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某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77例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7例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绝大部分(165例,93.22%)于术前0.5~2 h给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62例, 91.53%)。在56例手术时间>3 h的患者中,仅3例(5.36%)于术中追加了一次抗菌药物。仅手术前单用一次抗菌药物者25例(14.12%);手术后用药3~7 d者67例(37.85%),>7 d者42例(23.73%),>48 h~3 d者20例(11.30%)。预防用药共7类20种,头孢菌素类占52.71%(主要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其次是青霉素类28.08%;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该院在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外科医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教育和临床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2.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进一步推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化。方法对931例Ⅰ类与Ⅱ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术前30 min、术前2~4 h及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者分别占7.52%,11.82%,80.67%。I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5.60 d,≤3 d者199例(31.34%);Ⅱ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7.40 d,≤3 d者71例(23.99%)。围手术期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者268例,占28.79%。Ⅰ类与Ⅱ类切口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各1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21%。感染发生与预防用药开始时间、用药疗程无相关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用药方案能达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目的,应积极开展工作推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手术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手术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手术科室350例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5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性用药占93.62%,有77.97%于术前30min~2h给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48h有113例,占预防用药的34.98%,>48h的有210例,占预防用药的65.02%;使用抗菌药物共8类,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46.85%,其次是硝基咪唑类,占21.8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结论该院手术科室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手术科室医师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某二级医院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管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0年全年270例三种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270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2.96%(251/270),涉及抗菌药物11类27个品种,其中第一代(占48.33%)、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使用频次最大的前三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达8.15%(22/270)。39.84%的病例给药方法剂量不合理,42.03%(108/251)的病例术前用药时机不合规定,术后用药时间48 h内占34.26%(84/251),手术平均用药时间为3.78 d。结论某院此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不合理情况非常普遍,应给予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市基层医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方法查阅某市11个乡镇卫生院2014年出院的清洁手术患者病历共685份,记录患者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5例清洁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484例(70.66%),其中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的仅93例(19.21%)。联合用药情况:单一用药460例(95.04%),二联用药18例,三联用药6例。手术当天给药272例(56.20%),术后未再使用抗菌药物32例。术后0~48 h给药86例,术后用药时间>48 h者366例(75.62%),用药时间最长为9 d。结论基层医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普遍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应采取措施,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重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总被引:45,自引:16,他引:45  
目的提高围手术期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 方法 1997年3月和2001年3月两组手术患者用药调查,比较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结果通过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工作,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定期监测和结果反馈、采取干预性措施等手段,促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合理化;2001年组手术前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P<0.001),手术期用药率提高(P<0.001),手术后期用药时间缩短1~2 d;预防性用药种类趋向广谱抗菌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比例增高. 结论应严格掌握各类手术预防用药的指征;加强手术前期预防性用药的管理;选择适当抗菌药物进行围手术期的预防;限制手术后期用药时间;定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部分科室500倒手术病历,对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平均用药时间5.81天,其中用药超过3天者占97.2%,超过7天的占20%.使用抗生素共5类.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87%.结论:我院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医院眼科2009年100份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药品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100例手术患者全部在围手术期全身和局部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全身用药包括左氧氟沙星51例,占51.0%,头孢呋辛23例,占23.0%;阿奇霉素13例,占13.0%;克林霉素7例,占7.0%;仅术前30 min~2 h给药1次者61例,占61.0%,术前给药1次、术后给药<24 h者10例,占10.0%,术后给药>24 h者29例,占29.0%;术后用药最长为4 d,平均用药时间为2.3 d。结论眼科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选择不当、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偏长等方面;应加强抗菌药物干预,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106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院骨科Ⅰ类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骨科2002~2007年Ⅰ类手术切口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06例医院感染患者中,85.72%的病例预防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68.87%的病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60.38%用药剂量过大;54.71%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 h。结论骨科Ⅰ类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剂量大、疗程长、首次使用时间欠佳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旨在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5月份出院的手术病例155份,对其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55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00%,其中预防用药占65.81%,治疗用药占34.19%;单用及二联、三联、四联抗菌药物使用分别占32.90%、44.52%、21.29%、1.29%;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9.2d,用药时间最长42d,术前2h内使用抗菌药物占7.10%,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3d者占84.52%;抗菌药物使用涉及10类30种,用药频次位居前三位的是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时机不当、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过长等问题,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7.
18.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The basic general methodological assessments of public health quality are considered. An analogy is drawn with quality assessment in industry,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aspect and multi-parameter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quality are substantiated. A term of "qualimetry " of public health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