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对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初孕妇360人作为研究对象,产前BMI≥28为肥胖组、产前BMI28为正常组及孕期BMI增幅4为Ⅰ组,4≤BMI≤6为Ⅱ组,6为Ⅲ组。以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为观察指标,对各组进行随访。结果:产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体重明显增加(P0.05);孕期BMI增幅≥4孕妇剖宫产增加、孕期BMI增幅6孕妇巨大儿明显增加(P0.05)。结论:产前BMI及孕期BMI增幅与妊娠结局有关,控制孕期体重过度增长,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及孕期BMI增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初产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4(Ⅰ组)、4≤BMI≤6(Ⅱ组)、>6(Ⅲ组)分组,并分别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孕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肥胖组孕期BMI增幅≥4者剖宫产、巨大儿明显增多(P<0.05),孕前正常组孕期BMI增幅>6者剖宫产、巨大儿明显增加(P<0.05);孕前肥胖组、孕期BMI增幅>6的孕妇,其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与母婴预后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 taking the diagnosis of dementia into account.Design: Cohort study.Setting: cohort study of aging in Medicare recipients in New York City.Participants: 1,452 elderly individuals 65 years and older of both genders.Measurements: We used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for longitudinal multivariate analyses relating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weight change to all-cause mortality.Results: There were 479 deaths during 9,974 person-years of follow-up. There were 210 cases of prevalent dementia at baseline, and 209 cases of incident dementia during follow-up. Among 1,372 persons with BMI information, the lowest quartile of BMI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mortality risk compared to the second quartile (HR = 1.5; 95% CI: 1.1,2.0)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gender, education, ethnic group, smoking, cancer, and dementia. When persons with dementia were excluded, both the lowest (HR = 1.9; 95% CI =1.3,2.6) and highest (HR = 1.6; 95% CI: 1.1,2.3) quartiles of BMI were related to higher mortality. Weight loss was related to a higher mortality risk (HR = 1.5; 95% CI: 1.2,1.9) but this association was attenuated when persons with short follow-up or persons with dementia were excluded.Conclusion: The presence of dementia does not expla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w BMI and higher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 However, dementia may expla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weight loss and higher mortality.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的体质量管理作为健康管理的基础应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然而,我国老年人适宜的体质量指数是多少,目前尚无统一结论。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近年老年人体质量以及老年肥胖问题的相关文献,探讨我国老年人适宜的体质量指数。较多文献显示老年人的体质量指数在超重和轻度肥胖范围或许是最佳的体质量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与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安徽省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7~18岁汉族学生共8941人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分层后,将研究对象依据BMI百分位数分为5组:很低(BMI<P5)、较低(P5≤BMI<P15)、正常(P15≤BMI< P85)、较高(P85≤BMI<P95)、很高(BMI≥P95).对各体能测试成绩进行标准化,将其Z分相加算出PFI.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组PFI的差异.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龄段学生BMI与PFI的关联.结果 8941名学生中BMI很低、较低、正常、较高、很高组的PF1分别为-1.77、-0.91、0.32、-0.17、-0.54,呈倒“U”形分布;BMI正常组的PFI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PFI与BMI呈正相关,与BMI2呈负相关,表明PFI是BMI的二次函数,随着BMI的增高PFI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结论 BMI与儿童青少年PFI呈现抛物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体重指数与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与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安徽省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7~18岁汉族学生共8941人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分层后,将研究对象依据BMI百分位数分为5组:很低(BMI<P5)、较低(P5≤BMI<P15)、正常(P15≤BMI< P85)、较高(P85≤BMI<P95)、很高(BMI≥P95).对各体能测试成绩进行标准化,将其Z分相加算出PFI.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组PFI的差异.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龄段学生BMI与PFI的关联.结果 8941名学生中BMI很低、较低、正常、较高、很高组的PF1分别为-1.77、-0.91、0.32、-0.17、-0.54,呈倒“U”形分布;BMI正常组的PFI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PFI与BMI呈正相关,与BMI2呈负相关,表明PFI是BMI的二次函数,随着BMI的增高PFI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结论 BMI与儿童青少年PFI呈现抛物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及分析脉压指数、体质指数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脑卒中早期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脑血流功能检测的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现场问卷获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疾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体质指数、脉压、脉压指数及平均动脉压;同时完成脑血流动力学监测。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75分为脑血管功能正常组,<75分为异常组。将研究对象按脉压指数分为高、中、低3个亚组,按体质指数分为体重过低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4个亚组,分别计算和比较不同组脉压指数水平及体质指数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2375人,年龄为(52.6±7.3)岁,男性7275人(58.79%),女性5100人(41.21%)。脑血管功能正常组9900人(80.00%),异常组2475例(20.00%)。汉族、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率更高,且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脉压指数、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正常组(P均<0.001)。在不同脉压指数亚组中,左右侧平均血流量、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临界压水平随着脉压指数水平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外周阻力、脉搏波速、特性阻抗、动态阻力、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均随脉压指数水平上升呈上升趋势;在不同体质指数组中,肥胖组左侧平均血流量均低于过低组、正常组和超重组;肥胖组右侧平均血流量均低于正常组和超重组,且高于过低组。左右侧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随着体质指数水平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外周阻力、脉搏波速、特性阻抗、动态阻力、临界压水平、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随体质指数水平上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有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病史、脉压指数、体质指数是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脉压指数、体质指数越高,脑血流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脉压指数、体质指数水平越高,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的可能性越高,当出现过高的脉压指数及体质指数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关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同时,应对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单项异常参数予以重视和纠正,最终实现有效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体质指数(BMI)与临床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55~90岁临床诊断为BPH、施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对照为同期住院的非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与病例相同;病例与对照各380例,以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身体测量、生活方式、既往史以及BPH家族史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值及其相应的95%C1.结果 调整年龄因素后,与收缩压正常者(<140 mmHg),(1 mmHg=O.133 3 kPa)相比较,收缩压160-179mmHg者和收缩压≥180 mmHg者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分别为OR=2.135,95%CI=1.139~4.001和OR=2.704,95%CI=1.475-4.958);高血压病程与BPH呈正相关(x2=8.876,P=0.031),病程≥20年组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4.984,95%a=2.006-12.203,P=0.001).与非高血压者比较,超重或肥胖者罹患高血压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地增高(OR=2.548,95%CI=1.397-4.648和OR=2.667,95%CI=1.038-13.212).结论 高血压是BPH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罹患高血压、尤其是高收缩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和发展;超重和肥胖的男性高血压BP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窒息发生危险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自"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中嘉兴地区的围产保健监测数据库.研究对象为1995-2000年在嘉兴地区参加婚前/孕前体检且分娩单胎活产儿孕满20周的83 030名孕产妇.运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BMI组或其他特征人群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差别,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窒息发生危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11.3%(95% CI:11.1%~11.6%).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从BMI<18.5 kg/m2组的11.0%(95% CI:10.5%~11.5%)逐渐升至BMI≥25.0 kg/m2组的12.9%(95% CI:11.6%~14.4%),自孕期体重增加<0.3 kg/wk的12.4%(95% CI:11.9%~13.0%)逐渐降至≥0.5 kg/wk的10.6%(95% CI:10.1%~11.0%).孕前BMI≥25.0 kg/m2组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高于BMI更低组.在调整了地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产次、产前检查次数、孕期高危因素、产时高危因素、孕周和出生体重后,以BMI<18.5 kg/m2组为参照组,BMI为18.5~22.9 kg/m2、23.0~24.9 kg/m2和≥25.0 kg/m2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的OR值分别为1.03(95% CI:0.97~1.09)、1.06(95% CI:0.96~1.16)和1.14(95% CI:1.00~1.31).进一步调整孕期增重后,上述OR值分别为1.02(95% CI:0.95~1.09)、1.01(95% CI:0.90~1.13)和1.08(95% CI:0.92~1.28).以孕期体重增加≥0.5 kg/wk组作为参照,孕期体重增加为0.3~kg/wk和<0.3 kg/wk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的OR值分别为1.06(95% CI:1.01~1.12)和1.09(95% CI:1.02~1.20).结论 孕期体重增加<0.5 kg/wk加大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提示临床上宜对妇女孕前的BMI进行监测,并据此进行孕前指导和孕期管理,以保持合理的孕期体重,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布状况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杜树发  翟凤英  葛可佑  陈绯念 《卫生研究》2001,30(6):339-340,349
根据 1992年第 3次全国营养调查资料 ,选取了 44 485例 2 0~ 6 0岁成人 ,对体质指数 (BMI)的性别、年龄分布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百分位数法对超重及肥胖的BMI界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我国成人BMI呈对数正态分布 ,均数为 2 2 1± 3 0 ,第 5 0、85和 95百分位数分别为 2 1 6、2 4 9和 2 7 4,其中第 85百分位数非常接近WHO推荐的超重界值 ,第 95分位数低于WHO肥胖的界值。BMI分布在年龄、性别、城乡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 ,作者建议在确定界值时应考虑性别、年龄的影响 ,并与发病率和死亡率、体脂含量等相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贵州省成年人BMI、年龄、地区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贵州省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18岁以上居民的BMI、年龄、地区进行统计,再与血脂检测(高TC,高TG,高LDL-C,低HDL-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人群(18.5≤BMI24.0),超重人群(24.0≤BMI28.0),肥胖人群(BMI≥28.0)血脂异常率分别为52.1%、62.9%、77.8%。其中,18岁~,45岁~,60岁~组血脂异常率分别为54.8%、62.5%和60.8%;城市为62.0%,农村为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体质指数、年龄的升高,血脂异常率也逐步递增,城市血脂异常患病率要明显高于农村。调查结果显示,在贵州省内,成年人群血脂异常与体质指数、年龄、地区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奉化市居民2004-2010年体质指数(BMI)水平与超重肥胖患病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奉化市三次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居民BMI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超重肥胖患病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4、2007、2010年3年BMI均值分别为(22.52±3.42)kg/m2,(22.89±3.03)kg/m2,(23.65±3.33)kg/m2,女性BMI均值均高于男性;三年超重患病率分别为22.01%、27.50%、32.83%,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7.94%,23.10%,26.83%,肥胖患病率分别为5.62%、6.25%、10.00%,标化患病率分别为4.47%,4.57%,7.94%;BMI≥24kg/m2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腹部脂肪蓄积率高于BMI<24kg/m2人群。结论 6年间奉化市居民BMI均值、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有所增加,应加强超重肥胖防治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身体质量指数法、皮褶厚度测量法和体成分仪判断人体肥胖的准确程度。方法将312名大学生分别测量体质指数、皮褶厚度,并计算肥胖程度,把计算结果和体成分仪判断结果相比较,从而了解身体质量指数法和皮褶厚度测量法对身体肥胖程度判断的准确程度。结果 3种方法对普通人群肥胖程度的判断基本一致,但均有部分差异。结论和体成分仪相比,体质指数法不如皮褶厚度法准确,适用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14.
体质指数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及影像学Kellgren/Lawrence(K/L)评分的相关性。方法临床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23例,年龄匹配对照组416例。患者行影像学K/L评分。测量患者和志愿者的身高、体重,求出体质指数(BMI),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BMI在正常人群及骨性关节炎组分布;计算肥胖人群BMI在正常人群与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相对危险度(OR)及OR95%CI。结果223例患者经K/L评分分为Ⅰ~Ⅳ级,分别为Ⅰ级11例、Ⅱ级69例、Ⅲ级58倒、Ⅳ级84例。正常对照组、骨性关节炎组BMI(kg/m^2)分别为23.4±3.8,25.3±3.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BMI和骨性关节炎影像学进展相关性回归得Pearson相关系数为0.222,P〈0.01;肥胖是骨性关节炎发病的高危因素(OR=2.63,95%CI=1.876~3.688,X^2=31.5,P〈10^-7)。结论肥胖是骨性关节炎的高危因素,且与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相关。控制或减轻体重是预防和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国民体质指数与Ⅱ型糖尿病关系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估计成年人体质指数与Ⅱ型糖尿病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1990年以来国内关于体质指数与糖尿病患病关系的现况调查文献,经质量评估最终18篇入选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估算20岁以上人群体质指数≥24与体质指数≥25人群患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28和2.46。结论 较高的体质指数是糠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从而为估计人群归因危险度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重指数对10年累积高血压发病危险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队列人群基线(1992年)BMI水平及10年(1992-2002年)BMI水平的变化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于1992年对北京大学社区和首都钢铁公司地区35~64岁人群进行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持续10年对心血管病的发病情况进行随访.在2002年对相同人群再次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两次调查资料完整,且对基线无高血压的2115人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的35~64岁人群10年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4.8%.随着基线BMI水平的增加,10年后高血压的累积发病率呈增加趋势(P<0.001),男女两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在45~54岁组和55~64岁组,随着基线BMI水平的增加,10年高血压的累积发病率也呈线性增加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组的高血压发病危险是BMI<24 kg/m2组的3.6倍;10年BMI水平每增加1 kg/m2,累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17.5%.1992年和2002年BMI均正常者中有22.0%的人发生高血压,1992年和2002年BMI均判为肥胖者中有56.3%的人发生高血压.结论 BMI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基线BMI水平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危险也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不同体重指数男性不育症患者早泄(PE)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男性不育症患者292例,按照不同体重指数分组,正常组84例,超重组117例,肥胖组91例。使用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调查患者早泄情况。结果男性不育症患者总的PE患病率为37.3%。超重组CIPE评分(37.8±6.8)低于正常组(39.1±7.1),肥胖组评分(34.8±6.4)低于正常组和超重组;肥胖组PE患病率(50.5%)高于正常组(25.0%),肥胖组PE患病率高于超重组(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重指数对于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早泄有明显影响。减轻体重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早泄治疗较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育活动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将2012年3月~ 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6 211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和体育活动分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6 211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率为16.02%(995/6 211).孕前超重和肥胖者GDM发生率高于孕前BMI正常范围的孕妇(OR=2.288,95% CI:1.946~2.691);孕前BMI较低者GDM的发生率低于孕前BMI正常范围的孕妇(OR=0.692,95% CI:0.541 ~0.885);未发现体育活动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孕前BMI与孕期体育活动间不存在交互作用(OR =0.899,95% CI:0.370~1.534).结论 孕前超重和肥胖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孕妇应合理地控制孕前BMI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