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探讨健康教育的方向.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某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学生共110名,进行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 约90%的调查对象对HIV/AIDS相关知识掌握较好;75%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艾滋病是不光彩的事情,害怕别人知道;37.3%的教师和13.7%的医学生对由不良行为感染HIV者心存厌恶态度;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时,仅有32.2%的教师和51.0%的医学生愿意做全部的工作;在自己感染HIV后,仅有55.9%的教师和54.9%的医学生能够正常工作生活.教师和医学生认知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但态度和行为存在差别(P<0.05),且差别不一致.结论 应加强HIV/AIDS态度和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端正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学生对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状,探讨医学生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对郑州大学医学院69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医学生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8%,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正向态度持有率低于50%;医学生学历、AIDS知识与态度之间既存在关联也存在脱节现象。结论医学生AIDS认知水平较高,但仍对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存在歧视,应对其加强艾滋病反歧视教育。  相似文献   

3.
邓仕标  何云岩  王敏  邓玲 《中国校医》2011,25(2):109+112-109,112
目的探索医学生AIDS健康模式,为医学院校防治AIDS提供依据,为未来AIDS的防治培养生力军。方法选取抚州市某医学专科学校开设了《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的1243名学生,在HIV教学前后医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及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态度、性观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HIV教学前后除性交时会使用安全套外,AIDS相关知识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态度、性观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学院校课堂教学与AIDS健康教育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医学生AIDS的相关知识,改善了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态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性观念.HIV课堂教学与AID6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状,探讨医学生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对郑州大学医学院69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医学生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8%,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正向态度持有率低于50%;医学生学历、AIDS知识与态度之间既存在关联也存在脱节现象.结论 医学生AIDS认知水平较高,但仍对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存在歧视,应对其加强艾滋病反歧视教育.  相似文献   

5.
广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州市选取4所高等院校,每院校每年级随机选取20名学生,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AIDS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以及对待AIDS/HIV感染者的态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AIDS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51名大学生,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88.0%,其中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为91.3%,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0.6%;对待AIDS/HIV感染者正确态度率为44.9%。知识分值与态度分值呈正相关(r=0.121,P<0.05)。医学院校生知识得分高于非医学院校生(Z=-2.448,P<0.05);大学3~5年级学生知识得分高于1~2级学生(Z=-2.94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专业、年级、父亲文化程度、了解AIDS等是影响对待AIDS/HIV感染者正确态度的主要因素。获得AIDS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刊或报纸(占76.6%),其次是广播或电视(占68.9%)、互联网(占51.3%)。结论广州大学生掌握AIDS知识并不全面,对待AIDS/HIV感染者正确态度率较低,应进一步改进高等院校AIDS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建议开展学校健康促进活动,共同促进与实现有效的AIDS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高发区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漆光紫  黄高明  庞雅琴  李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36-3737,3739
[目的]了解HIV感染高发区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位于广西HIV感染高发区的某医学院9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8%的调查对象知道艾滋病有传染性,96%知道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97.8%知道性接触会传播艾滋病,89.7%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91.2%表示如果得知自己认识的人是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会继续跟对方交往。但仍有75.2%的学生认为HIV携带者即为AIDS患者,22.5%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47%认为应该限制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入学、就业等机会。[结论]HIV感染高发区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和消极态度,应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卫生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广州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州市选取4所院校,每院校每年级随机选取20名学生,采用统一调查问卷,采取自填式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AIDS相关知识总的知晓率为88.0%。AIDS知识得分为(10.59±2.06),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态度得分为(2.43±2.52);知识与态度的分值呈正相关(r=0.121,P=0.024),态度分值与年级呈负相关(r=-0.145,P=0.006)。AIDS一般知识得分医学院校学生高于非医学院校学生(t=2.037,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5,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年级学生的态度得分随年级的上升明显下降(未加权F=9.229,加权F=9.770,P值均<0.01);85.2%大学生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抱支持或同情态度。结论高校AIDS知识教育仍需全面普及,加强、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进一步改善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是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西省公务员、企业职工和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和歧视态度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公务员211人、企业职工235人及医学生328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公务员高于医学生,医学生高于企业职工。3类人群除"共用牙刷、剃须刀"能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公务员、企业职工、医学生艾滋病歧视态度得分分别为5.4分、7.6分、6.2分;3类人群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最有可能采取的歧视行为是"不购买感染者家生产的商品或副食品"。结论 3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越高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歧视程度越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对艾滋病歧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郭传琼  苏丽壬 《中国校医》2009,23(2):194-195
目的掌握泉州市大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的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次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57%,大学生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2.6%,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与年级呈负相关(r=-0.094,P=0.003),AIDS知识与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r=0.147,P<0.01),及与性生活经历(r=0.065,P=0.040)呈正相关。结论应继续加强大学生AIDS健康教育,以改变态度和降低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与依恋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并探讨其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27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依恋模式为安全型占59.3%,沉溺型占18.3%,漠视型占13.1%,恐惧型占9.3%.HIV/AIDS相关知识与安全型得分呈正相关,与沉溺型、漠视型呈负相关.调查对象接纳感染者的态度与安全型呈正相关,与沉溺型、恐惧型呈负相关;对高危行为的反对程度与安全型呈正相关,与漠视型、恐惧型呈负相关;对感染的影响担心程度与沉溺型呈正相关,与漠视型呈负相关,与恐惧型呈正相关;对感染风险意识与安全型呈负相关,与恐惧型呈正相关.结论依恋模式对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熊焱强  李志红 《中国校医》2013,27(4):241-244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预防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校医学院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和中医学3个专业的8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728例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很高,均高于99%,对于母乳传播、产道传播和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相对偏低,分别为70.19%、42.58%和70.19%;对于艾滋病是乙类传染病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窗口期’内能检测到抗体吗等专业问题答对率较低,分别为25.41%和47.80%;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恐怖心理严重,52.35%的医学生不愿去有艾滋病患者的科室工作,43.82%的医学生不愿意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对艾滋病相关知识需求率高,最希望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为专题讲座。4.12%的医学生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仅为40%,另有1.79%的有过同性性行为。结论需要在医学生中加大对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改善教育方式,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使之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并减少个人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12.
刘洁  曲波  张阳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804-806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和态度,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医科大学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0个班级进行调查,共计341人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超过90%,对非传播途径、艾滋病的早期临床症状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低。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课程教育、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是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问题上,该人群的态度较好,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无相关性(r=0.06,P〉0.05)。结论医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较好,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率和其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了解他们对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医学院一至三年级在校大学生中,抽查普通本科和民办普通本科两个批次的学生1 875人,进行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对AIDS的三条主要传播途径是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较高(〉90%),而对于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如蚊虫叮咬是否传播的知晓率只有35%;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同情但避而远之者高达45.6%;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以及发生性行为的情况男女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在校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但随着性解放观念的发展,今后在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应特别加强开展正确性健康教育,要教授学生正确使用避孕套的方法,教会学生保护自己与他人,关爱自身的健康,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某医科院校学生艾滋病KAP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科院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三、四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共4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总体上医学生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普遍知晓,但对三大传播途径具体细节问题的答对率相对较低;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艾滋病具体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昆虫叮咬"、与HIV感染者"共用浴池"和"共用坐式马桶"会感染HIV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7.8%、38.8%和36.3%;认为"锻炼身体"、"吃保健品和营养品"能预防艾滋病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5.7%和20.1%;学生对HIV感染者普遍存有歧视;预防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好于临床和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深入,医科院校应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其医学教育资源可及性好的特点,重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全面系统地向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5.
李岩波 《职业与健康》2013,(19):2535-2537
目的了解飞行专业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选取飞行驾驶专业学生及空保、空乘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飞行相关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治疗药物、预防疫苗及感染者测出抗体前是否有传染性3个问题能够正确回答的分别为77.29%、65.82%、67.44%,其余各题回答正确率在83.56—91.45%间;86.60%大学生明确知道艾滋病三大传染途径,80.06%~81.73%的大学生知道礼节性亲吻、握手、共用厕所、打喷嚏、咳嗽、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59.05%的学生正确选择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27.20%的大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大部分学生了解飞行职业要求;艾滋病知识来自学校教育的占75.35%,78.34%的学生选择与医生交流艾滋病相关问题。结论飞行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表浅,不全面,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尚有误解,部分学生还不知道本职业要求,航空医师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可以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高校662名大学生通过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达到81.2%。57.1%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9.3%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5%的人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左慧彬  王金生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243-2244
目的了解临沂市师范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哓程度、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某师范学院1 855名在校生,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年级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答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级越高答对情况越好。学生对性传播、输血和母婴垂直传播这3个主要传播途径答对率在90%以上,答对率较高;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持“强制隔离”、“拒绝往来”态度者分别占41%和42.2%;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前3位途径分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宣传活动。结论该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较好,但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还缺乏正确认识,在师范学生中应积极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增长防制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马楚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69-4771
目的 对在校藏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艾滋病知识获得来源进行分析,为藏族大学生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青海省某综合性高校抽群500人,采取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71.8%、42.9%、66.9%.对于日常接触如与艾滋病人进餐、拥抱、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较低,分别为67.1%、69.7%、53.5%,被调查的大学生主要信息来源是书报(68.5%)、电视(66.9%)、而学校(25.3%)和家庭(11.9%)方面获得的信息较少.66.9%的学生表示对艾滋病人不歧视,66.9%的同学表示对HIV感染者的信息保密,有73.2%的同学表示亲人得了艾滋病愿意照顾,57%的同学表示愿意帮助感染艾滋病的同学,但是允许HIV感染者继续工作的只有41.5%.结论 藏族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专业性认识不够,且对传播途径的认识存在较大的欠缺,关于艾滋病常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整体认知情况优于男生.有必要加强学生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杭州市男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和健康教育需求,为深入进行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年级为分层要素进行随机抽样方法对4100名男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大学生对多数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大部分题目的答对率在80%以上,但对部分知识知晓率偏低,如仅42.7%的人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男大学生较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依次是通过专题讲座(34.8%)、网络(34.4%)、纸质宣传材料(30.8%)等。47.1%的男大学生认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最为不足的是过于理论化,不够实际。结论男大学生对大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仍较低。学校需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力度,并紧密联系男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技能。  相似文献   

20.
1085名大学生AIDS知识·态度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娄底市大学生AIDS知识知晓程度及对AIDS患者的态度和开展AIDS健康教育的效果,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058名学生进行AIDS基本知识和态度前后两轮问卷调查。结果12道AIDS基本知识问卷题,宣传教育前回答正确在80%以上有5道题,经宣传教育后回答正确在80%以上有11道题,所有问题前后两次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学生对待AIDS患者持关心态度,前后两次回答差异无显著性,愿意同AIDS患者同班上课且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AIDS健康教育行之有效,让学生完整地了解AIDS基本知识并持之以恒,才能更有效地遏制AIDS发病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