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的知信行,探讨针对大学生的AIDS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对成都市某大学学生随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大学生AIDS基本知识全项回答正确率16.6%,男生高于女生;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存在恐惧和歧视;有7.9%学生回答有异性性接触,2.0%学生回答有同性性接触,4.1%回答有吸毒行为,其中静脉吸食海洛因有0.7%;最近1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12.3%;获得艾滋病知识宣传主要途径是报刊、电视、网络;90%以上愿意接受并参与艾滋病知识宣传。结论应加强对大学生AIDS宣传教育;充分依靠大学生人群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恬  李莉  毛晓英  龚毅  喻航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407-2409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针对大学生有效的AIDS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对成都市某大学学生随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大学生AIDS基本知识全项回答正确率16.6%,男生高于女生;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存在恐惧和歧视;有7.9%学生回答有异性性接触,2.0%学生回答有同性性接触,4.1%回答有吸毒行为,其中静脉吸食海洛因有0.7%;最近1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12.3%;获得艾滋病知识宣传主要途径是报刊、电视、网络;90%以上愿意接受并参与艾滋病知识宣传.[结论]该校应加强对大学生AIDS宣传教育;充分依靠大学生人群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张世林  贺晓燕 《中国校医》2007,21(2):176-176,178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随机抽样湖南省A、B、C3所大学一年级新生各150名进行AIDS基本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回答正确的学生在入校时都收到过AIDS健康教育处方,在回答共用牙刷、剃须刀是否传染AIDS等问题上,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回答。结论大学新生对AIDS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新生入校时提供AIDS健康教育处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部分职业学校1582名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相同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艾滋病基础知识相关问题中,干预前"通过血液传播"正确回答率最高(92.41%);"通过感染艾滋病的性伴侣传播"最低(44.50%);母婴垂直传播为85.78%,后2种传播途径干预后正确回答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相关问题中,干预前除"同教室上课不会传播"外,其余的正确回答率都在80%以下,干预后所有问题正确回答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干预前正确回答率部分在70%以下,干预后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患者及知识传播的态度,干预前采取正向态度的比例为69%~84%,干预后比例有所提高。结论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有较明显提高,对待艾滋病相关问题的态度也向积极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莱芜市初中生艾滋病专题健康教育讲座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对艾滋病(AIDS)的认知现状,评价实施AIDS健康教育讲座效果,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媒体及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208名学生开展了一次为期2课时的预防AIDS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前后学生的AIDS知识平均分分别为19.6和30.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对AIDS及AIDS患者的认识和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性观念未因本次教育而改变。[结论]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态度和行为发生改变,但一次教育活动不足以改变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态度,系统、全面的AIDS健康教育,对遏制AIDS的蔓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昭  王雪松  姜利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31-3133
[目的]了解综合性大学中非医科类和医科类在校大学生对AIDS知识态度与行为现况,为进一步调整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改善其教学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华大学非医科类学生612人,医科类学生754人做为调查对象。[结果]AIDS的基础知识回答正确率,医科类学生明显高于非医科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的相关态度回答正确率.医科类学生明显高于非医科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的行为状态,非医科类与医科类学生均持有正向积极的行为态度。[结论]非医科类学生应增设预防AIDS的健康教育选修课:医科类学生应调整和改善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初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现况,为农村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编问卷,对河南艾滋病流行区2所初中1 09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组间差异比较采用2χ检验、t检验与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学生艾滋病知识均分13.05分(满分20分),态度均分6.44分(满分10分)。艾滋病知识、态度得分有HIV/AIDS村的学生(14.10,7.24)高于无HIV/AIDS村的学生(12.65,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1,7.07,P值均<0.05)。不同艾滋病知识水平学生对HIV/AIDS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P<0.05),艾滋病知识水平高者对HIV/AIDS积极态度得分也高。结论农村初中生缺少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在艾滋病村进行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宣传教育对初中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垦区中学生对艾滋病(AIDS)的知晓情况和对艾滋病的态度,为采取相应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校的初中部、高中部的1 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对AIDS的基本知识认知正确率为85.3%,在传播途径方面存在一些误区.除个别项目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中学生预防AIDS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在中学生中开展正确、系统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关于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以探讨健康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某大学两个不同专业学生(医学院和理工科)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90.11±8.61)分,非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82.00±12.6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1).调查显示仍有部分学生(医学生19.0%,非医学生24.8%),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武汉市大学生获得AIDS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书籍,其次是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结论]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的AIDS健康教育措施,加强系统性、完整性的AIDS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樟树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宣传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樟树市社区居民接受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评价此人群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加大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培训、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入户、举办专题宣传活动等方法,通过对社区居民宣传教育前后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宣传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对HIV/AIDS的态度有明显转变。结论通过与非政府组织联合形式针对社区居民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明显,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杭州市男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和健康教育需求,为深入进行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年级为分层要素进行随机抽样方法对4100名男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大学生对多数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大部分题目的答对率在80%以上,但对部分知识知晓率偏低,如仅42.7%的人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男大学生较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依次是通过专题讲座(34.8%)、网络(34.4%)、纸质宣传材料(30.8%)等。47.1%的男大学生认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最为不足的是过于理论化,不够实际。结论男大学生对大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仍较低。学校需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力度,并紧密联系男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湛江市某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2007年世界艾滋病日开展大型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认知水平,并评价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抽取大学一年级学生447名和637名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改善明显,艾滋病总知识知晓率从86.8%提高到91.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蚊子叮咬”及“共用浴缸、游泳池”答对率分别从71.6%和67.8%提高到80.8%和74.7%,对性病患者和同性恋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认知,健康教育前后认知率分别从63.5%和73.4%提高到71.9%和84.9%,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态度方面改善有限,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有88.4%的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理解态度,只有22.5%学生支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好保密工作,愿意与艾滋病病人一同工作、学习的只有57.9%。有9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却只有72.8%的学生愿意向其他人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除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外,他们希望通过讲座/会议和医生/护士等途径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结论本次大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明显,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有一定幅度提高,但需要进一步做好相关态度转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信、行情况,探索适合在校大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方法以问卷方式对广西某学院不同专业2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不同健康教育方法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和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待艾滋病的相关态度上,持积极态度比例人数增加;4种干预方法相比较,专题讲座和同伴教育效果较为明显。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采用专题讲座和同伴教育形式可明显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但对艾滋病相关态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评估培训后即时效果,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的245名学生在授课前后分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艾滋病知识需求等。结果大学生健康教育授课前、后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24%和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8,P0.05)。结论健康教育课可即时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改善其对待艾滋病及感染者的态度。高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有助于艾滋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太原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  唐柳妹  姜峰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51-853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山西省太原市6所高校3000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383份,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知识知晓率平均为87.7%,医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好于非医学生。74.9%的大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持有正确态度,且正确态度持有率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P〈0.01)。83.2%的大学生对校园艾滋病宣传活动表示肯定和接受,女生接受的比例高于男生(P〈0.01),大学生艾滋病的自我预防行为和宣传抗击艾滋病的行为形成率均在60.0%以上。医学生正确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非医学生,女生在做防艾志愿者和不共用注射器的行为上要好于男生(P〈0.01)。男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网络,而女生为广播电视。结论山西省高校艾滋病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艾滋病教育应加强态度的教育,知识宣传应把握全面性。  相似文献   

16.
李岩波 《职业与健康》2013,(19):2535-2537
目的了解飞行专业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选取飞行驾驶专业学生及空保、空乘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飞行相关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治疗药物、预防疫苗及感染者测出抗体前是否有传染性3个问题能够正确回答的分别为77.29%、65.82%、67.44%,其余各题回答正确率在83.56—91.45%间;86.60%大学生明确知道艾滋病三大传染途径,80.06%~81.73%的大学生知道礼节性亲吻、握手、共用厕所、打喷嚏、咳嗽、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59.05%的学生正确选择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27.20%的大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大部分学生了解飞行职业要求;艾滋病知识来自学校教育的占75.35%,78.34%的学生选择与医生交流艾滋病相关问题。结论飞行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表浅,不全面,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尚有误解,部分学生还不知道本职业要求,航空医师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可以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教育。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学校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健康教育开展前后对抽取的660余名大学生匿名进行相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大学生对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从58.6%提高到74.8%。干预后,大学生对“及早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和“合理营养与运动,增加抵抗力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仍较低,分别为67.9%和33.9%。多因素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得分与上大学前接受艾滋病知识教育,就读学校开展健康性观念教育和登陆色情网站呈正相关(P〈0.01),与共用针头或针管注射呈负相关。大学生现有知识来源主要是网络(64.6%),希望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学校健康教育(70.7%)。结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力度应得到加强。广播、网络宣传等宣传媒介可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可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嘉峪关市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态度及个人信念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校的203名青年学生,采用统一设计的匿名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收集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3名大学生中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4.85%,对“蚊虫叮咬”和“共用剃须刀、牙刷”是否传播艾滋病这一问题回答正确率相对较低.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中,54.68%的学生“输血时询问过血液是否经过合格的HIV抗体检测”,21.18%的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37.93%的学生“对艾滋病有恐慌情绪”,93.60%的学生“关心不歧视艾滋病病人”,74.38%的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获取艾滋病知识信息.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基本知识达到90.00%以上,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还缺乏正确认识,在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中安全意识不强,有婚前性行为的出现.建议加强对学校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3441名普通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性行为状况,探讨适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策略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5所普通高校共344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性行为发生率、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及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6.2%。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性行为发生率为9.5%;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只有20.1%每次都用安全套。87.6%的大学生希望了艾滋病相关知识,只有21.5%的学生表示满意学校当前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结论 应进一步改进高校的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注重艾滋病预防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率和其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了解他们对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医学院一至三年级在校大学生中,抽查普通本科和民办普通本科两个批次的学生1 875人,进行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对AIDS的三条主要传播途径是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较高(〉90%),而对于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如蚊虫叮咬是否传播的知晓率只有35%;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同情但避而远之者高达45.6%;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以及发生性行为的情况男女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在校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但随着性解放观念的发展,今后在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应特别加强开展正确性健康教育,要教授学生正确使用避孕套的方法,教会学生保护自己与他人,关爱自身的健康,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