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 初步调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地区不同乡镇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11月采集长沙市岳麓区境内散养的鸡、鸭、猪、牛等家畜家禽粪便标本33份,按国标常规培养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4份,总阳性率为12.1% (4/33),其中散养的鸡的粪便中大肠埃希菌O157∶H7阳性检出率为13.6% (3/22);在4份散养的鸭子粪便中,检出1份阳性.结论 长沙市岳麓地区已存在大肠埃希菌O157∶ H7感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观察O15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征,掌握贵港市O157大肠埃希菌的来源,为制定本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动物粪便、苍蝇、肉类等标本,采用国标 GB/T4789.36-2008大肠埃希菌O157:H7/NM法检测O157:H7.结果 采集各类标本953份检测O157:H7,检出菌株29份,阳性率为3.04%.结论 该市在动物粪便、苍蝇、肉类中均检出了O157:H7菌,说明目前该市虽未发现人感染O157大肠埃希菌的病例,但发生人间散发流行乃至暴发的条件仍存在,需重视此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2000~2005年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流行情况。方法:采取肠道门诊病人肛拭样和动物宿主粪便,采用免疫磁珠分离和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以及特定培养基分离鉴定技术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结果:从1例腹泻患者的大便中检了了1株O157:H7大肠埃希菌,不产生类志贺毒素;从动物粪便中检出7株O157大肠埃希菌。结论:海盐地区人群中感染率较低,且为非产毒株;猪、鸡是我地区O157:H7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贮存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7年浙江省衢州地区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在动物中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PFGE分型及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按全国O157:H7监测方案于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衢州地区采集各种动物粪便/肛拭,用免疫磁珠富集后进行O157:H7分离培养、鉴定,可疑菌株以PCR法检测O、H抗原及志贺样毒素(SLT1和SLT2)、粘附抹平因子(eaeA)及溶血素(hly)4种毒力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选择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所得菌株的耐药状况。结果:共监测动物粪便标本300份,分离得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16株,分离率为5.33%。16株O157:H7菌株,毒力基因Hly、eaeA、SLT2均阳性,SLT1均阴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显示,16株O157:H7菌株可分2个PFGE基因型,型间差异较小。耐药性分析显示这些菌株对红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最高,达100.0%,对其他受试抗生素均敏感。结论:该地区动物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率较高,所分离菌株主要携带SLT2基因,因此推测该地区存在发生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需增加对动物源性O157:H7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2002~2003年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市大肠埃希菌O157:H7在腹泻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和宿主动物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根据广覆盖的原则,选择8家大型综合医院作为O157:H7监测点,监测腹泻病人的带菌情况;其中2家医院的肾病内科监测可疑肾衰病人,选择3家养殖场,采集猪、奶牛、鸡的粪便标本,采集生猪肉、奶制品等,用mEC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用“金卡”作初筛,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8家监测点共监测腹泻病人858例,肾病内科肾衰病人6例,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7或O157:H^-;3个宿主动物监测点共采集奶牛、猪、鸡的粪便标本318份,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 8株,带菌率为252%,其中猪的带菌率最高为5.88%,奶牛为1.96%,鸡未检出;食品类生猪肉中检出1株O157:H^-,检出率为1.00%;对9株菌株进行O抗原PCR和H抗原PCR鉴定,O抗原均为阳性,H抗原为阴性;单克隆血清抗体6株阳性;并进行毒力基因鉴定,均为阴性。结论武汉市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O157:H7病人,猪和奶牛是主要宿主,其带菌率没有明显差异,生猪带菌率有明显的上升,且从生猪肉中检出1株O157:H^-,尚未检出带病毒基因的菌株;而武汉市居民以食用猪肉为主,值得密切关注。提示加强宿主动物和食品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特别是生猪的监测,结合腹泻病人的监测,对控制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腹泻患者和宿主动物中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2009年河南省监测点所送可疑菌株进行血清学和PCR复核,对确认菌株进行stx1、stx2、eaeA、hlyA毒力基因测定。结果河南省2005-2009年共监测各类标本10 732份,检出O157∶H7菌株255株,检出率为2.38%;其中动物粪便标本的检出率为6.31%,检出率最高的为羊粪(8.04%),其次为牛粪(7.20%);各年份菌株检出率之间有一定差异;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产毒株主要来自于羊、牛、鸡粪便及蝇类和生肉标本;毒株类型主要为stx2、eaeA、hlyA组合型。结论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人群和各类动物中均存在,最重要的动物宿主是羊和牛;部分食品在加工环节有可能被污染,存在引起暴发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1999年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调查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不同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及其毒力基因阳性率。方法 在不同流行强度的地区分别设立监测点,采集猪、鸡,羊,牛等家畜家禽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用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 6个监测点共采集猪、鸡、羊、牛等家禽粪便标本1767份,共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7170株,总带菌率为9.62%。其中,以牛、羊带菌率较高,分别为19.05%和12.01%。对85株菌进行SLT1、SLT2、eaeA和hly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56.47%的菌株毒力基因阳性,且以同时带有SLT2、eaeA和hly3种毒力基因最为常见,占带毒菌株的79.17%。结论 宿 主动物带菌率与当地疾病流行强度有关,即有确诊病人的地区宿主动物带菌率及菌株毒力基因阳性率最高,其次为仅有零星病例的地区,而无相关病例的地区最低,提示加强宿主动物大朦胧怕埃希菌O157:H7监测,对疫情的分析和疫情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肠埃希菌抗原主要有O抗原和H抗原,相当部分菌株还存在K抗原。K抗原与大肠埃希菌的致病力存在一定关系。我们研究发现,国内一些O157:H7临床标本分离株存在“O”不凝集现象,有K抗原存在的可能性。经实验证实,在分离自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3株O157:H7菌株中发现一种新的K抗原(L型)。 1.材料与方法:①试验菌株共3株,编号分别为1304、M45、2364,分离自江苏省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经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及基因检测证实为大肠埃希菌O157:H7。L型K抗原标准菌株33株,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②  相似文献   

9.
东台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感染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掌握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在东台市家禽、家畜中的带菌,腹泻病人中的感染和自来水厂水源水中的污染情况.方法2000-2002年,分别在流行季节采集家禽、家畜和腹泻病人粪便及自来水厂水源水,应用免疫磁珠浓集、山梨醇麦康凯平板分离、生化和血清学反应进行鉴定.结果3年间东台市采集的6种动物粪便有4种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其阳性率牛为11.32%、羊为10.58%、猪为9.35%、鸡为7.73%.腹泻病人的阳性率为1.57%.采集的178份自来水厂水源水、60只苍蝇标本中均未分离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3株自动物粪便分离株具有至少2种混合型毒力基因.75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对15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的耐药率.结论东台市家禽、家畜和腹泻病人中存在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感染,且存在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呼市居民主要的消费食品进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污染调查,从而掌握该菌对食品的污染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食品店出售的食品共计15种307份,采用国标法进行检测.结果 349份食品中,检测出2株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出率为0.57%.其中生畜肉检出1株,检出率1.32%;米粉、盒饭类食品检出1株,检出率3.57%;其余食品均未检出.结论 生畜肉,米粉、盒饭类食品中均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提示存在发生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O157:H7)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EHECO157:H7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955份,检出10株EHECO157:H7,检出率为0.34%。结论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中存在着EHECO157:H7感染,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市售的8类食品样本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弯曲菌等9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 自2027份样品中共计检出阳性样品39份,检出率1.92%。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达3.64%,此后依次为弯曲菌(1.50%),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2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0.62%)、沙门菌(0.4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37%),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以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初步了解在本地区家禽、家畜养殖场和肉类食品中的带菌状况.方法以自动酶标免疫测试系统(VIDAS)、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AIMS)与传统常规分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对79份实样的检测,检出率为6.33%,在4天内能做完全鉴定结果.该法能检出<10 cfu/ml模拟样品中的O157:H7,同时选择使用CHROMagar O157琼脂平板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山梨醇麦康凯(SMAC)琼脂平板.自动酶标免疫测试系统和传统分离方法未检出.结论以自动免疫磁珠收集系统结合CHROMagar琼脂平板建立的O157:H7分离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以用于O157:H7外环境的监测和食品污染源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0-2010年沿淮地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情况,为防控措施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蚌埠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鸡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2000~2010年共采集各类标本5 374份,经检测EHEC O157:H7阳性标本10份,阳性率0.19%,其中鸭、兔中检出阳性标本较少见。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了EHEC O157:H7感染的普遍性,但阳性率较低,在公共卫生资源有限情况下,EHEC O157:H7防控目前不需成为沿淮地区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闵行区家禽畜大肠杆菌O157∶H7带菌状况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 了解闵行区家禽畜中大肠杆菌O15 7∶H7的带菌情况。  [方法 ] 对采集的禽畜粪便应用免疫磁珠富集分离法进行大肠杆菌O15 7∶H7分离和鉴定。  [结果 ]  3 5 4份样品中检出 2 2份大肠杆菌O15 7∶H7,检出率为6.2 1% ,经鉴定均非产毒株。  [结论 ] 闵行区家禽畜粪便中大肠杆菌O15 7∶H 7检出率较高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人的感染、食品污染以及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情况。方法在流行季节采集腹泻患者、动物粪便以及各类食品、苍蝇等样本,MEC肉汤增菌后,用特异性免疫磁珠集菌,以科玛嘉显色平板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000-2009年,共检测样本12 292份,检出EHEC O157∶H7 19株,总检出率为0.15%。其中4种宿主动物粪便样本中检出18株,检出率分别为羊2.14%、牛1.29%、猪0.45%、鸭0.19%;食品中从生猪肉中检出1株,检出率0.17%;腹泻患者和苍蝇样本中均未检出。经毒力基因检测,其中16株stx2+hly+eaeA阳性,1株hly+eaeA阳性,其余2株不带毒力基因,带毒率89.47%。结论浙江省衢州市部分动物中产毒的EHEC O157∶H7带菌率较高,表明该地区存在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应加强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17.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 number of waterborne outbreaks, but it has never been recovered from an implicate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reports on an August 1999 outbreak of E. coli O157:H7 associated with swimming in Battle Ground Lake in Clark Country, Washington. E. coli O157:H7 was isolated from duck feces, as well as from two water samples. The authors used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to compare these isolates with patient isolates for genetic homology. All the isolates yielded the same restriction fragment patterns. In addition,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e authors found patient isolates and environmental isolates to have the same virulence factors (Stx, eaeA, and hly).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大肠埃希菌O157:H7rfbE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反应体系,并对该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所有其它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102cfu/ml。模拟污染的猪肉、羊肉、鸡肉、生食蔬菜样品,均可检出1×104cfu/ml的细菌。从细菌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约需3 h。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等优点,可用于大肠埃希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The persistence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n cattle and the farm environment was investigated on eight Ontario dairy farms positive for E. coli O157:H7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commenced one year previously. Faecal samples from cows, calves, humans, cats, rodents, wild birds, a composite fly sample and numerous composite and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samples were cultured and tested for verotoxin-producing E. coli (VTEC). VTEC isolates were serotyped and E. coli O157:H7 isolates were phage typed. E. coli O157:H7 phage type 34 was isolated from one calf on each of two farms. The same phage type had been isolated on one of these farms 12 months earlier. Most E. coli O157:H7-positive animals and farms became culture-negative within 2 and 3 months, respectively. E. coli O157:H7 was not isolated from any environmental samples, although evidence of VTEC was found in composite samples from calf feeders (19.1%), calf barn surfaces (18%), cow feeders (14.9%), flies (12.5%), cow barn surfaces (11.3%), and individual milk filters (12.5%). VTEC belonging to 21 non-O157 serotypes were isolated from 24 cows (8.2%), 21 calves (18.3%), 2 cow feeder samples (3.0%), and 1 calf feeder sample (4.8%). Shedding of E. coli O157:H7 by infected dairy cattle appears to be transient and persistence of E. coli O157:H7 was not demonstrated from the farm environment sites t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