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过氧化氢酶(CA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共52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和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I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CAT、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AT、VEGF及bFGF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中药方剂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缓解神经损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而中西医结合方案疗效更佳可能与其对于CAT、VEGF及bFGF水平具有更佳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急诊眩晕症患者通过实施不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及分析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108例,经随机分为对照组、氯丙嗪组、阿托品组、异丙嗪组,分别给不同药治疗后观察4组患者药物在治疗前后阶段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患者其总有效率均出现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其他3组发生眩晕的次数改善效果均较好且安全性程度较高。结论对不同药物用于眩晕症稳定型眩晕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不良反应大大降低,安全度高,不仅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且在急诊科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脾切除术(LS)与开腹脾切除术(OS)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LS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4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LS组)和开腹组(OS组)。LS组18例,OS组27例,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在临床上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联合择期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老年中度急性胆囊炎(AC)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意愿及经济情况等将95例患者分为PTGBD+LC组(35例)和LC组(60例)。LC组采用急诊LC治疗。PTGBD+LC组采用PTGD联合择期LC治疗。对比两组的LC围手术期评价指标、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LC组相比,PTGBD+LC组中转开腹的构成比明显低,LC中失血量明显少,手术时间、LC后引流时间和LC后住院时间明显短(P0.05)。PTGBD+LC组术后的IgA、IgG、IgM、CD3+、CD4+和CD4+/CD8+值均明显高于LC组(P0.05)。PTGBD+LC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LC组(P0.05)。结论 PTGD联合择期LC可明显降低LC的难度和风险,提高LC的效果,加快老年中度AC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免疫功能损伤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王淅凤  杜紫燕  余勇 《江苏医药》2015,41(3):285-287,244,248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艾滋病合并PCP的临床资料.结果 艾滋病合并PCP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较常见的伴随症状为体重下降及水样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率下降(2.68±2.69)%,乳酸脱氢酶(LDH)升高(492.50±170.84) U/L,1-3-β-D葡聚糖水平升高(490.53±205.03) pg/ml.高分辨率CT(HRCT)显示非特异性多形性改变.结论 艾滋病合并PCP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颈动脉彩超检查按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颈动脉斑块形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所有研究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1)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无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16.56±7.5)vs(11.25±6.3)]、高密度脂蛋白(HDL-C)[(1.01±0.23)vs(1.25±0.43)]、低密度脂蛋白(LDL-c)[(2.87±0.75)vs(2.5±0.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斑块组中按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两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3.86±4.24)vs(15.78±6.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亦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亦是不稳定性斑块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超声引导在经皮脐静脉穿刺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行二维超声引导下经皮脐静脉穿刺术及74例行三维超声引导下经皮脐静脉穿刺术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脐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二维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总成功率97.10%,其中一次穿刺成功率57.97%,二次穿刺成功率23.19%,三次穿刺成功率15.94%。二维超声前两次穿刺成功率为81.16%。三维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总成功率98.65%,其中一次穿刺成功率56.76%,二次穿刺成功率40.54%,三次穿刺成功率1.35%。三维超声前两次成功率为97.30%。三维超声引导下经皮脐静脉第二次穿刺成功率及前两次穿刺成功率均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三维超声引导下经皮脐静脉穿刺可以显示穿刺针针尖及针杆,在一次穿刺失败后可以利用多平面成像、表面成像、透明成像等模式观察穿刺针与脐静脉的位置关系,从而及时调整,提高第二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助产士共情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的12个省份,便利抽取52所不同级别医院,并采用目的抽样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抽取助产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共情疲劳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回收489份问卷,有效问卷477份,有效回收率为97.8%。调查对象共情疲劳各维度得分为共情满意(31.64±6.47)分、职业倦怠(27.87±5.01)分、继发性创伤应激(26.21±5.70)分,其中82.6%的助产士为中度及以上共情疲劳,社会支持水平总得分(37.93±6.44)分,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子女情况、地区、是否喜欢工作氛围、经历分娩创伤事件次数、睡眠质量、社会支持程度对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有影响(P<0.05)。 结论 助产士的共情疲劳程度较重,社会支持水平低、睡眠质量差、工作氛围不和谐、离异或有婴幼儿的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较严重,西部地区及二级、三级医院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较重,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助产士共情疲劳发生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导航引导下完全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位于鞍上区和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术中导航引导下切除3例位于鞍上区和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结果 3例颅咽管瘤全切,手术效果好.术后随访10-14个月,患者生活正常,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位于鞍上区、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这种手术方式不需要牵拉脑组织,并能完全暴露视交叉后、下方区域,在直视下操作,有利于对下丘脑、垂体柄及其他重要结构的保护.对于选择性的颅咽管瘤病例,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是切除肿瘤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入路.神经导航可以验证解剖标记点,引导手术方向,增加手术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f image -guided extended endoscopic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EEETA) for the removal of craniopharyngiomas in the suprasellar region and third ventricle. Method A pure EEETA with image -guided system was used. Three patients with a craniopharyngioma involving the suprasellar region and third ventricle were treated. Results Total craniopharyngioma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three cases. All the patients recovered uneventfully. The follow - up study was carried out for 10 to 14 months with good outcomes. Compensatory endocrine substitution therapy was needed in all of them. Conclusions The EEETA for removal of craniopharyngiomas in the suprasellar region and third ventricle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needing for brain retraction,offering panoramic view of retrochiasmatic and infrachiasmatic regions,manipulating under direct vision and protecting hypothalamus,pituitary stalk and other vital structures. The EEETA is a novel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selected cases of craniopharyngioma. Neuronavig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ntifying anatomic landmarks,guiding surgical direction and increasing safety of the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