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总体实施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自创建以来各项活动总体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示范区建设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依据实施方案设计的问卷,调查全国参与示范区创建的机构各项目活动开展情况,每个示范区选取8个机构部门共完成12份问卷调查。结果 示范区实施情况实际得分占总分的71.8%。示范区要求开展的7项活动中,百分制得分较高的为监测(88.0%)、保障措施(75.0%)、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75.0%);得分相对较低的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67.7%)、社区诊断(66.7%)、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64.7%)、患者管理(60.9%)。东、中、西三个地区在保障措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及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专项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来讲,东部示范区实施情况优于中部和西部。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指标体系中的23项活动开展情况中,百分制得分最高的5项分别为政策保障、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和烟草控制;得分最低的5项为平衡膳食、患者自我管理、口腔卫生、示范创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3项活动总体得分结果为东部地区得分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得分基本一致。结论 国家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总体实施情况良好,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以及患者管理是示范区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我们采取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齐动等手段,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抓手,健全慢性病监测网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规范慢性病管理,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宁波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及成效。方法收集宁波市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10个县(市、区)的工作报告、社区诊断报告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健全机制、全民参与、特色突出"五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机制,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常态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康机构建设工作,慢性病规范管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积极打造基层全科医生慢性病规范化诊疗团队,构建慢性病医卫协同管理平台。结论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是推动宁波市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有力载体,应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保障示范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是影响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总结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正是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国外实践表明,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从而加快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最有效策略[1-2]。现将淮安市淮安区创建国家慢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工作经验进行整理,为各地创建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潍坊市创建为省级及以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慢病示范区)的各县市区健康示范支持性环境工作创建情况,更好的促进各慢病示范区健康政策的制定,为推动慢病示范区创建与巩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1-2016年潍坊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的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结果自2011年潍坊市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来,全市10个慢病示范区均启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创建启动率为100%;下发创建相关文件284个;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564个;建设健康示范主题公园19个;创建健康示范步道25个;建设健康示范小屋145处;培训健康示范指导员1697名。结论潍坊市各省级及以上慢病示范区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工作初显成效,但各项支持性环境建设发展不平衡,需政府各相关部门持续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相对薄弱的省份及当前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加强示范区建设工作,促进不同省份之间的工作交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效果(覆盖率和评价指标得分)以及慢性病防控工作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全国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和青海除外)按照示范区建设效果大致可归为6类:上海;北京、浙江、重庆;天津、山东、广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福建、湖北、江苏、辽宁、新疆、湖南和广西;山西、吉林、河南、海南、四川、安徽和江西;内蒙古、陕西、宁夏、贵州、云南、甘肃和黑龙江。示范区24项慢性病防控工作按照得分情况大致可归为4类:队伍保障、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技术支持、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媒体宣传、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群众社区健身活动、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组织保障和患者自我管理;平衡膳食、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烟草控制和社区诊断;高危人群干预、高危人群发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场所干预、示范创建和死因监测;口腔卫生和肿瘤登记。其中,口腔卫生、肿瘤登记以及高危人群干预、高危人群发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场所干预、示范创建、死因监测等工作是当前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结论 西部地区示范区建设仍相对落后。示范区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死因监测等慢性病监测工作以及高危人群发现及干预等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相对薄弱,复审环节应加大对这些结果指标的重点考核。  相似文献   

7.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于2010年启动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流行病学和社会学方法并用,对我国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过程评估、效果评估和典型案例分析。示范区基本形成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格局,居民健康相关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的第一阶段目标,推动了慢性病防控体系的建设。本期"国家慢性病示范区第三方评估"栏目的论文,即针对我国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及其效果进行评估的主要结果,希望能够为今后示范区创建和动态管理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推动今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创建成功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各项工作指标得分进行汇总分析和百分制转换。结果2012年101个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得分为[1181.5(1119,1222)1分,其中,城市示范区得分[1135(1054,1188)]高于农村[1053.5(974,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08,P=0.0250),东部示范区得分[1183(1172,1222)1明显高于中部[1040(1007,1104)]和西部地区[1053(983,1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大项工作得分进行百分制转换后,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保障措施(95.78%)、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94.87%)、患者管理(84.65%)、社区诊断(84.4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82.76%)、监测(78.07%)、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77.24%)。24类工作中,得分最高的5类工作依次为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宣传资料技术支持、经费保障、媒体宣传,得分最低的5类工作依次为口腔卫生、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场所干预、高危人群发现。结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地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慢病监测、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患者管理等工作的投入力度,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改善我国人群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以下简称示范区)"[1]。自2010年国家启动示范区建设以来,全国建设了4批国家级示范区共366个[2-5]。示范区建设成功地打开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新局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6]。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需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法》将建立有效的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广西壮族自治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下简称"行动")的实施效果。方法于2015年6-8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和百色市的5个示范区和5个非示范区辖区内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共5 021名进行问卷调查。参照国家行动办公室统一编制的"居民调查问卷",收集被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通过核心指标的分析,对示范区居民的知识知晓、行为改变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收集5个示范区和5个非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情况。应用SSPS 18.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与非示范区相比,示范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及不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关系的大部分指标的知晓率明显提高,示范区和非示范区推荐盐摄入量知晓率分别为64.0%和41.6%(OR=2.22,95%CI:1.96~2.51,P0.01)。示范区健康支持工具使用率、膳食控制率及身体活动情况均好于非示范区,腰围尺的使用率分别为42.3%和28.0%(OR=1.89,95%CI:1.66~2.15),自觉控制盐率分别为71.8%和58.8%(OR=1.75,95%CI:1.54~1.99),身体活动达到推荐量的百分率分别为63.1%和51.2%(OR=2.12,95%CI:1.87~2.41)。示范区总健康知识知晓得分[(6.0±2.9)分]及总健康行为持有得分[(10.0±3.0)分]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4.9±2.8)和(8.5±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示范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值得在非示范区进一步拓宽行动的覆盖面和深度,以提高居民健康行为和慢性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慧 《家庭健康》2012,(1):63-63
2011年11月7~8日,由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带队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评组一行6人。在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宗玲、省疾控中心主任毕振强陪同下,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对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7大项24个考核指标,对乳山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单元创建效果,为深圳市龙华新区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7-10月,选择深圳市龙华新区所有申报示范点的11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单位、5家示范餐厅的工作人员以及8家示范社区来参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讲座的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于示范单元创建前进行基线调查,于示范单元创建3个月后用相同问卷进行第2次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及秩和检验,比较创建前后调查对象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的差别。结果通过示范创建,创建后示范餐厅工作人员关于健康"一二一"、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盐标准摄入量、油标准摄入量、正常BMI值和推荐身体活动水平知晓率(分别为51.5%、55.4%、66.2%、58.5%、31.5%和92.3%)与创建前(分别为34.3%、30.3%、45.7%、30.9%、16.0%和78.9%)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范社区创建后,社区居民关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正常BMI值的知晓率(分别为41.9%、31.4%)与创建前(分别为24.7%、19.5%)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范单位创建后,关于健康"一二一"、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身体活动"的含义、盐标准摄入量、油标准摄入量、正常BMI值和推荐身体活动水平(分别为80.9%、33.1%、77.2%、77.9%、46.0%、58.8%和95.6%)与创建前(分别为62.0%、25.7%、66.3%、58.9%、33.7%、28.5%和89.1%)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示范创建可以有效提高目标人群关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1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是当前我国防制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重大项目。广西南宁市构建了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通过完善慢性病监测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网络建设、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等措施,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开展了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工作,有效推进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创建对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的改变,为制定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已完成示范机构创建工作的8家社区为项目组,抽取另外8家社区为对照组。每个社区抽75户,每户抽取1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创建组居民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本身(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行动口号、行动日和行动主要内容)的知晓率分别为78.8%、87.3%、53.8%和67.2%,较对照组居民知晓率(分别为61.0%、80.0%、34.8%和53.3%)明显提高(均P0.05);对健康生活方式内容的调查显示,创建组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约15%~30%(P0.05)。结论在完成示范机构创建的社区中,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本身及健康生活方式内容的知晓有了明显的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对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福田区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94个社区工作站,常住人口133.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3.02万人。福田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把慢性病综合防控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作为创建“健康城区”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来抓,科学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凝聚全区合力、依托三级网络、面向普罗大众、融合立体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将创建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要内容,在整个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升公民健康素养,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1]。针对社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匮乏、工作开展不规范,且各区之间、街道与街道之间、街道与社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2013年温州市创新工作模式,以创健康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以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为范围,以社区为单位,市、区两级疾控机构相互联动,推出“四位一体”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与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自2010年启动以来,全国已经建设4批366个国家级示范区[1-4]。山东省乳山市是第一批国家级示范区,在2017年第一批示范区复评审中成绩突出而受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的通报表扬[4]。2016年国家卫计委印发了新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强调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机制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鼓励政策、机制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推广慢性病防控工作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南宁市创建的首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青秀区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于2013年10—11月,在南宁市实施行动的慢性病示范区青秀区和未实施行动的兴宁区,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共977名进行调查。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居民调查问卷》对居民行动知晓率和参与率、健康知识知晓率、自身健康信息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等指标进行调查,对行动地区和非行动地区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行动地区和非行动地区调查对象分别为533名和444名。行动地区居民对行动的知晓率为50.5%,参与率为38.8%,均高于非行动区(38.1%、20.1%),在健康知识知晓率、自身健康信息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等方面也普遍高于非行动区,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南宁市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区取得显著效果,对促进人群健康行为养成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有关要求,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010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得到了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示范区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为示范区及拟创示范区单位创建一个工作经验的交流平台,本刊拟于2013年12月(第6期)和2014年2月(第1期)刊出两期以“示范区经验交流”为主题的“重点号”,同时每期开辟“慢病示范区经验交流”专栏,希望能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起到推动与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法将"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纳入考核指标体系[1]。自2011年以来,宁波市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活动,目前实现所辖10个县(市、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80%,浙江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宁波市依托"智慧健康"建设,围绕"一次采集,多方利用"的原则,实现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浙江省首家地市级慢性病智能平台直报,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