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用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沈阳市东陵区和沈北新区抽取的514名农村留守居民的抑郁症状进行面访调查。结果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1.79%,其中轻度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03%,中重度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5.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慢性病和有债务负担是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和良好的睡眠状况是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患慢性病、债务负担、文化程度和睡眠状况是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沈阳市东陵区和沈北新区抽取的514名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状况进行面访调查。结果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总平均分为(632.2±131.9)分,生理健康因子平均分为(310.7±78.9)分,心理健康因子平均分为(321.5±65.1)分;不同特征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得分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患慢性病和债务负担情况的农村留守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得分高于不吸烟居民(t=-2.057,P=0.0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患慢性病和有债务负担的农村留守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较低;年龄越大,农村留守居民的生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越低。年人均收入越高,农村留守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农村留守居民心理健康因子得分越高。结论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较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患慢性病和债务负担是沈阳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居民抑郁和生存质量现状及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并探讨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提高农村留守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版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和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514名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的抑郁症状和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抑郁及其它变量和生存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总发生率为21.8%,其中男性发生率为19.3%,女性发生率为22.8%;生存质量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且在除了总体健康外的7个维度中拥有最高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范围是-0.28~-0.49)。结论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抑郁是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提高生存质量要优先考虑对抑郁症状的评估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序Logistic回归在建筑业农民工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进一步得出建筑业农民工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沈阳市10个建筑业工地的农民工,采用CES-D抑郁量表对其抑郁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沈阳市建筑业农民工抑郁症状发生率为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沈阳市建筑业农民工抑郁症状发生与婚姻、民族、现病史、债务、反感城里人、歧视感受、城市适应度、居住条件、营养状况、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解释变量为现病史、债务、反感城里人、歧视感受、城市适应度、居住条件、营养状况、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结论现病史、债务、歧视感受加大了沈阳市建筑业农民工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睡眠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好是抑郁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留守经历及睡眠质量与抑郁的关系,为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1-12月对齐齐哈尔市2所大学的908名在校大学生抑郁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留守经历和睡眠质量对抑郁的影响.结果 齐齐哈尔市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30.62%,不同性别大学生抑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26.3%,女32.3%,x2=3.15,P>0.05),乡村户籍地的大学生抑郁检出率(34.9%)高于城市户籍(25.9%),非独生子女检出率(35.03%)高于独生子女(25.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61,8.98,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留守方式、留守时年龄、留守时居住类型、留守期间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及睡眠质量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OR=0.28~6.00,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的抑郁与留守经历、睡眠质量有关.高校应关心留守经历大学生及其睡眠质量,以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宁波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宁波市城区常住居民4种慢性病的现患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慢性病总患病率为19.9%,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升高。慢性病患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家族史,饮食行为,睡眠状况,体育锻炼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族史,体重指数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子,而良好的睡眠状况则显示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慢性病防治要采取人群策略,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慢性病患儿的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7—12月在沈阳市4家三甲医院儿科住院的127例慢性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慢性病儿童韧性量表、儿童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调查的127例慢性病患儿中,抑郁得分平均(13.63±8.87)分,其中存在抑郁症状32例(25.2%),不存在抑郁症状95例(74.8%);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学习成绩、家庭类型、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的慢性病患儿的抑郁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韧性中的个性特征可独立解释抑郁17.3%的总变异。结论慢性病患儿的抑郁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韧性水平是影响患儿抑郁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青岛市城乡慢性病居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该人群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四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利用基本信息调查表和抑郁量表对青岛市7区5县共3 874名慢性病居民展开调查。运用logistic回 归和决策树CHAID算法对城乡慢性病居民抑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岛市城乡慢性病居民抑郁发生率为5%,不同性 别、地区、婚姻状况的慢性病居民抑郁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4.42、38.49、3.88,P值均<0.05)。女性、居住 在城市、无工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不经常锻炼的慢性病居民更容易发生抑郁。结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模 式,重点关注女性、城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不经常参加锻炼且目前无工作的慢性病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贵州黔南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黔南地区抽取1 260名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贵州黔南地区1 260名农村留守老年人中,健康自评状况为"好"者318人(25.24%),"一般"者592人(46.98%)"差"者350人(27.78%);有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慢性病和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差,家庭月均收入≥1 000元、过去1年接受健康教育活动、就诊一般便利和便利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好。结论贵州黔南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相对较差;性别、家庭月均收入、是否患慢性病、日常生活功能是否受损、过去1年是否接受健康教育活动和就诊便利程度是当地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居民的抑郁状况及其关联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亭镇居民中抽取2 500人,由被调查者自主完成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 498份。采用病人健康状况问卷抑郁模块(PHQ-9)评定抑郁症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抑郁状况及其关联因素。结果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4.60%,以轻度抑郁为主。精力丧失、饮食障碍、睡眠障碍和愉快感丧失是抑郁状况单项评定中比例较高的项目。单因素分析显示,抑郁状况的关联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多因素分析显示,自评健康状况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主要关联因素。结论安亭镇居民的抑郁症状流行率较低,对健康状况差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下的居民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个性、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流调用儿童抑郁量表(CES-DC)对270名7~16岁农村留守儿童和609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比较2组儿童的个性和抑郁症状,并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留守儿童精神质、神经质得分分别为(5.25±2.56),(9.48±5.33)分,高于非留守儿童的(4.79±2.16),(8.10±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留守儿童个性偏差检出率为64.4%,高于非留守儿童的47.6%(χ2=21.25,P<0.01);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0.4%,高于非留守儿童的27.8%(χ2=13.78,P<0.05);CES-DC得分(18.24±8.65)分,高于非留守儿童的(15.85±7.45)分(P<0.01);相关分析提示,EPQ中精神质、神经质量表与CES-DC呈正相关(r=0.198,r=0.372,P<0.01);儿童性别、年龄、同伴交往、父母近亲结婚、家庭状况满意度、自我评价、学习成绩、与父母见面频率、父母期望、精神病家族史共10个变量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个性和抑郁情绪.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偏差和抑郁症状较突出,应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沈阳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持和改善农村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对抽取的沈阳市苏家屯的一个村中居住5年及以上、未患老年痴呆的65岁以上老人开展面访调查,收集其抑郁症状、认知功能状态、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个人生活方式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沈阳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1.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与老年人抑郁症状有关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自立(不好vs.好:OR=3.84,95%CI:1.64~9.03),慢性病罹患(有vs.无:OR=3.81,95%CI:1.80~8.07),娱乐活动参与(否vs.是:OR=3.72,95%CI:2.06~6.74),婚姻状况(离异/未婚/分居/丧偶vs.已婚/同居:OR=3.13,95%CI:1.67~5.88),担心跌倒(是vs.否:OR=2.79,95%CI:1.37~5.67),子女孝顺(否vs.是:OR=2.34,95%CI:1.19~4.62),睡眠质量(不好vs.好:OR=2.27,95%CI:1.27~4.08),经常看电视(否vs.是:OR=2.15,95%CI:1.14~4.03)。结论 2013年沈阳市农村无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抑郁症状水平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人口学特征亦对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居民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最新调查数据,共纳入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7 138人,对不同特征的老年居民抑郁症状进行单因素分析,拟合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中国老年居民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0.7%。多水平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数据在高水平单位存在聚集性,其层次结构不能忽略。农村户口(OR=1.32,95%CI:1.02~1.70)、女性(OR=1.48,95%CI:1.29~1.69)、未婚(OR=2.69,95%CI:1.44~5.04)、离婚及丧偶(OR=1.99,95%CI:1.70~2.33)、文化程度越低、人均年收入越低的老年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更高(P<0.05);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更低(OR=0.25,95%CI:0.22~0.29);幸福感得分越高的老年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76,95%CI=0.74~0.78)。结论 中国老年居民抑郁情况目前仍十分严峻,抑郁的疾病负担在不断增加,应该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改善抑郁症状在老年居民中的流行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四川省居民抑郁症状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抑郁症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纳入四川省16岁及以上居民1727人,用多水平模型(家庭和个体两水平)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 四川省16岁及以上居民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2%、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居民抑郁症状具有家庭聚集性(VPC=0.175)。人均年收入低、家庭人口数少、患有慢性病、丧偶、记忆力差的居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P<0.05),健康自评良好的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21,P<0.05),常锻炼的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65,P<0.05)。结论 居民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均对居民抑郁情况有影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居民精神状况,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现留守中学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发生与留守特征(父母外出情况)的关联,为制定留守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症状干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4—6月对江西上饶市鄱阳、广丰等6个县2 160名儿童进行调查,最终筛选出13~18岁留守中学生776名。运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抑郁、焦虑症状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掌握留守中学生家庭特征及其行为生活方式。  结果  在性别方面,无论抑郁症状还是焦虑症状,女生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在年龄方面,高中学段(16~18岁)留守儿童抑郁症状(43.2%)和焦虑症状(39.9%)的检出率均高于初中学段(13~15岁)(27.3%,33.0%)。在抑郁症状检出率方面,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学段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48,21.08,P值均 < 0.05);在焦虑症状检出率方面,不同性别、母亲职业类型、父亲学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6,5.30,8.35,P值均 < 0.05)。  结论  亲子分离时期会影响留守儿童抑郁症状的发生。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预防控制留守儿童抑郁、焦虑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推动新农村的和谐发展。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SCL-90对江苏省825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SCL-90各因子得分高,心理异常率为40.00%,其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常模、三省区成年女性及江苏常模差(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劳动时间、空闲时间、婆媳关系、丈夫回家频率。结论 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文化程度低、劳动时间长、空闲时间短、婆媳关系不好、丈夫回家频率低的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社会资本对农转非居民抑郁症状的影响,探讨促进其心理健康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和昆明的农转非居民3223人,采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CES-D)以及自编社会资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4.5%。女性、高龄、患有慢性病、文化程度低、非在婚、未与配偶住在一起、无业和失业的农转非居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P<0.05);高“社会信任与安全感”的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321,P<0.05)、高“社区归属感”得分的居民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816,P<0.05),“社会支持”得分较高的居民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269,P<0.05)。结论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对影响农转非居民心理健康的社会资本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其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