAlc、HDL-C负相关,TG对UA影响最大。结论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的增加,T2DM患者UA增加,异常TG对UA影响最大,因此UA水平升高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不同膳食模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2011年4月至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展开调查,入选符合要求对象2377例.测定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尿酸(SUA)等指标.采用专门设计的食物频数量表(FFQ),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根据各个研究对象不同膳食模式的因子得分大小以四分位法将每种膳食模式分别分为Q1、Q2、Q3、Q4四组.采用方差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到5种膳食模式,分别命名为调料模式、西方膳食模式、传统健康膳食模式、糕点零食与豆制品模式、动植物蛋白模式.调料模式、西方膳食模式与传统健康膳食模式下各个分组人群的NAFLD患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9.873、8.247、18.766,P<0.05),3种膳食模式下各组的生化指标比较也有不同的差异,其中调料模式下的年龄、BMI、WHR、SUA、TG从Q1组到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2、5.64、12.78、10.72、9.63,P<0.05);西方膳食模式下年龄、WHR、SBP、SUA、TC与TG值在Q1 ~Q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4、6.87、6.11、10.61、6.87、8.13,P<0.05);而传统健康膳食模式下从Q1到Q4组的年龄、BMI、WHR、SBP、SUA、AST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3、11.09、13.89、6.11、15.12、6.19,P<0.05).对年龄、BMI、WHR、SBP、SUA、AST、TC与TG进行调整后,调料膳食模式(OR=1.33,95%CI:0.95 ~1.87)、西方膳食模式(OR=1.36,95%CI:0.979 ~1.902)与NAFLD呈正相关,而传统健康膳食模式与NAFLD呈负相关(OR =0.79,95% CI:0.51~1.226).结论 膳食模式与NAFLD关系密切,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预防NAFLD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