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调查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女宫颈癌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当地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90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了解研究对象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统计研究对象答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数量,比较不同特征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调查妇女未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原因。结果 900例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中的一般知识、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普遍较低,9道宫颈癌防治知识中仅有10例(1.1%)全部答对,36.1%答对3~4题。单因素分析显示,妇女的年龄、居住区域、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生殖道病史、5年内参加宫颈癌筛查是影响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区域、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5年内参加宫颈癌筛查是影响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妇女未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原因众多,未出现症状占53.6%;担心有心理负担占43.1%;做妇科检查难受占21.0%。结论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针对宫颈癌高发人群展开有效的健康教育,定期展开宫颈癌的筛查工作,促进宫颈癌及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高危妇女对宫颈癌病变认知程度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妇科就诊收治的400例妇女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收入、职业、户籍地、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史及宫颈癌筛查史的评估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述影响因素与就诊妇女宫颈癌病变认知度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0例妇科就诊女性对宫颈癌病变的整体认知度低,不同年龄、户籍、文化程度、收入、社会支持程度及是否有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史及宫颈癌筛查史组间宫颈癌筛查知识认知程度比较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病变认知程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45岁、户籍地在农村、文化程度低、人均年收入1万、低社会支持程度、无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史、无宫颈癌筛查史是影响妇科就诊女性宫颈癌病变知识认知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年龄≥45岁、户籍地在农村、文化程度低、人均年收入1万、低社会支持程度、无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史、无宫颈癌筛查史的女性,应对其加强健康教育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及增强宫颈癌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烟台市已婚妇女宫颈癌主动筛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宫颈癌筛查率,采取精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548名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宫颈癌KAP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宫颈癌筛查认知、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48~93(66.34±7.62)、40~100(74.57±13.30)、38~95(67.96±11.6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者的认知和态度、不同宗教信仰者和再婚情况的行为、是否有流产史者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患有妇科肿瘤对认知影响最大(P0.001),再婚情况对宫颈癌筛查态度影响最大(P0.001),宫颈癌的认知对行为影响最大(P0.001)。结论该地区妇女宫颈癌认知水平偏低,主动筛查积极性欠缺。应重视宫颈癌病因、早期筛查益处等知识的普及,明确重点干预人群,争取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海南省万宁市初诊宫颈癌妇女宫颈癌认知及筛查现状及可能影响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初次确诊为宫颈癌患者40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宫颈癌知识问卷对其认知水平和筛查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程度低者占21.0%,一般占57.0%,程度高占22.0%。从未进行过宫颈癌筛查占70.8%,1~3年进行过筛查的占26.0%,筛查已3年占3.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1~45岁)、婚姻(已婚)、学历(高中/大专)、居住地(农村)是影响妇女认知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初诊宫颈癌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程度和筛查情况整体较低,特别居住在农村,学历为高中或大专,31~45岁的已婚妇女,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筛查力度,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影响社区妇女参与宫颈癌筛查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有效的干预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和自行设计的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上海市虹口区502例离退休及低保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根据社会认知理论模型设计。结果:83.9%的调查对象曾经参与宫颈癌筛查,其中46.5%(所有调查对象中的39.0%)在3年内参加过宫颈癌筛查,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妇女曾经参与宫颈癌筛查的因素有:单位组织筛查、婚姻状况、医生推荐、周围人影响,且均为正向影响因素;而影响妇女3年内参与宫颈癌筛查的因素有:文化程度、社区组织筛查、离退休年数、医生推荐、宫颈癌及筛查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这些影响除离退休年数为负向,其他均为正向相关因素。结论:上海市虹口区妇女3年内参与宫颈癌筛查率较低,应采取健康教育、提高妇女自我效能、提高医生对宫颈癌筛查的认识、提供免费筛查服务等多方面措施。在健康教育时应特别关注绝经后妇女,鼓励妇女家人同时参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宫颈癌免费筛查前后对大兴区农村地区30~59岁妇女的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探索其影响因素,以便制订相应防治策略。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及按固定样本量分配样本数量选取研究对象,分别在北京市宫颈癌免费筛查启动的前一年(2008年)和启动年(2009年)对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进行横断面一对一方式的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北京市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启动后,大兴区妇女宫颈癌总体知晓率显著提高,被调查的农村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有显著提高,答对5题以上的妇女比例从启动前的37.3%提高到51.0%(χ^2=62.06,P〈0.001);在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结果亦显示宫颈癌筛查有利于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OR=1.853,95%CI:1.590~2.159)。此外,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有否5年内筛查史是影响妇女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且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等级越高,知晓率越高(DR值分别为1.766和2.580及OR值分别为1.350和1.676)。结论通过北京市免费筛查宫颈癌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确实能够提高广大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水平,尤其是对于以往没有参加过筛查的群体,可以提高她们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和行为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5年7~8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初次就诊的70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宫颈癌筛查知识的认知和行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就诊孕妇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59%,宫颈检查率为60.71%,宫颈筛查率为56.14%。影响宫颈癌筛查和认知水平的因素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户籍地、收入及常住地。文化程度和收入越高,宫颈癌筛查和认知水平越好。结论应加强对35岁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非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非城市户籍的孕妇宫颈癌筛查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知晓率,促进孕妇接受宫颈检查及宫颈癌筛查的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市部分社区妇女对于宫颈癌知识的认知、态度、行为(KAP)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成都市社区妇女宫颈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成都市6个社区妇女共计654例,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有效问卷608例,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处理。结果 608例调查对象中仅有27.3%知晓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87.3%认为宫颈癌可以预防;85.2%认为有性生活的妇女应该每年做妇科检查;66.6%曾主动了解过宫颈癌相关知识;22.2%参加过宫颈癌筛查。调查对象宫颈癌知识得分偏低,为(13.82±3.401)(-8~1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单位体检是否包括宫颈癌筛查以及是否参加过宫颈癌筛查等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对得分影响最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单位体检中是否包括妇科检查、务农、经济状况、是否参加过宫颈癌筛查、文化程度、企事业单位员工及年龄。结论调查对象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偏低,特别是对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HPV与宫颈癌的关系了解不全面;有预防宫颈癌的意识,但缺乏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外来务工妇女和本地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为掌握外来务工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为其提供科学的宫颈癌防治决策依据。方 法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宫颈刮片及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分析,分别对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和佛山市3600名外来务工妇女和3600广东本地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疑似病例进行组织活检进一步确诊,并对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外来务工妇女宫颈癌检出率与广东本地妇女有显著性差异,明显高于本地妇女,而且患病有着年轻化趋势;不同的职业人群中,工人及服务业人员宫颈癌检出率较高;文化程度越低、经济状况越差者,宫颈癌检出率越高。结论 加大对外来务工妇女宫颈癌的普查普治工作,有效预防宫颈癌对外来务工妇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涪城区妇女乳腺癌相关知识及态度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住在绵阳市涪城区3年以上的35~69岁妇女的乳腺癌相关知识及态度,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相关指标的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 84.3%的妇女的乳腺癌知识得分达到合格,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收入水平妇女乳腺癌知识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和收入程度越高者知识得分越高;绝大多数妇女愿意主动定期参加乳腺癌健康体检,91.9%的社区妇女认为有必要对乳腺癌的预防措施进行宣传。结论乳腺癌宣传教育和早期筛查对预防乳腺癌意义重大,加强对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水平者乳腺癌知识的宣传教育,多方面多渠道的进行宣传,提高妇女对乳腺癌防治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和掌握进口石材的放射性水平,为加强检验检疫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30个国家或地区、386个品种、7978批的进境石材进行了γ辐射剂量率检测和抽样核素分析。〔结果〕进口大理石、板石的放射性水平低,γ辐射剂量率全部<0.5μSv/h,全部属于建筑主体材料;花岗岩γ辐射剂量率<0.5μSv/h的占87.1%;≥0.5μSv/h的占12.9%。经核素分析,有7.4%为B类或B类以上的石材,不能用于住宅、托儿所、老年公寓、医院、学校等Ⅰ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装修,其中有1%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和室外其他用途,0.1%只可用于海堤、桥墩及碑石等其他用途。〔结论〕依据上述检测结果,为了加快口岸验放速度,可根据不同品种和产地对进口石材实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防治农业和卫生害虫上,近半个世纪以来采用的是高容量喷雾技术,亦称常规喷雾。喷孔直径高达1.3 mm~1.6 mm,雾滴直径高达400μm以上,666.7 m2喷洒药液高达50 kg~100 kg。有的乃至超越喷雾范畴,除去喷头片进行所谓粗水喷雾,或干脆泼浇,进行“地毯式轰炸”,以达到“彻底消灭的目的”。这种盲目加大药液用量的办法,不仅功效低,劳动强度大,更为严重的是真正与生物靶标接触的  相似文献   

14.
15.
抚触对新生儿内分泌及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内分泌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接近于健康的双胞胎婴儿32对,随机分配,进人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每天抚触3次,每次15min,共做15d。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查IGF-1、GH、T3、T4、TSH、COR,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其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结果】抚触组IGF-1、GH、T3、T4明显升高,与抚触前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则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抚触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也显著升高(P〈0.01);随访六个月发现抚触组的血红蛋白也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身高、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抚触能提高新生儿血中IGF-1、GH、T3、T4及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罗巍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66-236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小剂量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10 mg/次.d,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利5 mg/次.d+吲达帕胺1.25 mg/次.d。给药8周后,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8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和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和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能耐受;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用贝那普利相比,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降压效果显著提高;对心率、血糖、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等无显著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气压与气温对SARS发病流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SARS发病率与气压、气温的关系,探讨影响SARS发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广州和香港SARS发病率与当地平均气压、平均气温的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关系。结果 广州和香港SARS暴发期与消退期相比,平均气压分别高5.5hPa和6.2hPa,平均气温分别低4.3℃和6.0℃。SARS发病率与平均气压成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成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ARS发病与气压气温的回归关系有显性差异。结论 SARS的发病流行受气压、气温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低碘和高碘对细胞及生物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缺乏和过多均会对机体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生物学效应,不仅损伤甲状腺组织,而且还影响到神经系统和氧化系统,甚至对遗传物质和免疫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低碘和高碘对细胞和生物的不同影响,对于揭示碘缺乏病和碘过多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防治低碘和高碘相关疾病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OF REVIEW: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lowers blood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but it is not known if this reduces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RECENT FINDINGS: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maximum reduction in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is obtained with 0.8 mg of folic acid and doses of 0.2 mg and 0.4 mg of folic acid are associated with about 60 and 90%, respectively, of this maximal effect. Among 12 large trials (involving a total of 52,000 participants) that are currently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B-vitamins on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results are available for four trials involving 14 000 participants. A meta-analysis of these four trials demonstrates no beneficial effects of B-vitamins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R 0.99; 95% CI 0.88-1.10) or stroke (OR 89; 95% CI 0.76-1.05) or the combina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OR 0.98; 95% CI 0.90-1.08). The confidence intervals around the odds ratios for these completed trials are compatible with a 10% difference in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20% difference for stroke associated with a 25% lower homocysteine predicted by the observ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SUMMARY: The results of the ongoing homocysteine-lowering trials are required before making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B-vitamins for prevention of vascular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砷对细胞和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砷化物对于生物是有毒物质,可以导致细胞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砷化物还可以改变某些基因的功能,诱导癌症的发生。生物接触砷化物后,细胞内一些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研究表明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对砷化物的作用都产生了分子水平的应答。通过研究砷化物与基因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揭示细胞和生物同砷化物的分子作用机制,阐明各种细胞和生物的抗砷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另外,目前发现三氧化二砷能通过不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