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卫生工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11名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孕产妇基本情况、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和实际利用情况等信息,并与出生信息和病案首页信息匹配。结果 60.89%的孕产妇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平均产检次数为(6.02±2.53)次,产检次数≥5次者占70.84%;影响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有是否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人均月收入、子女数、支付产检费用和认为产检费用是否合理。结论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宣教,落实保健保障政策,提高服务的可及性,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
孕产妇死亡与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项目省农村贫困地区孕产妇及其家属利用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态度时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探讨改善该类地区主动有效利用保健服务的措施,寻求改善孕产妇利用孕产期保健服务态度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项目省农村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较高、人均收入较低、多民族聚居的贵州省内22个县,所有在2004年(2005年实施调查统计前一年的数据)死亡的农村孕产妇与非死亡的孕产妇进行1:1配对.结果 对照组愿意做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比例均高于病例组,经配对资料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其回归系数(卢)为负值,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是受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受传统生育观念、经济及交通状况的影响.结论 孕产妇利用孕期保健服务的态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主要受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文化程度、家庭地位、丈夫是否外出打工、家庭经济基础、传统生育观念、风俗习惯、政策、交通及卫生服务提供和利用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孕产妇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探讨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9年7-12月间分娩的1 945名妇女进行调查,并对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早期系统保健管理卡建卡率为49.77%,产前保健指导率为82.98%,产后保健指导率为52.75%,产前检查率为99.33%,产前检查5次率为74.24%,住院分娩率为98.61%,产后访视率为42.21%,产后访视3次率为9.51%;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就医距离、活产生育数、居住地以及婚姻状况等。结论孕产妇首次产前检查时间滞后,产后访视率低,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服务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昆山市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探讨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为改善服务利用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应用自拟问卷对2009年以后分娩的昆山市536名孕产妇进行调查,了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及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孕产妇产前检查≥1次占99.1%,产前检查≥5次占96.6%,首检孕周12周占80.2%,建卡率占96.0%,产后访视≥1次占71.0%,产后访视≥3次占6.1%,剖宫产率占40.5%。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水平在收入和距最近医院距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户籍对产前检查率、建卡率、首检孕周12周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山市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水平总体较高,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仅产后访视较低,市内公立医院的住院分娩服务面临较大的供给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探讨影响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关键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9年7—12月之间分娩的妇女进行调查,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关键因素。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居住地、民族、对孕期检查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产前保健知识咨询的重视程度等是影响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结论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蒋美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278-4281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现况及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浦东新区10个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对472名流动人口孕产妇在孕产期保健服务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有76%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5.39±0.153)次;93.6%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在医院中分娩;44.2%的产妇接受了产后访视。影响其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有:孕产妇及其配偶的文化程度、生育史。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意识,是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部分地区农村育龄妇女产前保健利用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对山东大学卫生研究基地17个村已婚育龄妇女自2004年9月1日以来最后一次分娩的情况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产前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4.11%,孕早期检查率为72.54%,产前检查≥5次的比例为38.37%。孕期产前保健利用不足的比例为69.48%,产前保健利用过度的比例为9.00%。研究对象年龄、家庭人均年收入、离医疗机构距离以及是否第一次分娩是影响产前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结论:山东省部分地区农村妇女产前保健服务利用不足的比例较高,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妇女产前保健服务利用程度,以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和婴儿的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社会资本对流动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为提高流动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流动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资本情况等对早孕建卡、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等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89.3%流动孕产妇建立孕12周《孕产妇保健手册》,66.2%流动产妇接受5次以上的产前检查,42 d产后访视率为8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孕产妇的教育水平、家庭月总支出、孩子是否符合生育政策、与本地人相处是否融洽对流动孕产妇孕12周是否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有影响,流动孕产妇产前检查达标的影响因素有流动孕产妇的年龄及与本地人相处是否融洽;流动孕产妇教育水平、家庭月总支出和是否在本地接受健康教育对流动孕产妇接受42 d产后访视有显著影响。结论流动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情况良好,社会资本对提高流动孕产妇保健服务有积极作用,加强流动孕产妇在流入地的社会网络构建,增加其保健信息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凉山州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与正常孕产妇围产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方法以艾滋病高发区四川省凉山州为样本地区,选取2013~2014年检测确诊并可追踪的212例人类缺陷免疫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产妇为研究组,随机等距抽取402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开展围产保健服务利用的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孕产妇在民族、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孕产妇的住院分娩比例、产后访视比例高于对照组,产检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的差异是两组孕产妇利用围产保健服务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结论凉山州HIV感染和正常孕产妇的围产保健服务利用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精准扶贫中应有针对性地推行免费孕产期保健和住院分娩项目,提高边远地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相似文献   

10.
张轶勋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43-2645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流动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营养、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以及医疗保健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情况.方法:采用社区及医疗保健机构调查、个人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的方法,调查朝阳区的经济、社会、人口等基本情况;对1100名5岁以下流动儿童监护人及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卫生部门和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座谈.结果:在京流动儿童<母子健康档案>或定期体检卡的建卡率为59.1%,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影响儿童建卡率(P<0.001);流动孕产妇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水平低是影响孕妇建册率的主要因素(P<0.05);流动妇女儿童的保健服务已纳入本地管理,但保健机构的人员、房屋及设备配比不足,对流动人口信息掌握不够准确.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低,相对贫困,缺乏卫生保健的知识,保健意识淡薄,影响保健服务质量,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实现资源共享,准确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同时还需加大医疗保健设备及人员的投入,以满足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影响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社会因素。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根据目的抽样的原则,抽取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以及地方级别的关键知情人士进行焦点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和关键人物访谈。结果:家庭经济贫困的妇女相对经济好的妇女更不容易利用保健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吸引妇女到医院分娩,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母婴死亡率;交通对孕产妇利用保健服务有很大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是计划外生育妇女利用孕产期服务最主要的障碍;流动妇女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率低;当地农村仍奉行一些关于生孩子的传统习俗。结论: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限制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加强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妇女的管理;对农村妇女进行孕产期健康教育;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方法选取2014年3月在我市工作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470人有分娩经历。对这些妇女的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服务的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70例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做过产前检查的共有356例.产前检查率为75.74%;得到产后访视的妇女有342例,产后访视率为72.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妇女产前检查次数为8.72±3.19,产后访视次数为1.12±1.25,明显高于初、高中文化程度妇女的5.86±3.23、0.65±1.12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妇女的3.70±2.69、0.29±0.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月收入4ooo元以上的妇女产前检查次数为7.78±3.64.产后访视次数为0.98±1.26,明显高于家庭月收入2ooo~3999元妇女的6.22±3.14、0.71±1.23和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妇女的4.98±3.06、0.49±0.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年龄和是否参加生育保险是影响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的重要因素.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管理力度,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计生网络的作用,努力改善流动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方法 :采用文献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并对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及徐州市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居民的健康保健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对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 :建议通过资源重组、功能整合、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 ,逐步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西藏昌都地区农牧区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昌都地区农牧区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定量调查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妇女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都极低,住院分娩率<20%,新法接生率<50%。影响妇女孕产期保健行为的因素包括经济、交通、文化和传统习俗以及医疗机构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等。结论:该地区孕产期保健状况亟需改善,建议调整政策,加大政府对妇幼保健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孕产期卫生保健知识,促进产前保健和住院分娩;加强服务系统的能力建设,特别是调整服务方向和改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省104个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和资源配置现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网络报告系统将妇幼保健机构数据实时填报,描述机构内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和辖区内的部分孕产期保健指标现况以及资源配置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区级机构中开展各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构成比均低于80.0%,区、县的孕早期检查率分别为64.7%和55.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为61.3%和52.7%。结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期保健服务整体水平较低,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与人财物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广西各地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了解广西不同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为“十四五”广西相关部门进一步精准施策、改善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以2020 年广西及各地市的孕产妇保健服务相关指标(系统管理率、建卡率、孕产妇死亡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和产前检查率)为基础,运用TOPSIS法和RSR法对广西各地区的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20年,广西孕产妇死亡率为8.37/10万,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建卡率、产后访视率、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等指标均超过90%,其中,住院分娩率超过99%,部分地市达到100%。依据TOPSIS法计算所得的Ci值对广西各地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行排序,前三位是梧州市、钦州市和北海市;末三位是是南宁市、防城港市和贺州市。TOPSIS法和RSR法相结合进行分档,梧州市、北海市、钦州市被评定为“好”;南宁市、防城港市被评定为“差”;其他地市被评定“中”。结论 广西不同地区之间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将是广西今后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17.
Determinants of the use of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 in rural Banglades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tilization of health services is a complex behavioral phenomenon. Empirical studies of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services have often found that use of health services is related to the availability, quality and cost of services, as well as to social structure, health beliefs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rs.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examin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services in Bangladesh on the basis of data from a survey of maternal morbidity in Bangladesh, conducted by the Bangladesh Institute of Research for Promotion of Essenti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Technologies (BIRPERHT). The results from both the b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confirmed the importance of mother's education in explaining the ut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Female education retains a net effect on maternal health service use, independent of other women's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household's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ccess to healthcare services.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mother's education on the ut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is consistent with findings from other studies. Women whose husbands are involved in business/services also positively influenced the utilization of modern health care services. However, the study results are inconclusive with respect to the influence of other predisposing and enabling factors, such as women's age, number of previous pregnancies and access to health facilitie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estimates do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use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The influence of severity of disease condition in explaining the utilization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appears to be significant.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women having had a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are little over two times more likely to seek care from a doctor or nurse to treat their maternal morbidities.  相似文献   

18.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情况,为促进社区卫生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芜湖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地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更新率和利用率均较低,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功能滞后于当前的需求。结论提高社区居民和卫生服务机构对健康档案的认识,提升健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培训相关人员,对当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服务利用与其母亲孕产期保健服务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佛山市某区1岁以下流动儿童母亲579名为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利用二分类Logistic分析儿童系统管理与其母亲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性。结果 流动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现状为:儿童体检率89.1%,儿童系统管理率49.2%;流动儿童母亲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现状为:产前检查率96.0%,孕早期检查率87.5%,≥5次产前检查率61.5%,住院分娩率99.7%,产后访视率37.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2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产后访视、孕产期系统管理分别与儿童系统管理呈正相关(OR=2.017,95%CI=1.339~3.038;OR=1.941,95%CI=1.208~3.119)。结论 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全程利用水平相对较低;母亲产后访视和孕产期系统管理是儿童系统管理的促进因素,提示母亲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改善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dividual-, household- and community-level factors that affect women's use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services in Turkey. The data used for the study come from the 1993 Turkey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 (TDHS),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of ever married women 15 to 49 years of age.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on maternal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we use logistical regression techniques to estimate models of the prenatal care use and birth delivery assistance among women who have had at least one birth in the three years prior to the survey. Separate models are also estimated for urban and rural wome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parity level,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ethnicity, household wealth and geographic region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use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thought essential to reduce 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rates.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used to provide insights for both micro- and macro-level planning of maternal health service deli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