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制作疟疾专题图,分析探讨云南省元江流域疟疾的流行态势。方法运用ArcView GIS软件,建立云南省元江流域10县1953、1963、1973、1983、1991~1995及2000年的疟疾发病状况数据库。结果获得该流域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的疟疾发病率时空分布图,及其1991~1995年发热病人血检结果、居民疟原虫血检结果和恶性疟情况分布图。结论运用GIS,通过制作疟疾专题地图,可以对云南省元江流域10县的疟疾流行状况从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直观、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疟疾发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疟疾发病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对疟疾发病情况进行空间分析。方法收集1950~2005年疟疾发病资料,使用EpiInfo3.3.2软件建立数据库并拟合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结果1970~1999年,疟疾发病率最高达到12156.42/10万,最低仅为1.32/10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度为27.01%;2000~2005年,疫情出现回升,6年间疟疾发病率平均上升速度61.91%。结论安徽省疟疾历史上严重流行区在长江以北,重点在沿淮淮北地区;现阶段疟疾高发地区仍然徘徊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但发病范围可能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3.
运用空间局部内插研究海南省疟疾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海南省疟 疾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收集1995-1999年海南省各市(县)疟疾发病率资料,在AcrGIS8.1软件支持下,建立海南省疟疾发病的地理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空间局部内插分析建立海南省疟疾空间分布图,以交叉评价指标为依据选择无偏最优的空间分布图。结果:1995-1999年海南省疟疾空间分布图显示,南部疟疾发病率显著高于北部;南部地区发病主要集中于五指山、鹦哥岭山脉为中心的地区,且东部沿海的发病率普遍高于西部沿海。交叉评价指标显示,建立的海南省疟疾空间分布图是对海南省疟疾分布的无偏最优估计。结论:空间局部内插法能很好估计海南省疟疾的空间分布特征,可指导相应防制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国2006-2010年疟疾发病趋势和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06-2010年中国各省(市、区)疟疾疫情数据,运用Arc GIS 9.0软件建立疟疾地理信息数据库,分层对5年的中国疟疾时空流行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全国疟疾发病率由4.60/10万下降到0.55/10万,年均发病率为2.34/10万,其中安徽、海南和云南省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分别占27.29/10万、23.28/10万和11.73/10万,3省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7.48%;云南和四川省疟疾死亡数分别为41和10例,占总死亡数的54.26%;疟疾发病病例多为男性、农民和老年人,病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结论 中国疟疾发病率大幅降低,安徽、云南和海南3省以及江淮流域应成为疟疾防控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分析中国大陆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空间区域分布 ,建立HFRS危险区域分布图。方法 收集中国 41个HFRS监测点 1 995~ 1 998年的人群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 ,以中国省级、县级、一级河流数字地图为背景 ,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 ,与建立的数据库关联并对监测点人群发病资料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分析 ;收集 1 998年 6月SPOT4卫星覆盖东南亚地区的植被影像 ,逐一提取出各监测点监测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与 1 995~ 1 998年HFRS监测点人群平均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 ;根据不同流行强度监测区域的NDVI值 ,对遥感影像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密度分割。结果 HFRS监测点人群发病资料的空间分析预测模型显示 ,中国HFRS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京杭大运河 淮河流域地区 ,与1 995~ 1 998年全国各县HFRS平均发病率分布图进行比较 ,发现两者基本一致 ;相关分析显示HFRS发病率与NDVI之间呈现正相关 (r=0 .41 7,P <0 .0 1 ) ,根据各监测点NDVI的差异建立了中国HFRS危险区域分布图。结论 根据监测点数据采用GIS技术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预测全国HFRS的分布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淮河流域疟疾流行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疟疾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克立格空间插值法,分析不同地区疟疾发病率的空间自相关性,构建变异函数,制作淮河流域不同区域尺度(县、乡)疟疾流行的空间分布图;比较不同年份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观察疟疾流行的态势,推测下一年疟疾流行的可能趋势。结果流域不同地区疟疾发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制作的空间分布图显示:流域东北部是疟疾的相对高发区,从2004至2006年,疟疾的流行强度增加,流行范围扩大。发病率大于1/万的流行区呈现出以墉桥区、固镇县、蒙城县为中心,向西、南方向蔓延,发病率大于10/万的乡呈现出流行范围由局部区域向西、北和东3个方向蔓延之势。结论淮河流域疟疾的流行总体上仍处于上升阶段,疟防形势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oogle Earth软件应用于疟疾当地感染新发病例空间流行病学分析的可能。方法以山东省单县2007-2011年疟疾当地感染新发病例的疫情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采集器对患者居住地GPS定位,并搜集单县媒介按蚊孳生主要水系的地理信息等数据,进而批量输入或导入Google Earth Free7.1软件,统一于疟疾数据库。结果建立以Google Earth卫星影像为背景的单县疟疾当地感染新发病例的地图数据库,在其3D视窗上清晰显示出病例的时空分布图,可以对某病灶点缩放和显示操作,并能直观展示疫点周围地形地貌和蚊媒孳生的河流等水系分布情况。结论基于GPS精确定位和Google Earth软件的直观显示而建立的疟疾卫星影像地图数据库,可以应用在疟疾等传染病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周围地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上。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疟疾流行空间分布的环境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海南省疟疾流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构建海南省疟疾流行空间分布预测模型.方法 获取2000年海南省雨季(5-10月)各县(市)疟疾发病资料以及气象、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比、地表温度(LST)和各地平均高程等数据,分析发病率与上述各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应用负二项回归分析建立发病率的预测模型,并应用预测模型预测疟疾流行风险的空间分布.结果 海南省2000年雨季各市(县)疟疾发病率与各地的海拔高度、林地面积构成比、草地面积构成比呈显著正相关;与耕地面积构成比、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构成比、LST呈显著负相关;与水域面积构成比、未利用土地面积构成比、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极温差、平均相对湿度及降雨量无明显相关性.负二项回归分析引入方程的因子为LST,回归方程为:Ⅰ(月发病率,单位:1/100万)=exp(-1.672-0.399×LST).结论 海南省疟疾流行空间分布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有关环境指标来预测疟疾流行风险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深入探讨江苏省各县(市)2003~2009年伤寒、副伤寒疫情空间流行规律,根据地理信息及发病人数建立预测模型,为伤寒、副伤寒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江苏省各县(市)2003~2009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数据库,绘制历年疫情分布图,对发病人数进行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海南省气候因素与疟疾流行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能够表达疟疾发病率变化的气象因子拟合模型,以用于预测海南省疟疾发病率。方法 收集1995~2000年海南省月度气象资料(温度、湿度和降雨量)和月度疟疾发病率资料,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气象因子与疟疾发病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逐步回归建立气象因子拟合发病率变化的拟合模型。结果 气温和降雨量与疟疾发病率有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拟合模型为:全省,I=-1.041 0.061t0.2,r^2=0.590(I:全省月发病率,t02:当前月及其前两个月期间的平均气温);中南部高发地区,I=-5.701 0.382t02-0.147t02min,r^2=0.626,(t02/min:当前月及其前两个月期间的平均最低气温)。而如果引入I2(2个月前发病率)时,可以得到拟合效果更好的回归模型:全省,I=-1.701 0.064t4.2 0.47I2 0.025d2,r^2=0.72(d2:2个月前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中南部高发地区,I=-4.754 0.179t0.2 0.447I2 0.063d2,r^2=0.73。结论 气候因素能够影响疟疾的流行,可以利用气象因子拟合疟疾流行趋势并应用拟合模型对人群未来疟疾发病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分析钉螺空间区域的分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分析中国大陆钉螺的空间区域分布。方法 收集中国九省34 个种群钉螺等位基因实验所得的种群遗传变异资料以及钉螺易感性实验资料,建立数据库。以世界数字地图为背景,在ArcView 3.0 a 软件上与钉螺的遗传变异和易感性数据库相联。采用ArcView 空间分析和GIS重叠分析功能进行区域划分。收集1995 年AVHRRNDVI卫星图像组合成流行季节的卫星图像,并重叠各种群钉螺的杂合指数、多态位点百分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布图,进行图像分类。结果 空间分析结果,将钉螺遗传杂合性指数、多态位点百分率和钉螺感染率的分布图,划分成西部和东部二大区域,各区域内有各种类型。三层分布图与AVHRRNDVI卫星图像重叠分析后,显示出西部四川、西部云南、中部江湖洲滩和东南部沿海4 个明显不同的区域。结论 首次运用GIS分析种群遗传学资料,佐证了中国大陆钉螺种群结构为分裂亚群结构,并可区分出多个亚种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We described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malaria (Plasmodium vivax) in Turkey over 34 years (1975-2008), and assessed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this change. We developed seven 5-year-period raster maps by using geo-referenced malaria case data from the centres of 81 provinces and the kriging method with a spherical variogram model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model. We also modelled malaria incidence in GIS by using our average malaria incidence raster map, and complementary spatial database including the raster map layers of 14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e chos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backward method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ables and develop a model. The model was run in GIS to obtain a model incidence raster map. We test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map by residual statistics, and found the model map dependable. Five-year-period maps reveal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malaria cases moved from the East Mediterranean region to the Southeast Anatolia region due to changing human activities. The latitude, minimum temperature, distance to seas and elevation variables were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malaria. Consequently, the model incidence map established a good background for early warning systems to predict epidemics of malaria following environmental changes.  相似文献   

13.
The Mapping Malaria Risk in Africa (MARA) project will use computeriz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o create an atlas of malaria risk in Africa. This is the first time GIS will be used to predict such risk and the first attempt to map malaria risk on a continental scale. Many heterogenous data sets relevant to the 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the disease will be combined, including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climatic factors which affect vector distribution and malaria transmission into a new index of malaria risk, and its validation against actual data. Specifically, the MARA project will collate measures of malaria risk, mainly the parasite ratio and annual incidence, to obtain an index for Africa and to create a continental, spatial, and temporal database. Five planned regional centers will work with a coordinating center in Durban, South Africa. The effort recently received its first funding. Canada'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DR bednet task force, the Wellcome Trust, and the South African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re supporting the effort.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高砷水源筛查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建立江苏省高砷水源空间分布图,为制定江苏省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半定量法进行水砷筛查,对>0.03 mg/L的水样进行定量分析,以江苏省地图为背景,用Arcview GI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江苏省共筛查水样9 427份,定量分析的样品中水砷含量>0.05 mg/L的样品共220份,主要集中在沿淮河、洪泽湖并与安徽接壤的泗洪县和盱眙县;通过GIS技术发现江苏省高砷水源分布具有一定空间特征.结论 江苏省存在饮水高砷地区,且全部集中在浅层手压井水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3-2009年江苏省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特征,研究江苏省肺结核发病流行状况和趋势,为肺结核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江苏省2003-2009年肺结核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在ArcGIS 9.3软件中与江苏省县级行政区划的数字地图进行关联,对肺结核疫情进行空间显示和分析.结果 肺结核发病地图和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均显示2008-2009年结核病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I=0.233,P=0.060);而2003-2007年发病不存在空间聚集(I=0.176,P=0.060);Local 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分别指出了各年段肺结核发病的“正热点”和“负热点”区域;趋势面分析显示2003-2007年肺结核发病自南向北方向呈略微下降趋势,东西方向趋势平缓;2008-2009年肺结核发病自西向东方向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明显改变趋势,而自南向北方向呈现不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空间回归分析显示肺结核发病率与纬度相关,随着纬度的递增而降低(t=-2.622,P=0.011);与经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t=-1.561,P=0.123).结论 江苏省肺结核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008 -2017年我国肺结核发病的流行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为探索我国结核病发病高危区域,合理制定疾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全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报告的肺结核发病资料,结合中国矢量化省界电子地图,应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等方法,研究肺结核病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08-2017年我国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肺结核发病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Moran’s I>0, P<0.05),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其中新疆、西藏、青海等中西部地区为高-高聚集模式地区(P<0.05),北京、江苏和河北为低-低聚集模式地区(P<0.05)。结论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肺结核发病存在着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应针对近年来疾病出现高发的中西部地区,适当增加结核病防控方面的卫生资源配置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综合制定区域性结核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浙江省钉螺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浙江省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浙江省2005-2009年血吸虫病调查资料,建立GIS螺情数据库,应用ArcGIS9.2软件,导入GIS数据库各项属性并制作所需钉螺面积空间分布电子图和差值图.结果 2005-2009年共有28个县先后查出钉螺,5年累计查出有螺村1580个,有螺面积513.28 hm2.建立了"十一五"期间全省GIS螺情数据库;根据钉螺面积大小标记不同颜色,制作了电子分布图,实现全省钉螺分布信息电子化;2009年与2005年有螺面积比较,差值空间分布图显示有螺面积压缩或增加的县数分别占48.0%(12/25)和52.0%(13/25);在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建立了有螺环境卫星迭加图,呈现17个螺点,每个螺点显示螺情有关信息.结论 应用GIS制作的钉螺面积分布图、差值空间分布图能直观地显示螺情变化,为掌握血吸虫病疫情以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